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臥槽針對我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作者:艾蒂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短暫的狂歡過後,接下來的普魯士的國際形勢也變得有些嚴峻,現在普魯士進入了一個危機重重的時間段,幾乎歐洲上的所有國家都知道,普魯士擊敗奧地利這件事情已經象征著一個舊列強的隕落和一個新列強的崛起。
而這個從歐陸崛起的國家將會威脅到老牌列強的地位,這自然引起了法國的額外注意,至於歐陸上的另一個列強沙俄,它還在執著於朝著東邊擴張,跟大明撕逼中,沒有辦法抽出手來製衡普魯士。
現在普魯士的領土擴大了那麽多,國內本來隻有德意誌人與一小部分波蘭人,但是現在又多了不少捷克人,雖然即使是這樣德意誌人的人口依舊能夠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但你沒意見不代表別人沒意見啊。
捷克人宣城如果德意誌人不待見他們,那他們就獨立出去,自己組成一個國家。
其他的德意誌邦國成員也差不多這個表情,許多人都不希望普魯士統一德意誌的手段,地方的權貴鬧事,地方的百姓也鬧事,普魯士地區的每一個邦國都在開銀趴,隨時準備給你普哥整波大的
奧古斯特將所有德意誌邦國從國家變成了省,對權貴還是比較友善的,都沒把你送去非洲喂獅子,你怎麽敢鬧事的啊?是不是笑臉給多了,讓你們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了?
當然雖然抱怨是這麽抱怨,但奧古斯特也不想太過激進,必須先把地方的軍權控製牢固,解散或者收編舊諸侯的軍隊,然後再讓普魯士的陸軍接管當地的事務,接下來才是清算那些舊勢力。
不然搞得那裏的民眾不爽了,紛紛想要複辟德意誌邦聯搞分裂,那可就不好玩了,奧古斯特可不想打一場勞民傷財的內戰。
大德意誌的統一的確是每個德意誌人的想法,但是就跟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大德意誌計劃與普世帝國計劃一樣,其他德意誌邦聯的人民也有自己更加願意執行的計劃。
而這就是聯邦製統一計劃,說白了就是開倒車,再搞幾個選帝侯,你好我好大家好,還不用打仗,用嘴就可以統一大德意誌,他們還想搞點合眾國製,搞得德意誌合眾國,各個聯邦國有自己的議會和國號。
反正一堆廢話,被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洗腦久了的人是這樣的,你學誰不好學老美,老美的政治製度是有很多漏洞的,到了後期肯定會出現一大堆問題。
而普魯士這個國名老實說已經有點不合時宜了,因為畢竟已經統一了半個德意誌了,接下來就是在普法戰爭中打贏法國,實現德意誌的統一,但是現在如果就稱德意誌帝國也不太好,畢竟不是在凡爾賽宮加冕,並不能凸顯德意誌帝國的偉大。
但是這些都並非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奧古斯特自有解決的方法,但是現在更加嚴峻的問題是法國那邊的情況,法國打算先聲索萊茵蘭和盧森堡,然後才是比利時。
緹娜簽署了法德凡爾賽條約,但是她很明顯想要賴賬,“現在國際局勢很不利,但是無論如何萊茵蘭肯定是不能給法國的,隻能想辦法禍水北引,讓拿三先去整比利時,然後我們給比利時一點援助,讓他們能夠盡量抵抗久一點。”
毛奇說道,“英國現在態度不明,我們可以嚐試讓它來幫我們,隻要英國要求普魯士不得交出萊茵蘭,那麽拿破侖三世也隻能無能狂怒了。”
奧古斯特則問道,“我們如果跟法國開戰有多少勝算?”
毛奇:“不足百分之二十,法國太強大了,比奧地利強大的多,法國一直是一個完全統一的強國,還擁有龐大的殖民地,如果法國跟我們懂真格,我不能保證普魯士能夠擋得住,法國實在是太強了,就算是大英帝國也不能保證自己對上法國能夠打贏。”
當然其實還有一層原因,就是英國可以被任何一個國家打敗,但絕對不能被法國打敗,法國可以向任何一個國家投降,但它絕對不能向英國投降。
畢竟這小兩口從誕生起就不對付,陸陸續續打了好幾百年,也沒聽說過誰被徹底打服過,而且這兩位打架主打一個淺嚐輒止,一般都是在別人的國土上打架,在北美打,在亞洲打,在中歐打,但英國人可能頭不夠鐵,英國人一般都會忽悠隊友去法國本土去跟法國人打,自己在外頭等著打贏了再進去。
而法國人則是被英國佬針對了,很難受,擴張不出去,每次戰爭還總有個英國人在那裏主持公道,搞得自己總是撈不到好東西,撈不到太多的歐洲核心領土,海外領土又隻能拿非洲那一點,稍微強一點就要被歐洲各國輪番伺候,整個歐洲就英國最爽了,孤懸海外不用被歐洲的列強暴打。
普奧戰爭能夠不受到外國的幹涉,也是英法對局勢的誤判導致的,他們都認為這是場曠世持久的戰爭,特別是法國,還偷著樂嘞,結果普魯士那麽快就擊敗了奧地利,還得到了那麽多的領土,這讓拿破侖三世更加著急的想要得到萊茵蘭盧森堡和比利時。
而英國看著普魯士有點猛,也希望法國能夠稍微折磨一下普魯士,而且自己的問題還沒解決,估計短時間內是難以處理歐陸的事情了,現在還在執政的保守黨則還是想要玩大陸均勢戰略,估計在接下來會稍微冷落一下普魯士,或者幹脆就拱火讓法國跟普魯士掐起來。
現在莉莉安的奪權之路還沒結束,雖然是搞出了一些新聞,但是還不夠,不過好消息是莉莉安的支持率已經高於保守黨了,基本上隻要發起一次不信任投票就可以引爆整個英國,現在就看她那邊想怎麽玩了。
奧古斯特在地圖上看了又看,她目前在世界地圖上能夠找到的幫手也就隻有英國和美國了,在otl世界線中,林肯在1865年的4月15日就被刺殺了,但是在這條世界線中,由於普魯士的介入,戰事很快就結束了,普軍還在美國停留了半個多月才離開,那個時候林肯已經將大部分事情處理好了。
這就導致了林肯並沒有被刺殺,好好的活到了現在,而看他這幾年創造的政績,說不定他有希望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連任三屆的美國總統。
對於美國這個危險的盟友,奧古斯特一直盯著它,生怕美國整出什麽新玩意而普魯士卻沒有,在奧古斯特的眼中,讓美國一直孤立在美洲就是最好的選擇,她不希望美國參與任何有關亞歐大陸的事務,安心的在美洲待著不好嗎?
奧古斯特在南北戰爭結束以後對美國十分有利的條約,美國人都見識到了普魯士軍隊的強大,民眾也普遍認為是普魯士人打贏了美國的南北戰爭,他們對自己國家軍隊十分的不信任。
那麽隻要美國放開市場,搞自由競爭,賣股票給普魯士基金會,那麽普魯士願意保障美國的獨立,隻要有國家主動向美國宣戰,那麽普魯士也會對其宣戰,而美國則沒有這個義務。
這聽起來很美好是吧?有了普魯士保障的美國就不會去刻意擴軍了,而普魯士則可以靠目前更加領先的工業實力占領美國的市場,而現在的傻白甜美利堅也還沒有把金融這種東西玩明白,也搞不懂什麽是金融霸權,連證券交易所都沒有設置監管,就這個情況奧古斯特想要拿捏小小美利堅不是跟玩一樣?
而這個從歐陸崛起的國家將會威脅到老牌列強的地位,這自然引起了法國的額外注意,至於歐陸上的另一個列強沙俄,它還在執著於朝著東邊擴張,跟大明撕逼中,沒有辦法抽出手來製衡普魯士。
現在普魯士的領土擴大了那麽多,國內本來隻有德意誌人與一小部分波蘭人,但是現在又多了不少捷克人,雖然即使是這樣德意誌人的人口依舊能夠占到百分之八十以上,但你沒意見不代表別人沒意見啊。
捷克人宣城如果德意誌人不待見他們,那他們就獨立出去,自己組成一個國家。
其他的德意誌邦國成員也差不多這個表情,許多人都不希望普魯士統一德意誌的手段,地方的權貴鬧事,地方的百姓也鬧事,普魯士地區的每一個邦國都在開銀趴,隨時準備給你普哥整波大的
奧古斯特將所有德意誌邦國從國家變成了省,對權貴還是比較友善的,都沒把你送去非洲喂獅子,你怎麽敢鬧事的啊?是不是笑臉給多了,讓你們搞不清楚自己的定位了?
當然雖然抱怨是這麽抱怨,但奧古斯特也不想太過激進,必須先把地方的軍權控製牢固,解散或者收編舊諸侯的軍隊,然後再讓普魯士的陸軍接管當地的事務,接下來才是清算那些舊勢力。
不然搞得那裏的民眾不爽了,紛紛想要複辟德意誌邦聯搞分裂,那可就不好玩了,奧古斯特可不想打一場勞民傷財的內戰。
大德意誌的統一的確是每個德意誌人的想法,但是就跟普魯士與奧地利的大德意誌計劃與普世帝國計劃一樣,其他德意誌邦聯的人民也有自己更加願意執行的計劃。
而這就是聯邦製統一計劃,說白了就是開倒車,再搞幾個選帝侯,你好我好大家好,還不用打仗,用嘴就可以統一大德意誌,他們還想搞點合眾國製,搞得德意誌合眾國,各個聯邦國有自己的議會和國號。
反正一堆廢話,被法蘭克福國民議會洗腦久了的人是這樣的,你學誰不好學老美,老美的政治製度是有很多漏洞的,到了後期肯定會出現一大堆問題。
而普魯士這個國名老實說已經有點不合時宜了,因為畢竟已經統一了半個德意誌了,接下來就是在普法戰爭中打贏法國,實現德意誌的統一,但是現在如果就稱德意誌帝國也不太好,畢竟不是在凡爾賽宮加冕,並不能凸顯德意誌帝國的偉大。
但是這些都並非是無法解決的難題,奧古斯特自有解決的方法,但是現在更加嚴峻的問題是法國那邊的情況,法國打算先聲索萊茵蘭和盧森堡,然後才是比利時。
緹娜簽署了法德凡爾賽條約,但是她很明顯想要賴賬,“現在國際局勢很不利,但是無論如何萊茵蘭肯定是不能給法國的,隻能想辦法禍水北引,讓拿三先去整比利時,然後我們給比利時一點援助,讓他們能夠盡量抵抗久一點。”
毛奇說道,“英國現在態度不明,我們可以嚐試讓它來幫我們,隻要英國要求普魯士不得交出萊茵蘭,那麽拿破侖三世也隻能無能狂怒了。”
奧古斯特則問道,“我們如果跟法國開戰有多少勝算?”
毛奇:“不足百分之二十,法國太強大了,比奧地利強大的多,法國一直是一個完全統一的強國,還擁有龐大的殖民地,如果法國跟我們懂真格,我不能保證普魯士能夠擋得住,法國實在是太強了,就算是大英帝國也不能保證自己對上法國能夠打贏。”
當然其實還有一層原因,就是英國可以被任何一個國家打敗,但絕對不能被法國打敗,法國可以向任何一個國家投降,但它絕對不能向英國投降。
畢竟這小兩口從誕生起就不對付,陸陸續續打了好幾百年,也沒聽說過誰被徹底打服過,而且這兩位打架主打一個淺嚐輒止,一般都是在別人的國土上打架,在北美打,在亞洲打,在中歐打,但英國人可能頭不夠鐵,英國人一般都會忽悠隊友去法國本土去跟法國人打,自己在外頭等著打贏了再進去。
而法國人則是被英國佬針對了,很難受,擴張不出去,每次戰爭還總有個英國人在那裏主持公道,搞得自己總是撈不到好東西,撈不到太多的歐洲核心領土,海外領土又隻能拿非洲那一點,稍微強一點就要被歐洲各國輪番伺候,整個歐洲就英國最爽了,孤懸海外不用被歐洲的列強暴打。
普奧戰爭能夠不受到外國的幹涉,也是英法對局勢的誤判導致的,他們都認為這是場曠世持久的戰爭,特別是法國,還偷著樂嘞,結果普魯士那麽快就擊敗了奧地利,還得到了那麽多的領土,這讓拿破侖三世更加著急的想要得到萊茵蘭盧森堡和比利時。
而英國看著普魯士有點猛,也希望法國能夠稍微折磨一下普魯士,而且自己的問題還沒解決,估計短時間內是難以處理歐陸的事情了,現在還在執政的保守黨則還是想要玩大陸均勢戰略,估計在接下來會稍微冷落一下普魯士,或者幹脆就拱火讓法國跟普魯士掐起來。
現在莉莉安的奪權之路還沒結束,雖然是搞出了一些新聞,但是還不夠,不過好消息是莉莉安的支持率已經高於保守黨了,基本上隻要發起一次不信任投票就可以引爆整個英國,現在就看她那邊想怎麽玩了。
奧古斯特在地圖上看了又看,她目前在世界地圖上能夠找到的幫手也就隻有英國和美國了,在otl世界線中,林肯在1865年的4月15日就被刺殺了,但是在這條世界線中,由於普魯士的介入,戰事很快就結束了,普軍還在美國停留了半個多月才離開,那個時候林肯已經將大部分事情處理好了。
這就導致了林肯並沒有被刺殺,好好的活到了現在,而看他這幾年創造的政績,說不定他有希望成為美國曆史上第一個連任三屆的美國總統。
對於美國這個危險的盟友,奧古斯特一直盯著它,生怕美國整出什麽新玩意而普魯士卻沒有,在奧古斯特的眼中,讓美國一直孤立在美洲就是最好的選擇,她不希望美國參與任何有關亞歐大陸的事務,安心的在美洲待著不好嗎?
奧古斯特在南北戰爭結束以後對美國十分有利的條約,美國人都見識到了普魯士軍隊的強大,民眾也普遍認為是普魯士人打贏了美國的南北戰爭,他們對自己國家軍隊十分的不信任。
那麽隻要美國放開市場,搞自由競爭,賣股票給普魯士基金會,那麽普魯士願意保障美國的獨立,隻要有國家主動向美國宣戰,那麽普魯士也會對其宣戰,而美國則沒有這個義務。
這聽起來很美好是吧?有了普魯士保障的美國就不會去刻意擴軍了,而普魯士則可以靠目前更加領先的工業實力占領美國的市場,而現在的傻白甜美利堅也還沒有把金融這種東西玩明白,也搞不懂什麽是金融霸權,連證券交易所都沒有設置監管,就這個情況奧古斯特想要拿捏小小美利堅不是跟玩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