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來還想著至少把南昌附近的城池給打下來,鞏固一下後方再東進,然而他愣是沒能打下一座中大型城池,眨眼間,就已經過去了七八天時間。


    “不能再拖下去了,殿下,再這樣下去偽帝就會北上逃跑,我們的計劃就全毀了!”劉養正焦急地說道,而李士實也是一樣的態度。


    朱宸濠知道他們說的有道理,一咬牙,幹脆集合了所有兵力,又強行征走了部分的青壯,將自己的部隊提升到了七萬人,直接攻擊九江!


    但是九江的守軍早就已經有了防備,尤其在得知寧王起兵之後,王守仁第一時間就派人前往九江命令他們固守,人心穩定眾誌成城,叛軍在占有優勢兵力的情況下猛攻九江半個多月,愣是沒能像原時空那樣把這塊硬骨頭啃下來。


    而就在這個時候,王守仁帶著集結好的部隊趕到了。


    看到明軍的抵達,朱宸濠瞪大了眼睛:不是,王守仁怎麽敢的,他哪裏的膽子就這麽聚集部隊,那些指揮使也是瘋了嗎陪他這麽玩?


    但是人家已經懟臉了,朱宸濠也隻能硬著頭皮轉身迎戰。


    結局,不言而喻。


    曆史上雙方都是老弱病殘,一樣的拉胯,那是因為王守仁從南昌逃離之後匆匆找了個城池就聚兵,再加上時間緊迫,真正的精銳根本來不及趕到就已經開打了,但是這個時空王守仁可是直接從贛州聚兵北上的。


    真正的士兵和地痞流氓的戰鬥力差距可不是一星半點兒。


    大戰開打隻有幾個時辰,叛軍就已經被打崩,寧王見勢不妙,帶著殘兵敗將一路向東逃去。


    好在戰場的兵荒馬亂阻擋了王守仁的追擊,他最後帶著萬餘的殘兵成功逃出生天。


    但是現在,他也迴不去了,向西就是送死,王守仁等著他呢。


    向東吧。


    於是這位藩王化身流寇,一路劫掠,向江南而去,他還抱著捉拿皇帝,以翻盤的期望。


    他唯一擔心的,就是正德皇帝會不會逃了,這樣他抓不到皇帝,那才是真的窮途末路了。


    然而朱厚照根本沒有逃,準確地說,他已經迎了上來。


    他在半路上聽說王守仁帶領大軍與寧王在九江城下展開了決戰,生怕自己撈不著戰鬥,軍隊還沒有集結完畢,他先帶著幾千的部隊啟程,結果還沒進入江西行省,先撞上了倉皇逃跑的寧王。


    看到麵前那有些蒙塵的寧王大旗,他不由地發出了一聲大笑。


    “衝鋒,碾碎他們!”正德皇帝從腰間抽出寶劍,怒吼道。


    雖然兵力不多,但是以騎兵之精銳,根本不是寧王軍隊可以招架的。


    一次衝鋒,便衝亂了叛軍的陣型。


    不過,寧王畢竟也是經營數年,還是有人願意為他效死的,所以明軍依然還在遭受著一定的抵抗。


    江彬也此時騎著搞頭戰馬,在叛軍叢中縱橫,悍勇無比。


    這就是他打仗的方式,一旦短兵相接,便以這般毫不畏死的氣勢出戰,他憑借著這樣的打法擊潰了一個又一個對手。


    他知道,皇帝就在後麵注視著他們。


    自從上一次出征大捷之後,他論功行賞,被調入了五軍營擔任一名把司,但是卻也沒有進一步提升,說是,陳國公還要看看他的能力。


    但是這一迴隨軍出征,隻要打得好,能夠入皇帝的眼睛,不比受到國公提拔強?


    說不定,自己也能夠因此飛黃騰達,成為陛下的寵臣呢!


    一邊砍殺,江彬心中一邊美滋滋地想著。


    他卻沒有注意到,亂軍之中,不知道哪裏飛出一支箭矢,直衝他麵門而來。


    伴隨著一聲慘叫,那驍勇的人影從馬上落下,沒了聲息。


    在付出了四百多名騎兵的傷亡之後,叛軍徹底被衝垮了。


    寧王也沒能跑出去,成為了明軍的俘虜——對方都是騎兵,逃不了。


    正德十四年的這場叛亂,就這麽被輕易地平定,隻是在曆史上翻起了一絲水花。


    沒過多久,王守仁也率軍趕到。


    在兩人的麵前,寧王被押了上來。


    此時這位昔日大權在握的藩王頭發淩亂,渾身肮髒,早沒了昔日的榮華與氣魄。


    看到正襟危坐的皇帝,他當即跪地,不斷叩首,涕泗橫流,希望朱厚照可以饒他一命。


    然而話剛出口,他就受到了王守仁的怒斥:


    “寧王!你為了一己私心,起兵謀反,不知道害了多少人!”


    “你為了籌措資金,派人偽裝盜匪打家劫舍,又悍然起兵,殺害許多忠直之臣,更使得千百士卒為平叛而死,現在怎麽好意思在這裏乞命!”


    “陛下,臣請誅寧王宸濠,以慰冤死百姓、戰死兵卒之魂靈!”


    朱厚照聽著他的話,連連點頭,此時他的神情也嚴肅了起來,沒有了昔日的浪蕩:


    “如此行徑,確實不誅不足以謝天下。”


    朱宸濠猛得抬頭,直勾勾地盯著王守仁。


    謀反大罪固然是要誅殺,但是身為皇親國戚,其實也並非肯定要死,到底是殺,還是軟禁之類的,還是得看皇帝,如果皇帝願意保你的話,也不一定就會死。


    朱高煦就是一個例子。


    但是王守仁這麽一說,皇帝就算原本有留他一命的念頭,現在也沒了。


    他焉能不恨?


    用血紅的眼睛盯著王守仁,朱宸濠恨恨道:


    “陛下,臣要檢舉,王守仁擅自調動朝廷軍隊,在沒有命令的情況下,南贛的軍隊竟爾聽從他的號令!雖然是為了平定臣的叛亂,但是卻是嚴重違背了朝廷律令。”


    “臣想問,這幾個衛所,到底是大明的軍隊,還是他王守仁的私軍?”


    這話聽得著實有些怪異,但是卻也是一個事實,畢竟當時寧王還沒有反,而江西匪患已經平息,王守仁不該有可以調兵的命令。如果坐實了,那王守仁就算平定了叛亂,他一樣會獲罪。


    沒有皇命就可以調動半個省的軍隊,哪個帝王都不會容忍的。


    死吧,和我一起死吧。看到朱厚照表情凝重地轉頭看向王守仁,朱宸濠的內心一時之間充滿了快意,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王守仁的臉上出現後悔的模樣。


    然而王守仁卻是不慌不忙,伸手入懷,掏出一封敕令:


    “陛下請看,這就是臣調兵的敕令。”


    “寧王叛亂之前,臣察覺到贛南匪患有複蘇的跡象,剛剛向鎮國府申請敕令,不想寧王正好在此時叛亂。”


    “請陛下明察。”


    朱宸濠呆住了。


    世上竟有如此湊巧之事?


    此時的寧王朱宸濠,隻想在內心高喊一聲:天不助我!


    而王守仁卻在內心暗自竊喜:幸好林言之前提醒他,要事先向鎮國府要敕令,不然說不得還真會出問題。


    不過沒有敕令,軍隊也不會聽他的也就是了。


    朱厚照當然不知道這些,他重重一腳踹在了朱宸濠的身上:


    “好賊子,竟敢誣陷朕之良臣!”


    “押下去,交有司定罪!”


    正德十四年六月,朱宸濠伏誅,寧王爵除,叛亂平。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