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三國第一噴
三國:開局截胡劉備娶糜貞 作者:閃客遊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襄陽城固牆堅,麾下近三十萬兵馬,亦可據劉淵荊州之外。”
“劉琮孺子,卻聽信讒言,不戰而降,將荊襄九郡白白送給了劉淵,這才讓劉淵如此猖獗。”
“如今我主屯兵蒼梧,自有別法,又豈是諸位能看的懂的?”
不愧是三國第一噴子,上來直接貼臉嘲諷張昭,說的是劉琮,罵的卻是他們這些主張投降之人,與一孺子何異?
張昭能聽不懂嗎,能成為孫策舉薦的托孤之臣怎麽可能聽不懂,怒氣瞬間上湧,瞬間上頭。
“哼!”
“先生說自己的能力堪比管仲、樂毅,還真是恬不知恥。”
“管仲輔佐桓公,成就霸業諸侯,一匡天下!”
“樂毅扶持微弱之燕,連下齊國七十二城,這兩人才是濟世之才。”
“先生坐在草廬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會約上幾人,風花雪月,搖唇鼓舌。”
“劉皇叔請到先生後,是要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這世間一切亂賊。”
“隻是卻是如今這般。”
“劉皇叔在沒有得到先生前,就可縱橫寰宇,割據城池,得到先生後,每個人都期待,縱使是三歲孩童都想要看到漢室複興,天下太平。”
“漢朝原來的舊臣、山林中的隱士,沒有不期待的,以為先生乃是飛向高天的雲翳,日月的光輝,拯救黎民水火,阻止天下戰爭的人。”
“然而先生跟隨劉皇叔下山,為什麽劉淵一出兵,就丟盔棄甲,棄城而逃?”
“劉皇叔是上不能替劉表守住荊州,安荊州之民,下不能幫助劉表的兒子守住疆土。”
“棄新野、丟樊城、敗江陵,奔蒼梧,至今沒有一塊容身之地,皇叔得了先生後,反不如以前了。”
“難道先生認為管仲、樂毅是這樣的嗎?”
“嗬嗬,我這人心直口快,還請先生不要怪罪!”
在場眾人紛紛笑的前仰後合,完全沒有了文人的模樣。
“是呀,我也好奇,管仲、樂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貓狗都能濟世了?”
“哈哈哈!!!”
眾人的笑聲好不刺耳。
諸葛亮臉上依然掛著自信的笑容,完全沒有尷尬。
張昭暗自驚奇,此人果然有些東西,麵對如此嘲笑,竟然臉不紅心不跳,非常人也。
大殿中的笑聲逐漸小了很多,諸葛亮微微一笑。
“鵬飛萬裏,普通的鳥又怎麽能知道它的誌向?”
“就好比人生了病,需要用糜粥與藥一起服用,等到身體調和好後,然後用肉食補之,身體有了承受能力,再用猛藥攻之,才能藥到病除!”
“如果不等氣脈和緩,就直接下猛藥,想要身體痊愈,豈不是癡心妄想?”
“我主曾經敗於汝南,寄在劉表之下,兵隻有近千,將隻有關、張、趙,相當於身體虛弱之人!”
“新野是一小縣,沒有人口,也沒有充足的糧食,不過是我主暫時屈尊之所,豈能坐守?”
“我主能在兵甲不足,人丁稀少,糧草匱乏的情況下,從劉淵十萬大軍手中活下,並且將玩弄劉淵十萬大軍於股掌間,請問管仲、樂毅也不過如此!”
“至於劉琮投降劉淵,實乃孺子一人之罪,當時我主領兵前往襄陽,想要與劉琮一起對抗劉淵,守住襄陽。”
“奈何那劉琮閉門不見,讓人緊閉城門,唯恐我主進城奪了他的荊州之主!”
“我主隻好轉到江陵,這才致使荊襄九郡讓與劉淵!”
“江陵之戰,劉淵派出二十多萬人圍堵我主,我主的兵力與劉淵天差地別,三路層層包圍下,我主依然從中掙脫而出,試問在座的各位誰能做到?”
“昔日高祖多次敗在項羽手上,在垓下一戰戰勝了項羽,這難道不是韓信的功勞嗎?”
“天下大事,社稷存亡,並不是比誰會誇讚,誰的名望高,誰飽讀詩書。”
“隻會逞口舌之利,不會隨機應變,力挽狂瀾,真正用到的時候卻起不到一點用處,豈不讓人笑話!”
諸葛亮此話一說,在座眾文人臉色漲紅,張昭更是紫一塊,青一塊,但又無法反駁諸葛亮。
眾文人見張昭胸口不斷起伏半天憋不出一句話來,知道張昭已敗,虞翻站出來說道。
“哼!”
“先生也說了,隻會逞口舌之利,隻會讓人笑話!”
“如今劉淵雄踞北方,先滅袁紹,後逼的曹操逃往長安,又新得荊襄九郡,擁兵百萬之眾,如此浩蕩之勢,先生如何應對?”
諸葛亮微微一笑。
“劉淵收袁紹的兵馬都是一些螻蟻之眾,獲得的荊州之兵乃是烏合之眾。”
“如此百萬,如何讓人畏?”
虞翻冷笑道。
“劉皇叔敗走新野,棄樊城,逃江陵,如過街老鼠一般,還大言不慚的說不畏懼劉淵之兵?”
諸葛亮譏諷道。
“我主兵薄將少,尚有抵抗劉淵百萬之心,以待天時!”
“如今江東兵精糧足,還有長江之險,卻畏懼劉淵,說出去豈不讓人恥笑,究竟誰畏懼劉淵,一目了然!”
虞翻怒視著諸葛亮,手持顫抖的指著,胸口越發的堵的很。
步騭搶口道。
“看來先生是要效仿張儀、蘇秦說服我江東?”
諸葛亮冷笑道。
“步子山,你用張儀、蘇秦來做反麵比喻,簡直荒謬!”
“你難道不知道張儀、蘇秦乃是大才之人,蘇秦配六國相印,張儀兩次去秦,都帶著匡扶之謀,畏強淩弱,畏懼刀劍之人所能理解!”
“如今爾等聽聞劉淵勢大,就嚇的魂不守舍,不戰而降,還嘲笑張儀、蘇秦,可笑可笑!”
薛綜起身說道。
“先生認為劉淵是什麽人?”
諸葛亮用羽扇撣了撣身上塵土。
“我視劉淵為篡逆之賊,又何必問!”
薛綜冷哼。
“看來,先生也是看不清大勢之人!”
“大漢已曆四百年,氣數將盡,劉淵承天命稱帝,挽救天下百姓於水火!”
“聽聞他治下之民,全都安居樂業,無不幸福。”
“如今劉淵已占天下三分之二,人心皆歸,你等不識天時,硬要以卵擊石,怎麽可能不敗?”
“劉琮孺子,卻聽信讒言,不戰而降,將荊襄九郡白白送給了劉淵,這才讓劉淵如此猖獗。”
“如今我主屯兵蒼梧,自有別法,又豈是諸位能看的懂的?”
不愧是三國第一噴子,上來直接貼臉嘲諷張昭,說的是劉琮,罵的卻是他們這些主張投降之人,與一孺子何異?
張昭能聽不懂嗎,能成為孫策舉薦的托孤之臣怎麽可能聽不懂,怒氣瞬間上湧,瞬間上頭。
“哼!”
“先生說自己的能力堪比管仲、樂毅,還真是恬不知恥。”
“管仲輔佐桓公,成就霸業諸侯,一匡天下!”
“樂毅扶持微弱之燕,連下齊國七十二城,這兩人才是濟世之才。”
“先生坐在草廬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隻會約上幾人,風花雪月,搖唇鼓舌。”
“劉皇叔請到先生後,是要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這世間一切亂賊。”
“隻是卻是如今這般。”
“劉皇叔在沒有得到先生前,就可縱橫寰宇,割據城池,得到先生後,每個人都期待,縱使是三歲孩童都想要看到漢室複興,天下太平。”
“漢朝原來的舊臣、山林中的隱士,沒有不期待的,以為先生乃是飛向高天的雲翳,日月的光輝,拯救黎民水火,阻止天下戰爭的人。”
“然而先生跟隨劉皇叔下山,為什麽劉淵一出兵,就丟盔棄甲,棄城而逃?”
“劉皇叔是上不能替劉表守住荊州,安荊州之民,下不能幫助劉表的兒子守住疆土。”
“棄新野、丟樊城、敗江陵,奔蒼梧,至今沒有一塊容身之地,皇叔得了先生後,反不如以前了。”
“難道先生認為管仲、樂毅是這樣的嗎?”
“嗬嗬,我這人心直口快,還請先生不要怪罪!”
在場眾人紛紛笑的前仰後合,完全沒有了文人的模樣。
“是呀,我也好奇,管仲、樂毅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豈不是貓狗都能濟世了?”
“哈哈哈!!!”
眾人的笑聲好不刺耳。
諸葛亮臉上依然掛著自信的笑容,完全沒有尷尬。
張昭暗自驚奇,此人果然有些東西,麵對如此嘲笑,竟然臉不紅心不跳,非常人也。
大殿中的笑聲逐漸小了很多,諸葛亮微微一笑。
“鵬飛萬裏,普通的鳥又怎麽能知道它的誌向?”
“就好比人生了病,需要用糜粥與藥一起服用,等到身體調和好後,然後用肉食補之,身體有了承受能力,再用猛藥攻之,才能藥到病除!”
“如果不等氣脈和緩,就直接下猛藥,想要身體痊愈,豈不是癡心妄想?”
“我主曾經敗於汝南,寄在劉表之下,兵隻有近千,將隻有關、張、趙,相當於身體虛弱之人!”
“新野是一小縣,沒有人口,也沒有充足的糧食,不過是我主暫時屈尊之所,豈能坐守?”
“我主能在兵甲不足,人丁稀少,糧草匱乏的情況下,從劉淵十萬大軍手中活下,並且將玩弄劉淵十萬大軍於股掌間,請問管仲、樂毅也不過如此!”
“至於劉琮投降劉淵,實乃孺子一人之罪,當時我主領兵前往襄陽,想要與劉琮一起對抗劉淵,守住襄陽。”
“奈何那劉琮閉門不見,讓人緊閉城門,唯恐我主進城奪了他的荊州之主!”
“我主隻好轉到江陵,這才致使荊襄九郡讓與劉淵!”
“江陵之戰,劉淵派出二十多萬人圍堵我主,我主的兵力與劉淵天差地別,三路層層包圍下,我主依然從中掙脫而出,試問在座的各位誰能做到?”
“昔日高祖多次敗在項羽手上,在垓下一戰戰勝了項羽,這難道不是韓信的功勞嗎?”
“天下大事,社稷存亡,並不是比誰會誇讚,誰的名望高,誰飽讀詩書。”
“隻會逞口舌之利,不會隨機應變,力挽狂瀾,真正用到的時候卻起不到一點用處,豈不讓人笑話!”
諸葛亮此話一說,在座眾文人臉色漲紅,張昭更是紫一塊,青一塊,但又無法反駁諸葛亮。
眾文人見張昭胸口不斷起伏半天憋不出一句話來,知道張昭已敗,虞翻站出來說道。
“哼!”
“先生也說了,隻會逞口舌之利,隻會讓人笑話!”
“如今劉淵雄踞北方,先滅袁紹,後逼的曹操逃往長安,又新得荊襄九郡,擁兵百萬之眾,如此浩蕩之勢,先生如何應對?”
諸葛亮微微一笑。
“劉淵收袁紹的兵馬都是一些螻蟻之眾,獲得的荊州之兵乃是烏合之眾。”
“如此百萬,如何讓人畏?”
虞翻冷笑道。
“劉皇叔敗走新野,棄樊城,逃江陵,如過街老鼠一般,還大言不慚的說不畏懼劉淵之兵?”
諸葛亮譏諷道。
“我主兵薄將少,尚有抵抗劉淵百萬之心,以待天時!”
“如今江東兵精糧足,還有長江之險,卻畏懼劉淵,說出去豈不讓人恥笑,究竟誰畏懼劉淵,一目了然!”
虞翻怒視著諸葛亮,手持顫抖的指著,胸口越發的堵的很。
步騭搶口道。
“看來先生是要效仿張儀、蘇秦說服我江東?”
諸葛亮冷笑道。
“步子山,你用張儀、蘇秦來做反麵比喻,簡直荒謬!”
“你難道不知道張儀、蘇秦乃是大才之人,蘇秦配六國相印,張儀兩次去秦,都帶著匡扶之謀,畏強淩弱,畏懼刀劍之人所能理解!”
“如今爾等聽聞劉淵勢大,就嚇的魂不守舍,不戰而降,還嘲笑張儀、蘇秦,可笑可笑!”
薛綜起身說道。
“先生認為劉淵是什麽人?”
諸葛亮用羽扇撣了撣身上塵土。
“我視劉淵為篡逆之賊,又何必問!”
薛綜冷哼。
“看來,先生也是看不清大勢之人!”
“大漢已曆四百年,氣數將盡,劉淵承天命稱帝,挽救天下百姓於水火!”
“聽聞他治下之民,全都安居樂業,無不幸福。”
“如今劉淵已占天下三分之二,人心皆歸,你等不識天時,硬要以卵擊石,怎麽可能不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