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楓出了皇宮門,看到聞敏早就在門口等著他,兩人便一起迴了住所。
外省大員朝覲進京,朝廷對他們的住處一般不做特別安排,有私宅的就住私宅,無私宅的就借宿親朋好友家裏,或去驛館、客棧、會館和寺廟,隻要告知自己的住處就行,免得耽誤了皇帝的召見。
朝廷雖在京城賞賜了宅邸,向楓根本就沒派人去打理,一時也無法入住,他們一行的人又多,就幹脆先包了一家湖廣會館住下,這會館離皇宮也不算遠,方便入宮。
會館的掌櫃見向楓是當朝一品國公,加之又是湖廣老鄉,後來又打聽到他是平緬功臣,自然是無比殷勤接待得十分周到,還特意備了轎子和轎夫供向楓夫婦專用。
迴到會館後,向楓將當今皇帝想認聞敏做義妹的事告訴了聞敏,並將皇帝所賜的玉如意轉交給她。
聞敏雖深感意外,卻也並不顯得激動。
這對別人來說是天大的喜事,可聞敏並不十分在意,曉得隻是皇帝籠絡臣下的一個手段而已,風光的背後便是丈夫對皇帝的死忠和付出,相比如此,她更願意跟隨丈夫過一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但聖意難違,即便心裏一萬個不願意也隻得答應下來。
下午,向楓和聞敏帶著葛栓、鐵山等人去周邊大街上逛了逛,顧修因為怕見到熟人,就沒有出來。
繁華無比的京城讓鐵山等人看得目瞪口呆,目不暇接。他們在戰場上個個叱吒風雲猶如煞神,來到這繁華都市,感覺就像個未見世麵的人一般,看到什麽都感覺稀奇有趣。
鐵山除了月餉外,因立軍功多,故而得賞也多,他如今不缺錢了,便一路逛一路買,手裏都拿不下了,便找了個包袱背在身上。背包裏有大人的綢布、飾品,也有孩子的衣帽和玩具,還有一些家用品,說是到時候全捎迴去給孟菊,讓她們娘幾個都開開眼界。
葛栓孝順,要聞敏幫著給桃紅和她自己挑買禮物。聞敏答應了,曉得葛栓身上的錢不多,就挑了幾件便宜物,最後讓葛栓去付錢,因為這是晚輩的一份心意,她也不必客氣。
見天色漸晚,幾人找了一家像樣的酒樓吃了飯,隨後拎著大包小包迴了會館。
會館裏有禮部來的屬吏和內庭太監在等著,說是明日兩宮太後要分別召見向楓和夫人,要他們做好準備。
向楓原先隻曉得李太後會召見他和聞敏,沒想到陳太後也要召見他倆,不禁有些意外。
翌日,向楓和聞敏又是早早去宮門口遞了牌子,他倆被層層引進去了李太後的慈寧宮。
隨著引路太監一聲稟報,向楓和聞敏小心步入大殿。
慈寧宮內富麗堂皇,向楓和聞敏不敢抬眼打量,隻聞到一股脂粉之香氤氳彌漫。
按明製,後宮是不能獨自召見外臣的,何況這慈寧宮還是太後的生活之所。但凡事因人而異,李太後如今強勢,加上又是一寡居之婦,她要在這裏接見臣工,誰也不敢多言,有時甚至都不用稟報皇帝。
之前,李太後就在此多次召見內閣和六部的大小官員,畢竟這慈寧宮正殿離李太後真正的起居之地還有些距離,這裏也就成了她日常打理政務的中心。時間一久,眾人也都習以為常了。
坊間傳聞,滿朝文武,隻有張居正一人當年能穿過慈寧宮正殿而進入後麵居所,不知真假。
沒有黃幔和屏風阻擋,向楓和聞敏進來時,看到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端坐在前麵。
看來這李太後早就不滿足於“垂簾聽政”那塊遮羞布了,她已是“拋頭露麵”直接幹政——向楓暗自想道。
李太後一身常服,見到向楓夫妻後顯得格外親切,竟然還拉起聞敏的手問長問短,誇聞敏知書達禮漂亮端莊。
向楓向李太後奉送了一尊從緬甸帶迴來的玉佛,李太後甚是喜歡,讓人擺在桌上看了又看。
李太後告訴向楓,說昨個皇帝已過來告訴她,說向楓願意帶兵去朝鮮抗倭,她完全讚同,誇向楓精忠報國,是朝中武將楷模,待從朝鮮凱旋,她會與皇帝一起為他慶功。
在李太後的麵前,向楓懷著十二分的小心。
這個徐娘半老的女人看著雖十分平易近人,實則是權力欲望極大的女人,向楓和他的隱龍軍正是發展的關鍵時候,在這個節骨眼上可真不能得罪她,當下便表態會時刻牢記太後宏德,為太後為朝廷盡忠不二。
李太後要的就是向楓這個態度。她雖拿不準眼前這個武將的真實想法,但自信憑自己手中權力可讓此人榮華富貴,沒有人能抵擋這樣的誘惑,那些效忠她的文臣武將都如此,尤其是年輕的官員,這向楓當然也不會例外。
再說這向楓這個“隱龍公”,應該是大明立國以來最小封地的國公了,且不過就是一個總督之職,手中也不過那點兵馬,李太後覺得自己能如此抬舉他,已是讓他祖墳冒煙了。若不是看他在緬甸立了大功,她根本不會屈尊召見,無非是給世人一個體現她愛才用才的印象罷了。
她想讓天下人看看,即便沒有當今皇帝,她作為女流之輩照樣可以打理好朝政。當然,這向楓要知好歹識時務,要真正死心塌地效忠於她,若不然,她隨時可以讓他和他族人灰飛煙滅。
李太後今日對向楓夫婦的印象的確不錯,跟她兒子朱翊鈞一樣,她也喜歡跟年輕聰明的臣子打交道。朝中那幫老氣橫秋愛認死理的老臣讓她看著就不舒服,即便他們在麵前畢恭畢敬,但她心裏就是不喜歡他們,而年輕聰明的臣子就不同了,他們心裏那股渴望被重用的願望在眼神裏可完全體現出來——她十分享受那樣的眼神,這樣的人最好駕馭。
李太後對軍事上的事不感興趣,她一邊同向楓拉著家常話,一邊留意了聞敏幾眼。她隱隱覺得這聞敏很像她一個所熟悉的人,卻始終想不起來是誰,但肯定不是當年的聞照庭。
在慈寧宮大殿裏呆了近半個時辰,李太後說陳太後的身體不好不能久候,讓向楓夫婦這就過去。
向楓夫婦拜別李太後,出來後又被引到慈慶宮。
到了宮門口,總管太監劉順子正在候著,見向楓夫婦過來,連忙帶著他倆穿過正殿徑直進了後堂。
聞敏的心跳突然莫名加快起來,她扭頭看了看向楓,隻見他一臉平靜,當下便深深吸了口氣。
在一間暖閣裏,陳太後正躺在一個軟塌上,兩個侍女在一旁伺候。
聽到劉順子的稟報後,陳太後立馬讓宮女扶著她坐了起來,隨後吩咐劉順子道:“讓她們都出去吧......”
劉順子將宮女和太監都叫了出去。
向楓和聞敏跪地向陳太後行禮問候——跟李太後一樣,向楓也奉上一座玉佛作為見麵禮。
陳太後讓夫妻二人免禮,一旁放著兩個圓杌,讓向楓和聞敏坐下來。
向楓坐下後定了定神,打量了陳太後一眼,發現眼前的陳太後一臉蒼白憔悴,瘦得眼睛都有些陷下去了,不禁心裏一怔——向楓若是之前見過陳太後的話,肯定會覺得她今日與昔日判若兩人。
陳太後的一身衣裝端莊嫻雅,好像是特意梳洗過,還施了點淡妝。
自向楓夫婦進來後,陳太後的眼睛就沒離開過聞敏,將聞敏從頭到腳仔細打量,看了又看。
“你.......你就是敏......聞敏吧?”
聞敏低首“嗯!”了一聲。
“老身身子骨不便……蒙皇帝和李太後恩準,今日在這裏能見到你……你倆……來,你坐近點......近點,讓老身......好好看看!”
陳太後的聲音有些顫抖,唿吸聲也較重,她眼中帶光,雖是虛弱之體,卻顯出一股亢奮來。
聞敏又“嗯!”了一聲,將坐墩朝著陳太後身邊挪了挪。
陳太後在他們麵前自稱“老身”而不是“哀家”,這讓向楓聽得暗自一怔——他能感受到陳太後內心有一種激動,但她一直在忍著,她的眼眶都有點濕潤了,這不像是一個太後接見大臣夫婦的樣子,倒像是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親人。
再看聞敏,她也抬著頭看著陳太後,竟然是有些發呆了。
陳太後伸出骨瘦如柴的手,顫巍巍的伸過來,竟然一把抓住了聞敏的手。
聞敏沒有絲毫驚慌,她感覺陳太後的手很溫暖。
劉順子又進來了,看到眼前這一幕,他竟然抹起了眼淚來。
這是怎麽迴事?!向楓的心裏不禁暗暗驚訝。
陳太後喃聲道:“三......三十年了,沒想到老身……又見到你了......”
聞敏聽得一怔,問道:“太後,你原先見過我?”
“見過......見過......”
陳太後的眼淚終於流了出來,她連忙擦拭了眼角。
“你當時才滿月,是你爺爺亮之先生抱著給老身看的......先帝當年還未登基呢,一晃這多年了......”
聞敏低聲道:“能自小就見著太後,真是小敏的福分!爺爺從未講過呢!”
聞敏的話音剛落,陳太後忽然抽泣起來,身子也有些顫抖。
劉順子連忙上前道:“太後娘娘當心身子骨......禦醫說了,你不能太過激動的!”
陳太後深吸了幾口氣,情緒稍稍平複了些。
“小敏,老身今日見到你......就想起了過去,想起當年先帝和亮之先生的師生之情,想起了那時候的日子,恍如昨日,故一時不能自已了......”
聞敏道:“爺爺在世的時候說過,先帝和太後對他很好,他一直心懷感激的。”
“唉……”
陳太後歎了口氣。
“亮之先生義薄雲天,是老身要感激他才是......不說那些了,小敏,你今日好好的,向楓又年輕有為,看到你們如此恩愛,老身也放心了!”
外省大員朝覲進京,朝廷對他們的住處一般不做特別安排,有私宅的就住私宅,無私宅的就借宿親朋好友家裏,或去驛館、客棧、會館和寺廟,隻要告知自己的住處就行,免得耽誤了皇帝的召見。
朝廷雖在京城賞賜了宅邸,向楓根本就沒派人去打理,一時也無法入住,他們一行的人又多,就幹脆先包了一家湖廣會館住下,這會館離皇宮也不算遠,方便入宮。
會館的掌櫃見向楓是當朝一品國公,加之又是湖廣老鄉,後來又打聽到他是平緬功臣,自然是無比殷勤接待得十分周到,還特意備了轎子和轎夫供向楓夫婦專用。
迴到會館後,向楓將當今皇帝想認聞敏做義妹的事告訴了聞敏,並將皇帝所賜的玉如意轉交給她。
聞敏雖深感意外,卻也並不顯得激動。
這對別人來說是天大的喜事,可聞敏並不十分在意,曉得隻是皇帝籠絡臣下的一個手段而已,風光的背後便是丈夫對皇帝的死忠和付出,相比如此,她更願意跟隨丈夫過一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但聖意難違,即便心裏一萬個不願意也隻得答應下來。
下午,向楓和聞敏帶著葛栓、鐵山等人去周邊大街上逛了逛,顧修因為怕見到熟人,就沒有出來。
繁華無比的京城讓鐵山等人看得目瞪口呆,目不暇接。他們在戰場上個個叱吒風雲猶如煞神,來到這繁華都市,感覺就像個未見世麵的人一般,看到什麽都感覺稀奇有趣。
鐵山除了月餉外,因立軍功多,故而得賞也多,他如今不缺錢了,便一路逛一路買,手裏都拿不下了,便找了個包袱背在身上。背包裏有大人的綢布、飾品,也有孩子的衣帽和玩具,還有一些家用品,說是到時候全捎迴去給孟菊,讓她們娘幾個都開開眼界。
葛栓孝順,要聞敏幫著給桃紅和她自己挑買禮物。聞敏答應了,曉得葛栓身上的錢不多,就挑了幾件便宜物,最後讓葛栓去付錢,因為這是晚輩的一份心意,她也不必客氣。
見天色漸晚,幾人找了一家像樣的酒樓吃了飯,隨後拎著大包小包迴了會館。
會館裏有禮部來的屬吏和內庭太監在等著,說是明日兩宮太後要分別召見向楓和夫人,要他們做好準備。
向楓原先隻曉得李太後會召見他和聞敏,沒想到陳太後也要召見他倆,不禁有些意外。
翌日,向楓和聞敏又是早早去宮門口遞了牌子,他倆被層層引進去了李太後的慈寧宮。
隨著引路太監一聲稟報,向楓和聞敏小心步入大殿。
慈寧宮內富麗堂皇,向楓和聞敏不敢抬眼打量,隻聞到一股脂粉之香氤氳彌漫。
按明製,後宮是不能獨自召見外臣的,何況這慈寧宮還是太後的生活之所。但凡事因人而異,李太後如今強勢,加上又是一寡居之婦,她要在這裏接見臣工,誰也不敢多言,有時甚至都不用稟報皇帝。
之前,李太後就在此多次召見內閣和六部的大小官員,畢竟這慈寧宮正殿離李太後真正的起居之地還有些距離,這裏也就成了她日常打理政務的中心。時間一久,眾人也都習以為常了。
坊間傳聞,滿朝文武,隻有張居正一人當年能穿過慈寧宮正殿而進入後麵居所,不知真假。
沒有黃幔和屏風阻擋,向楓和聞敏進來時,看到一個雍容華貴的婦人端坐在前麵。
看來這李太後早就不滿足於“垂簾聽政”那塊遮羞布了,她已是“拋頭露麵”直接幹政——向楓暗自想道。
李太後一身常服,見到向楓夫妻後顯得格外親切,竟然還拉起聞敏的手問長問短,誇聞敏知書達禮漂亮端莊。
向楓向李太後奉送了一尊從緬甸帶迴來的玉佛,李太後甚是喜歡,讓人擺在桌上看了又看。
李太後告訴向楓,說昨個皇帝已過來告訴她,說向楓願意帶兵去朝鮮抗倭,她完全讚同,誇向楓精忠報國,是朝中武將楷模,待從朝鮮凱旋,她會與皇帝一起為他慶功。
在李太後的麵前,向楓懷著十二分的小心。
這個徐娘半老的女人看著雖十分平易近人,實則是權力欲望極大的女人,向楓和他的隱龍軍正是發展的關鍵時候,在這個節骨眼上可真不能得罪她,當下便表態會時刻牢記太後宏德,為太後為朝廷盡忠不二。
李太後要的就是向楓這個態度。她雖拿不準眼前這個武將的真實想法,但自信憑自己手中權力可讓此人榮華富貴,沒有人能抵擋這樣的誘惑,那些效忠她的文臣武將都如此,尤其是年輕的官員,這向楓當然也不會例外。
再說這向楓這個“隱龍公”,應該是大明立國以來最小封地的國公了,且不過就是一個總督之職,手中也不過那點兵馬,李太後覺得自己能如此抬舉他,已是讓他祖墳冒煙了。若不是看他在緬甸立了大功,她根本不會屈尊召見,無非是給世人一個體現她愛才用才的印象罷了。
她想讓天下人看看,即便沒有當今皇帝,她作為女流之輩照樣可以打理好朝政。當然,這向楓要知好歹識時務,要真正死心塌地效忠於她,若不然,她隨時可以讓他和他族人灰飛煙滅。
李太後今日對向楓夫婦的印象的確不錯,跟她兒子朱翊鈞一樣,她也喜歡跟年輕聰明的臣子打交道。朝中那幫老氣橫秋愛認死理的老臣讓她看著就不舒服,即便他們在麵前畢恭畢敬,但她心裏就是不喜歡他們,而年輕聰明的臣子就不同了,他們心裏那股渴望被重用的願望在眼神裏可完全體現出來——她十分享受那樣的眼神,這樣的人最好駕馭。
李太後對軍事上的事不感興趣,她一邊同向楓拉著家常話,一邊留意了聞敏幾眼。她隱隱覺得這聞敏很像她一個所熟悉的人,卻始終想不起來是誰,但肯定不是當年的聞照庭。
在慈寧宮大殿裏呆了近半個時辰,李太後說陳太後的身體不好不能久候,讓向楓夫婦這就過去。
向楓夫婦拜別李太後,出來後又被引到慈慶宮。
到了宮門口,總管太監劉順子正在候著,見向楓夫婦過來,連忙帶著他倆穿過正殿徑直進了後堂。
聞敏的心跳突然莫名加快起來,她扭頭看了看向楓,隻見他一臉平靜,當下便深深吸了口氣。
在一間暖閣裏,陳太後正躺在一個軟塌上,兩個侍女在一旁伺候。
聽到劉順子的稟報後,陳太後立馬讓宮女扶著她坐了起來,隨後吩咐劉順子道:“讓她們都出去吧......”
劉順子將宮女和太監都叫了出去。
向楓和聞敏跪地向陳太後行禮問候——跟李太後一樣,向楓也奉上一座玉佛作為見麵禮。
陳太後讓夫妻二人免禮,一旁放著兩個圓杌,讓向楓和聞敏坐下來。
向楓坐下後定了定神,打量了陳太後一眼,發現眼前的陳太後一臉蒼白憔悴,瘦得眼睛都有些陷下去了,不禁心裏一怔——向楓若是之前見過陳太後的話,肯定會覺得她今日與昔日判若兩人。
陳太後的一身衣裝端莊嫻雅,好像是特意梳洗過,還施了點淡妝。
自向楓夫婦進來後,陳太後的眼睛就沒離開過聞敏,將聞敏從頭到腳仔細打量,看了又看。
“你.......你就是敏......聞敏吧?”
聞敏低首“嗯!”了一聲。
“老身身子骨不便……蒙皇帝和李太後恩準,今日在這裏能見到你……你倆……來,你坐近點......近點,讓老身......好好看看!”
陳太後的聲音有些顫抖,唿吸聲也較重,她眼中帶光,雖是虛弱之體,卻顯出一股亢奮來。
聞敏又“嗯!”了一聲,將坐墩朝著陳太後身邊挪了挪。
陳太後在他們麵前自稱“老身”而不是“哀家”,這讓向楓聽得暗自一怔——他能感受到陳太後內心有一種激動,但她一直在忍著,她的眼眶都有點濕潤了,這不像是一個太後接見大臣夫婦的樣子,倒像是見到了多年未見的親人。
再看聞敏,她也抬著頭看著陳太後,竟然是有些發呆了。
陳太後伸出骨瘦如柴的手,顫巍巍的伸過來,竟然一把抓住了聞敏的手。
聞敏沒有絲毫驚慌,她感覺陳太後的手很溫暖。
劉順子又進來了,看到眼前這一幕,他竟然抹起了眼淚來。
這是怎麽迴事?!向楓的心裏不禁暗暗驚訝。
陳太後喃聲道:“三......三十年了,沒想到老身……又見到你了......”
聞敏聽得一怔,問道:“太後,你原先見過我?”
“見過......見過......”
陳太後的眼淚終於流了出來,她連忙擦拭了眼角。
“你當時才滿月,是你爺爺亮之先生抱著給老身看的......先帝當年還未登基呢,一晃這多年了......”
聞敏低聲道:“能自小就見著太後,真是小敏的福分!爺爺從未講過呢!”
聞敏的話音剛落,陳太後忽然抽泣起來,身子也有些顫抖。
劉順子連忙上前道:“太後娘娘當心身子骨......禦醫說了,你不能太過激動的!”
陳太後深吸了幾口氣,情緒稍稍平複了些。
“小敏,老身今日見到你......就想起了過去,想起當年先帝和亮之先生的師生之情,想起了那時候的日子,恍如昨日,故一時不能自已了......”
聞敏道:“爺爺在世的時候說過,先帝和太後對他很好,他一直心懷感激的。”
“唉……”
陳太後歎了口氣。
“亮之先生義薄雲天,是老身要感激他才是......不說那些了,小敏,你今日好好的,向楓又年輕有為,看到你們如此恩愛,老身也放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