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戰爭前奏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作者:艾蒂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現在的世界體係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根據各國的參謀部給出的數據,如果德國要想從阿薩方向進軍,徹底征服法國,至少需要付出三百萬以上的傷亡,這是保守估計,德國有把握打到巴黎,但是萬一法國人就是不投降呢?
德國有辦法征服一個內憂外患的法國,但是沒有辦法輕易擊敗一個決心戰鬥到底的法國,而英國大概率沒辦法參與到歐洲的戰爭,他們必須將更多的兵力投入到美洲和亞洲,去頂住大明和美國。
法國人在法德邊境修建了一些碉堡,如果德國主動進攻就會一頭撞在法國的防線上,即使勝利也隻能算是慘勝,為此德國需要準備兩個方案,最有可能的方案還是按照施裏芬的想法,從比利時方向繞過去。
為此德國需要得到比利時的許可,允許德軍在戰爭時通過比利時的國境,對於比利時的問題,整個德國參謀部其實都不是很在意,因為比利時也是歐盟成員國之一,跟德國有著很深的貿易往來,對此他們誌在必得,一定能將比利時爭取過來,它的大哥英國此時都站在同盟國這邊了,它憑什麽不過來呢?
但是德國外交部的請求很快就得到了比利時政府的拒絕,在比利時這個保守派占大多數的國家,他們拒絕摻和進歐洲的任何一場戰爭,因為他們經受不起一次失敗所帶來的後果。
比利時一直充當著英法德三國的緩衝地,曾經比利時也受到過法國的入侵,當時英國盡顯頹勢,在德國的調停之下,才勉強保住了一半的國土,但是很快普法戰爭爆發,比利時也同時向法國討迴了在戰爭中丟失的領土,法國也很紳士的還了,畢竟不還待會比利時人又來揍它了。
在比利時人看來,他們已經勝利了,跟法國人的恩怨也到此結束了,身為一個歐洲小國,你太在乎麵子是會被揍死的,再加上他們的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個畜生,沒事喜歡折磨剛果人玩,這也使得莉莉安很討厭利奧波德二世,連帶著整個英國對比利時的評價都急劇下降。
所以不摻和這場戰爭才是比利時最好的選擇,而且德國跟比利時之間至少還隔著個荷蘭,但比利時跟法國之間可是緊貼著的,比利時根本沒有任何一絲抗住法國的可能性,所以說比利時要麽中立,要麽被衝爛,無論跟著誰都得挨一頓胖揍,但最後勝利的果實一定不屬於比利時,所以比利時絕對不參與大國之間的戰爭。
無論是德國還是法國都沒辦法請動比利時,這就讓德國總參謀部很難受,德國的坦克就是用來進攻的,法國的王八坦克在防守上還優於德國坦克,如果打塹壕戰德國還真不一定有優勢。
奧古斯特一合計這情況不對啊,都這麽攀科技了,怎麽我們越強,對麵也越強呢,好像搞了半天還是跟otl差不多。
這不廢話嗎?你當別人是弱智啊,雖然奧古斯特的見識比其他人多,但不代表她的智商比別人高啊,大夥的大腦都一個構造的,你變強的方式大夥都看得見。
她從未來帶來的政治手段也在被這個時代的政治家學習,她的經濟操作也被其他國家的經濟學家融會貫通,甚至是德國先進的軍事武器和戰術也正在被學習,這一切都會反饋到其他國家的身上,德國越是強大,同時代的競爭對手隻會更強。
法國將自己視為德國在歐陸上最大的競爭對手,麵對這個體量人口工業都強於自己的強大帝國,法國上下都抱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甚至使他們的保守力量都被削弱了,所以這場戰爭隻會變得更加艱難,傷亡也隻會更大。
既然比利時不願意借道,總參謀部給出了兩個方案,要麽就是直接入侵比利時,將比利時打下來不就可以通過了嗎?第二個就是強衝孚世山防線,複刻普法戰爭的史詩級大捷。
而對付俄國的方式,總參謀部的意見還是十分統一的,就是直接撲向聖彼得堡,打下這裏,俄國也就差不多了,但這會拖累德國大量的軍事力量,俄國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德國最強大的裝甲部隊也沒辦法一口氣將其吞下,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優先擊敗法國,然後再轉頭迎擊遠道而來的俄國。
匈牙利對英德兩國的外交失敗消息傳到了巴黎,在此之前法國跟塞爾維亞以及匈牙利都建立過聯係,在中歐,法國援助給了塞爾維亞大量的武器裝備,並鼓動塞爾維亞向德國索取斯洛文尼亞。
不過塞爾維亞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它一國打不過德國,所以它也要求加入協約國,能多一個盟友,法國當然是很開心的,所以趕在匈牙利之前就加入了協約國。
匈牙利此時仍然還是有的選的,因為如果選擇同盟國,那匈牙利有機會搶迴克羅地亞,運氣好還能把波斯尼亞也黑下來,如果加入協約國,他們最多也隻能將失去的特蘭西瓦尼亞拿迴來。
但是匈牙利人忘不了英德在俄土戰爭結束後對於領土劃分的問題,他們打仗的時候都沒丟這麽多領土,到了談判桌把原本屬於他們的領土全分給巴爾幹國家了,這匈牙利能咽下這口氣嗎?
那肯定不行的,他們對德國人的偏見也使得整個國家的外交方向發生改變,甚至到了不惜發動戰爭也要報複德國的地步。
伊什特萬在倫敦碰了壁,他無論如何都說服不了莉莉安保持沉默,英國內閣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他看來,整個大英帝國都圍繞著他們的女皇一個人,莉莉安堅持戰爭,那整個帝國就會陷入狂熱的戰爭熱潮中,那些平時嘴上都是正義民主的議員們現在也不講什麽和平不和平的了,他們隻想知道匈牙利什麽時候發動戰爭。
因為他們的女皇希望戰爭,所以英國人民也願意為帝國獻上生命,即使隻是為了某個跟英國毫無關係的小國,而議員們則是為了選票,所以他們無條件的支持帝國做出的一切決定。
伊什特萬隻能失望的返迴匈牙利,而匈牙利的情況跟英國有點像,他們的政府已經開始進行仇恨式的戰爭宣傳了,無論如何他們一定要去討迴自己的領土。
匈牙利這個人口隻有八百萬的國家,報名參軍的人數居然突破了四十萬,還有上漲的趨勢,整個匈牙利都陷入了對戰爭的徹底狂歡。
如果說英國願意參加戰爭是因為他們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以及對女皇不惜獻上一切的愛,那麽匈牙利就是一種劇烈的複仇主義和民族主義上腦導致的結果,他們政府強化了這種仇恨,令他們敵視德國人,將戰爭的一切引向人民。
匈牙利陸軍部長塞切尼在內閣會議中說道,“在今天上午,我們得到了法國與俄國的承諾,如果德國參戰,他們也會履行歐洲協約中的義務,向德國宣戰。”
伊什特萬說道,“那我們獲勝的可能性呢?”
“塞爾維亞軍隊會立刻朝著伊斯特裏亞半島進軍,並且進攻北邊的斯洛文尼亞,俄國和法國也將從東西兩邊夾擊德國,至於英國方麵,法國的艦隊雖然難以戰勝英國艦隊,但是他們依舊無法得到英吉利海峽完整的製海權。”塞切尼分析道,“更何況,還有美國人,英國人肯定會將大量的兵力放在西邊對付美國,所以我們不必擔心美國人下場。”
得到陸軍部的迴應,伊什特萬也終於按下了心中的慌亂,向外交部提交了文件。
8月20日,匈牙利對羅馬尼亞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羅馬尼亞歸還特蘭西瓦尼亞,即日起三日之內給出迴複,不然匈牙利就用軍隊來搶。
德國有辦法征服一個內憂外患的法國,但是沒有辦法輕易擊敗一個決心戰鬥到底的法國,而英國大概率沒辦法參與到歐洲的戰爭,他們必須將更多的兵力投入到美洲和亞洲,去頂住大明和美國。
法國人在法德邊境修建了一些碉堡,如果德國主動進攻就會一頭撞在法國的防線上,即使勝利也隻能算是慘勝,為此德國需要準備兩個方案,最有可能的方案還是按照施裏芬的想法,從比利時方向繞過去。
為此德國需要得到比利時的許可,允許德軍在戰爭時通過比利時的國境,對於比利時的問題,整個德國參謀部其實都不是很在意,因為比利時也是歐盟成員國之一,跟德國有著很深的貿易往來,對此他們誌在必得,一定能將比利時爭取過來,它的大哥英國此時都站在同盟國這邊了,它憑什麽不過來呢?
但是德國外交部的請求很快就得到了比利時政府的拒絕,在比利時這個保守派占大多數的國家,他們拒絕摻和進歐洲的任何一場戰爭,因為他們經受不起一次失敗所帶來的後果。
比利時一直充當著英法德三國的緩衝地,曾經比利時也受到過法國的入侵,當時英國盡顯頹勢,在德國的調停之下,才勉強保住了一半的國土,但是很快普法戰爭爆發,比利時也同時向法國討迴了在戰爭中丟失的領土,法國也很紳士的還了,畢竟不還待會比利時人又來揍它了。
在比利時人看來,他們已經勝利了,跟法國人的恩怨也到此結束了,身為一個歐洲小國,你太在乎麵子是會被揍死的,再加上他們的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個畜生,沒事喜歡折磨剛果人玩,這也使得莉莉安很討厭利奧波德二世,連帶著整個英國對比利時的評價都急劇下降。
所以不摻和這場戰爭才是比利時最好的選擇,而且德國跟比利時之間至少還隔著個荷蘭,但比利時跟法國之間可是緊貼著的,比利時根本沒有任何一絲抗住法國的可能性,所以說比利時要麽中立,要麽被衝爛,無論跟著誰都得挨一頓胖揍,但最後勝利的果實一定不屬於比利時,所以比利時絕對不參與大國之間的戰爭。
無論是德國還是法國都沒辦法請動比利時,這就讓德國總參謀部很難受,德國的坦克就是用來進攻的,法國的王八坦克在防守上還優於德國坦克,如果打塹壕戰德國還真不一定有優勢。
奧古斯特一合計這情況不對啊,都這麽攀科技了,怎麽我們越強,對麵也越強呢,好像搞了半天還是跟otl差不多。
這不廢話嗎?你當別人是弱智啊,雖然奧古斯特的見識比其他人多,但不代表她的智商比別人高啊,大夥的大腦都一個構造的,你變強的方式大夥都看得見。
她從未來帶來的政治手段也在被這個時代的政治家學習,她的經濟操作也被其他國家的經濟學家融會貫通,甚至是德國先進的軍事武器和戰術也正在被學習,這一切都會反饋到其他國家的身上,德國越是強大,同時代的競爭對手隻會更強。
法國將自己視為德國在歐陸上最大的競爭對手,麵對這個體量人口工業都強於自己的強大帝國,法國上下都抱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這種危機感甚至使他們的保守力量都被削弱了,所以這場戰爭隻會變得更加艱難,傷亡也隻會更大。
既然比利時不願意借道,總參謀部給出了兩個方案,要麽就是直接入侵比利時,將比利時打下來不就可以通過了嗎?第二個就是強衝孚世山防線,複刻普法戰爭的史詩級大捷。
而對付俄國的方式,總參謀部的意見還是十分統一的,就是直接撲向聖彼得堡,打下這裏,俄國也就差不多了,但這會拖累德國大量的軍事力量,俄國實在是太大了,就算是德國最強大的裝甲部隊也沒辦法一口氣將其吞下,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優先擊敗法國,然後再轉頭迎擊遠道而來的俄國。
匈牙利對英德兩國的外交失敗消息傳到了巴黎,在此之前法國跟塞爾維亞以及匈牙利都建立過聯係,在中歐,法國援助給了塞爾維亞大量的武器裝備,並鼓動塞爾維亞向德國索取斯洛文尼亞。
不過塞爾維亞還是有自知之明的,它一國打不過德國,所以它也要求加入協約國,能多一個盟友,法國當然是很開心的,所以趕在匈牙利之前就加入了協約國。
匈牙利此時仍然還是有的選的,因為如果選擇同盟國,那匈牙利有機會搶迴克羅地亞,運氣好還能把波斯尼亞也黑下來,如果加入協約國,他們最多也隻能將失去的特蘭西瓦尼亞拿迴來。
但是匈牙利人忘不了英德在俄土戰爭結束後對於領土劃分的問題,他們打仗的時候都沒丟這麽多領土,到了談判桌把原本屬於他們的領土全分給巴爾幹國家了,這匈牙利能咽下這口氣嗎?
那肯定不行的,他們對德國人的偏見也使得整個國家的外交方向發生改變,甚至到了不惜發動戰爭也要報複德國的地步。
伊什特萬在倫敦碰了壁,他無論如何都說服不了莉莉安保持沉默,英國內閣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他看來,整個大英帝國都圍繞著他們的女皇一個人,莉莉安堅持戰爭,那整個帝國就會陷入狂熱的戰爭熱潮中,那些平時嘴上都是正義民主的議員們現在也不講什麽和平不和平的了,他們隻想知道匈牙利什麽時候發動戰爭。
因為他們的女皇希望戰爭,所以英國人民也願意為帝國獻上生命,即使隻是為了某個跟英國毫無關係的小國,而議員們則是為了選票,所以他們無條件的支持帝國做出的一切決定。
伊什特萬隻能失望的返迴匈牙利,而匈牙利的情況跟英國有點像,他們的政府已經開始進行仇恨式的戰爭宣傳了,無論如何他們一定要去討迴自己的領土。
匈牙利這個人口隻有八百萬的國家,報名參軍的人數居然突破了四十萬,還有上漲的趨勢,整個匈牙利都陷入了對戰爭的徹底狂歡。
如果說英國願意參加戰爭是因為他們對自身實力的自信以及對女皇不惜獻上一切的愛,那麽匈牙利就是一種劇烈的複仇主義和民族主義上腦導致的結果,他們政府強化了這種仇恨,令他們敵視德國人,將戰爭的一切引向人民。
匈牙利陸軍部長塞切尼在內閣會議中說道,“在今天上午,我們得到了法國與俄國的承諾,如果德國參戰,他們也會履行歐洲協約中的義務,向德國宣戰。”
伊什特萬說道,“那我們獲勝的可能性呢?”
“塞爾維亞軍隊會立刻朝著伊斯特裏亞半島進軍,並且進攻北邊的斯洛文尼亞,俄國和法國也將從東西兩邊夾擊德國,至於英國方麵,法國的艦隊雖然難以戰勝英國艦隊,但是他們依舊無法得到英吉利海峽完整的製海權。”塞切尼分析道,“更何況,還有美國人,英國人肯定會將大量的兵力放在西邊對付美國,所以我們不必擔心美國人下場。”
得到陸軍部的迴應,伊什特萬也終於按下了心中的慌亂,向外交部提交了文件。
8月20日,匈牙利對羅馬尼亞發出最後通牒,要求羅馬尼亞歸還特蘭西瓦尼亞,即日起三日之內給出迴複,不然匈牙利就用軍隊來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