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xs8推薦各位書友閱讀:(讀小說吧duxs8)“一旦遇到幹旱,便是滴水難取,若是遇到雨水豐潤之時,卻又洪澇成災,其根本原因,便是水利不修。若想要旱不為災,澇不為害,使得農業發達,百姓富足,便惟有興水利一法。”


    “雖然說南方水道確實普遍多於北方,但是北地於這水利之事,未免卻也太過疏漏。您看這堤壩水池,竟隻有寥寥幾處,可見有多不重視,而且近些年來,天下氣候變換愈發莫測……如此一來,北地農業,則能發達?農業不發達,怎百姓怎能安定?”


    “南方的水利建築較多,且百餘年下來,利用也是頗為得當,因此江南富庶之地,湖廣亦有‘湖廣熟,天下足’之說,雖然亦有氣候土壤之緣故,然而又豈能說,不是因重水而得利?”


    聽著左光鬥的一席話,嚴晨昊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他雖然出生在北地,但是畢竟家族的祖地在南方,而且他為了治理天下,也是沒少關注南方的一些事情,所以對於南北方的農業差異,他也是有一定了解的。


    南方地區的農業水平,基本都是高過北方的,這一點從每年它們為大明貢獻的賦稅多少,可見一斑。


    他在仔細思索之後發現,左光鬥的話,其實還是很有道理的,雖然不能排除氣候之類的因素,但是水利的一些條件,卻也有很大可能是兩地農業差距的重要因素。


    “那你認為,該當以何法,加強北地農業?”嚴晨昊問道。


    聞言,左光鬥精神一振,知道自己的說法已經被嚴晨昊認可,於是他當即說道:


    “在下認為,有‘三因十四議’,乃是興修水利之關鍵。”


    “三因,即為‘因天之時’、‘因地之利’、‘因人之情’。”


    “萬物皆不可缺水,需得令百姓知道治水之利害,此為‘因天之時’。”


    “各地情況,不盡相同,因此水利裝置的修建也是需得因地製宜,此為‘因地之利’。”


    “百姓以朝廷之言為真言,因此,朝廷應當身為表率,各官應號召、鼓勵興修水利,此為‘因人之情’。”


    “另有建立堤壩、築池蓄水、疏通河道等措施,此之謂‘十四議’,都是具體措施,可為參考。”


    “另外,水利工程規模巨大,百姓勞苦,不可使他們一力擔之,否則猴年馬月怕是都未必可以修起來……朝廷應當出資相助,畢竟若是此事可成,農業大興,不僅百姓富足,對於朝廷也有莫大的好處。”


    左光鬥侃侃而談,而嚴晨昊也是聽得認真。他一席話說完,抬起頭,看到對麵的老人正盯著他,眼眸閃閃發亮。


    “不錯,你的方法很不錯。”


    老人點著頭,口中說出讚許的話語,令對麵的左光鬥一陣熱血沸騰。


    而嚴晨昊,此時已經思考完畢。他剛剛一邊聽著左光鬥講,一邊大腦就已經開始飛速運轉,分析著利弊與成功的可能。


    此策,有很大的成功可能。


    有堤壩控製河流,可以有效地阻止泛濫,又有水池蓄水,來保證幹旱時田地的供水,都說靠天吃飯,可是大明近些年的氣象卻是愈發無常。


    水利的修建,不就是對這一觀念的一次改變嗎?不說完全可以扭轉,但至少也是有了一定自主的餘地,承受風險的能力,也是更高了。


    若是能夠令北地農業興盛的話,這更是一件大好事啊!大明的商稅低,收入可是基本都靠著這天下的農稅的。


    北地農業要是有了提升,朝廷的國庫也是能夠更加充裕,而且百姓們的生活也會愈加富足,還有利於天下的穩定,這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啊!


    嚴晨昊越想,他的眼眸就越亮。


    他感覺到,夢想中的大治之世,離他更近了一步。


    誇讚了一番左光鬥,令對方興奮不已,嚴晨昊便送了客。他現在急於去驗證此策的真假。畢竟他也不能算是專業人士,這等甚至可能影響到天下大勢的事情,還是要問過那幾個有專業本事的,才比較穩妥。


    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些對於這方麵有所研究的老臣,就此事詢問他們。


    得到的都是肯定的答複,甚至有幾人還讚歎有加。


    嚴晨昊放心了。


    他立刻找到了幾名內閣輔臣與尚書,進行了商議。


    黃克纘一聽到能夠增加收入,還有利於百姓的生活,頓時也是舉雙手雙腳讚成。民為邦本的概念他可太清楚了。


    其他的大臣們,也是紛紛讚同,他們也都是有能力的臣子,和嚴晨昊誌同道合,看得出來這項政策的優點。


    工部尚書在仔細看了那“十四議”之後,思索一番,也是點頭說道:


    “在技術上,沒有任何問題。”


    於是,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最後的戶部尚書。


    畢竟,這件事的一大難點,就是錢。


    就如同左光鬥所說的那樣,要是讓民間自己修,真的是猴年馬月也未必修得完。事實上,之前大明除了一些容易泛濫的河道之外,其餘的水利基本是沒有怎麽管的,完全靠民間自己。


    北地的許多水利,要麽是一個村莊的人集資修建,要麽就是一些地主為了博取一個“樂善好施”的名聲,出資修建的。


    可是百姓,能有多少錢?這種工程曆來可都是很耗費錢糧的。


    因此,很難修建起來。


    而如果要幫助整個北地,在一些河流、河流支脈等等修築堤壩、疏通河道之類的,需要的錢財將會是極其龐大的。


    畢竟這是整個大明的北邊啊!


    戶部尚書的麵容嚴肅,他緩緩說道:


    “應當,沒有問題!”


    他臉上出現了笑容,說道:


    “多虧這幾年首輔做出的種種政策,現在國庫也是頗為充盈,收入比以往增加了許多,且敢於朝國庫伸手的官員也是少了,完成對於北地的建設,耗資雖大,但是還是做得到的。”


    頓時,在座的所以有官員,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他們仿佛已經看到,那個得到大治的天下,那個國泰民安的未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