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論革命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作者:艾蒂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成為女皇,這能解決什麽事情嗎?而且,大英帝國已經有一個女王了,帝國聯邦沒必要多一個空頭女皇出來,更何況如果是在整個帝國聯邦中舉行公投,我覺得可能沒多少人會支持我。”
“支不支持是一迴事,你想不想這麽做又是另一迴事了,如果你想要維係帝國的和平與穩定,那就隻有帝製這一條路,而且不能隻是大不列顛的女王,要是大英帝國的女皇,隻是印度女皇對於你的帝國聯邦沒有任何好處。”
莉莉安的社民黨目前是支持度最高的政黨,他們打出的口號是社會主義、民族主義以及國家主義,社民黨跟保守黨最大的區別是一個強調集體,一個強調個人。
但實際上社民黨雖然口號特別響亮,但它能夠做到的隻有國家主義,帝國聯邦就是這種主義的產物。
帝國聯邦包括了大不列顛、愛爾蘭、非洲、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亞、南非、埃及,還有從奧斯曼手中劃過來的沙特沿海地區等,地域橫跨二十四個時區,是整個世界最龐大的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大英帝國打造了一套以殖民掠奪、控製航道、自由貿易為核心的龐大貿易體係,這個帝國統治的根基不是人口,不是土地,也不是軍隊,而是由它主導的世界貿易體係。
但是也正因如此,莉莉安想要在將整個帝國真的完全連成一個整體,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對民族主義,莉莉安也的確是這麽做的,她靠大英帝國龐大的財富反哺她的帝國,慢慢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最終讓帝國聯邦內的人們都對大英帝國有向心力,隻有這樣她的帝國才能夠維係下去。
其實德國為什麽能夠統一,難道是因為上麵生活的大多數人都是德意誌人嗎?
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個原因,是因為市場。
促使德國統一的最關鍵因素不是什麽德意誌民族多麽渴望統一,而是以普魯士為核心的關稅同盟,因為這個關稅同盟的存在,德國才能夠統一,民族主義隻是一個籠絡人心的幌子,真正重要的還是各個階層的利益。
普魯士之所以要推進這個關稅同盟,也是因為在萊茵蘭的那一塊飛地,如果沒有這一塊飛地,那普魯士基本上也沒有統一德意誌的熱情。
有的時候老天就是會把劇本突然按到你的頭上,普魯士運氣很好,接到了萊茵蘭,也接到了德意誌帝國。
“帝製可以幫你消除掉帝國內民族主義造成的影響,你知道七十年前的那場法國大革命代表著什麽嗎?現在眾人理解的民族主義其實大多來自於那場大革命,最終你認為革命是失敗了還是成功了?”
“那得看從什麽角度看了,法國大革命中的共和派失敗了,拿破侖登上了帝位,他的權力遠超任何一個時代的法國國王,被稱為法國人的皇帝,一切事物的仲裁者,其實如果我說的不好聽一點,拿破侖是法國大革命失控之後,各方勢力權衡之下得出來的一個平衡產物。”
法國大革命的起因是資產階級對現狀的不滿,當時的法國資產階級力量十分薄弱,他們沒有一套完整的革命綱領,他們根本就沒有做好準備就推翻了法國威權主義政府建立的舊秩序。
所有的問題都必須重建,但是法國資產階級根本就沒有試錯的可能,因為法國是歐洲的中心,雖然地緣比德國要好一點,但是其實也沒好多少,南邊有西班牙,北邊有英國,東邊又有奧地利和俄羅斯,他們如果失敗一次,法國內政立刻就會陷入動蕩。
法國的敵人太多了,整個歐洲都是對手,它沒有迴旋的餘地,如果內政改革失敗,法國就會立刻被歐洲的其他強國分食,資產階級沒辦法一次成功,那結局就是內外危機同時爆發,整個國家陷入無政府主義的的混亂當中。
大革命終究迴到了舊秩序當中,雅各賓派的羅伯斯庇爾就成了大革命的男一號,但他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他也沒有辦法去跟各個勢力迴旋,所以他選擇了將所有敵人都驅逐出去。
雅各賓派的恐怖統治將整個法國搞的一團糟,這或許並非羅伯斯庇爾的本意,雖然他用物理手段消滅了大部分的反對意見,但他根本沒那個能力去消除矛盾,最終的矛盾也隻會使愈演愈烈,最終恐怖統治也反噬了羅伯斯庇爾。
而隻有一個人可以拯救當時的法國,他有羅伯斯庇爾沒有的政治資本,他有路易十四都望塵莫及的絕對君權,他有一套總體戰的動員係統,他有一支無往不利的軍隊,他有遠超同一時代所有軍事家的戰術思想,這個人就是拿破侖。
“但是從結果上看,法國大革命改變了整個歐洲,而無論是非成敗,拿破侖都是那個時代最傳奇的人物,他留下的一切直到今天都還在影響著法國。”莉莉安補充道。
“那為什麽以前沒有民族主義呢?”奧古斯特問道。
“因為……我好像有點明白了。”
“君主分封製……歐洲長期一直都處於分裂與戰亂,每個地區都有單獨的領主,國王本身隻是一堆貴族中最強的那個,但是也就是這樣而已,他沒辦法中央集權,而各個地方的關稅貨幣等又不盡相同,就算是運送水果和蔬菜的物流成本也遠遠高於能夠產生的利潤,所以就出現了領主的莊園這種能夠自給自足的國中國,這就是為了維護供需平衡,因為沒有太多的資源,所以人口的數量是有限的,如果太多了破壞了供需平衡,那就會出現饑荒,大家就都得餓死了。
在一個領主的管理之下,你的一切幾乎都依附於領主,幾乎跟外界沒什麽太多的聯係,也沒有什麽利益往來,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隻認識領主不認識國王,你連自己的國家叫什麽名字都不一定知道,哪裏還會有什麽國仇家恨,民族大義啊?
但是在這個時代,生產結構改變了,交通也變得更加便利了,平民也選擇擺脫領主,進入城市中,成為一個工人,身為一個國王,這幫平民擺脫了領主的控製,進入了自己統轄的大城市,你肯定會要求這幫人臣服於自己,但是這幫先進入城市的人成為了資產階級,又因為技術革新得到了更多的生產資料,你覺得資本家會心甘情願的向國王臣服嗎?資產階級要將國王的權力搶一部分過來,這就是法國大革命的基礎,理論上國王是整個國家的主人,負責統治整個國家,但同時也肩負著緩和矛盾的重要角色,帝王權術說到底也就是平衡之術而已,路易十六不死,整個法國就還攏得住,但是如果他死了,那麽結局就必將是失控。”
“支不支持是一迴事,你想不想這麽做又是另一迴事了,如果你想要維係帝國的和平與穩定,那就隻有帝製這一條路,而且不能隻是大不列顛的女王,要是大英帝國的女皇,隻是印度女皇對於你的帝國聯邦沒有任何好處。”
莉莉安的社民黨目前是支持度最高的政黨,他們打出的口號是社會主義、民族主義以及國家主義,社民黨跟保守黨最大的區別是一個強調集體,一個強調個人。
但實際上社民黨雖然口號特別響亮,但它能夠做到的隻有國家主義,帝國聯邦就是這種主義的產物。
帝國聯邦包括了大不列顛、愛爾蘭、非洲、加拿大、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馬來亞、南非、埃及,還有從奧斯曼手中劃過來的沙特沿海地區等,地域橫跨二十四個時區,是整個世界最龐大的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
大英帝國打造了一套以殖民掠奪、控製航道、自由貿易為核心的龐大貿易體係,這個帝國統治的根基不是人口,不是土地,也不是軍隊,而是由它主導的世界貿易體係。
但是也正因如此,莉莉安想要在將整個帝國真的完全連成一個整體,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對民族主義,莉莉安也的確是這麽做的,她靠大英帝國龐大的財富反哺她的帝國,慢慢的改善人民的生活,最終讓帝國聯邦內的人們都對大英帝國有向心力,隻有這樣她的帝國才能夠維係下去。
其實德國為什麽能夠統一,難道是因為上麵生活的大多數人都是德意誌人嗎?
這隻是其中一個原因,它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個原因,是因為市場。
促使德國統一的最關鍵因素不是什麽德意誌民族多麽渴望統一,而是以普魯士為核心的關稅同盟,因為這個關稅同盟的存在,德國才能夠統一,民族主義隻是一個籠絡人心的幌子,真正重要的還是各個階層的利益。
普魯士之所以要推進這個關稅同盟,也是因為在萊茵蘭的那一塊飛地,如果沒有這一塊飛地,那普魯士基本上也沒有統一德意誌的熱情。
有的時候老天就是會把劇本突然按到你的頭上,普魯士運氣很好,接到了萊茵蘭,也接到了德意誌帝國。
“帝製可以幫你消除掉帝國內民族主義造成的影響,你知道七十年前的那場法國大革命代表著什麽嗎?現在眾人理解的民族主義其實大多來自於那場大革命,最終你認為革命是失敗了還是成功了?”
“那得看從什麽角度看了,法國大革命中的共和派失敗了,拿破侖登上了帝位,他的權力遠超任何一個時代的法國國王,被稱為法國人的皇帝,一切事物的仲裁者,其實如果我說的不好聽一點,拿破侖是法國大革命失控之後,各方勢力權衡之下得出來的一個平衡產物。”
法國大革命的起因是資產階級對現狀的不滿,當時的法國資產階級力量十分薄弱,他們沒有一套完整的革命綱領,他們根本就沒有做好準備就推翻了法國威權主義政府建立的舊秩序。
所有的問題都必須重建,但是法國資產階級根本就沒有試錯的可能,因為法國是歐洲的中心,雖然地緣比德國要好一點,但是其實也沒好多少,南邊有西班牙,北邊有英國,東邊又有奧地利和俄羅斯,他們如果失敗一次,法國內政立刻就會陷入動蕩。
法國的敵人太多了,整個歐洲都是對手,它沒有迴旋的餘地,如果內政改革失敗,法國就會立刻被歐洲的其他強國分食,資產階級沒辦法一次成功,那結局就是內外危機同時爆發,整個國家陷入無政府主義的的混亂當中。
大革命終究迴到了舊秩序當中,雅各賓派的羅伯斯庇爾就成了大革命的男一號,但他沒有足夠的政治資本,他也沒有辦法去跟各個勢力迴旋,所以他選擇了將所有敵人都驅逐出去。
雅各賓派的恐怖統治將整個法國搞的一團糟,這或許並非羅伯斯庇爾的本意,雖然他用物理手段消滅了大部分的反對意見,但他根本沒那個能力去消除矛盾,最終的矛盾也隻會使愈演愈烈,最終恐怖統治也反噬了羅伯斯庇爾。
而隻有一個人可以拯救當時的法國,他有羅伯斯庇爾沒有的政治資本,他有路易十四都望塵莫及的絕對君權,他有一套總體戰的動員係統,他有一支無往不利的軍隊,他有遠超同一時代所有軍事家的戰術思想,這個人就是拿破侖。
“但是從結果上看,法國大革命改變了整個歐洲,而無論是非成敗,拿破侖都是那個時代最傳奇的人物,他留下的一切直到今天都還在影響著法國。”莉莉安補充道。
“那為什麽以前沒有民族主義呢?”奧古斯特問道。
“因為……我好像有點明白了。”
“君主分封製……歐洲長期一直都處於分裂與戰亂,每個地區都有單獨的領主,國王本身隻是一堆貴族中最強的那個,但是也就是這樣而已,他沒辦法中央集權,而各個地方的關稅貨幣等又不盡相同,就算是運送水果和蔬菜的物流成本也遠遠高於能夠產生的利潤,所以就出現了領主的莊園這種能夠自給自足的國中國,這就是為了維護供需平衡,因為沒有太多的資源,所以人口的數量是有限的,如果太多了破壞了供需平衡,那就會出現饑荒,大家就都得餓死了。
在一個領主的管理之下,你的一切幾乎都依附於領主,幾乎跟外界沒什麽太多的聯係,也沒有什麽利益往來,這種情況下,你可能隻認識領主不認識國王,你連自己的國家叫什麽名字都不一定知道,哪裏還會有什麽國仇家恨,民族大義啊?
但是在這個時代,生產結構改變了,交通也變得更加便利了,平民也選擇擺脫領主,進入城市中,成為一個工人,身為一個國王,這幫平民擺脫了領主的控製,進入了自己統轄的大城市,你肯定會要求這幫人臣服於自己,但是這幫先進入城市的人成為了資產階級,又因為技術革新得到了更多的生產資料,你覺得資本家會心甘情願的向國王臣服嗎?資產階級要將國王的權力搶一部分過來,這就是法國大革命的基礎,理論上國王是整個國家的主人,負責統治整個國家,但同時也肩負著緩和矛盾的重要角色,帝王權術說到底也就是平衡之術而已,路易十六不死,整個法國就還攏得住,但是如果他死了,那麽結局就必將是失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