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上午,孫承宗果然帶了個王府隨從提著禮品來了,向楓正在家裏等他,連忙把他請到屋裏,喊聞敏出來見麵。
三人閑聊一會後,孫承宗說道:“向大哥出口有章,想必讀書應該不差,何不去應試一番考取個功名?做個旗官在此屯田,承宗真個替你屈才了。”
向楓哈哈一笑說:“我哪有那個能力呀?不像老弟你,像懷胎八九個月的女人,滿滿一肚子全是學問。”
聞敏和孫承宗兩人聽得一齊笑了起來。
孫承宗道:“向大哥你高看老弟了,我這肚子裏也不全是學問,有一半是酒肉呢。”
向楓說:“孫老弟乃人中龍鳳,金榜題名指日可待,將來必定是朝廷棟梁。”
孫承宗朝向楓拱了拱手道:“借向大哥吉言!承宗最欽佩的人是陽明先生,不僅著書立說教化世人,還可帶兵打仗定國安邦,堪稱文武全才。我大明如今內外憂患,有些人盡讀死書,思想陳腐,糾纏於陳條鎖事,真正治國之道卻一無所知,如此下去,讓人堪憂。”
向楓點了點頭,看著眼前這個說得有些激動的年輕人,不由得暗自感慨道:倘若大明多些像孫承宗這樣的人,明主能善而用之,不至於最後敗落如此。
孫承宗繼續說道:“向大哥,我看你也是見多識廣之人,你說看看,我大明之外患,最要緊的是東北還是西南?”
“東北。”向楓脫口而出,“外患在遼東,內患在西北。”
“何以如此斷定?”
“東北外患在於女真,他們將是我大明的生死勁敵,朝廷如今也是重點在防範薊遼,可見一斑。西北內患在於民,那裏不比江南富庶之地,容易鬧饑荒,也易激起民變,一旦民變,可成燎原之勢。”
對於時局的了解,若不是依托自己後世所曉的那些曆史知識,向楓並不比古人懂得更多,既然他有這個優勢,當然要借為己用了,這對他在大明是否有所作為也極為關鍵。但他也隻能言盡於此了,總不能和盤托出吧?即便說了也不大有人會相信——此時的努爾哈赤應該還名不見經傳,至於李自成,還尚未出生呢。
孫承宗和聞敏聽了連連點頭。
“承宗沒有看錯,向大哥果然見識非凡。廟堂之上,未必有此等眼光之人。”
向楓擺了擺手說:“嗨!這也不是我這個小旗官考慮的事,如今行軍打仗,打的是武器裝備,打的是糧草給養,我在這裏帶人好好種田屯糧,他日孫老弟帶兵征伐時,向某定會供足糧食。”
“嘿嘿!我倒想有朝一日能帶兵殺敵馳騁疆場呢,不知能否有此機會。”孫承宗接著又歎了口氣,朝向楓拱手道:“聽君一席話,受惠良多。向大哥,承宗與你一見如故,他日不論向大哥身處何地,莫要忘記了承宗。”
向楓點了點頭。
僅僅兩次短暫交往,向楓和孫承宗感覺到了彼此誌趣上的投緣和融洽,都想更親近一些,一時惺惺相惜起來。
送走了孫承宗,向楓便忙於自己的事了。
藥材種植培訓已結束,眼下正是稻子的收割時間,向楓每天一大早起來就抬頭看天,擔心下雨影響軍戶收割。他每天都在田頭地邊巡查,對家裏勞力不足的軍戶,便安排那三個小旗和馬克過去幫忙收割,他自己去了孟菊家幫忙。
向楓來自農村,對收割稻穀並不陌生,母親一人勞作,他每到寒暑假還會幫忙幹農活。
吳氏不肯讓向楓下田幫忙割稻,說家裏的田不多,她和孟菊忙得過來。
向楓二話不說就把靴子脫了,紮好衣衫後就赤腳下田。
田裏的水先前排空了,滿腳踩的都是泥,他朝吳氏一伸手,要她把鐮刀給他。吳氏拗不過他,隻得把手裏的鐮刀遞了過去,叫孟菊再迴去拿把鐮刀過來。
鐮刀有些沉,向楓拿在手裏掂了掂,彎下腰去薅起一把稻穀就割了起來。他邊割邊往前挪動,沒多久,身後的稻樁上就堆了一排被割下的稻穀。
吳氏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向總旗,你割穀咋個這麽熟練呀?”
向楓邊揮動鐮刀邊迴答道:“我家裏原先也有稻子,之前在家也下田幹過農活,好久沒做都生疏了。”
“俺活了那麽久,還真沒見到像你這樣當官的。”
“各人有各人樣子唄,再說我就是個專門幹農活的官。”
向楓割著割著發現一個問題,這鐮刀割稻的速度不是很快,有些鈍,而且用力的時候鐮刀口會沿著稻杆向上打滑,一不小心就會割到手。
他把鐮刀放在眼前仔細看了看,明白了原因所在:這鐮刀的口是平滑的,咬合力不大,故容易打滑,太鋒利了容易割到手致人受傷,鈍一些又影響進度。他原來在家割稻時,鐮刀口都是帶有鋸齒的,那樣拉起來快多了,也更安全。
“吳大姐,你們用的都是這種沒有鋸齒的鐮刀麽?”向楓問道。
吳氏迴答說:“啥鋸子?俺們這裏的鐮刀都這樣的啊。”
向楓“哦!”了一聲,心裏已有了主意。
孟菊拿著鐮刀過來了,她把鐮刀給了吳氏後,就開始在田上紮草捆稻子,然後扛起捆好的稻子顫巍巍地往家裏走去。
向楓看著有些心疼,要她歇會,說等下他割完稻子後過來扛,孟菊說不要緊,她捆得小扛得起。
小孟鬆坐在田埂上玩,由於他的病剛好不久,吳氏本不讓他出門的,可他還是跟著出來了。向楓問他怎麽不進學,他說旗裏沒有學堂。
晌午飯是在吳氏家吃的。
正吃的時候秦大眼來了,手裏拿了一壺燒酒,說是要跟向楓喝幾杯,吳氏趕忙讓他坐下來,給他添了碗筷。
向楓問了軍民的收割情況,秦大眼說各家都在忙,已按向總旗的吩咐將家裏勞力多的人補到缺勞力的軍戶家中幫忙,隻要天氣好,一旬之內可以收割完,然後就可以騰出手來種藥材了。
通過這段日子的交往和觀察,秦大眼如今對向楓很佩服,覺得他是一個真心實意為軍戶著想的好旗官,所以對向楓的安排也是賣力氣地去做。
“秦大哥,我們軍戶家的孩子都不進學堂的麽?”向楓問道。
秦大眼說:“唉!哪有人教呀?就算有人教也請不起先生,我們這些軍戶不如農戶,他們還有村塾,我們啥都沒有。再者說,那些男丁長得半大點就要去服役,讀書也沒啥用處。”
“像孟鬆這般大小的男女孩童,我們旗下有多少?”
秦大眼算了算說:“估摸著有十五六個吧。”
向楓“哦!”了一聲,腦海裏漸漸冒出一個想法來。
晚上迴來後,向楓問高疙瘩會不會打鐮刀。
高疙瘩說道:“這有啥不會的?俺原來在三湖鎮天天打,你又不是不曉得。”
向楓說:“高叔,不是原先那種,我是說有一種帶鋸齒的鐮刀。”
“帶鋸齒的?”高疙瘩一愣,“鐮刀要鋸齒幹嘛?你有現成的麽?”
向楓把帶鋸齒鐮刀的樣子與高疙瘩講了一遍,說帶鋸齒的鐮刀割稻更快更安全,假如高疙瘩打得出來,就打算請他打幾十把那樣的鐮刀,給每個軍戶家裏送一把去。
“哦。”高疙瘩聽明白了,“這應該不難,就是銼鋸齒有些費工夫,俺明天試試看。”
向楓說:“高叔,能不能辛苦你今晚就和鐵子試一下?我等著急用。”
“好叻,俺這就去。”高疙瘩說完就叫鐵山去了鐵匠鋪。
聞敏正在廚房裏做飯,向楓過去給她幫忙燒火。
“這煙熏火燎的,你不怕把你熏黑呀?”向楓笑著問道。
聞敏理了理耳邊的頭發,說道:“怕呀!可是有啥法子呢?高叔根本不會做飯,你又忙,這幾個人都得要吃飯吧——假若我熏黑了,你是不是要趕我走呀?”
向楓一笑:“你黑不溜秋的咋迴去?那聞老還不得罵死我?起碼要等你開春後養白了後再迴去。”
聞敏輕哼了一聲,熟練地炒著鍋裏的菜。
“小敏,跟你商量個事。”
“嗯。你說。”
“我想請你去做教書先生,如何?”
“教書?當先生?”聞敏有些意外。
向楓告訴她道,他那些軍戶家裏有不少孩童,因為家裏沒錢也請不起先生,所以從未進過學堂,他想把那些孩子組織起來,讓聞敏去教他們識字。
“女先生?嘻嘻!”
聞敏聽了一時忍俊不禁。
向楓笑道:“你不是說女子都可以做官嘛,就從做先生開始吧。讓那些小女孩也跟著你學識字,說不定你以後會教出一批女縣官出來呢。”
聞敏聽了掩口直笑。
“怎樣?願意不?”向楓問道。
“阿楓哥,你這個想法太好了,我答應你。不過,在哪教他們呢?有房子麽?”
“這個我也想好了,就在我那個小衙門那裏——你還沒去過呢,那裏有塊空場地,我找人搭建個棚子做學舍,那樣下雨天也不要緊。不過我先說好,沒有酬勞哦,免費的。”
“曉得啦!”聞敏嗔怪一聲,“你當我靠這活命呢!”
晚飯前,高疙瘩將一把新款鐮刀淬火後,拿來讓向楓驗貨。
向楓拿起鐮刀正反看了看,感覺還不錯,就是鋸齒大了些,也重了點,他提出了修改意見。高疙瘩說沒問題,完全可以改過來。
“高叔,等下吃了飯後,你和鐵子能不能趕夜打啊?我也去幫忙。”
“行!”
三人閑聊一會後,孫承宗說道:“向大哥出口有章,想必讀書應該不差,何不去應試一番考取個功名?做個旗官在此屯田,承宗真個替你屈才了。”
向楓哈哈一笑說:“我哪有那個能力呀?不像老弟你,像懷胎八九個月的女人,滿滿一肚子全是學問。”
聞敏和孫承宗兩人聽得一齊笑了起來。
孫承宗道:“向大哥你高看老弟了,我這肚子裏也不全是學問,有一半是酒肉呢。”
向楓說:“孫老弟乃人中龍鳳,金榜題名指日可待,將來必定是朝廷棟梁。”
孫承宗朝向楓拱了拱手道:“借向大哥吉言!承宗最欽佩的人是陽明先生,不僅著書立說教化世人,還可帶兵打仗定國安邦,堪稱文武全才。我大明如今內外憂患,有些人盡讀死書,思想陳腐,糾纏於陳條鎖事,真正治國之道卻一無所知,如此下去,讓人堪憂。”
向楓點了點頭,看著眼前這個說得有些激動的年輕人,不由得暗自感慨道:倘若大明多些像孫承宗這樣的人,明主能善而用之,不至於最後敗落如此。
孫承宗繼續說道:“向大哥,我看你也是見多識廣之人,你說看看,我大明之外患,最要緊的是東北還是西南?”
“東北。”向楓脫口而出,“外患在遼東,內患在西北。”
“何以如此斷定?”
“東北外患在於女真,他們將是我大明的生死勁敵,朝廷如今也是重點在防範薊遼,可見一斑。西北內患在於民,那裏不比江南富庶之地,容易鬧饑荒,也易激起民變,一旦民變,可成燎原之勢。”
對於時局的了解,若不是依托自己後世所曉的那些曆史知識,向楓並不比古人懂得更多,既然他有這個優勢,當然要借為己用了,這對他在大明是否有所作為也極為關鍵。但他也隻能言盡於此了,總不能和盤托出吧?即便說了也不大有人會相信——此時的努爾哈赤應該還名不見經傳,至於李自成,還尚未出生呢。
孫承宗和聞敏聽了連連點頭。
“承宗沒有看錯,向大哥果然見識非凡。廟堂之上,未必有此等眼光之人。”
向楓擺了擺手說:“嗨!這也不是我這個小旗官考慮的事,如今行軍打仗,打的是武器裝備,打的是糧草給養,我在這裏帶人好好種田屯糧,他日孫老弟帶兵征伐時,向某定會供足糧食。”
“嘿嘿!我倒想有朝一日能帶兵殺敵馳騁疆場呢,不知能否有此機會。”孫承宗接著又歎了口氣,朝向楓拱手道:“聽君一席話,受惠良多。向大哥,承宗與你一見如故,他日不論向大哥身處何地,莫要忘記了承宗。”
向楓點了點頭。
僅僅兩次短暫交往,向楓和孫承宗感覺到了彼此誌趣上的投緣和融洽,都想更親近一些,一時惺惺相惜起來。
送走了孫承宗,向楓便忙於自己的事了。
藥材種植培訓已結束,眼下正是稻子的收割時間,向楓每天一大早起來就抬頭看天,擔心下雨影響軍戶收割。他每天都在田頭地邊巡查,對家裏勞力不足的軍戶,便安排那三個小旗和馬克過去幫忙收割,他自己去了孟菊家幫忙。
向楓來自農村,對收割稻穀並不陌生,母親一人勞作,他每到寒暑假還會幫忙幹農活。
吳氏不肯讓向楓下田幫忙割稻,說家裏的田不多,她和孟菊忙得過來。
向楓二話不說就把靴子脫了,紮好衣衫後就赤腳下田。
田裏的水先前排空了,滿腳踩的都是泥,他朝吳氏一伸手,要她把鐮刀給他。吳氏拗不過他,隻得把手裏的鐮刀遞了過去,叫孟菊再迴去拿把鐮刀過來。
鐮刀有些沉,向楓拿在手裏掂了掂,彎下腰去薅起一把稻穀就割了起來。他邊割邊往前挪動,沒多久,身後的稻樁上就堆了一排被割下的稻穀。
吳氏在一旁看得嘖嘖稱奇:“向總旗,你割穀咋個這麽熟練呀?”
向楓邊揮動鐮刀邊迴答道:“我家裏原先也有稻子,之前在家也下田幹過農活,好久沒做都生疏了。”
“俺活了那麽久,還真沒見到像你這樣當官的。”
“各人有各人樣子唄,再說我就是個專門幹農活的官。”
向楓割著割著發現一個問題,這鐮刀割稻的速度不是很快,有些鈍,而且用力的時候鐮刀口會沿著稻杆向上打滑,一不小心就會割到手。
他把鐮刀放在眼前仔細看了看,明白了原因所在:這鐮刀的口是平滑的,咬合力不大,故容易打滑,太鋒利了容易割到手致人受傷,鈍一些又影響進度。他原來在家割稻時,鐮刀口都是帶有鋸齒的,那樣拉起來快多了,也更安全。
“吳大姐,你們用的都是這種沒有鋸齒的鐮刀麽?”向楓問道。
吳氏迴答說:“啥鋸子?俺們這裏的鐮刀都這樣的啊。”
向楓“哦!”了一聲,心裏已有了主意。
孟菊拿著鐮刀過來了,她把鐮刀給了吳氏後,就開始在田上紮草捆稻子,然後扛起捆好的稻子顫巍巍地往家裏走去。
向楓看著有些心疼,要她歇會,說等下他割完稻子後過來扛,孟菊說不要緊,她捆得小扛得起。
小孟鬆坐在田埂上玩,由於他的病剛好不久,吳氏本不讓他出門的,可他還是跟著出來了。向楓問他怎麽不進學,他說旗裏沒有學堂。
晌午飯是在吳氏家吃的。
正吃的時候秦大眼來了,手裏拿了一壺燒酒,說是要跟向楓喝幾杯,吳氏趕忙讓他坐下來,給他添了碗筷。
向楓問了軍民的收割情況,秦大眼說各家都在忙,已按向總旗的吩咐將家裏勞力多的人補到缺勞力的軍戶家中幫忙,隻要天氣好,一旬之內可以收割完,然後就可以騰出手來種藥材了。
通過這段日子的交往和觀察,秦大眼如今對向楓很佩服,覺得他是一個真心實意為軍戶著想的好旗官,所以對向楓的安排也是賣力氣地去做。
“秦大哥,我們軍戶家的孩子都不進學堂的麽?”向楓問道。
秦大眼說:“唉!哪有人教呀?就算有人教也請不起先生,我們這些軍戶不如農戶,他們還有村塾,我們啥都沒有。再者說,那些男丁長得半大點就要去服役,讀書也沒啥用處。”
“像孟鬆這般大小的男女孩童,我們旗下有多少?”
秦大眼算了算說:“估摸著有十五六個吧。”
向楓“哦!”了一聲,腦海裏漸漸冒出一個想法來。
晚上迴來後,向楓問高疙瘩會不會打鐮刀。
高疙瘩說道:“這有啥不會的?俺原來在三湖鎮天天打,你又不是不曉得。”
向楓說:“高叔,不是原先那種,我是說有一種帶鋸齒的鐮刀。”
“帶鋸齒的?”高疙瘩一愣,“鐮刀要鋸齒幹嘛?你有現成的麽?”
向楓把帶鋸齒鐮刀的樣子與高疙瘩講了一遍,說帶鋸齒的鐮刀割稻更快更安全,假如高疙瘩打得出來,就打算請他打幾十把那樣的鐮刀,給每個軍戶家裏送一把去。
“哦。”高疙瘩聽明白了,“這應該不難,就是銼鋸齒有些費工夫,俺明天試試看。”
向楓說:“高叔,能不能辛苦你今晚就和鐵子試一下?我等著急用。”
“好叻,俺這就去。”高疙瘩說完就叫鐵山去了鐵匠鋪。
聞敏正在廚房裏做飯,向楓過去給她幫忙燒火。
“這煙熏火燎的,你不怕把你熏黑呀?”向楓笑著問道。
聞敏理了理耳邊的頭發,說道:“怕呀!可是有啥法子呢?高叔根本不會做飯,你又忙,這幾個人都得要吃飯吧——假若我熏黑了,你是不是要趕我走呀?”
向楓一笑:“你黑不溜秋的咋迴去?那聞老還不得罵死我?起碼要等你開春後養白了後再迴去。”
聞敏輕哼了一聲,熟練地炒著鍋裏的菜。
“小敏,跟你商量個事。”
“嗯。你說。”
“我想請你去做教書先生,如何?”
“教書?當先生?”聞敏有些意外。
向楓告訴她道,他那些軍戶家裏有不少孩童,因為家裏沒錢也請不起先生,所以從未進過學堂,他想把那些孩子組織起來,讓聞敏去教他們識字。
“女先生?嘻嘻!”
聞敏聽了一時忍俊不禁。
向楓笑道:“你不是說女子都可以做官嘛,就從做先生開始吧。讓那些小女孩也跟著你學識字,說不定你以後會教出一批女縣官出來呢。”
聞敏聽了掩口直笑。
“怎樣?願意不?”向楓問道。
“阿楓哥,你這個想法太好了,我答應你。不過,在哪教他們呢?有房子麽?”
“這個我也想好了,就在我那個小衙門那裏——你還沒去過呢,那裏有塊空場地,我找人搭建個棚子做學舍,那樣下雨天也不要緊。不過我先說好,沒有酬勞哦,免費的。”
“曉得啦!”聞敏嗔怪一聲,“你當我靠這活命呢!”
晚飯前,高疙瘩將一把新款鐮刀淬火後,拿來讓向楓驗貨。
向楓拿起鐮刀正反看了看,感覺還不錯,就是鋸齒大了些,也重了點,他提出了修改意見。高疙瘩說沒問題,完全可以改過來。
“高叔,等下吃了飯後,你和鐵子能不能趕夜打啊?我也去幫忙。”
“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