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正文卷第三十四章三宣六慰,東籲王朝“宣慰之地,幾已失陷,他隆僭稱東籲王,擾我邊境,其勢愈大,恐有危矣。”


    “征南將軍、黔國公沐天波奏。”


    宦官讀完了沐天波的來信,而朝堂之上,則是一片的寂靜。


    朱常洵眼中閃閃發亮,掃視著麵前的群臣,隨後說道:


    “諸位,這他隆是愈發猖獗,膽敢破我三宣六慰之藩屬,還騷擾邊疆,如此藐視我朝,豈能不理?何況其囂張至此,隻怕萬曆之舊事,恐怕就在眼前。”


    “朕欲要出兵,平定其亂,以戒令四海,揚我大明天威。”


    “戶部如今還有多少存銀?”


    他轉頭,看向倪文煥,問道。在李汝華致仕之後,這位戶部左侍郎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新的戶部尚書。


    倪文煥恭聲稟告道:


    “陛下,國庫裏共有儲銀四百三十萬兩。”


    此時的大明國庫,還是蠻充裕的。


    畢竟經曆過嚴晨昊的一係列革新之後,大明的歲入,雖然不敢說和巔峰期相似,但是也達到了一千五百萬兩左右,並且這個數字還在攀升。


    雖然說軍屯製度基本瓦解,導致軍費激增,另外還要補足之前的欠餉,還有官員俸祿、宮廷支出,以及一些救濟災民之類的支出,但是好在不需要供養原時空那龐大的皇室旁係,這幾年錢也是攢了許多。


    按照嚴晨昊原本的計劃,又是征伐草原,又是支撐水利建設,國庫估計剩不下太多,但是朱常洵“天才”般地想出了免去百姓月薪的這一辦法,倒是省下來了不少的銀子。


    數十萬的勞工免費幹活,一年下來省去了將近三百萬兩的白銀,而這本來是這水利中支出的一個大頭。


    現在節餘了下來,有四百多萬兩也並不稀奇。


    而朱常洵,也是滿意地點頭。


    他將目光投向了麵前的地圖上,那東籲王朝所在之地。


    大明的西南。


    早在嘉靖年東籲王朝開始崛起之時,三宣六慰就戰火不斷,甚至在萬曆年,還爆發了一場中緬戰爭。


    雖然那一次,劉綎和鄧子龍把東籲軍吊起來打,但是終究沒能傷及其根本,並且在之後不久就爆發了萬曆三大征,兩位驍將先後入朝,隨後又是播州之役,把張居正治世的積累全部打空,然後朝中又爆發了轟轟烈烈的奪位之爭,自然也沒有人再去管西南的事情。


    隨著萬曆三十四年,三十萬東籲軍攻破木邦宣慰司,而明軍深陷播州無力南下支援,三宣六慰便徹底宣告全部失陷。


    這也是難以避免的事情,中原王朝在巔峰之時疆土往往會很大,但是一旦到了王朝末期,基本也就隻剩下了漢地十八省,鮮有例外。


    現在朱常洵的意思也很明白,他想要向那東籲動兵,收複那三宣六慰的藩屬之地。


    他緩緩抬起頭,看向麵前的諸臣。


    雖然沒有說話,但是意思卻很明確,這是在等他們的意見。


    皇帝雖然沉默,但是壓迫力卻是十足,許多大臣有心想要反對,但是在他這般目光掃視之下,竟爾不敢說話,隻是將目光投向了前邊的首輔大人。


    嚴晨昊總算是明白,皇帝在預謀什麽了,他此時也在緊張地思索。


    實際上,他從來不反對用武力,他反對的,是時機不當、無意義甚至隻是為了一己私欲的用兵。


    東籲王朝近段時間越發鋒芒畢露的同時,也時有騷擾大明的邊界,掠奪大明的子民,雖然不至於有那曾經的大規模入侵,卻也令邊軍頭疼不堪。


    出兵教訓一番,其實也是應有之義。


    四百萬兩……


    要是速戰速決,也未嚐不可,萬曆三大征時期的寧夏與播州兩役,均是持續數月,耗費在兩百萬兩上下,這個數字雖然也是巨大,但是多虧了朱常洵的“節省”,現在國庫還是拿得出來的。


    不求盡滅東籲,隻是擊敗他們,收複三宣六慰的舊土,應該也是完的成的。


    大明的國庫支持不了曠日持久的大戰,但是隻要速度足夠快,那就不會耽誤如今正在進行的各種事宜。


    而且,嚴晨昊自己也知道,上次的勝利讓民間一片唱頌,也令皇帝信心爆棚,自以為是又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出兵決心異常堅定,自己就算勸阻,大概率皇帝也不會聽,一旦鬧起來,又得是大吵一架,非他所願。


    計議已定,於是他便從隊伍之中站了出來,說道:


    “陛下用兵西南,其用意也是好的,東籲近來愈發猖獗,卻是應當懲戒一番……隻是需得速戰速決,最好能夠在數月之中,便收迴三宣六慰,平息此亂。”


    朱常洵聞聽此言,不由地瞪大了眼睛。


    他本來已經準備好再與嚴晨昊爭執一場,沒想到如今,自己的這位老師,竟然如此的“識相”。


    莫不是我之前的行為,已經成功震懾住了他?


    朱常洵一時之間,內心思緒萬千,竟有一種“我是主角,虎軀一震,萬民垂首”的快感。


    而其餘的群臣,內心雖然疑慮重重,但是領頭羊都已經讚同了,他們自然也不會反對。


    這個提案,便也就這般通過。


    隨後,兵部與五軍都督府,便開始商議起了動兵的情況,以及將帥的名單。


    為了貫徹首輔的意誌,速戰速決,確保能夠一擊而勝,大明這一次將出動湖廣、貴州、四川、廣西、雲南五省之兵共計二十萬,另有京軍五萬,號稱五十萬大軍,由素有戰功的嚴時昭率領南下。


    朱常洵很快便拿到了這份提案。


    大概看了一遍,見沒有什麽問題,他便令人帶去司禮監,交由他們蓋章準備下發。


    然而沒過多久,他就看見了司禮監掌印太監王體乾匆匆而至。


    行禮之後,他就湊到了皇帝的身邊,對他說道:


    “陛下,這統帥由陳國公擔任,奴婢以為不妥。”


    “陳國公如今戰功赫赫,邊陲小國,不用其出征,也該給其他的臣子一些表現的機會才是。”


    “況且……”


    他又靠近了皇帝些許,低聲道:


    “陛下可莫要忘記,這陳國公,可畢竟是首輔的侄子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