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沙就這麽輕易的被德軍的二十萬人包圍了?


    在錫梅伊茲莊園的德米特裏·米柳京聽說這件事情的時候那是人都懵逼了,他花了幾天時間日夜兼程的趕迴了聖彼得堡的俄軍總參謀部處。


    德米特裏本來已經退休了,但是現在前線緊張,許多人都請他重新出山整頓大局,本來他還以為事情沒那麽嚴重的,在戰爭爆發前,他做出的預測是德國肯定會將大量的兵力投入到西線一波帶走法國,然後再迎擊俄國。


    這就意味著德國的東線沒有兵力優勢,就算德國的武器十分先進,但是德國的軍隊人數完全不如俄國,而且俄國雖然重火力有些稀缺,但按道理說,步槍什麽的應該是很足夠的才對。


    隻要在英國動手之前逼德國投降,那英國也隻能被迫接受和平條約,英國最重要的是它的海外帝國,所以根本不可能投入那麽多的兵力在歐洲,這是一段真空期,法俄願意接納美國當盟友也是因為美國距離加拿大跟澳大利亞等英國重要的殖民帝國太近了,而且美國海軍在這些年的發展之下也初具規模,英國肯定得全心全意的去先揍垮美國才行。


    一切都是計劃好的,但是具體的情況完全超出了預料,幾乎德國和英國的每一個操作都在猛抽德米特裏的臉,首先是德國並沒有用盡全力去跟法國對抗,反而是在馬恩河和索姆河地區跟法軍鏖戰,並沒有一鼓作氣幹掉法國的想法。


    而英國也絕非作壁上觀,等著德國被打個半殘,它派出的遠征軍在俄軍的第一次進攻中頂住了俄軍的攻勢,沒有讓俄軍趁著德軍all in西線的時候成功搶占東普魯士,這是至關重要的,不然俄軍將會得到很多好處,柯尼斯堡可是德國北方的工業中心,這要是俄國來個零元購,那德國這邊可就虧大了。


    可是這都不會發生,俄軍總參謀部在此之前立下了許多對德作戰計劃,德國的東邊是大平原,幾乎無險可守,而且一開始主攻的是俄軍,飛龍騎臉怎麽輸?


    德米特裏先是去沙皇那裏報了個到,按道理說,自己才剛複職,需要找沙皇背個書,而且還得了解一下具體情況。


    此時的彼得霍夫宮仍然是載歌載舞,沙皇亞曆山大三世整個上午都很悠閑,他沒有參加內閣的會議,也沒有跟文臣爭執那些亂七八糟的破事,隻是單純的在做自己的事情而已。


    這讓德米特裏感到有些奇怪,他是亞曆山大二世時期的元老,亞曆山大二世對於戰爭的狂熱是他可以看見的,克裏米亞戰爭的時候,亞曆山大二世每天都會跟將軍們待在一起,俄土戰爭的時候,亞曆山大二世本人甚至想直接跑到君士坦丁堡去。


    以德米特裏對亞曆山大二世的看法,他一定要親眼看見自己的軍隊打下自己想要的領土,這種性格給他本人帶來了許多不好的影響,因為這種性格再加上改革帶來的影響,亞曆山大二世遭遇刺殺的次數是最多的,刺殺他的人有許多,有的是敵對的保守派,有的是被他征服的那些國家。


    而亞曆山大三世則恰恰相反,雖然亞曆山大三世對軍事興致寥寥但是對經濟則頗有興趣,亞曆山大三世將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改善俄國的經濟方麵,而這的確是讓俄國不僅在軍事上是個強國,在經濟上也是排名靠前的大國。


    但同時他又極具妥協性,對國內的舊勢力,他采取放任態度,任由國內保守勢力倒行逆施,鉗製思想發展,教育的普及遠遠落後於西方列強,加劇了俄國階級的對立,這也使得俄國的工人運動日益激增,也是俄國參與這場世界大戰的直接原因。


    他們處理不了工人階級了,那就隻能把他們送上戰場,利用德國人槍炮解決問題。


    德米特裏知道這件事,他本人跟前宰相戈爾恰科夫的態度差不多,都是堅決反對俄國與德國對立的,雖然他們的原因各不相同,戈爾恰科夫從政治的角度看,德國是夾在俄國與法國之間的重要屏障,可以分散法國對地中海以及巴爾幹地區的野心,從經濟的角度,法國的金融起步早,法國同時也是德國金融的最大競爭對手。


    德米特裏從軍事的角度分析,是認為現在的俄國跟德國打起來,風險跟收益不成正比,德國是一個軍事強國,而俄國的軍事思想已經落後於時代,這是任何改革家都沒辦法解決的,德米特裏在得知德國的坦克技術研究出來之後,早就嚐試過將其納入俄軍當中了,但是這都被俄國的陸軍部否決。


    原因是不中用,浪費資金,俄國的情況就是這樣,保守勢力太強大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推進不動,小規模的改革又帶來不了可觀的收益,所以俄國的陸軍即使到了現在也還是那個鬼樣子。


    德國在華沙的大捷更是說明了這點。


    亞曆山大三世見到德米特裏還是很高興的,這位元帥可以說是自己的老師,隻要德米特裏重新迴到總參謀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沙皇還單純的認為俄軍的失敗是因為指揮官太辣雞了,才導致的大規模潰敗,如果是德米特裏,那麽無論如何都不會有問題。


    亞曆山大三世說道,“元帥,有你在,一定能夠扭轉俄國前線的頹勢。”


    德米特裏還是很務實的,他問道,“陸軍部的情況怎麽樣?尼古拉耶夫維奇大公不是親自指揮嗎?他的能力不亞於我,如果是他指揮,不應該看不出德軍的計劃,還是說前線的兵力不足?”


    “具體情況元帥可能得去問陸軍部的人,我並不知道具體情況。”


    亞曆山大三世的話讓德米特裏驚呆了,你居然不知道嗎?你怎麽能不知道?


    “那好吧,我需要重新檢閱一下俄軍軍備,請陛下將帝國交給我。”


    “當然,元帥,帝國的未來就交給你了。”


    得到政治授權之後,德米特裏立刻趕往了斯摩棱斯克的戰時指揮部,在這裏他找到了尼古拉耶夫維奇,這位大公神色緊張,整個人在指揮部裏走來走去,最後又莫名其妙的歎氣。


    他詢問道,“大公,前線的情況怎麽樣?”


    “米柳京嗎?我剛得到聖彼得堡的消息,現在俄軍的情況十分危急,我們在華沙被包圍了三十萬的士兵,德軍是三月份開始發起進攻的,從拉多姆到盧布林,沿途的二十多萬俄軍就那麽不堪一擊的被德軍打敗,第三騎兵團的情況也岌岌可危,戰爭打到現在,即使不算華沙被圍的三十萬,我們的總傷亡也接近四十萬了,而我們預計德軍的傷亡最多也就十萬,而英軍那邊情況不好說,但我並不認為涅曼河的戰役能挫傷英國的銳氣。”


    雖然尼古拉耶夫維奇說了那麽多,但這些德米特裏都並不是很關心,因為這隻是戰爭的表現而已,俄軍為什麽會輸的這麽慘,德軍主攻的就三個集團軍,六十萬多一點,加上防禦部隊,總人數不會超過一百萬人,而俄軍的前線就堆了三百萬人,如果說涅曼河的潰敗是因為指揮官冒進,那華沙包圍戰是個什麽情況,俄軍怎麽就像是被馴服的鴨子一樣被德國人攆著亂跑。


    “沒有關係,華沙是可以搶救的,給我兩支哥薩克師,我就可以在德軍的薄弱處撕出一個缺口。”


    包圍戰這種戰術是風險與收益並存的,在靠近敵側的一邊,德軍的防線十分薄弱,而且德軍的包圍才剛剛達成,餃子皮還很薄,德米特裏說的不錯,隻要給他兩支精銳的哥薩克師,要捅破德軍的防線其實並不算難。


    但尼古拉耶夫維奇又不是傻子,德米特裏能想到,他也能想到,但是問題是,這支精銳的哥薩克師要從哪裏來?總不能是國策送的吧。


    尼古拉耶夫維奇說道,“別說兩支哥薩克師了,現在我們在前線的九十個師其中有二十個師是缺乏步槍的,全軍有差不多四十萬的缺口,一個集團軍最多也就兩百門火炮。”


    德米特裏一副不敢置信的表情看著尼古拉耶夫維奇,缺四十萬杆步槍,後勤都補不起,那還玩個屁啊?這意味著前線有四十萬人是沒有步槍的,而且一個集團軍就兩百門火炮,德國一個集團軍是最少都裝備有一千門火炮,而且俄軍的一個集團軍的編製還比德軍更大。


    結果你現在告訴我全軍加起來就一千多門火炮?在這場大炮的戰爭中,俄軍居然隻有這麽點重火力?


    “你不是在開玩笑嗎?那麽多人在前線,後勤的人在幹什麽?”


    “陛下動員了六百萬的軍隊,但識字的人就那麽多,把那麽多工業人口拉到前線,這種情況也算是正常的了。”


    “六百萬?我們怎麽可能養得起這麽龐大的軍隊啊?這也太誇張了吧。”


    這屬實是讓德米特裏破防了,他沒想到前線居然這麽臃腫,俄軍參謀部在幹什麽?而且亞曆山大三世又不懂軍事,他要動員這麽多你就真的給他動員這麽多啊,俄國雖然也算是個工業國,但是俄國的產能根本就養不活六百萬軍隊,你別說俄國養不活,你六百萬大軍給德國它也帶不動啊。


    三百萬人的吃穿住行跟六百萬人的吃穿住行那可是兩個概念,不是單純的乘於二就好了,人越多管理的成本就越高,你可能需要十倍以上的資源才養得起三百萬的軍隊,俄國的士官本來就不足,幾千個士官要管幾百萬的軍隊,怎麽可能管得過來啊。


    所以德米特裏上位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從前線將大部分的士兵撤向莫斯科方向,利用莫斯科的工廠為前線提供源源不斷的裝備,至於搶救華沙,那已經不重要了。


    俄軍目前的火力根本就打不動德軍,還是務實一點,先穩住局勢,保證軍隊能夠正常運轉。


    ……


    德軍總參謀部這邊,比起俄軍那邊混亂的場麵,德軍這邊則都準備開香檳了,三十萬人,那可是三十萬人,被德軍六個裝甲旅以及約二十萬的士兵包圍了。


    德軍發起進攻時的兵力並不優勢,每一步打的都心驚膽戰的,但是事實就是,德軍勝利了,戈爾茨一躍成為了德國的國民英雄,俾斯麥聽說這件事之後也激動的說道,“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大的包圍戰,這一戰將被鐫刻在德意誌勝利的榮譽柱上。”


    而負責進攻的興登堡和馬肯森以及他們旗下的裝甲兵團也被稱為尖刀,不過接下來的華沙戰役就跟他們關係不大了,因為接下來的城市戰,坦克最多隻能來一些火力支援,到了戰爭的主角,大炮出場了,在這一戰,德軍決定效仿曾經的色當戰役,用火力來解決這些被圍困的俄軍。


    就在這段真空期裏,俄軍沒有一刻不是在向外尋求幫助的,被圍困的俄軍指揮官一直在喊話後麵指揮的葉夫根尼,讓他想想辦法,看一下能不能裝出一個口子,讓俄軍好逃出去。


    葉夫根尼也不是沒有試過,他從後方聚集了三十萬的兵力打算衝一波德軍的防線,但是幾乎沒有什麽效果,他們缺乏火炮,三十萬的軍隊總共就五十門火炮,而德軍防禦最薄弱的地方,火炮的數量也在兩百門以上。


    俄軍可以短暫的擊穿一些局部地區,但是德軍的防線依然不動如山,而這一切並不是因為德軍是什麽日耳曼超人,而是因為一把普通的工兵鏟。


    德軍的士兵在前線挖了三條戰壕,少量的戰鬥部隊會在第一條塹壕中,這裏就是交火線,七十碼之外有一條支援線,這裏是在第一條塹壕失手的情況下,還能通過支援線快速奪迴塹壕,三百碼之外還有一條預備線,德軍的戰地指揮處一般就在這裏。


    除了坦克這種能夠快速越過塹壕的鋼鐵巨獸外,光靠普通士兵根本就沒辦法在火力不足的情況下打下這種如同要塞般的塹壕。


    無論俄軍填進去多少人命,這條戰線都沒有太大的變化。


    不過吃掉這個集團軍級別的餃子,還是花了德國一點時間的,華沙這座城市作為沙俄的大城,本身擁有一定的自給自足能力,還是有點麻煩的,不過德軍也不是沒有辦法,除了用火力折磨城內的守軍之外,德軍重點轟擊了華沙的工業區,以及最重要的糧倉。


    在第一周,華沙就陷入了斷糧的危機,到了後麵,越來越多支俄軍向德軍投降,華沙幾乎淪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蒂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蒂爾並收藏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