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淩在村口站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在確定自己的安排可行、對流民有足夠的吸引力之後,也就沒有看下去的必要了。


    隻需要坐在家中,看著自己手下耕作的田畝越來越多就好。


    土地,是根基。


    中國人自古以來,對土地就有著難以想象的依戀,這一點從很多人發達之後大量購入土地,可見一斑。


    但是要想發家致富,卻不能隻有土地。


    尤其是現在收納流民,在他們真正開始為自己創造收益之前,其實是處於虧錢狀態的。


    自己這般大手大腳花錢,其實已經把家裏的庫存耗得差不多了,他已經在月前再次派人出海,這一次不是去呂宋,而是上南洋走私,因為家族實在有些入不敷出了。


    不過在海船迴來之前,他必須想到另一個法子來給家族增收。


    嚴淩把目光轉到了商業上。


    現在洪武朝已經過去了,商人的地位雖說依然不算高,但是隨著那個老人的逝去,也在不斷地提升。


    畢竟明朝中後期,連大規模的棄儒入賈都出來了,這可不是跟你開玩笑的,士可是四民之首,明朝還尤其優待讀書人呢,就這,還有很多人甘願從商!還是那句話,這年頭,誰有錢,誰就是大爺。


    很多人都懂這一點。


    所以雖然商人遭到了老朱的打壓,但是幾乎每一個地主士紳,都有著自己的產業。


    競爭還是很大的。


    嚴家主要經營著酒樓。在寧波府中,小半個城池,都有著他的產業。


    但是他們依然是有對手的,比如城西何家。


    和嚴家後來居上不同,他們是寧波府的老大戶了,早些年酒樓開遍寧波府,人稱“何半城”。


    這些年伴隨著嚴氏逐漸起勢,多少在這方麵扳迴了些許,但是對方根基深,名氣大,很多手頭上有些閑錢的,都願意去他們那裏花,畢竟這個年代,人們普遍都是認店門的。


    何家,也不老實。


    這些年的何家,沒少給他們使絆子。


    誰給他們的勇氣?或許是朝中擔任言官的何家三爺。


    也或許是這些年嚴家忙於發展其他,在寧波府裏以穩為準,並沒有表現出很強烈的攻擊性,以至於他們認為,嚴家並不在意這些收益,或者是南京嚴氏與寧波嚴氏已經正式分家,就如同曲阜與衢州雙孔一般。


    反正他們這段時日,已經開始日趨蠶食嚴家的經營範圍。


    對方的酒樓打破了原本默認的“勢力劃分”,在嚴家的地盤裏開了起來,以至於酒樓收益掉了好多。


    要隻是這樣,也就算了,關鍵是對方盤外招也沒少使,經常就有成群的混混,在嚴家酒樓前,上演“血灑門檻”,討錢。


    這麽一搞,誰還願意來啊!


    想到這裏,嚴淩頓了一下。


    他其實有很多辦法來打垮對方,畢竟嚴淩來自後世,那個營銷手段無數的年代,就算他不是專業人員,但也耳濡目染,知道許多。


    但是那是對同等水平的對手的。


    何家,還不配和一王雙公的嚴家放對。


    用一個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掉他。


    他起身,囑咐自己的屬下:


    “準備好銀錢,隨我去見知府。”


    聽說是嚴家的管家來了,知府的表現,還是很熱情的。


    進入內室,雙方說了一些閑話,嚴淩終於在抿了一口茶之後,貌似無意地說到了正題:


    “我前些天去到我們的酒樓,卻見門可羅雀,人煙稀少,還記得當初的嚴記可是門庭若市,如此變化,令人唏噓。”


    “嚴家的酒樓本官也常去,味道確實不錯。”知府似乎是意識到了什麽,他想把這個話題揭過:“也不知朝廷何日再開科舉,本官前些天路過嚴家的學堂,那書聲琅琅,好似我文教盛世!若重開科舉,嚴家不知能有幾人高中啊!”


    說完他自顧自樂嗬嗬地笑了起來。


    “隻怕這學堂是維持不了多久了,我們家最近賬簿上可全是赤字。”嚴淩卻不打算讓他溜過去:“究其根本,還是酒樓上少了些銀錢。”


    知府無奈,隻能接口:“如此,確實便要振作一番酒樓,可不能就這麽衰敗下去。”


    “那就看知府老爺的意思了。”嚴淩喝了一口茶,露出一個奸笑。


    “府尊大人想要誰在這個寧波府裏賺錢,誰就能賺錢,都賴您一言而決,您說是不是?”


    “想必國公大人,也不會忘記您的功勞的。”


    此言一出,知府的眼睛裏,立刻冒出了光芒!


    不多時,嚴淩便誌得意滿地從房內走出,知府熱情地將他送到大門口,目送他離去。


    “老爺,就是這個嚴家,他們在鎮子裏自行秩序,儼然一個小朝廷!前幾天我還聽人說,他們在收留流民,這可是公然違背太祖的律令的!”待嚴淩遠去,幕僚卻是開口道:“我覺著,您還是別為他們做事……”


    知府瞥了他一眼:


    “太祖皇帝?他已經駕崩了!而且嚴家有兩個國公頂著,能有什麽事兒?那可是國公爺的人情!”


    “可是何家也給您送過錢……”


    “摳搜巴拉的幾百兩,本官庇護他們這些時日,已經對得起他們了,那可是嚴家!一門雙國公的嚴家!他們的人情,千金都不換!老許,本官很快就要升職了!你小子,等著跟本官去享福吧!”


    聽著這一席話,幕僚的眼睛裏,也逐漸有莫名的神采湧現。


    這個時候,什麽流民,什麽掌控鎮子,已經統統被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房間裏,兩人四目相對,在無聲地狂笑。


    何家這些日子的感覺並不是很好。


    南京那邊來了個管家,幾日之間便接管了嚴家的所有大權,原本掌控嚴家大權的幾個族老連反抗都沒有就自居下首,這說明對方的身份地位與那幾個族老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


    這就很可怕了,他們原本以為,寧波嚴氏和南京嚴氏,關係已經淡薄了,畢竟自從洪武二十四年越國公離開之後,便再也沒見他迴來,這些年的寧波嚴氏,也是由幾個族老掌控,按部就班地在發展,沒有絲毫國公世家的顯赫,以至於府中的其餘幾個家族,都沒有了曾經的敬畏。


    他們之前便有過猜測,雙方很有可能已經分家,以南京那邊為主脈,聯係日漸淡薄。


    但是現在這個管家的到來,將他們的所有猜想,盡皆打破。


    地址:


    地址:


    地址: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夜吳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夜吳歌並收藏貫穿大明的百年世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