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耗時約三年的大戰終於快要結束了,世界上隻差一個國家還沒有認輸,那就是大明帝國,不過老實說要不要對大明繼續戰爭,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英國對於大明的作戰並沒有特別大的興趣,畢竟這場世界大戰,英國贏的也不輕鬆。


    而且在美洲英國還有一堆破事要處理,從今後的國際秩序到維護世界和平,這場戰爭令德國成為了毫無爭議的歐洲霸主,而英國也成為了一切秩序的仲裁者,它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規模最龐大的現代化陸軍,世界上隻剩德國可以威脅到英國的地位,但奧古斯特沒那個誌向,英國跟德國不像是美國和蘇聯。


    美國和蘇聯是兩個意識形態的鬥爭,雙方共同稱霸著半個世界,為了證明自己的製度比對方更加優秀,所以他們願意不惜一切代價,竭盡全力的去比過對方,但是德國和英國不需要這樣的死鬥,兩國都是君主製,社會製度說實話也還是資本主義社會,世界足夠大,容得下兩個超級大國。


    而且英國現在的確還很強大,甚至比德國還要強大,德國隻是軍事實力跟英國差不多而已,在軟實力方麵距離英國還有一定差距,而這些差距什麽時候會被追平還不好說,因為未來完全是隨機的,沒有人能夠確定未來會發生什麽。


    英國給賽裏斯同盟會援助了大量的現代武器,武裝他們的革命力量,宣傳他們的革命思想。


    現在的大明國內有兩派比較強盛的革命力量,一派是以同盟會為主導革命派,一派是以地主、鄉紳、新軍組成的立憲派,這幾乎就是反對明王朝的全部力量了。


    而立憲派的力量十分強大,而且在大明國內占比眾多,相對起來,同盟會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的小團體加起來也就那點人馬,就算給他們最先進的武器也沒有用,人太少了,同盟會必須爭取立憲派的支持。


    這些立憲派幾乎都出自大家族,如果操作不好,那很有可能會在國內演變成軍閥混戰,不過現在黨同伐異這件事情在大明國內也不少見,明朝政府的效率低下,而且對於最新的法令,大明國內其實也有很多派別是很不爽的。


    比如一個最拉人血壓的,大明王朝在開戰之後,他們的舊時代封建軍隊進攻打不過,防禦戰基本上就是給英國炮手當活靶子的,不出半年明朝廷的國庫就空了。


    大明的軍隊十分的龐大,而且成分比沙俄的還純,裏麵基本上全是農民,不過這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養活這樣的一支軍隊需要大量的經費,大明在幾年的戰爭中動員的軍隊人數跟俄國差不多,大明的人口總數是夠多的,唯一缺乏的就是耕地,俄國至少還能搞出化肥以及拖拉機,但大明根本就製造不了這些東西,再加上耕地麵積本身也不如俄國,拉的這些人大多數也被英軍當活靶子了,成功的貢獻了協約國百分之四十的傷亡總數。


    為了湊更多的戰爭經費,居然打算把商會的鐵路收為國有,然後再賣給歐洲的資本家換取外匯,這直接在大明國內引起了一場巨大的風波。


    川蜀地區的老百姓直接罷課罷工市場全部關門,以此來對朝廷表達抗議。


    川蜀地區的總督滿臉黑線,大膽刁民,你們怎麽敢鬧事的,必須重拳出擊,明朝廷也率領新軍主力前往四川平叛。


    而留守武昌的一萬人,其中一半都傾向於革命派,另外的一半也基本都是搖擺不定,誰贏幫誰的類型,這給了同盟會一個機會,如果能夠鼓動這些新兵加入革命派,那麽一杆新的旗幟就將在武昌樹立起來。


    在英軍的幫助下,同盟會在武昌總共有六千名革命黨人可以投入戰鬥,而此時文學社與共進會也與同盟會聯合了起來。


    但就在起義發生的前幾天,發生了一件事情,就是武昌新軍換防了,而且過段時間就是中秋,軍隊中秋不過節,還得換防,畢竟現在外頭還在打仗,英國人完全沒有被打敗的跡象,新軍作為抗擊英國的重要力量,肯定不能懈怠。


    但是這就給革命派帶來了許多問題,武漢的新軍與嶽陽的新軍進行了一波換防,原本的計劃被全部打亂了,原本參與革命的那支新軍直接缺席了,起義被迫延遲。


    這是他們距離成功最近的一次,如果成功了,他們就能青史留名了。


    在起義之前,同盟會成員曾經問過戈登,“英國是否有介入起義想法?”


    戈登搖了搖頭,“這是你們的事,英國不會參與,如果你們能夠建立一個共和政府並與英國交涉,那對英國來說沒有壞處,英國願意與這個新生的國家建立友好關係。”


    在武昌起義的籌備環節,英國人除了送武器之外也沒有其他的動作,原因是英國人聽說了,歐洲的戰爭和美洲的戰爭都已經結束了,世界大戰的戰場就隻剩下這裏。


    但是同盟會並不想讓英國人參與進這次起義中,因為這場起義是一場民主主義的革命,而不是幫著帝國主義去揍自己人,漢人的事情應該由漢人自己處理,所以他們不希望英國人參與。


    戈登做出了自己的判斷,英國可以不直接參與這場起義,但他可以進行一些佯攻,就在這段時間,革命派掀起武昌起義,屆時這個新建立的民主政府就是英國唯一承認的中華正統政府。


    最終起義正式爆發,在新兵營中潛伏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隨後全城響應,新軍奪取了軍火庫,隨後起義的火焰迅速蔓延到周圍的四鎮,革命勢頭愈演愈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蒂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蒂爾並收藏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