mayiwsk


    不過,他隨後又像是想到了什麽,小心翼翼地問道:


    “這裏,災害多嗎?”


    明末的問題可不隻是土地被地主所占據。有些流民確實是因為土地兼並,無地可耕而被迫流浪,但是也有很多則是,有田,亦或者作為佃戶還勉強可以生存下去,但是因為天災卻導致顆粒無收。


    王九便是後一類,此時他十分的擔心。


    畢竟田再多,種不出糧,就是種不出。


    “放心,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出現過什麽大的災禍。”


    那官員笑著說:


    “就算真的出了什麽問題,政府也會支援大家的,絕對不用擔心生計。”


    王九聞言,頓時放下心來。


    他想起了在危難之際,甚至連朝廷都已經拋棄了他們的時候,隻有在那處地方,才吃到了足以飽腹的食物。


    這樣的政府,想來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


    湖廣東部,某座縣城。


    十餘萬人聚集在城中,將整座城塞得滿滿的,喧鬧聲響徹天際。


    高迎祥的部隊,在流寇之中算是一個另類,他沒有大規模將所過之處的百姓盡皆裹挾,其部屬十分精壯(相對而言),其中核心是原本大明的軍隊,其老營更是邊軍甚至還有蒙古人,就算是普通的士兵,雖然不能說是精銳,但是也是有一定的組織性。


    不過,他也並非沒有老弱婦孺,隻是這些多是士兵們的家屬,也有數萬,被編為後營,平時並不上陣,與其他流寇將他們當做炮灰不相類同。


    如今這些青壯和婦孺便居住在這城池的民居之中,再往裏,就是裝備精良,甚至身旁還有馬匹相伴的甲士,這些,便是老營精壯了。


    他們的駐地將這座縣城中最為豪華的宅邸團團圍住,而這裏麵的人,正是“闖王”高迎祥。


    此時已經是武興十八年的二月,距離他們成功突破包圍,已經過去了八個月。


    這八個月裏,他一路流竄湖廣,而此地的官軍精銳早就已經北上剿匪,此時的湖廣空虛至極,隻能將不多的兵力調整到武昌等重要城池,而戰略性地放棄了其他的地區。


    這就導致流寇們如入無人之境,當朝廷調兵清剿的時候,流寇實力已經壯大了許多,竟爾一時剿之不滅,甚至有幾個勢大的,明軍都不敢招惹。


    高迎祥便是這樣的。


    折騰了這八個月,高迎祥的實力有了極大的增長,除去後營,總兵力已經達到了十二萬,其中有半數是受不了天災主動投靠的,半數,則是他命人從占領的城鎮之中強迫征取的青壯。


    隨後他便找了一個地方駐紮,在這裏暫且休憩,到現在已經有兩個月了。


    兩個月時間,這座縣城中的糧草物資已經被他的大軍耗盡,沒辦法,他必須要再度啟程。


    而他這個位置,也不是隨便選的——富庶的南直隸,就在邊上。


    要是能進去搶一把,實力定然會有長足的增長。


    看著地圖上的南直隸,他的目光,不由地南移,看向了那傳說中龍氣盤踞的石頭城……


    八個月間屢次的戰勝,令他信心膨脹,而十多萬的大軍,更是給了他底氣,此時的他,早已不複那突圍時的狼狽,野心在升起。


    畢竟二十萬大軍(加上婦孺)啊!他一個販馬的小商人,哪能想得到今天?此時的他雄心萬丈,劉邦朱元璋這些白手起家的人的身影在他的心裏浮現。


    就這樣吧,南下金陵,一定霸業!


    他將手重重拍在桌子上,做下了決定。


    不過,也有些事情,不得不考慮。


    南京畢竟是大明兩京之一,其周圍也是駐有重兵的,他也知道,一旦攻擊南京,大明的軍隊定然會瘋狂救援,到時候自己這二十萬人,說不定不夠打。


    他想起了就在自己地盤邊上的張獻忠,以及附近的一些其他流寇。


    拉上這些人,應該足夠了……


    “急報,流寇自湖廣入南直隸,肆虐地方,橫行無忌!”


    “急報,賊入安慶府,府城西北屏障之潛山、太湖,已盡失陷,賊圍安慶!”


    “急報,賊入廬州府,廬江、英山、霍山盡陷,賊攻廬州!”


    “已查明,入南直隸乃流寇之闖賊高迎祥、獻賊張獻忠等共六賊,自其入南直以來,半月之間,陷城十四座,村鎮不計其數,賊勢甚大,我軍莫能敵。又攻安慶、廬州,幸而未下,轉而東進,朝廷軍馬折損數千。”


    南京兵部亂作一團。


    一封封急報從南直隸的西部傳來,震撼著南京百官的心弦。


    闖賊高迎祥匯合獻賊張獻忠以及一些混天王掃地王這些流寇首領,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五十萬之多,縱然其中水分極大,很多都是不能戰的老弱,但是畢竟這也是五十萬人,黑壓壓的一片過來,心理壓力是很大的。


    那些縣城,幾乎就沒有抵抗超過一天的。


    好在廬州和安慶終究還是守住了。


    這兩座城畢竟是府城,又是戰略要地,城防堅實,守軍加上臨時征發的勇壯、士紳家丁有數萬人之多,生死存亡之際,裏麵的士紳也不吝嗇花錢,於是眾誌成城。


    流寇卻並不擅長攻堅,五十萬人沒能像以往一樣一日就攻下這兩座守備完整的府城,縱然一眾賊首在城下氣得大罵,最後連老營也派了上去,最終也是沒能在短時間內破城。


    考慮到要打南京一個措手不及,他們也就沒有再死磕這兩座城,而是轉向東進,也不擔心自己的後路被切斷,反正本來也沒有後勤。


    而這兩座城的固守,也成功為大明爭取到了反應的時間。


    南京在他們攻擊安慶的時候,得到了消息。


    被任命為南京守備兼領中軍都督府事的嚴應輝是當即判斷出,對方是衝著南京來的。


    一時之間,南京高層皆是懼怖,六部官員更是大驚失色,誰能想到明明隻是來南京養老,竟然也能遇上這等禍事。


    好在嚴應輝早有準備。他一麵向派人向北京求援,一麵按照早已擬定好的計劃調集南直隸的軍隊,準備布防。


    在生死麵前,各個平時摸魚的部門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效率,軍隊快速集結。


    駐守在南京周圍的各衛所極多,理論上有近三十萬人,對標北京的京營,這還隻是南京附近,不算南直隸的。


    但是實際上有多少人,真就見仁見智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