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正文卷第四十一章府縣嚴淩並不在意皇宮中發生的事情,盡管已經有眼線透露給了他。


    在處理完了相關的事宜之後,他就迴到了寧波府。


    這裏是他的根基,一旦天下有變,他所能真正依靠的,便是這裏。


    他時常仰望天空,看著那橫貫天下的王朝氣運愈發的稀薄。


    他便知道,那個時刻,越來越近了。


    自從國本之爭之後,家族就進入了一個高速的發展期。


    如今,已經很是強盛。


    府城之中,已經遍布了工廠。


    其中最多的是紡織業,錦緞布匹畢竟是這一帶的拳頭產品。


    除此之外,還有零零碎碎的諸如玻璃製作之類的工廠,玻璃,也是天工院耗盡心血之後,終於研製出的產品。


    雖然這個時候,嚴淩已經過了急需錢財的時候,沒能用它來賺第一桶金,但是好在如今亦可以錦上添花,誰會嫌錢多呢?更何況它們還可以提高家族的影響力。


    而最重要的一點便是,在武興元年的時候,蒸汽機終於成功研製出來了。


    不過,剛剛研製出來的原始蒸汽機還很粗糙,提供的能量還不足以運用在各個領域,要知道原本曆史上蒸汽機出現之後,可也是經過了百年的改良,才出現後世那種大量被應用的蒸汽機。


    但是即使是原始的蒸汽機,也已經超過歐洲許多了。


    尤其是因為戰爭的拖累,導致西方各國將大量的資金投入到戰爭之中,他們的許多發展,已經遠遠比不上原時空,更別提家族了。


    並且這些原始蒸汽機也不是完全沒有用處,它們被運到了礦場之中,用來抽地下水。


    當然,不隻是家族掌握的那幾個煤礦。


    私礦一直都是存在的,屢禁不止,作為士大夫利益的重要一環,朝廷也一般不會去多問,這種東西也禁不了。


    所以到了後期,嚴淩也令家族開采私礦,分一杯羹。


    這些年,也擁有了數座金礦、銀礦,雖然論規模與數量,都遠遠比不上家族在日本的收獲,但是在蒸汽機被應用之後,地下水抽取速度大大提高,論效率,卻是遠超其餘的各地。


    而更進一步的蒸汽機,則在緊急的研發之中,據說已經有了眉目。


    聽著身邊族老的介紹,嚴淩滿意點頭。


    看樣子,在自己把握住了大體的發展方向之後,家族的發展相當的順利。


    而這個時候,馬車也終於抵達了府城的地界。


    他沒有急著進城,而是首先來到了家族統轄下的鎮子,這些年來,由於始終沒有受到大的戰亂波及,再加上醫療等問題全麵跟上,因此人口得到了極大的增長。


    堪比一些縣城。


    事實上,這些個鎮子,已經與大明其他的鎮子很不相同了。


    每個鎮子的各種功能都是齊全,醫師、鐵匠、學堂……應有盡有,堪比一座小城。


    而鎮民們,雖然不能說得上富庶,但是至少已經溫飽有餘。


    看著百姓們紅潤的臉龐,嚴淩也不由地誇讚道:


    “你們幹得不錯。”


    身邊的族老受寵若驚,身子壓得更低。


    他們又來到了田裏。


    “最近收成怎樣?”


    他詢問農田裏種田的農民。


    那農民見眼前的人衣著氣度皆是不凡,知道遇上了大人物,恭敬答道:


    “賴靖平王庇佑,本地一直風調雨順,氣候適宜,稻米生長極好,一年兩熟之下,富足有餘。”


    “不過,最妙的,還是前些年族裏發的番薯、玉米及土豆的種子。”


    說到這裏,那農民的臉上肉眼可見地出現了激動的神色。


    “它們在貧瘠之地也可生長,產量極高,於是我們這裏普遍將那些貧田裏的作物換成了這些,收成漲了好幾倍。”


    “要是再多個兩三年,怕是起新屋的錢都有了。”


    也難怪那農民如此激動,這族內發下去的美洲作物種子,已經給家族的鎮民創造了極大的利益。


    事實上,嚴淩早在嘉靖年,就已經搞到番薯等物了。


    不過,其實番薯和土豆的原始種子,在當時並沒有後世那麽高產,甚至也並不比水稻小麥強多少,它們強就強在其頑強的生命力。


    這些作物適應性普遍都很強,很多農作物不能生長的地方,它們卻可以茁壯生長,這是嚴淩所看重的。


    正好,考慮到太早放出去,會有大量外流的風險,於是幹嚴淩脆便找來一些農業大師,進行一代代的改良。


    到了如今,幾種高產量、適應力又強的農作物,已經新鮮出爐。


    而等到武興十年的時候,嚴淩終於決定,開始大規模種植。


    肥田,依然用來種植稻米等作物,畢竟這些東西更符合大明百姓的胃口,屬於“上等糧”,但是那些中下的土地,就開始大規模種植這些可以在小冰河時期活命的糧草。


    如今以可見成效,雖然有嚴淩本身那【司天旗】掌控氣候的緣故,但是又何嚐沒有這些作物本身的功勞呢?


    看著眼前一片鬱鬱蔥蔥,農民的臉上都帶著笑意,嚴淩的臉上,也不由地露出了笑意。


    一行人繼續向前走,觀察了許多地方,都很符合嚴淩的要求,令他十分滿意。


    看著那欣欣向榮的樣子,他很是欣慰。


    跨越兩百年的努力,終見成效,可以在這亂世之中,庇護一方平安。


    “如今掌控在我們麾下的鎮子,數量有多少?”


    他突然問道。


    族老愣了一下,心算一番之後,快速迴答:


    “這數十上百年間,族人快速繁育,人口不斷壯大加入到其他鎮子中,將其轉換為我們的,也有其他的一些鄉鎮,看我們這裏生活條件好,也是主動請求加入我們這裏。”


    “因此,事實上我們掌控的鎮子,已經是極多的了,諸如寧波府之中,除了府城與縣城,其他的幾乎盡已經歸屬於家族。”


    “更有族兵巡衛,可以說,早就是我們的一畝三分地。”


    嚴淩點了點頭。


    隨著近些年世道又開始亂了起來,他手下族兵的規模也已經擴大。


    名義上是各鎮自己組織的鄉勇,平時也分散在各鎮,看上去不多,但是一旦合起來,實際上數量達到一千五百餘人,都是經過訓練的能戰士。


    既然連軍事上都已經依賴家族,那麽掌控力度,已經不用多說。


    他揮了揮手,那族老趕緊湊過來。


    他聽見這位南京來的大人物,在他的耳邊說道:


    “傳令下去,自即日起,家族統禦下的所有鎮子,無論是司法,還是行政,都再不奉各府縣之令。”


    看了看那族老有些驚詫的模樣,嚴淩補充了一句:


    “別誤會,不是造反,名義上我們還是會奉大明為主的。”


    “隻是在事實上獨立而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