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世界的盡頭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作者:艾蒂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倫敦,英國的戰時內閣在這裏商量了一件事情,就是法國已經被擊敗了,俄國大概率是不用英國管了,德國可以單獨擊敗俄國,唯一要顧慮的就是先搞定大明還是美國。
大明要倒向英國這件事情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美國跟英國同樣是英語國家,在文化上,兩國又很高的相似度,而且英國主要散播影響力的地方是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這裏是美國最發達的東北部地區,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英國想在新英格蘭扶持一個政府,並將其納入到帝國聯邦當中,不過這些東西都必須在確切擊敗美國之後才能進行,在英國強大的宣傳機器之下,許多人都對美國民主黨所謂的自由失去了信心,他們倒向了英式的暗紅色國家社會主義,要麽就是倒向了紅色的卡爾主義。
國社,社會主義以及民主主義將美國的社會撕裂成了三個部分,可以說除了英國在推進之外,美國國內也在搞事情。
沃爾斯利的想法是,既然演都演了,那就把劇本演到底,英國以解放之名進軍紐約,然後突襲華盛頓,占領這座城市之後,在向南進攻裏士滿和威明頓,將北美十三州重新拿下來,在這裏扶持一個傀儡政府。
隻要美國人的信仰土崩瓦解,他們的軍隊就將形成不了任何戰鬥力,英國的軍隊在這場對美作戰中,沒有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反而是向來不被看好的宣傳機器,在逐步蠶食美國的信仰大廈,直到美國自由主義土崩瓦解的那一刻。
這份方案,莉莉安幾乎沒怎麽看就同意了,因為美國和俄國的失敗幾乎是可以預見的,隻要德國在法國取得了勝利,那俄國和美國基本上就沒有什麽太大的戰略空間了,俄國又不是蘇聯,沒有那麽強大的信仰,自然無法贏得戰爭的勝利。
對於他們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場豪賭,正如這場戰爭是一場荒唐的戰爭一樣。
而在柏林,趁著俾斯麥在法蘭克福開會的時候,莉莉安又來偷家……過來進行國事訪問,好吧,說到底也隻是她想找個可以說話的人而已,在倫敦和馬恩島跟那些議員掰扯,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很耗費精力了,而且接下來她還要發表一些演說,去為英國奪取屬於他們一代人的和平。
她此行也正好順便可以來看一下瓦倫蒂娜現在的情況,不過老實說,這種病對於瓦倫蒂娜來說十分的致命,她已經做了許多事情了,但依然沒有用,有的時候這種病放著不管就會好,有的時候得了這種病,幾個月內就會一命嗚唿。
無憂宮內,莉莉安對瓦倫蒂娜的情況進行了診斷,進行一些無關緊要的慰問後,她走出了病房。
奧古斯特的臉上略顯擔憂,莉莉安安慰道,“沒事,她的狀況好了一點,看得出來,你很努力的照顧她了,不過很遺憾,我隻能做到這種程度了,抱歉。”
奧古斯特搖搖頭,“不,你已經做到極限了,這樣就好,我會想其他辦法的。”
兩人漫步在無憂宮的庭院內,看著奧古斯特那副有些失落的表情,莉莉安說道,“你不太像是那種會隨意流露出感情的人呢……”
“我也是人啊,自然會悲傷的吧,瓦倫蒂娜是我最信任的副手,她為我做了許多事情,但我卻沒什麽東西可以報答她,如果沒有她,我或許根本就不會走上這條路,我一直都認為我已經做的很好了,統一德意誌,建立歐洲聯盟,結果我卻連我身邊的人都保護不好。”奧古斯特說道。
“是嗎,或許對她來說,你的愛就足以迴應了吧。”莉莉安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愛?”
“沒錯哦,就是愛,無論多麽宏大的敘事,無論多麽傳奇的史詩,最終的結果都隻可能是最單純的愛,正如這場戰爭一樣。”
愛是一個複雜的詞語,它可以帶來一切,許多人喜歡將國家擬人化,將其當成一個客觀的實體,但國家隻是一個名字,代表它的也隻可能是這個國家的政府,政府是什麽樣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改變一個國家的風評。
國際聯盟是otl中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來的建議,而在這條世界線,莉莉安和奧古斯特也正是沿用了這種思維的方式,構築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秩序,這個秩序不一定能成功,也不一定會失敗,這是跳躍式的進步,如果像曾經一樣,英國和德國自然可以循規蹈矩,像是曾經那樣對待戰敗國,將其肆意的淩辱宰割。
因為弱者是沒有說話的機會的,那為什麽威爾遜還要提出這樣的理論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威爾遜曾經就是戰敗者,他親眼看到了謝爾曼是怎樣火燒亞特蘭大的,那裏是他的故鄉,而就是這個他土生土長的地方,卻被付之一炬。
他憎恨著北邊的政權,卻又在尋求著什麽,而他尋求的東西,如果要將其抽象為一個具體的概念,那或許就是愛。
他覺得戰勝國向戰敗國強加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因為他曾經就是戰敗者,對戰敗的感覺有著刻骨銘心的疼痛,他沒有一天是忘記那份疼痛的,而他最終也完成了他的複仇,就是帶領南方民主黨人成為美國的執政黨。
在完成了這個夢想之後,他會想著向那些曾經的勝利者複仇嗎?或許有過這種想法,但最終他釋然了,他更多的是懷著一種理想主義的心情,建立了國際聯盟,即使這個國際聯盟最終失敗了,因為許多東西還不夠完善。
但是毫無疑問,威爾遜就是新時代的第一位奠基人,要說一個人可以做到的極限有什麽。
“你會去嚐試去愛其他人嗎?即使那個人曾經傷害過你,令你痛苦,即使是這樣,你也能嚐試去愛他嗎?令我們互相殘殺的東西是暴力,那令我們成為朋友的東西又是什麽呢?”莉莉安問道。
“這個嘛,我是很現實的。”奧古斯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恐怕沒辦法去嚐試愛著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我並不相信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不過我的確並不討厭你,如果你背後的國家不是英國,而是其他什麽弱小的國家,我或許早就把你抓到我身邊來了,真是可惜。”
莉莉安苦笑了一下,“這也是事實啊……但是我依然想去相信愛,這不僅僅是我的選擇,還有許多人跟我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如果沒有愛的話,再嚴苛的戰爭條款也沒辦法遏製仇恨的再次複蘇。”
莉莉安看向一旁站著的女仆,“我記得你是卡塔琳娜對吧……”
“您對我有印象嗎?”
“算是吧,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會因為奧古斯特的一句話,去跟法國人拚命嗎?即使可能會死?”
卡塔琳娜堅定的表示,“如果是陛下的要求,即使是死也是光榮的,我毫無怨言。”
“那如果,奧古斯特要求你去愛法國人呢?你做得到嗎?”
“哎?”卡塔琳娜懵了一下,“這……”
“為什麽大家連死都不怕,卻沒辦法心甘情願的去愛著那些其他國家的人呢?”
國家並非是絕對理性的,它也會因為感性因素改變自身的判斷,煽動仇恨的確可以加強戰鬥力,這是很簡單的,隻要說對方就是一切苦難的源泉,就會有許多人衝上去將他撕成碎片。
但是要攜手共同前進的話,那將會十分困難,動腦是很累的,人們更傾向於用暴力解決問題,更多人會選擇用極端的,民族的眼光看著這個世界,拒絕相信愛,就像希特勒那樣,仇恨比愛更能煽動情緒。
而像威爾遜這樣相信愛的人,通常就會被瞧不起,很多人也嘲諷他的思想太過理想化,一點都不現實,反而還有點蠢,但正如之前所說,曆史是不會讓你永遠盈利現貨現結的,有一些看似迷惑的棋局,總會需要等到數十步之後的豁然開朗。
這就意味著不是每一個決定都能帶來好的結果,但是如果不作出改變,那就隻可能是重複相同的愚蠢的曆史,自詡文明的國度最終也會變成野蠻的自相殘殺。
而那樣的曆史,人類已經重複幾萬年了。
大明要倒向英國這件事情是比較困難的,但是美國跟英國同樣是英語國家,在文化上,兩國又很高的相似度,而且英國主要散播影響力的地方是美國的新英格蘭地區,這裏是美國最發達的東北部地區,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區域。
英國想在新英格蘭扶持一個政府,並將其納入到帝國聯邦當中,不過這些東西都必須在確切擊敗美國之後才能進行,在英國強大的宣傳機器之下,許多人都對美國民主黨所謂的自由失去了信心,他們倒向了英式的暗紅色國家社會主義,要麽就是倒向了紅色的卡爾主義。
國社,社會主義以及民主主義將美國的社會撕裂成了三個部分,可以說除了英國在推進之外,美國國內也在搞事情。
沃爾斯利的想法是,既然演都演了,那就把劇本演到底,英國以解放之名進軍紐約,然後突襲華盛頓,占領這座城市之後,在向南進攻裏士滿和威明頓,將北美十三州重新拿下來,在這裏扶持一個傀儡政府。
隻要美國人的信仰土崩瓦解,他們的軍隊就將形成不了任何戰鬥力,英國的軍隊在這場對美作戰中,沒有起到特別重要的作用,反而是向來不被看好的宣傳機器,在逐步蠶食美國的信仰大廈,直到美國自由主義土崩瓦解的那一刻。
這份方案,莉莉安幾乎沒怎麽看就同意了,因為美國和俄國的失敗幾乎是可以預見的,隻要德國在法國取得了勝利,那俄國和美國基本上就沒有什麽太大的戰略空間了,俄國又不是蘇聯,沒有那麽強大的信仰,自然無法贏得戰爭的勝利。
對於他們來說,這本身就是一場豪賭,正如這場戰爭是一場荒唐的戰爭一樣。
而在柏林,趁著俾斯麥在法蘭克福開會的時候,莉莉安又來偷家……過來進行國事訪問,好吧,說到底也隻是她想找個可以說話的人而已,在倫敦和馬恩島跟那些議員掰扯,這件事情本身就已經很耗費精力了,而且接下來她還要發表一些演說,去為英國奪取屬於他們一代人的和平。
她此行也正好順便可以來看一下瓦倫蒂娜現在的情況,不過老實說,這種病對於瓦倫蒂娜來說十分的致命,她已經做了許多事情了,但依然沒有用,有的時候這種病放著不管就會好,有的時候得了這種病,幾個月內就會一命嗚唿。
無憂宮內,莉莉安對瓦倫蒂娜的情況進行了診斷,進行一些無關緊要的慰問後,她走出了病房。
奧古斯特的臉上略顯擔憂,莉莉安安慰道,“沒事,她的狀況好了一點,看得出來,你很努力的照顧她了,不過很遺憾,我隻能做到這種程度了,抱歉。”
奧古斯特搖搖頭,“不,你已經做到極限了,這樣就好,我會想其他辦法的。”
兩人漫步在無憂宮的庭院內,看著奧古斯特那副有些失落的表情,莉莉安說道,“你不太像是那種會隨意流露出感情的人呢……”
“我也是人啊,自然會悲傷的吧,瓦倫蒂娜是我最信任的副手,她為我做了許多事情,但我卻沒什麽東西可以報答她,如果沒有她,我或許根本就不會走上這條路,我一直都認為我已經做的很好了,統一德意誌,建立歐洲聯盟,結果我卻連我身邊的人都保護不好。”奧古斯特說道。
“是嗎,或許對她來說,你的愛就足以迴應了吧。”莉莉安給出了自己的理解。
“愛?”
“沒錯哦,就是愛,無論多麽宏大的敘事,無論多麽傳奇的史詩,最終的結果都隻可能是最單純的愛,正如這場戰爭一樣。”
愛是一個複雜的詞語,它可以帶來一切,許多人喜歡將國家擬人化,將其當成一個客觀的實體,但國家隻是一個名字,代表它的也隻可能是這個國家的政府,政府是什麽樣的,在一定程度上就會改變一個國家的風評。
國際聯盟是otl中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來的建議,而在這條世界線,莉莉安和奧古斯特也正是沿用了這種思維的方式,構築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秩序,這個秩序不一定能成功,也不一定會失敗,這是跳躍式的進步,如果像曾經一樣,英國和德國自然可以循規蹈矩,像是曾經那樣對待戰敗國,將其肆意的淩辱宰割。
因為弱者是沒有說話的機會的,那為什麽威爾遜還要提出這樣的理論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威爾遜曾經就是戰敗者,他親眼看到了謝爾曼是怎樣火燒亞特蘭大的,那裏是他的故鄉,而就是這個他土生土長的地方,卻被付之一炬。
他憎恨著北邊的政權,卻又在尋求著什麽,而他尋求的東西,如果要將其抽象為一個具體的概念,那或許就是愛。
他覺得戰勝國向戰敗國強加的和平不是真正的和平,因為他曾經就是戰敗者,對戰敗的感覺有著刻骨銘心的疼痛,他沒有一天是忘記那份疼痛的,而他最終也完成了他的複仇,就是帶領南方民主黨人成為美國的執政黨。
在完成了這個夢想之後,他會想著向那些曾經的勝利者複仇嗎?或許有過這種想法,但最終他釋然了,他更多的是懷著一種理想主義的心情,建立了國際聯盟,即使這個國際聯盟最終失敗了,因為許多東西還不夠完善。
但是毫無疑問,威爾遜就是新時代的第一位奠基人,要說一個人可以做到的極限有什麽。
“你會去嚐試去愛其他人嗎?即使那個人曾經傷害過你,令你痛苦,即使是這樣,你也能嚐試去愛他嗎?令我們互相殘殺的東西是暴力,那令我們成為朋友的東西又是什麽呢?”莉莉安問道。
“這個嘛,我是很現實的。”奧古斯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恐怕沒辦法去嚐試愛著那些曾經傷害過我的人,我並不相信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不過我的確並不討厭你,如果你背後的國家不是英國,而是其他什麽弱小的國家,我或許早就把你抓到我身邊來了,真是可惜。”
莉莉安苦笑了一下,“這也是事實啊……但是我依然想去相信愛,這不僅僅是我的選擇,還有許多人跟我做出了同樣的決定,如果沒有愛的話,再嚴苛的戰爭條款也沒辦法遏製仇恨的再次複蘇。”
莉莉安看向一旁站著的女仆,“我記得你是卡塔琳娜對吧……”
“您對我有印象嗎?”
“算是吧,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你會因為奧古斯特的一句話,去跟法國人拚命嗎?即使可能會死?”
卡塔琳娜堅定的表示,“如果是陛下的要求,即使是死也是光榮的,我毫無怨言。”
“那如果,奧古斯特要求你去愛法國人呢?你做得到嗎?”
“哎?”卡塔琳娜懵了一下,“這……”
“為什麽大家連死都不怕,卻沒辦法心甘情願的去愛著那些其他國家的人呢?”
國家並非是絕對理性的,它也會因為感性因素改變自身的判斷,煽動仇恨的確可以加強戰鬥力,這是很簡單的,隻要說對方就是一切苦難的源泉,就會有許多人衝上去將他撕成碎片。
但是要攜手共同前進的話,那將會十分困難,動腦是很累的,人們更傾向於用暴力解決問題,更多人會選擇用極端的,民族的眼光看著這個世界,拒絕相信愛,就像希特勒那樣,仇恨比愛更能煽動情緒。
而像威爾遜這樣相信愛的人,通常就會被瞧不起,很多人也嘲諷他的思想太過理想化,一點都不現實,反而還有點蠢,但正如之前所說,曆史是不會讓你永遠盈利現貨現結的,有一些看似迷惑的棋局,總會需要等到數十步之後的豁然開朗。
這就意味著不是每一個決定都能帶來好的結果,但是如果不作出改變,那就隻可能是重複相同的愚蠢的曆史,自詡文明的國度最終也會變成野蠻的自相殘殺。
而那樣的曆史,人類已經重複幾萬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