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大陸上的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包圍圈,英國跟德國的這個位置就很不好,英國孤懸海外,除了本土之外,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都是工業重地,這也就意味著英國的艦隊不可能全部投入戰鬥之中,大量的戰艦都得投入到保護運輸的任務中。


    德國被法俄夾在中間,有種波蘭的既視感,雖然德國的戰鬥力肯定比波蘭強不少,但是敵人太多了,就導致這個容錯率就沒那麽高。


    英國政府派遣塞西爾親赴柏林,想找俾斯麥商量英德同盟的事情,而在趕往柏林的路上,他收到一個壞消息,雷蒙·普恩加萊這個被視為西方第一頭號戰爭販子的人加入了格雷維的內閣。


    普恩加萊本來隻是默茲省的議員,他甚至還沒正式就職,隻是因為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從而得到了法國大量的右翼組織支持,他又鼓吹戰爭和複仇,從而在民意上又拉了許多選票,他不是沒有能力,但是他的年紀放眼整個西方政界那都是小的,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論年齡俾斯麥都可以當他媽了。


    而這個人則是塞西爾最反感的那類人,因為正常的右翼政客隻會拿這些破事來煽動民族情緒,為自己拉選票而已,但像普恩加萊這類人,那就是為了發動戰爭,所以才去拉選票,再加上年齡不大,所以跟他談話基本上沒有什麽迴旋的餘地,政界的行話他也聽不懂,直來直去的反而自己又丟麵子。


    對於普恩加萊的事情,俾斯麥的態度十分明確,法國已經到了不惜局勢緊張也要發動戰爭的情況,他們的政府已經失去理智,隻想著怎麽樣才能畢其功於一役。


    “他們正在把自己推進火藥坑裏。”


    德國媒體這麽說道,接二連三的事情都有些超出奧古斯特的預料,她知道戰爭不可避免,她下定了決心,既然要打,就陪他們打到底,如果他們想要挑戰德國的霸權,那就來吧。


    德意誌帝國是一個在戰爭中建立的帝國,它的建立到它的延續都離不開戰爭,這個帝國的根基就是奧古斯特一直以來的軍事勝利,強烈的軍國主義思想也無時無刻的在裹挾著這個帝國走向更加龐大的戰爭,以前還能往殖民地轉移矛盾,但現在不行了,德意誌帝國也需要一場戰爭,徹底解決所有的問題,而這一戰隻不過是普法戰爭和克裏米亞戰爭的翻版而已,她有信心打贏這場戰爭。


    她開始將重心放在軍事上麵,自美法俄三國協約建立之後,她就下令開始部分動員,全國進入戰爭的預備狀態,資源開始向軍用物資傾斜,整個德國包括所有的附屬領土都開始為了戰爭做準備,但事情到了這一步其實也還沒走到頭,德國必須得多幾個盟友才行,不然光靠德國,壓力太大了。


    俾斯麥跟塞西爾見了麵,現在情況也比較緊急,他們的談話內容很簡單,塞西爾是來確認德國的態度的,到底要不要跟英國一起戰鬥,美國的對手是英國,按道理說法國是完全沒有必要為美國而戰的,英國手上還握有一定的主動權,如果德國反對與英國結成同盟,那英國就隻能同意法國的條件,與法俄組成三國協約,至於美國,大概率也會轉向,因為德國手上也有他們垂涎的殖民地,這樣挨打的就隻剩德國了。


    但英國也有打垮美國這個最大競爭對手的需求,如果英國與德國對立,那美國隔岸觀火就可以了,這是英國不願意看到的,所以英德同盟對雙方來說都是機會,英法是可以緩和的,而俄國幾乎跟德國和英國都有矛盾,英國可以放棄一部分的利益,畢竟土耳其海峽對英國來說並不重要,但德國不行,失去了羅馬尼亞的油田,德國的工業機器就全部無法啟動,德國在戰略上沒有主動權,塞西爾現在握有最大的籌碼,


    “對於即將到來的歐洲戰爭,法國和俄國簽訂了協議,約定在戰爭爆發之時應當互相支援,法國賣給了俄國若幹輛坦克,幫助其修建鐵路,這些事情的背後矛頭直指德國,德國位於歐洲中心,被法俄夾擊,情況十分危急,英國即使跟美國開戰也尚能自保,那德國怎麽辦?”


    塞西爾暗示了俾斯麥,他在有意透露出自己手中的籌碼,俾斯麥也不得不承認,英國的確是目前最有主動權的國家,俾斯麥也知道,目前的情況是德國不能再失去任何一個盟友了,俾斯麥當然也可以考慮克利夫蘭給出的方案,但是那太抽象了,麵對三麵夾擊,德國能堅持到美國結束美洲戰事,遠道而來幫自己嗎?


    不管美國到底能不能,反正德國覺得它不能,複刻第二次英美戰爭嘛,老美被揍的多慘不必多言,就算它勉強搞定了英國,等老美慢悠悠的從美洲過來,那都不是來救德國的,那是來給德國收屍的。


    雖然曆史證明了,英國佬其實也不怎麽靠譜,但是好歹比美國靠譜,差不多得了,畢竟英國佬有事真上,但美國佬就是有事我等你先上。


    “現在德國的處境很危險,可以說左右都被包圍,就如同腓特烈大帝麵對的情況一樣,如果法俄同盟依舊堅定,那德國將難以快速取得勝利,再加上還有美國這個巨大的敵人威脅著德國最重要的東瀛,這一戰會相當艱難,但是我們仍有信心打贏這一戰,我們將像腓特烈大帝一樣再一次贏得戰爭。”


    “腓特烈大帝在喬治三世的堅定支持下頂住了法奧俄的三方壓力,那現在呢?協約國的實力不遜色於當年的神聖同盟,德國打算怎麽辦?”


    塞西爾這是明知故問,既然俾斯麥搬出了七年戰爭,態度就已經很明顯了,德國是有和英國同盟的想法,但同時俾斯麥也還想保留最終解釋權,但塞西爾不會給她這個機會了。


    “德國目前隻有一個選擇,為了能夠贏得最後的勝利,英德必須同盟!就像七年戰爭時的那樣。”塞西爾堅定的說道。


    俾斯麥笑著說道,“塞西爾勳爵想成為皮特首相嗎?”


    “我自認不如皮特先生,但是在堅定方麵,我們是一致的。”


    俾斯麥站起身,“那好吧,如你們所願,現在我們是盟友了。”


    次日兩國簽下英德同盟,英國和德國結成軍事同盟,兩國之間約定互相幫助。


    條約正式簽訂,德國向英國提供坦克技術與幫助其完善陸軍改革和總參謀部製度,而英國則約定履行盟友的職責,為德國提供無息貸款,保護德國在世界各地的殖民地。


    而德國則必須往阿拉斯加增兵,如果英國與其他國家爆發衝突,德國決不能獨身事外,反之,如果德國遭到進攻,那英國也會第一時間投入戰場。


    同盟國與協約國兩大軍事集團正式成立,世界緊張度再一次的升高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艾蒂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艾蒂爾並收藏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