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戰爭,在明朝曆史上被稱為“懷來大捷”。


    此役,瓦剌軍被俘虜三萬餘人,明軍得首級三萬餘顆,繳獲馬匹數萬,刀劍、鎧甲等不計其數。


    也先已經不止是元氣大傷了,他已經是把老本賠得一幹二淨了。


    瓦剌的主力在這一場大戰中全軍覆沒,一代青壯全部被埋在了懷來城外,此役之後,瓦剌軍聞明軍之名而懼,皆稱明人有天相助。


    阿剌知院得知入關部隊大敗,當即率軍迴返,試圖與也先爭奪瓦剌首領的位置。


    一時之間,草原陷入了混亂之中。


    不過好處也是有的,羈縻府州的那些都督們,本來見瓦剌愈發強大,明朝奈何不了他們,都有些蠢蠢欲動。


    好在懷來一戰把瓦剌直接打斷層,明朝之威震懾了整個草原,也直接打消了他們的念頭。


    當明軍集合部隊進入東蒙古整頓羈縻的時候,他們很是配合,羈縻很順利地重新建立。


    而大明這邊,結束了這一場大戰之後也並不平靜。


    朱祁鎮迴京之後,在南郊展開了大祀,祭拜天地,這一次,他格外的認真。


    之前的大祀,隻不過是安穩人心,畢竟,但是這一迴的祭祀,他的每一步都是從心底裏的恭敬。


    所有人都以為,正統皇帝這拜的,是助他大敗瓦剌的天與地。


    隻有朱祁鎮自己知道,他拜的,到底是誰。


    而嚴峻,也在次日莫名其妙地受到了賞賜。


    硬是被安上了功勞,不僅自己的俸祿再次得到翻倍,而且朱祁鎮還賞賜了大量的金銀與一棟在京師之中的豪華宅邸,並且受封太傅之銜,要不是祖製非朱姓不能封王,朱祁鎮高低得給他個王爺當當。


    明軍在此役中也有四萬多人的傷亡,但是總體上來說是大勝的。


    不過朱祁鎮還是挨了罵。


    畢竟當時朝堂上的袞袞諸公可是都隨軍出征的。當時兵荒馬亂,瓦剌士兵手持利刃縱橫,那鮮血與人頭亂飛的情況,可是嚇壞了一眾大佬。


    更有幾個倒黴的官員,當場領了盒飯,這文官們當然是不樂意的。


    他們紛紛上書彈劾朱祁鎮這次親征的錯誤性,稱他是“好大喜功”。


    要不是“邀天之幸”,那麽正統皇帝恐怕會有“不能言說”之禍,大明亦會因為他的草率行為有“天下震動”之危。


    朱祁鎮麵對這些幾乎等於指著鼻子罵的奏折,也隻能苦笑連連,實在是不好意思發怒懲戒,畢竟這次確實是他草率了。


    明明隻要任命一員驍將,或者把王驥從南邊召迴來,就能夠解決的事情,偏偏要親自征討,以至於差點被瓦剌顛覆大明。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他總算是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了。


    不僅如此,懷來之戰的後勁兒也很足。


    對於群臣而言,教訓就是:


    千萬不能再讓皇位上的家夥禦駕親征了,不然搞不好咱們的命也得給賠進去。


    這個觀點直接影響了明朝曆史的走向,並且讓朱祁鎮後麵的某個皇帝因此吃足了苦頭。


    不過實際上影響最大的,還是朱祁鎮。畢竟一場大風,直接讓他反敗為勝。


    這還治理個錘子的朝政,練個毛線的兵啊!


    一塊玉佩引來大風,再加上父親的讖語應驗,這意味著什麽?神與仙真實存在啊!


    想象一下一個普通現代人突然知道修仙是真的……


    迴來之後的朱祁鎮,就一頭紮進了大明的書庫裏,尋找了無數道家的典籍。


    他召了許多名山大川裏的道長入宮,為他講經,還逼迫人家給他們唿風喚雨,教導他仙術。


    講經還好說,唿風喚雨,這怎麽會啊!我tm要是會仙術還用得著給你跪在這裏?


    幾位道長隻好暗地裏悄悄串通了口風,在麵見朱祁鎮的時候他們統一了口徑:


    “陛下,自開天以來,天下精氣不斷流失,如今已是末法時代。哪怕是吾等修行煉氣之人,也難求長生,難施術法,隻是以上古經文修身養性,延年益壽而已。”


    “那為何朕見過有人可以唿風喚雨?”朱祁鎮質疑道。


    見他個鬼,又是哪位同行在那裏裝神弄鬼?


    道長們以己度人,自然不信有人真的可以唿風喚雨,但是總不能當場就自曝吧?


    於是他們說道:


    “也不是沒有人能夠修行得道,擁有大神通的,隻是這樣的人千古難尋……”


    這話不僅沒能勸迴朱祁鎮,反而令他更加癡迷。


    這不就是說,修仙者是真實存在的嘛!


    當嚴峻入宮晉見的時候,他還興致勃勃地與嚴峻討論:


    “陳國公,你說這‘道’究竟為何?朕照著幾位道長給予朕的典籍研究,近些時日頗有所得,隻感覺腦海清明,身體都輕盈了許多。”


    “莫非朕有修道之才?有成仙之資?”


    嚴峻無言以對,隻能隨聲附和。


    好在這個時候,朱祁鎮雖然對於修煉的事情很是癡迷,但是他並沒有荒廢朝政,各種奏章該批複還是在批複,所以大臣們雖然看得不爽,經常上書勸諫,但是見朱祁鎮沒有罷工,倒也沒有死磕。


    畢竟大明朝如今要忙的事情著實很多。


    比如說戰後重建,瓦剌所過之處赤地千裏,到處都是殘垣斷壁,朝廷隻好一麵派出官員搜尋幸存者,重建村落城鎮,一麵從內地遷徙百姓流民來填充空檔,這都是大工程。


    還有更重要的軍備。


    瓦剌的這一次入侵,暴露了很多東西,尤其是軍力方麵的薄弱。


    邊軍本質上還是衛所兵,隻是因為邊關常年戰亂,所以他們逐漸脫產,專事戰爭。然而瓦剌與大明太平長達八年之久,邊軍因為沒有戰事,再加上將官們吃空餉、貪汙軍餉等行為,戰鬥力急劇下滑,最後反而為缺少武器鎧甲的瓦剌所敗,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物資。


    三大營就更不用說了,他們作為京師的拱衛部隊,裝備極其精良,著甲率極高,按照道理講戰鬥力應該很強,然而因為長期呆在京師附近,沒有真正經曆過戰爭的他們遇到戰場上廝殺下來的勇士,根本不能對敵。


    所有人都清楚,戰爭遠遠沒有結束,瓦剌雖然現在已經陷入了內亂之中,但是明朝卻也無力進行遠征。


    幾十年之後,他們還會是一條好漢,明朝的邊境又會受到騷擾。


    必須立刻列出章程,整頓軍隊!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