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之中,朱常洵正靠坐在龍椅上,聽著東廠提督太監的稟告。


    那太監的臉上皺紋堆砌,如同一朵菊花一般,笑得諂媚至極,正用尖細的嗓音說道:


    “陛下,此次大捷肅清北地,使得邊疆安康,無數百姓都在讚頌您的威名,言道您乃是我大明的中興之主,能生在這武興之世,真乃榮幸!”


    “草原之上,但有聞陛下之名者,無不喪膽,可見我大明威服四海啊!”


    朱常洵斜了他一眼,嘴角是壓都壓不住的笑意:


    “當真如此?”


    “奴婢豈敢欺瞞陛下!”東廠提督太監立刻下拜,一副要是說了謊話,你就砍死我的樣子:


    “陛下的功勳那是有目共睹,誰敢胡言亂語?”


    “隻是……”


    他突然又像是想起了什麽,一副為難的樣子,欲言又止。


    “隻是什麽?”朱常洵不由地問道。


    “奴婢不敢妄言。”那太監卻這樣迴答道。


    “講!朕恕你之罪!”朱常洵隱隱有了些不好的預感,但是依然說道。


    “隻是也有些人,不知好歹,言說是這盛世,多半有那嚴閣老之功,還說,還說陛下您喜動幹戈,非大明之福……陛下恕罪!”


    說完,他已經跪倒在地上,拚命磕頭。


    而龍椅上,朱常洵的笑容已經凝固,隨後,他的臉色逐漸沉了下來。


    雖然不發一眼,但是不滿之色溢於言表。


    見此情形,那跪倒在地的東廠提督太監,與一旁朱常洵的貼身內宦,同時也是司禮監的掌印太監的王體乾,隱晦的對了一個眼神,眼眸之中滿是陰謀得逞的快意。


    雖然表麵上他們對於嚴晨昊很恭順,但是實際上,這群宦官早就對嚴晨昊恨得牙癢癢。


    事實上,原本的司禮監掌印太監,是和嚴晨昊處於合作關係的,直到那太監於武興四年去世,才由王體乾接過了司禮監掌印與貼身宦官的位置。


    剛開始的時候,他與嚴晨昊的關係也挺好的,畢竟皇帝親近他,身為皇帝的身邊人,自然也是與之交好。


    然而不到一年時間,嚴晨昊成為內閣首輔,開始獨攬大權,施展拳腳的時候,一切瞬間就變了。


    本來,應該是司禮監輔助皇帝,處理內閣票擬過的事務,但是皇帝自己都對嚴晨昊言聽計從,司禮監能有什麽權力?到了後來,王體乾每天上班的任務,就是“拿起印章——沾紅泥——蓋——下一份”……


    甚至他都不用看,反正也反駁不了。


    這麽幾年下來,他跟個流水線工人似的,別的沒長進,蓋章手法倒是十分熟練,大明他敢稱第一,沒人敢稱第二。


    問題是這有什麽用?他要的是權力,權力啊!


    其他的秉筆太監,也是一樣,每天都是看也不看,寫一些“就這麽辦”“甚慰朕心”就下發,多的一點也不用寫,也沒法寫,自然是極度不滿的。


    矛盾就此埋下了。


    這麽些年,他們也沒少使用如同今日這般的一些小手段,對朱常洵也是頗有影響,朱常洵對於嚴晨昊態度的逐漸改變,不得不說他們也是出了大力的。


    如今眼看嚴晨昊要複起,他們當即過來,趁著稟告民間風潮的機會給皇帝上眼藥,果然是奏效。


    看見朱常洵的臉色又沉了沉,眸中隱隱有怒火閃現,雖未說話,但是態度已經表露無疑,兩人自是暗自開心。


    而東廠提督太監,似乎是想起了什麽似的,又稟告道:


    “陛下,還有一事……”


    接著,他竟然將不久之前,內閣裏爆發的那場衝突,向皇帝緩緩道來!


    要是此時有其他人聽到,定然會不寒而栗,要知道內閣幾人爭吵,是將那些下人吏員都給驅散了的,可是這位提督太監依然了如指掌,可見當時的東廠番子,定然就在附近,已然滲透至斯!


    竟有幾分洪武年間,那錦衣衛的氣象!


    聽他敘述了許多之後,朱常洵忍不住冷笑了一聲:


    “這些家夥,果然也都不老實……這內閣,都已經非朕之內閣了!”


    “繼續說,他們莫非還想串通起來,封還朕的旨意嗎?”


    “那倒沒有……他們可沒那麽大膽子,周閣老一開口,問他們何不封還旨意,幾人頓時就啞了火,再不敢發一言,隨後就隻能去執行了。”


    朱常洵聞言,先是一怔,隨後哈哈大笑:


    “果然啊果然,盡都是一群見風使舵之人!見朕手段強硬,一個個便軟了,不敢再與朕起衝突!”


    這要是以往,哪怕嚴晨昊不說,黃克瓚等幾人都已經上疏反對了,沒想到隻是把那三人下獄,竟然便有了這般的效果!


    他在心裏更加堅定,就是要以鐵血的手腕,統治這朝政!


    至於往昔嚴晨昊的教導……先不說現在他在皇帝的印象中已經越來越壞,單就是這個,朱常洵就覺得,指不定是他害怕出現鐵血的皇帝,才會教導他以仁德治世呢!


    而這時,外麵的宦官傳來了稟告的聲音:


    “陛下,戶部左侍郎倪文煥到了。”


    聽到這個聲音,兩人對視一眼。


    這就是陛下在臣子之中,招來的幫助者嗎?


    此道多一人,他們自然是喜悅的,正好他們的目的也達到了,於是兩人便就此告退。


    朱常洵不在意地揮了揮手,隨後又將倪文煥召了進來。


    “何事?”他問道。


    “陛下,關於北地水利工程一事,戶部存銀消耗巨大,工部的那幾位,已經支出國庫過半了,臣想著向陛下稟告一聲。”


    倪文煥恭敬說道。


    既然已經投靠,便要全心全力地做事,他是個聰明人,可不會想著做什麽首鼠兩端之事,這樣隻會落得個兩頭不討好。這一次皇帝根本就沒有下令,但是他依然主動前來稟告。


    果不其然,聞聽此言,朱常洵頓時皺起了眉頭。


    他的宏偉計劃,可不止草原這麽簡單,然而那都是要耗費大量銀子的。


    克扣那本應給羈縻軍的各種費用,其實也是他想要多攢下一些銀子,這個時候聞聽工部的工程消耗巨大,頓時便上了心。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