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瀛,德國最大的海外省份,也可以說是德意誌帝國掌上的明珠,幾乎可以說是亞洲最富強的地區,隻有德國一半不到的領土,人口卻跟德國本土相差不大,每年都可以給德國政府提供百分之四十以上的財政稅收。


    在世界大戰中,東瀛作為盟軍在亞洲的大後方,可以說是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隻能說這個位置在地緣政治上的確是有點東西的,東瀛的軍隊在遠東擊敗了俄軍,複刻了日俄戰爭的奇跡。


    在海上又給美國人整了波大的,使出了東瀛特色的偷襲戰術,一波差點給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全部送走。


    可以說德國的太平洋艦隊比德國的公海艦隊戰績更加輝煌,太平洋海戰屬實是讓德國海軍揚眉吐氣了一波,而且對麵的可是美國,美國可是實打實的列強,海軍實力雖然不如歐洲傳統列強,但至少能排進世界前五,能擊敗這麽強大的對手,隻能說德國海軍總算不是曾經連丹麥都打不過的孱弱軍隊了。


    來到東瀛本身,隻能說自從德國占領之後,就一直爆發士族叛亂,東瀛的舊勢力是極強的,奧古斯特當年的大清洗並沒能一口氣將其全部清理掉,在隨後的十幾年內,幕府與德國這兩派勢力一直在撕扯著東瀛的社會,而德國從來不會對企圖開倒車的人手軟。


    德國剛統一的時候,封建的殘餘力量的確還是很強大的,而奧古斯特的解決方式也很簡單,就是逐漸減輕這幫人在社會中的生產力比重,德國最大的封建力量是容克貴族階級,要處理掉容克集團當然並不容易,奧古斯特選擇的是迫使大容克轉型,逐漸兼並小容克,並在社會中增強資產階級和市民階級的力量。


    這是一種比較溫和的做法,畢竟奧古斯特的基本盤就是德國,在很多地方都更加謹慎,但是對付東瀛的地主可就沒那麽複雜了,全部突突了就完事了,就東瀛爆發的士族叛亂,無一例外都被德國政府一一消滅了。


    即使是規模最大的抵抗運動,德國也隻是花了一些功夫,畢竟雙方在武器和士氣上的差距越拉越大,對於東瀛人民來說,在德國來之前,他們沒有民族和國家的理念,隻有共同的文化,是德國到東瀛之後,才帶來了這麽多先進的東西。


    對於東瀛人來說,他們生活的太壓抑了,被幕府統治和被德國人統治本質上沒有任何區別,甚至德國人可能更像個人,德國人是真的會幫他們漲工資,而幕府不多征收點稅就不錯了。


    而德國在徹底掃清了東瀛所有的反對勢力後,東瀛也展現出了它強大的工業潛力,跟意大利完全不同,東瀛的礦產資源並不少,德國隻需要引進工業機器,靠東瀛本地的資源完全可以幫助其實現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更加複雜,德國政府則用了另一套策略,從1870年到1890年的二十年間,德國和東瀛政府,設立了十二所公立大學,六百多所中學,上萬所小學,東瀛的識字率一度達到了與德國相同的水平。


    這麽龐大受過教育的工業人口為東瀛這台巨大的工業機器注入了源源不斷的燃料,這二十年間,東瀛的煤炭產量翻了八倍,發動機的數量翻了七倍,鐵路裏程增加了一百多倍,這是屬於東瀛的工業奇跡,而且東瀛的日子也比otl中明治維新時期的日本好過很多。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德國在它走向民粹主義的那條不歸路之前,就將其拯救了,而奧古斯特時隔二十年重新來到了這片土地,而這一次所有人都為奧古斯特的到來而歡唿,有的東瀛人為了親眼見到他們的皇帝,從東瀛的各地來到了東京。


    在東京的街頭,民眾拉起了橫幅,在港口的周圍,聚集著上萬人,這是連天皇都未曾享受過的待遇,畢竟在東瀛人眼中,他們的國家已經沒有天皇了,畢竟報紙從來不會談論天皇的近況,他們隻會宣傳那些在歐洲的大人物,久而久之,很多人甚至都不太認識天皇了,隻知道東瀛還有這麽個東西存在。


    他們隻有一個來自德國的皇帝,而這個皇帝每一次來到東瀛的土地,都會帶來新的秩序,就像神話中的神明一樣。


    哪怕這幫新時代的東瀛人根本就沒有見過奧古斯特。


    奧古斯特這次來東瀛,其實也沒有什麽大事,就是過來看幾眼,順便帶托莉雅過來見見世麵。


    托莉雅不止一次問過,東瀛是什麽樣子的,因為德國的正式國名是大德意誌及東瀛帝國,一個像是抄襲了英國國名整出來的行為藝術,更重要的是,她好像從來就沒有來過東瀛,所以她想來看看。


    在遙遠的歐洲貴族看來,東亞可是一個充滿神秘的地方,德國的教科書上也有寫到過,東瀛是德國最大的海外領土,但是講道理,阿拉斯加應該才是最大的吧,為什麽偏偏是東瀛呢?


    而且在戰爭爆發的時候,東瀛發揮的作用也十分巨大,這讓托莉雅更加好奇,所以她想來看看,奧古斯特也早就有想帶托莉雅到處走走的想法了,現在德國的政治製度也逐漸完善了,德國逐漸脫離了強人政治,也不太需要自己什麽事都親力親為了,所以偶爾出個差也沒什麽。


    在托莉雅看來,東瀛的實力肯定是很強大的,畢竟怎麽說也算是德國的一部分,但是這裏的人生活水平到底怎麽樣,她還不知道,聽奧古斯特曾經說過,東瀛的生活壓力是很大的,在街邊能看見很多乞丐。


    當托莉雅真的到達東瀛的時候,這副繁榮的景象很難讓她相信這裏就是教科書上寫著的那個貧窮落後野蠻的地方。


    東瀛靠著工業的發展混到現在過的還不錯,他們的金絲和工藝品在歐洲上賣的很不錯,而且東南亞大多是不發達的農業國家,西邊的鄰居大明也像靠工業化實現富國強兵,所以也向東瀛訂購了許多工業機器,這部分的錢幫助東瀛緩解了資金的壓力。


    東瀛的工業跟德國在某種程度可以稱得上是互補的,德國位於歐洲中心四戰之地,所以重工業是國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有了重工業,德國才能夠擁有一係列的現代武器,所以德國將大部分的資源和精力都傾斜到了重工業上。


    但東瀛沒有這個問題,它是一個島國,獨處一方,沒有哪個國家能對其造成直接的威脅,這種獨特的地理環境允許它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能夠增加國民收入的輕工業上。


    因為幕府和武士都被德國消滅掉了,東瀛的憲法其實就是德國的憲法,而寫在這套憲法最上麵的不是什麽帝國由萬世一係之天皇統治,而是帝國將保證所有公民,不分出身、種族或者宗教,在法律麵前一律平等,它尊重所有法律條文規範內的自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蒂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蒂爾並收藏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