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府鹹寧縣。


    潛山腳下。


    潛山是鹹寧境內一處風景優美之地,海拔不高,鬆竹青翠,曲徑通幽,如處子般靜臥在淦水之濱。相傳葛洪曾在此煉丹,孟浩然曾在此隱居,是當地的一處風水寶地。山上有一座潛山寺,始建於唐開元年間,如今香火依舊旺盛。


    在潛山四周,零星散落著五六個村子,它們依山傍水自古民風淳樸,其中有一個村子叫孟家莊,族譜上記著他們是孟子的後人。


    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人站在石台上,麵對一大群鄉民,他神情激昂大聲說道:


    “各位父老,各位兄弟,大夥都聽說了吧?邪教賊人造反鬧事,他們打著佛祖旗號濫殺無辜,奸淫搶奪無惡不作,武昌、黃州多地遭難,無辜百姓死於非命,可謂如人間地獄......如今,隱龍穀的義軍應朝廷之征前來討伐賊寇,他們以一己之力殺得賊寇潰不成軍......”


    “我們鹹寧縣也危在旦夕——這是先祖之地,我們世代生活於此,多少年來都平安無事。可今日,禍亂即至,賊寇隨時都有可能過來禍害,我們不能坐等遭難而不顧……”


    那年輕人最後高聲喊道:“眾位鄉親,今日你們隨我一起,趕赴武昌加入義軍,抗擊賊寇保衛家園。你們願意麽?”


    “願意!”


    “我們都聽孟大人的!”


    “跟他們拚了!”


    ......


    三百多拿著棍棒刀叉的漢子齊聲高唿起來。


    這個青年人名叫孟養浩,萬曆十一年進士,如今任職兵科給事中。


    孟養浩是土生土長的鹹寧縣孟家莊人,因省親正呆在老家,不料湖廣多地爆發賊教暴亂,各級官員無力抵抗紛紛跑路,百姓一時塗炭。


    迴京之路被阻,自己想為平賊做點事卻又無能為力。


    正在孟養浩焦急之際,沒想到隱龍穀出兵平亂,將招募義兵的告示貼到了大街小巷。他頓時便有了主意,帶著族人連夜在周邊幾個村裏召集青壯漢子三百餘人,準備奔赴武昌加入義軍平亂,也是為朝廷出一份力。


    “出發嘍——”


    在眾人的歡唿聲中,孟養浩帶著大夥直奔武昌而去。


    ......


    兩日來,向楓一直按兵不動。主意原因是穀裏的給養尚未送到,鐵飛彈和燧石槍的彈藥有些不足了,不利於展開大規模攻擊,加之亦想通過圍困的方式引誘王府裏的賊教主動出擊,那樣對我方更有利。


    這兩日,城裏發生了幾起火情和入室搶劫事故,後查明,都是一些漏網的賊寇暗中所為,便抽派了穀兵加強巡邏。


    向楓讓人通知穀裏護送布政使孫坤返迴武昌,又安排潘洪出麵組織城中民眾成立聯防隊,隨同隱龍兵日夜巡邏。


    昨日,城東的忠孝門外有兩千多賊教攻門,向楓調集童九的部隊過去增援,將賊教打得落荒而逃。


    向楓分析這應該是外地趕來增援的賊寇,當即要求城門加強戒備。


    告示張貼了兩日後,城內城外有不少民眾過來紛紛要求加入義軍殺敵,由舒誠帶人組織編隊入伍發放武器。


    城北相對安全,那邊的百姓大都敢出來活動了,不少的民眾自發過來給隱龍兵送衣送食。


    鑒於目前軍中糧食倒充足,向楓婉拒了民眾的好意,同時再次下令任何兵士不得擾民,不得拿民眾一針一線,否則軍法從事。


    剛剛經曆一場浩劫的武昌百姓頓時大安。


    潘洪任參將時,曾去過楚王府幾次,向楓讓他畫一幅王府內的布局圖。


    潘洪有些為難,說他雖然去過幾次王府,但也隻限於王府裏幾處日常待客之所,大多數地方都不知曉,怕畫得有誤而影響向楓的部署。


    向楓要他不要有顧慮,曉得幾處就畫出幾處,到時候攻進去後可就地行事。


    已是圍堵王府第四日了,隱龍穀的給養也終於到達武昌,向楓頓時大為安心。


    昨日傍晚時分,王府東門突然大開,有千餘名賊教衝了出來,遭到明旭營隊的阻擊。在隱龍兵猛烈的攻擊之下,賊教死傷多人,最後還是退迴了王府,其後不再見有動靜。


    這應該是王府裏的賊教在打探虛實,企圖和外圍的賊教相唿應。


    探子迴來報告,說黃州城已被賊教封閉,無人可以進出,九江和安慶兩府由一參將帶三千營兵前來平亂,兩戰皆無功,目前官兵駐紮在黃州城外。


    有官兵在黃州一帶阻擊,外圍的賊寇一時應該增援不了武昌,向楓的心裏已有底,叫來舒誠詢問招募新兵的情況。


    舒誠報告說,隱龍穀重金募兵,短短幾日已招募新兵一千五百多人,莊戶人居多,但大多不會使用弓箭和火器,隻能配發腰刀,打散分編入各營中。


    舒誠還說有一個叫孟養浩的人,是個兵科給事中,他帶了三百多人過來參戰,說要見向楓一麵。


    給事中的官秩雖不過七品,權力卻很大,他們輔佐皇帝處理機務奏章,稽查六部之誤,並有駁正製敕違失之權,以膽子大不怕死著稱,各部堂官見了他們也得禮讓三分。


    向楓當即請在門外等候的孟養浩進來。


    兩人相互介紹後,孟養浩開口便道:“向頭領,久仰了!孟某在京城曾聽過你的大名。”


    “哦?”


    向楓有些意外。


    孟養浩道:“孟某與兵部高郎中要好,他曾對我說過你的事,對你很是欣賞。”


    “哦!原來如此。”


    孟養浩口中的高郎中即是高淳。向楓在京師參加校試時,高淳是他們的主官,他任職黃州守備期間,高淳曾經來過湖廣,兩人相談甚歡。


    “向頭領,你們隱龍軍此番為朝廷剿賊,在漢口和武昌兩地重創賊人,如今又將賊寇殘餘圍困在王府裏,湖廣民眾無不感激,孟某亦是欽佩之極!”


    向楓一笑道:“孟給事隻是為誇讚我向某而來?”


    “是,也不全是!”


    孟養浩神色平和,又道:“你們隱龍軍以一己之力救湖廣百姓於水火,這份功勞值得讚譽。不過,武昌城裏的賊寇尚未剿滅,向頭領這幾日四處招兵,不知何日攻賊?”


    向楓也不打算隱瞞,說道:“擬定明日進攻。”


    孟養浩“哦!”了一聲,又道:“以隱龍軍之強,賊寇指日可破。不知破賊後,向頭領有何打算?”


    向楓麵帶笑意道:“沒什麽打算,我們依舊迴隱龍穀種地去,不給朝廷添麻煩。”


    “不知向頭領所言,是心裏話還是謔語……不過孟某認為,你為朝廷立下如此大功,是為自己正名的大好機會,切不可輕易放棄!”


    向楓一時沒說話,隨後道:“在朝廷某些人眼裏眼裏,我們隱龍穀的人終究是匪。他們一向認為,人一旦為匪,終究難改本性——向某此番帶兵剿賊可不是為了朝廷,而是不忍百姓受難,功成之後自當撤兵迴穀,不想讓他人覺得我們有何企圖。”


    “若有如此之‘匪’,當為朝廷和萬民之福!”


    孟養浩的情緒有些激動起來。


    “孟某乃朝廷命官,今日帶鄉親過來助力平賊,就是相信你們一片護民的赤子之心。到了這裏後,見你們軍容雄壯法紀嚴明,越發覺得沒有看錯人——向頭領,聖上好賢求治,你之前又是官府中人,到時候必定會善待你們的!”


    向楓苦笑一聲道:“多謝孟給事厚愛!此地離京城相隔遙遠,我們隱龍穀這點功勞,隻怕到時候根本不會能讓皇帝知曉。”


    “怎麽會呢?”孟養浩一臉嚴肅,“我曉得你之前得罪了張公公,不過跟眼前平亂一事想比,他那個就不是個事了……”


    向楓看著孟養浩。


    孟養浩接著道:“向頭領,你相信我,隻要隱龍軍能剿滅賊寇,我孟養浩就是拚著這官不做,也要上奏聖上為你們說句公道話——這不僅是同鄉之誼,更是湖廣百姓的意願!”


    看著一臉凜然的孟養浩,向楓相信這人的話。不過很多事都是此一時彼一時,到時候孟養浩就是想為隱龍穀說話,估計也是人微言輕。


    向楓抱拳朝孟養浩拱手致謝:“孟給事替我們仗義執言,向某先替穀中民眾多謝了!不管結果如何,隱龍穀定會全力參與平亂,不計得失。不過我始終還是那句話:我們並不想與朝廷為敵,但朝廷也不要對我們苦苦相逼,為了生存,我們一定會自保。”


    孟養浩抱拳還禮道:“民生之艱,何止隱龍穀一地?向頭領此言亦是人之常理,孟某謹記了!”


    送走孟養浩後,向楓召集童九等人過來,商議明日攻打楚王府事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客居大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玉樹招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玉樹招風並收藏客居大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