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iwsk


    嚴晨昊那份愛民之心,更是令左光鬥敬佩。


    果然是首輔啊!無論是智謀還是那份仁善之心,都遠遠超脫朝中眾人。左光鬥在心中感歎,與他相比,自己當真是差了不止一籌。


    我以後為官,也當以首輔為榜樣!他暗自握拳。


    正在這個時候,忽然有急促的馬蹄聲從營地的大門口傳來,一個騎兵飛馬奔入,停在原地觀望了一會兒,看見了左光鬥,便急匆匆地下馬飛奔過來。


    左光鬥見此,知道是出事了,趕忙迎了上去。


    而那騎士,一麵氣喘籲籲的,一麵將手中的一份信件遞給他。


    左光鬥匆忙打開,略一瀏覽,臉色頓時便變得十分陰沉。


    信件裏,掌管後勤的官員告訴他,從戶部調撥的物資已經到了。


    糧食,齊全;施工的工具,齊全;施工材料木頭之類的,也是齊備。


    唯獨少了最重要,也最關鍵的——銀子。


    沒錢?


    怎麽會這樣?


    左光鬥也不是年輕的小夥子,他腦子一轉,便已經想明白了這種情況意味著什麽,事實上,在嚴晨昊執政之前,這在大明之中相當的普遍——


    欠餉。


    至於貪汙什麽的,他連想都沒想過——要是少了一兩成,還能夠說是有人被貪婪蒙蔽了雙眼,冒著巨大風險伸手拿錢。但是全沒了,說實話,這個數額,除非參與分贓的包括了內閣六部九卿,不然絕對不可能有人有這麽大膽子的。


    所以隻能是朝廷拖欠。


    這可是老朱家的傳統藝能,自從大明過了巔峰之後,許多地方都在拖欠餉銀,其中最嚴重也最有名的正是軍餉,從嘉靖年開始直到嚴晨昊還沒有上任的武興四年,大明欠軍餉那是常態,有時候一拖就是好幾年,大有拖到你死也不給的架勢。


    但是大明拖的可從來不止軍餉,其他的一些俸祿,其實也是經常拖的。


    也就是嚴晨昊主政這些年,國庫逐漸充實起來,各方麵的餉銀這才開始按時下發。


    可是這才好了沒幾年,怎麽又開始了?


    左光鬥有些苦惱,要知道他剛剛才放出“大明不會虧待你們”的這樣的話,轉眼就要拖欠俸祿了。


    而且你要是一直拖,那也就罷了,說句不好聽的,大家習也習慣了,可是如今大明大治,已經數年沒有欠餉,民間皆是誇讚的時候,伱突然給他來上這一出。


    這反差,不是找罵嘛!


    他已經可以想象,等到後日的時候,那些工地會有多亂了。


    到底是哪個環節除了問題?他敲了敲腦袋,心中一團亂麻,充斥著迷茫、憤怒等多種情緒。


    國庫分明還充盈的啊!戶部裏的那些人,到底在搞什麽鬼?


    “倪侍郎,解釋解釋怎麽迴事吧!為何水利那數十萬之餉銀,一分都沒有?莫非是你貪汙了不成?”


    戶部尚書李汝華站在戶部左侍郎倪文煥的麵前,麵色冷冷的,喝問道。


    他剛剛得知了這一批物資沒有餉銀,朝廷被迫欠餉的事情。左光鬥遇見這種情況,當然是第一時間找戶部的尚書問詢了。


    於是他便找到了直接負責此事的倪文煥。


    他當然知道對方不可能貪下這一筆錢,這麽說,隻是為了給他施加壓力而已。


    畢竟這麽大的紕漏,這位戶部左侍郎必須給他一個解釋。


    倪文煥臉上也是一副焦急的樣子,聽見李汝華的質問,他的臉色變換,從憂慮,疑惑接著變成了憤怒,憤然道:


    “大人怎可如此汙人清白!我早已上疏,請求陛下開國庫為水利撥款,隻是這餉銀之事批文卻遲遲未下,我不敢擅開國庫,才會有今日之事!我分明也已經數次上疏,催促陛下了!”


    倪文煥直接就把鍋甩給了朱常洵,這也是他們之前商量好的。


    李汝華見他那憤怒的模樣,也是信任了他,並且他的說辭也很有說服力,這麽大的事情,確實不像是倪文煥一個左侍郎敢幹的。


    於是他轉而皺起眉頭,轉身向皇宮走去。


    聯想到近些年皇帝的一係列舉措,李汝華隱隱感受到了些許的不安。


    但是他不得不去,畢竟先不論它對於大明的種種影響,光是從別的方麵說,出了這個問題,戶部肯定首當其衝。


    民間到時候會指責誰呢?肯定不會是朱常洵,《水滸傳》都知道反貪官不反皇帝呢!宋徽宗都那樣子了,《水滸傳》裏的觀點“都是蔡京、高俅禍亂朝綱”在民間還有很大市場;嶽飛被殺,南宋苟安,秦檜也是直接把這一口黑鍋全部背下,鮮有人去說九妹的不是,這就可見一般。


    到時候,隻能是與此事密切相關的戶部直麵風暴,而最倒黴的,就是他這個尚書!


    李汝華可不想自己老來還身敗名裂,能盡快解決這事,自然是最好。


    尤其是現在修水利的幾十萬勞工已經群情激奮了,為了避免出意外,兵部都已經開始和五軍都督府商量調兵事宜了,事情是越鬧越大。


    倪文煥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嗎?這可是他向皇帝建議的。


    任由內閣權力再怎麽大,再怎麽票擬大權,但是他們的一些意見,終究還是需要得到皇帝的首肯,得到司禮監的蓋章的,隻有這樣,才是一個具有效力的公文,官員們才會奉命實施。


    包括這次的水利工程需要撥款的條子,也是一樣。


    隻要皇帝不批那奏疏,那麽戶部掌管的國庫之中,他們哪怕調動一分錢銀子,都是違背大明律的。


    說輕點是貪汙,往重了算可以掉腦袋,群臣是絕對不敢擅動的。


    倪文煥和朱常洵就是抓住了這一點,朱常洵直接就當沒看見那條子,把它給留中不發,反正他也不想花這筆錢。


    畢竟國庫裏的錢,在朱常洵眼裏,可以他日後征伐四方的基金啊!能不節約著點嗎?


    嚴晨昊的這仁政,在他看來是浪費。


    尤其是這位陛下還很不地道。


    他隻不批餉銀的條子。


    其他的,諸如采買施工材料、工具什麽的,他全批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