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藥?嗬……”
嚴淩聽完嚴嵩那帶著些許惶恐的話語,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不久之前,嚴嵩直奔到陳國公府,找到了在後院的嚴淩,對他陳述了自己在皇宮之中的所見所聞。
在他看來,世間又出現了一個修行者,這會對祖產生威脅,尤其是對方已經在皇帝身邊了。
一山怎容得下二虎?
知道是怎麽迴事的嚴淩卻是絲毫不慌。
煉丹吃藥這事情吧,其實從始皇帝,就已經開始了,延續上千年就沒有斷過。
世間萬物都在不斷地發展,煉丹自然也是。
剛開始的時候,方士煉丹確實是往裏麵加一些重金屬之類的玩意兒,把皇帝的肚子都搞成了大的化學反應池,結果不言而喻。
然而皇帝吃死了,什麽下場不用多說,富貴沒撈著,反而一個個死得老慘了,方士們又不是傻子,這麽一代代下來,見自己的前輩都沒啥好下場,自然不敢再給皇帝吃亂七八糟的東西了。
再說了,煉丹出來了,皇帝肯定要方士們先試吃啊!他們自己不要命了?
所以,現在陶仲文的那些丹藥,已經沒有這麽多劇毒之物了,基本都是一些可以食用的,而為了給皇帝感受到效果,其中要麽是加入了一些帶有一定致幻效果的成分,要麽,就和這次一樣——
“那所謂的補氣丹,據我估計,不過是一種大補的藥方而已,才會給陛下一種自己瞬間好轉的感覺。巫醫巫醫,巫不離醫,那陶仲文沒有半分仙道本事,但是通曉醫道,卻是確實的,也就是靠著這個唬住了你們。”
嚴淩冷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他早就用觀氣術看過那陶仲文了,紅色的氣運,官運倒是亨通,但是和旁人沒有什麽其他的區別,什麽靈氣法力之類的,一點兒沒有。
而嚴嵩,也是因為前不久剛剛知道有自己那個長生的老祖在世,看事情難免多想一些,一時被陶仲文給震住了,現在被嚴淩一提醒,也迴過了神。
“原來是這樣。”他自語道:“那他那唿風喚雨的本事,想必也是假的了。”
說著他臉上忽然又出現了懊惱的表情:
“早知道,我就早點跟陛下揭穿此人了。”
“現在陛下極其寵幸那道人,很多國家大事,他竟然要通過占卜,上告天帝,才會繼續做下決定,這簡直是禍國之道!什麽請求上天,請求的,怕不是那陶道人自己吧!”
“把我們玩弄於鼓掌之間,著實可惡。”
“現在其勢已成,陛下更是癡迷無比,反而沒法說了。”
“無妨。”嚴淩嘴角勾起微笑:
“你們之前跟我的提議很有意思,我想了想,與其讓陛下去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神靈,結果任由這些道士操控,倒不如讓他信仰一些該信的東西……”
“那陶仲文不是可以祈雨嗎?嘿嘿……到時候,我就讓皇帝見識一下他的真麵目。”
“祖,你是要……?”嚴嵩瞪大了眼睛,仿佛猜到了什麽。
嚴淩輕輕笑了一下:
“伱以為,為何自嘉靖登基之後,為何我寧波一地,再無大災大難,始終風調雨順?”
並沒有等多久,在第二年的春天,京畿一帶再度陷入了大旱之中。
長時間不下雨,直接耽擱了春耕,嚴重影響到了百姓的生計。
嘉靖皇帝果斷請出了自己的殺手鐧——“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領禮部尚書銜、少保陶仲文。
自從邵元節去世之後,求雨的事情便一向由陶仲文擔任,他也不孚眾望,幾次求雨求雪都是大獲成功,再加上他的“煉丹術”也著實高明,還用丹藥治好過太子的病,更令得嘉靖在禦床上龍精虎猛,這般手段繁多高明,令得嘉靖對他修道有成的說法深信不疑。
此次自然便是由他出馬。
不過,陶仲文卻是一再拖延,今天說,不是黃道吉日,明天又說龍王騰雲於他處,無法在京師行雨,始終沒有出手。
硬生生拖了有小半個月,他才終於給出了答複:
明日,於祭壇求雨!
祭壇自然是早已在郊外建好了的,而陶仲文要求雨的消息一傳開,頓時整個京畿沸騰。
陶仲文前幾次的求雨全都以成功告終,民間早已將他奉為“活神仙”,他在民間擁有很高的聲望,沒有人懷疑他會失敗。
一聽說他就要求雨,頓時都往京師郊外趕去,想要一睹那神仙術法。
“你也去看陶真人施法求雨啊?同去,同去!”
“這可是人間的活神仙,趁他還沒飛升之前,先祭拜一番,說不定有好處。”
“走啊!有雨啦,有救啦!”
百姓們興高采烈,既有有雨的興奮,也有那對於神仙術法的期盼。
不多時,郊外的祭壇邊上已經擠滿了百姓,要不是內裏是皇帝和大臣們,禁軍們拚命將百姓們攔開,他們怕不是會湧到祭壇上麵,看看那有什麽奇異之處。
時辰已到,陶仲文身著一身道服,踏著紅色的地毯,緩步向那祭壇走來。
隨著他一步一步地邁下,周圍的聲音小了下去,等到他開始登壇的時候,周圍幾萬人,竟爾寂靜無聲,齊刷刷地看著這個道人。
陶仲文站在祭壇的絕巔,俯視下方。
此時的他,隻感覺無盡豪情頓生,一種天下大權盡在他掌握之中。
王公將相如何,首輔大臣如何,甚至那皇帝,又如何?
還不是對他的話語言聽計從,把他奉若神明!
說不定,千秋萬歲之後,自己也能夠和民間那傳聞已久的嚴淩比肩,一樣坐在廟宇裏,享受著人們的供奉!
他的內心激蕩著驚濤駭浪。
因為自己能夠進行所謂的“唿風喚雨”,所以他對於嚴淩的種種神異之處,諸如流傳最廣的唿喚颶風,是嗤之以鼻的。
騙人的伎倆而已。
既然這樣,他可以,為什麽我不行?
心裏想著,他手上卻是不停,已經做好了祭祀的最後準備。
他還不忘望一眼天空,看了看那雲彩,最後確定了一番,這才開始祭祀。
祭祀的時間很長,足有半個多時辰,期間陶仲文一直在做著奇怪的動作,口中念叨著聽不清的咒語,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令人不明覺厲。
而伴隨著陶仲文的施法,那天,竟然真的慢慢地黑了下來,引起下方的百姓一陣驚唿:
“烏雲,烏雲!”
“真的要下雨了!”
嘉靖皇帝也是激動地站了起來,握緊了雙拳,這樣的場麵真是百看而不厭啊!
每一次邵元節和陶仲文的施法,都是對他內心修仙信念的一種肯定,讓他知道,自己沒有走錯路,世間真的有成道之法在!
而在烏雲逐漸覆蓋天際之時,陶仲文的祭祀也終於接近了尾聲。
他做完最後一個動作,猛得把手中的黃符往天際一拋,口中高喝一聲:
“雨來!”
(本章完)
嚴淩聽完嚴嵩那帶著些許惶恐的話語,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
不久之前,嚴嵩直奔到陳國公府,找到了在後院的嚴淩,對他陳述了自己在皇宮之中的所見所聞。
在他看來,世間又出現了一個修行者,這會對祖產生威脅,尤其是對方已經在皇帝身邊了。
一山怎容得下二虎?
知道是怎麽迴事的嚴淩卻是絲毫不慌。
煉丹吃藥這事情吧,其實從始皇帝,就已經開始了,延續上千年就沒有斷過。
世間萬物都在不斷地發展,煉丹自然也是。
剛開始的時候,方士煉丹確實是往裏麵加一些重金屬之類的玩意兒,把皇帝的肚子都搞成了大的化學反應池,結果不言而喻。
然而皇帝吃死了,什麽下場不用多說,富貴沒撈著,反而一個個死得老慘了,方士們又不是傻子,這麽一代代下來,見自己的前輩都沒啥好下場,自然不敢再給皇帝吃亂七八糟的東西了。
再說了,煉丹出來了,皇帝肯定要方士們先試吃啊!他們自己不要命了?
所以,現在陶仲文的那些丹藥,已經沒有這麽多劇毒之物了,基本都是一些可以食用的,而為了給皇帝感受到效果,其中要麽是加入了一些帶有一定致幻效果的成分,要麽,就和這次一樣——
“那所謂的補氣丹,據我估計,不過是一種大補的藥方而已,才會給陛下一種自己瞬間好轉的感覺。巫醫巫醫,巫不離醫,那陶仲文沒有半分仙道本事,但是通曉醫道,卻是確實的,也就是靠著這個唬住了你們。”
嚴淩冷笑,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他早就用觀氣術看過那陶仲文了,紅色的氣運,官運倒是亨通,但是和旁人沒有什麽其他的區別,什麽靈氣法力之類的,一點兒沒有。
而嚴嵩,也是因為前不久剛剛知道有自己那個長生的老祖在世,看事情難免多想一些,一時被陶仲文給震住了,現在被嚴淩一提醒,也迴過了神。
“原來是這樣。”他自語道:“那他那唿風喚雨的本事,想必也是假的了。”
說著他臉上忽然又出現了懊惱的表情:
“早知道,我就早點跟陛下揭穿此人了。”
“現在陛下極其寵幸那道人,很多國家大事,他竟然要通過占卜,上告天帝,才會繼續做下決定,這簡直是禍國之道!什麽請求上天,請求的,怕不是那陶道人自己吧!”
“把我們玩弄於鼓掌之間,著實可惡。”
“現在其勢已成,陛下更是癡迷無比,反而沒法說了。”
“無妨。”嚴淩嘴角勾起微笑:
“你們之前跟我的提議很有意思,我想了想,與其讓陛下去追求一些虛無縹緲的神靈,結果任由這些道士操控,倒不如讓他信仰一些該信的東西……”
“那陶仲文不是可以祈雨嗎?嘿嘿……到時候,我就讓皇帝見識一下他的真麵目。”
“祖,你是要……?”嚴嵩瞪大了眼睛,仿佛猜到了什麽。
嚴淩輕輕笑了一下:
“伱以為,為何自嘉靖登基之後,為何我寧波一地,再無大災大難,始終風調雨順?”
並沒有等多久,在第二年的春天,京畿一帶再度陷入了大旱之中。
長時間不下雨,直接耽擱了春耕,嚴重影響到了百姓的生計。
嘉靖皇帝果斷請出了自己的殺手鐧——“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領禮部尚書銜、少保陶仲文。
自從邵元節去世之後,求雨的事情便一向由陶仲文擔任,他也不孚眾望,幾次求雨求雪都是大獲成功,再加上他的“煉丹術”也著實高明,還用丹藥治好過太子的病,更令得嘉靖在禦床上龍精虎猛,這般手段繁多高明,令得嘉靖對他修道有成的說法深信不疑。
此次自然便是由他出馬。
不過,陶仲文卻是一再拖延,今天說,不是黃道吉日,明天又說龍王騰雲於他處,無法在京師行雨,始終沒有出手。
硬生生拖了有小半個月,他才終於給出了答複:
明日,於祭壇求雨!
祭壇自然是早已在郊外建好了的,而陶仲文要求雨的消息一傳開,頓時整個京畿沸騰。
陶仲文前幾次的求雨全都以成功告終,民間早已將他奉為“活神仙”,他在民間擁有很高的聲望,沒有人懷疑他會失敗。
一聽說他就要求雨,頓時都往京師郊外趕去,想要一睹那神仙術法。
“你也去看陶真人施法求雨啊?同去,同去!”
“這可是人間的活神仙,趁他還沒飛升之前,先祭拜一番,說不定有好處。”
“走啊!有雨啦,有救啦!”
百姓們興高采烈,既有有雨的興奮,也有那對於神仙術法的期盼。
不多時,郊外的祭壇邊上已經擠滿了百姓,要不是內裏是皇帝和大臣們,禁軍們拚命將百姓們攔開,他們怕不是會湧到祭壇上麵,看看那有什麽奇異之處。
時辰已到,陶仲文身著一身道服,踏著紅色的地毯,緩步向那祭壇走來。
隨著他一步一步地邁下,周圍的聲音小了下去,等到他開始登壇的時候,周圍幾萬人,竟爾寂靜無聲,齊刷刷地看著這個道人。
陶仲文站在祭壇的絕巔,俯視下方。
此時的他,隻感覺無盡豪情頓生,一種天下大權盡在他掌握之中。
王公將相如何,首輔大臣如何,甚至那皇帝,又如何?
還不是對他的話語言聽計從,把他奉若神明!
說不定,千秋萬歲之後,自己也能夠和民間那傳聞已久的嚴淩比肩,一樣坐在廟宇裏,享受著人們的供奉!
他的內心激蕩著驚濤駭浪。
因為自己能夠進行所謂的“唿風喚雨”,所以他對於嚴淩的種種神異之處,諸如流傳最廣的唿喚颶風,是嗤之以鼻的。
騙人的伎倆而已。
既然這樣,他可以,為什麽我不行?
心裏想著,他手上卻是不停,已經做好了祭祀的最後準備。
他還不忘望一眼天空,看了看那雲彩,最後確定了一番,這才開始祭祀。
祭祀的時間很長,足有半個多時辰,期間陶仲文一直在做著奇怪的動作,口中念叨著聽不清的咒語,給人一種神秘莫測的感覺,令人不明覺厲。
而伴隨著陶仲文的施法,那天,竟然真的慢慢地黑了下來,引起下方的百姓一陣驚唿:
“烏雲,烏雲!”
“真的要下雨了!”
嘉靖皇帝也是激動地站了起來,握緊了雙拳,這樣的場麵真是百看而不厭啊!
每一次邵元節和陶仲文的施法,都是對他內心修仙信念的一種肯定,讓他知道,自己沒有走錯路,世間真的有成道之法在!
而在烏雲逐漸覆蓋天際之時,陶仲文的祭祀也終於接近了尾聲。
他做完最後一個動作,猛得把手中的黃符往天際一拋,口中高喝一聲:
“雨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