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意大利吃雞大賽
歡迎來到實力至上的19世紀歐洲 作者:艾蒂爾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普魯士對於這場戰爭沒什麽太大的利益,所以提供的幫助也比較有限,但是這場戰爭也並不是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奧古斯特想通過這場法國與奧地利的戰爭了解奧地利目前的戰鬥力。
她組建了普魯士誌願軍,這個誌願軍由兩萬人組成,本著自願戰爭的原則無償的前往亞平寧半島幫助撒丁王國,而理論上這支部隊跟普魯士軍隊是沒有太大關係的,這是願意支援撒丁王國的人組成的非政府組織。
但實際上他們的軍官就是普魯士陸軍總參謀部的將軍,而這個從誌願軍的角度來看,這支軍隊似乎有些太豪華了,除了步兵之外還有一支炮兵旅和騎兵旅,這些士兵中有一半都是新兵蛋子,為了能夠使這場戰爭不那麽虧,緹娜準備了好幾輪的方案,幾乎每個月都會輪換一次士兵,由老兵帶新兵,保證每個新兵都能夠在戰場上收到磨礪。
如果是其他國家的人可能對這場看上去沒什麽好處的戰爭不感興趣,但是這可是普魯士啊,一個軍國主義國家,他們可太期待打仗了,包括畢典菲爾特在內的數名軍官都主動請纓希望自己的部隊能夠參與這場戰爭。
之前對大明的戰爭由於距離太遠他們沒能上場,這迴就在旁邊可千萬不能再丟失機會了。
普魯士人對戰爭的渴望就是這樣,隻要打仗了大家就都快樂了,聽說有仗可以打的時候,普魯士的國債都好賣了許多。
但是為了援助撒丁王國有兩條路可以選,一個是走法國的國境直接去,一個是走直布羅陀海峽,然後直接登陸熱那亞,但是很明顯更加經濟的是走法國的國境,但這需要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同意。
為了得到拿破侖三世的同意,奧古斯特給拿破侖三世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允許普魯士的誌願軍通過法國的領土,這對於拿破侖三世來說是無本萬利的好買賣,普魯士跟奧地利掐起來對他是很有利的,沒怎麽想拿破侖三世就同意了。
普魯士的誌願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法國的境內,許多記者都報道了這件事情,但是普魯士的誌願軍並沒有拿著普魯士的黑鷹旗,他們拿的旗幟是撒丁王國的綠白紅旗幟。
其實也算是和普魯士王國分開,他們作為誌願軍去支援撒丁人民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當然不能舉著普魯士的旗幟,不然容易被抹黑成幹涉他國內政,不過這事聽起來也挺怪的,這個時代你怎麽搞都有可能幹涉到他國內政。
畢竟如果你的鄰國爆發革命,那麽被鄰國革命激勵的本國革命派也會發起革命,那你這個革命算不算是幹涉他國內政?那都不好說的。
誌願軍統帥是畢典菲爾特,作為一個比較老練的軍官,他的實力毋庸置疑,雖然官銜稍差一些,但也是一員猛將。
而現在拿破侖三世誤判了形式,法軍在帕爾馬邊境地區滯留,而正巧奧地利的皇帝弗朗茨也誤判了形式,他覺得拿破侖三世是虛張聲勢,所以他親自下令兵分兩路,一路主攻倫巴第中心城市米蘭,另一路朝著博洛尼亞進攻。
如果這個戰術成功了,那麽很顯然那些法軍就會被包圍在摩德納與帕爾瑪的交界處,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不能再等了,而正巧的是普魯士的軍隊來到了撒丁的核心城市都靈,也正向米蘭進軍。
而弗朗茨他知道普魯士已經出兵了,但他還是認為普魯士的誌願軍會走帕爾馬公國,然後再往博洛尼亞進攻。
他是挺自信的,直接從威尼斯出發,朝著倫巴第進攻,而如果法軍能夠從摩德納往上打,那麽完全是可以包圍奧地利前往米蘭的部隊的。
但緹娜她一開始的想法是不想跟奧地利起衝突,她以為奧地利知道法國出兵了,那麽必然不可能進攻米蘭,除非他腦子有病,所以她想從倫巴第進攻威尼斯,劃一劃水,撿幾個人頭。
但是沒想到這諜中諜中諜把自己人給玩亂了,當接到奧地利朝米蘭增兵的情報後,拿破侖三世立刻下令越過摩德納的國境,然後來個迴首掏。
而一開始跟加富爾討論的時候,緹娜本來的設想是煽動佛羅倫薩起義讓奧地利增兵佛羅倫薩,結果加富爾將這個事情給交給實際操作的時候佛羅倫薩沒鬧起來,摩登納先爆發起義了。
法軍人都懵了,那奧地利本來往南走的軍隊聽聞消息立刻增援摩登納,把在那裏滯留的法國軍隊給坑了。
兩邊奧地利軍隊跟法國軍隊隔著條河幹瞪眼,這tm啥情況啊?我都準備往上掏迴馬槍了,你給我來這一招。
奧地利也懵逼啊,不是說法國不會來嗎?現在這啥情況啊?
但是你隻能說奧軍的將軍確實也挺牛批的,他直接繞過了法軍,是的,他直接繞過去了,法國人懵逼了,旁觀的英國人也懵逼了,這tm打的是啥玩意。
但是確實以南下奧軍的實力他確實打不過這支法軍,但是你直接繞過去屬實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奧軍將軍直接給上麵發電報,法軍已經來了,他們的目標是佛羅倫薩,就你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麽這麽確定法軍的目標是佛羅倫薩。
結果北邊奧軍的大將基烏萊將軍還以為南軍跟法軍打起來了,且戰且退,已經把法軍引到了佛羅倫薩,他直接下令攻打米蘭。
而剛好就與前往米蘭的普軍打了個照麵,而此時加裏波第的意大利遊擊隊已經渡過皮切諾河朝著瓦雷澤的方向前進。
而基烏萊高估了駐守韋爾切利的撒丁軍隊實力,而這個家夥運氣還很差,渡河的時候剛好,下雨了,剛過去就遇上了裝備精良的普軍,雖然這場仗幾乎就是互相甩炮仗,互相喂飯,但還是在這裏擊退了基烏萊的軍隊。
然後拿破侖三世親率的部隊來的時候又因為下雨晚了一天,導致很多奧軍都成功撤迴了威尼斯。
但法軍也不能說是毫無戰果,拿破侖三世殺迴馬槍的時候順手還把托斯坎納和教皇國的一半給打了。
法軍將領麥克馬洪帶著一支法軍從馬萊塔發起攻勢,消滅了數千奧軍,幾乎將奧地利的軍隊完全趕出了倫巴第。
而這個四角防線是奧軍苦心經營多年的防線,畢典菲爾特表示他不想上,拿破侖三世表示他也不想上。
加裏波第表示你們這幫慫逼你不上我上。
就這遊擊隊直接在奧軍後方殺到超神。
畢典菲爾特也不管他,直接和法軍一起南下,本來拿破侖三世還在擔心奧地利會不會拉上普魯士,結果普魯士來自己這邊了,那感情好,幹脆一口氣給他推平算球。
結果奧地利先慫了,它承認了倫巴第和撒丁王國,隨後又為了不刺激拿破侖三世,又從托斯坎納撤軍,撒丁王國直接吞並了帕爾瑪摩迪納,還有教皇國北邊的一小塊地。
北意大利除了威尼斯外幾乎完全統一,奧地利雄據威尼斯,法國保護教皇國,波旁王室統治著那不勒斯。
奧地利宣布退出戰爭,法國也失去了戰爭的借口,與奧地利握手言和,隨後就把薩伏伊跟尼斯收走,愉快退場。
偌大的意大利半島上還有三個國家,失去了法國人的支持,加富爾也顯得沒這麽有底氣了,他現在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普魯士了,他希望普魯士能夠繼續支持撒丁王國。
而緹娜給出的答複是,“即使全世界都拋棄意大利,我們也會堅定不移的與你們站在一起。”
她組建了普魯士誌願軍,這個誌願軍由兩萬人組成,本著自願戰爭的原則無償的前往亞平寧半島幫助撒丁王國,而理論上這支部隊跟普魯士軍隊是沒有太大關係的,這是願意支援撒丁王國的人組成的非政府組織。
但實際上他們的軍官就是普魯士陸軍總參謀部的將軍,而這個從誌願軍的角度來看,這支軍隊似乎有些太豪華了,除了步兵之外還有一支炮兵旅和騎兵旅,這些士兵中有一半都是新兵蛋子,為了能夠使這場戰爭不那麽虧,緹娜準備了好幾輪的方案,幾乎每個月都會輪換一次士兵,由老兵帶新兵,保證每個新兵都能夠在戰場上收到磨礪。
如果是其他國家的人可能對這場看上去沒什麽好處的戰爭不感興趣,但是這可是普魯士啊,一個軍國主義國家,他們可太期待打仗了,包括畢典菲爾特在內的數名軍官都主動請纓希望自己的部隊能夠參與這場戰爭。
之前對大明的戰爭由於距離太遠他們沒能上場,這迴就在旁邊可千萬不能再丟失機會了。
普魯士人對戰爭的渴望就是這樣,隻要打仗了大家就都快樂了,聽說有仗可以打的時候,普魯士的國債都好賣了許多。
但是為了援助撒丁王國有兩條路可以選,一個是走法國的國境直接去,一個是走直布羅陀海峽,然後直接登陸熱那亞,但是很明顯更加經濟的是走法國的國境,但這需要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的同意。
為了得到拿破侖三世的同意,奧古斯特給拿破侖三世寫了一封信,請求他允許普魯士的誌願軍通過法國的領土,這對於拿破侖三世來說是無本萬利的好買賣,普魯士跟奧地利掐起來對他是很有利的,沒怎麽想拿破侖三世就同意了。
普魯士的誌願軍浩浩蕩蕩的進入了法國的境內,許多記者都報道了這件事情,但是普魯士的誌願軍並沒有拿著普魯士的黑鷹旗,他們拿的旗幟是撒丁王國的綠白紅旗幟。
其實也算是和普魯士王國分開,他們作為誌願軍去支援撒丁人民正義的反侵略戰爭,當然不能舉著普魯士的旗幟,不然容易被抹黑成幹涉他國內政,不過這事聽起來也挺怪的,這個時代你怎麽搞都有可能幹涉到他國內政。
畢竟如果你的鄰國爆發革命,那麽被鄰國革命激勵的本國革命派也會發起革命,那你這個革命算不算是幹涉他國內政?那都不好說的。
誌願軍統帥是畢典菲爾特,作為一個比較老練的軍官,他的實力毋庸置疑,雖然官銜稍差一些,但也是一員猛將。
而現在拿破侖三世誤判了形式,法軍在帕爾馬邊境地區滯留,而正巧奧地利的皇帝弗朗茨也誤判了形式,他覺得拿破侖三世是虛張聲勢,所以他親自下令兵分兩路,一路主攻倫巴第中心城市米蘭,另一路朝著博洛尼亞進攻。
如果這個戰術成功了,那麽很顯然那些法軍就會被包圍在摩德納與帕爾瑪的交界處,到了這個地步就算是傻子也知道不能再等了,而正巧的是普魯士的軍隊來到了撒丁的核心城市都靈,也正向米蘭進軍。
而弗朗茨他知道普魯士已經出兵了,但他還是認為普魯士的誌願軍會走帕爾馬公國,然後再往博洛尼亞進攻。
他是挺自信的,直接從威尼斯出發,朝著倫巴第進攻,而如果法軍能夠從摩德納往上打,那麽完全是可以包圍奧地利前往米蘭的部隊的。
但緹娜她一開始的想法是不想跟奧地利起衝突,她以為奧地利知道法國出兵了,那麽必然不可能進攻米蘭,除非他腦子有病,所以她想從倫巴第進攻威尼斯,劃一劃水,撿幾個人頭。
但是沒想到這諜中諜中諜把自己人給玩亂了,當接到奧地利朝米蘭增兵的情報後,拿破侖三世立刻下令越過摩德納的國境,然後來個迴首掏。
而一開始跟加富爾討論的時候,緹娜本來的設想是煽動佛羅倫薩起義讓奧地利增兵佛羅倫薩,結果加富爾將這個事情給交給實際操作的時候佛羅倫薩沒鬧起來,摩登納先爆發起義了。
法軍人都懵了,那奧地利本來往南走的軍隊聽聞消息立刻增援摩登納,把在那裏滯留的法國軍隊給坑了。
兩邊奧地利軍隊跟法國軍隊隔著條河幹瞪眼,這tm啥情況啊?我都準備往上掏迴馬槍了,你給我來這一招。
奧地利也懵逼啊,不是說法國不會來嗎?現在這啥情況啊?
但是你隻能說奧軍的將軍確實也挺牛批的,他直接繞過了法軍,是的,他直接繞過去了,法國人懵逼了,旁觀的英國人也懵逼了,這tm打的是啥玩意。
但是確實以南下奧軍的實力他確實打不過這支法軍,但是你直接繞過去屬實是有些說不過去了。
奧軍將軍直接給上麵發電報,法軍已經來了,他們的目標是佛羅倫薩,就你也不知道他們為什麽這麽確定法軍的目標是佛羅倫薩。
結果北邊奧軍的大將基烏萊將軍還以為南軍跟法軍打起來了,且戰且退,已經把法軍引到了佛羅倫薩,他直接下令攻打米蘭。
而剛好就與前往米蘭的普軍打了個照麵,而此時加裏波第的意大利遊擊隊已經渡過皮切諾河朝著瓦雷澤的方向前進。
而基烏萊高估了駐守韋爾切利的撒丁軍隊實力,而這個家夥運氣還很差,渡河的時候剛好,下雨了,剛過去就遇上了裝備精良的普軍,雖然這場仗幾乎就是互相甩炮仗,互相喂飯,但還是在這裏擊退了基烏萊的軍隊。
然後拿破侖三世親率的部隊來的時候又因為下雨晚了一天,導致很多奧軍都成功撤迴了威尼斯。
但法軍也不能說是毫無戰果,拿破侖三世殺迴馬槍的時候順手還把托斯坎納和教皇國的一半給打了。
法軍將領麥克馬洪帶著一支法軍從馬萊塔發起攻勢,消滅了數千奧軍,幾乎將奧地利的軍隊完全趕出了倫巴第。
而這個四角防線是奧軍苦心經營多年的防線,畢典菲爾特表示他不想上,拿破侖三世表示他也不想上。
加裏波第表示你們這幫慫逼你不上我上。
就這遊擊隊直接在奧軍後方殺到超神。
畢典菲爾特也不管他,直接和法軍一起南下,本來拿破侖三世還在擔心奧地利會不會拉上普魯士,結果普魯士來自己這邊了,那感情好,幹脆一口氣給他推平算球。
結果奧地利先慫了,它承認了倫巴第和撒丁王國,隨後又為了不刺激拿破侖三世,又從托斯坎納撤軍,撒丁王國直接吞並了帕爾瑪摩迪納,還有教皇國北邊的一小塊地。
北意大利除了威尼斯外幾乎完全統一,奧地利雄據威尼斯,法國保護教皇國,波旁王室統治著那不勒斯。
奧地利宣布退出戰爭,法國也失去了戰爭的借口,與奧地利握手言和,隨後就把薩伏伊跟尼斯收走,愉快退場。
偌大的意大利半島上還有三個國家,失去了法國人的支持,加富爾也顯得沒這麽有底氣了,他現在唯一的救命稻草就是普魯士了,他希望普魯士能夠繼續支持撒丁王國。
而緹娜給出的答複是,“即使全世界都拋棄意大利,我們也會堅定不移的與你們站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