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上麵有人來
末世殺手:穿越古代被迫做好人 作者:娜年花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夜,宋老爺守在宋行床頭,宋夫人也不敢迴去睡,就怕今日所為再過不了關,兒子不知又要吃什麽的苦。
宋行自己也不敢沒心沒肺地睡覺了,在睡夢中,便電刑,那滋味真的是一輩子陰影。
他們看著窗外的月色,靜等子時的到來。
【叮!今日任務完成度尚可,日後望君親力親為,積極做善事,方可完成任務,作為勉勵,今日不做電刑懲罰,望君明日繼續努力。】
宋行終於等來了那毫無情感的聲音,聽完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但一想到接下來的日子自己不能像今日這般“重在參與”,心裏就發苦。
想做個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咋就那麽難呢?
宋老爺一看月色,已過子時,見兒子毫無反應,便問道:“如何?”
宋行將事情簡單說了一下,心裏也明白,那個聲音果真隻有他能聽到。
宋老爺聞言,沉思了一會兒,無奈道:“在沒找到如何去除這個……東西之前,你就按照指示好好做事。做好了事,不管如何,在你姐夫那裏都能討到好,日後你姐夫升官,也能帶著你。”
“是,爹~”宋行心裏苦啊。
宋夫人則在一旁抹淚,自家兒子自出生就沒讓他吃過任何苦,做什麽都有下人奴隸,何時需要自己親自動手。
哎……這到底是什麽東西纏上了我兒啊。
次日,宋行照舊帶著百來號人,帶著一應材料家夥什,浩浩蕩蕩往城北而去。
這一次,城北的百姓們不像前一日那般惶恐不安,看到那一輛輛推車上的東西,竟然隱隱有些期待。
這宋家少爺真的中了邪,幫助貧苦百姓重建家園來了?
這一日的行善,百姓們都配合很多,不需要挨個被拉過去,被迫接受了。
到了後麵,百姓們見宋家真的分文不取,除了每日施粥,就是為他們重建家園,偶爾還會派發衣物,便紛紛加入隊伍當中。
這幫老弱婦孺們,的確幹不了什麽重活,但遞個茅草,燒個水,端碗茶,幹些力所能及的雜活還是可以的。
宋行在每日幹活當中,雖然心裏十分不甘願,但眼看著周圍的百姓對他的態度越來越好,幹活的時候會主動上前搭把手,時不時還真心誇獎他仁善,日後有出息,他就有點飄飄然的開心。
這種感覺是之前十多年不曾有過的。
以前都是身邊也不缺誇讚他的人,但情感上更像是討好,而不是真摯地發自內心。
這一飄吧,他看到長相清秀的姑娘,內心就開始不安分起來。
幹活都十多天了,摸個小手,不過分吧?
百姓們都以為這個宋家少爺中邪,改好了好色的毛病,加上這些天都不見他做出格的事,倒沒有再將自家孩子藏著掖著,一起出來幹活。
重建自己的家園,當然是多出點力,好早點過上曾經穩定的生活。
宋行休息的時候,再次看到那位眉目清秀的姑娘在那給休息的人倒水,就湊了過去,想趁機揩油,過個手癮,哪知……
才剛伸出鹹豬手,一股電流莫名地竄了出來,頓時倒地不停抽搐。
一旁的下人連忙上前查看,嚇得半死,要是自家少爺出了事,他們迴去可討不了好。
正要叫人,宋行一把拽住了他,有些虛弱地衝他搖搖頭,道:“別聲張。”
宋行知道那個莫名的東西竟然還監察他,不能幹壞事!
那日後豈不是不能欺男霸女了?
那得丟失多少樂趣啊!嗚嗚嗚……
那清秀姑娘剛倒完茶水,一轉身就看到宋家少爺倒地抽搐,還不讓人聲張,以為他是患了什麽隱疾,不想興師動眾。
一時,倒是對這臭名遠播的宋家少爺有所改觀。
她咬了咬牙,放下茶壺,上前幫忙攙扶。
宋行還是第一次見府外的女人主動上前靠近他,難過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一臉癡漢模樣盯著對方。
那姑娘察覺到那粘膩的目光,內心一慌,將人攙扶起來,連忙鬆手,拿起茶壺,一溜煙兒地跑了。
狗果然改不了吃屎,即便中邪了,還是個好色鬼!
宋行看著對方離開的背影,有些惋惜,要是放在往日,不得立刻帶迴府上啊,可惜……
“哎喲!”
腦子傳來一陣鈍痛感。
小手不讓摸,連想都不能想,那東西到底是個啥啊!
宋行默默流淚,繼續幹活!
另一邊,江縣令自從確認自己是被神明選中的人,是天選之子之後,對自己未來升官入閣有了莫名的信心。
對縣城裏的救災工作也上心不少,連師爺都驚訝其勤奮。
不過有了江縣令親自監督,腿傷未愈就到現場查看,慰問百姓,倒是收獲不少民心。
王杉聽聞宋行親力親為,帶著府上百來號人在城北搞建設,贏得百姓們稱讚,他不甘落於人後,也加大人力物力,跑去城西做貢獻。
城裏其他鄉紳豪族見這兩家突然如此盡心盡力,一時摸不著頭腦。
難道上頭派了不得了的大人物來救災?
這兩家得到消息,要獻殷勤?
除了這個,他們也想不到其他了,畢竟在合縣這王宋兩家幾乎毫無根基,家中無人在朝為官,所作所為不為獻殷勤,讓上麵的人看到,那真的毫無意義。
總不至於真的良心大發,專門為了合縣百姓吧?
關鍵是,那江縣令最近也不對勁,之前救災平平,近日還親自帶人搞建設,怎麽看都有問題。
結合起來看,最大的可能就是上麵有大人物下來救災,巡查地方,所以他們如此勤奮。
各家都各自一琢磨,也紛紛投入到重建合縣當中,論錢論人,他們幾家中任何一家都比王宋兩家更財大氣粗,做起事來效果更顯著。
那要是大人物來了,可不就先看到他們為重建縣城所付出的成果嗎?
嘿嘿嘿。
各家都抱著這樣的目的,如火如荼地投入到重建縣城當中。
以崔家為首的五大世家旁支家主都聚一起,納悶城裏到底掀起了什麽怪風,一個兩個的都花錢如灑水,毫不心疼地投入到縣城建設。
“聽說是上麵有大人物下來救災視察。”
“他們的消息還能比我們這幾家靈通?”
沒道理上麵有大人物來,主家不給他們傳遞消息啊!
怪哉,怪哉!
宋行自己也不敢沒心沒肺地睡覺了,在睡夢中,便電刑,那滋味真的是一輩子陰影。
他們看著窗外的月色,靜等子時的到來。
【叮!今日任務完成度尚可,日後望君親力親為,積極做善事,方可完成任務,作為勉勵,今日不做電刑懲罰,望君明日繼續努力。】
宋行終於等來了那毫無情感的聲音,聽完之後,總算是鬆了一口氣,但一想到接下來的日子自己不能像今日這般“重在參與”,心裏就發苦。
想做個混吃等死的紈絝子弟,咋就那麽難呢?
宋老爺一看月色,已過子時,見兒子毫無反應,便問道:“如何?”
宋行將事情簡單說了一下,心裏也明白,那個聲音果真隻有他能聽到。
宋老爺聞言,沉思了一會兒,無奈道:“在沒找到如何去除這個……東西之前,你就按照指示好好做事。做好了事,不管如何,在你姐夫那裏都能討到好,日後你姐夫升官,也能帶著你。”
“是,爹~”宋行心裏苦啊。
宋夫人則在一旁抹淚,自家兒子自出生就沒讓他吃過任何苦,做什麽都有下人奴隸,何時需要自己親自動手。
哎……這到底是什麽東西纏上了我兒啊。
次日,宋行照舊帶著百來號人,帶著一應材料家夥什,浩浩蕩蕩往城北而去。
這一次,城北的百姓們不像前一日那般惶恐不安,看到那一輛輛推車上的東西,竟然隱隱有些期待。
這宋家少爺真的中了邪,幫助貧苦百姓重建家園來了?
這一日的行善,百姓們都配合很多,不需要挨個被拉過去,被迫接受了。
到了後麵,百姓們見宋家真的分文不取,除了每日施粥,就是為他們重建家園,偶爾還會派發衣物,便紛紛加入隊伍當中。
這幫老弱婦孺們,的確幹不了什麽重活,但遞個茅草,燒個水,端碗茶,幹些力所能及的雜活還是可以的。
宋行在每日幹活當中,雖然心裏十分不甘願,但眼看著周圍的百姓對他的態度越來越好,幹活的時候會主動上前搭把手,時不時還真心誇獎他仁善,日後有出息,他就有點飄飄然的開心。
這種感覺是之前十多年不曾有過的。
以前都是身邊也不缺誇讚他的人,但情感上更像是討好,而不是真摯地發自內心。
這一飄吧,他看到長相清秀的姑娘,內心就開始不安分起來。
幹活都十多天了,摸個小手,不過分吧?
百姓們都以為這個宋家少爺中邪,改好了好色的毛病,加上這些天都不見他做出格的事,倒沒有再將自家孩子藏著掖著,一起出來幹活。
重建自己的家園,當然是多出點力,好早點過上曾經穩定的生活。
宋行休息的時候,再次看到那位眉目清秀的姑娘在那給休息的人倒水,就湊了過去,想趁機揩油,過個手癮,哪知……
才剛伸出鹹豬手,一股電流莫名地竄了出來,頓時倒地不停抽搐。
一旁的下人連忙上前查看,嚇得半死,要是自家少爺出了事,他們迴去可討不了好。
正要叫人,宋行一把拽住了他,有些虛弱地衝他搖搖頭,道:“別聲張。”
宋行知道那個莫名的東西竟然還監察他,不能幹壞事!
那日後豈不是不能欺男霸女了?
那得丟失多少樂趣啊!嗚嗚嗚……
那清秀姑娘剛倒完茶水,一轉身就看到宋家少爺倒地抽搐,還不讓人聲張,以為他是患了什麽隱疾,不想興師動眾。
一時,倒是對這臭名遠播的宋家少爺有所改觀。
她咬了咬牙,放下茶壺,上前幫忙攙扶。
宋行還是第一次見府外的女人主動上前靠近他,難過的心情頓時煙消雲散,一臉癡漢模樣盯著對方。
那姑娘察覺到那粘膩的目光,內心一慌,將人攙扶起來,連忙鬆手,拿起茶壺,一溜煙兒地跑了。
狗果然改不了吃屎,即便中邪了,還是個好色鬼!
宋行看著對方離開的背影,有些惋惜,要是放在往日,不得立刻帶迴府上啊,可惜……
“哎喲!”
腦子傳來一陣鈍痛感。
小手不讓摸,連想都不能想,那東西到底是個啥啊!
宋行默默流淚,繼續幹活!
另一邊,江縣令自從確認自己是被神明選中的人,是天選之子之後,對自己未來升官入閣有了莫名的信心。
對縣城裏的救災工作也上心不少,連師爺都驚訝其勤奮。
不過有了江縣令親自監督,腿傷未愈就到現場查看,慰問百姓,倒是收獲不少民心。
王杉聽聞宋行親力親為,帶著府上百來號人在城北搞建設,贏得百姓們稱讚,他不甘落於人後,也加大人力物力,跑去城西做貢獻。
城裏其他鄉紳豪族見這兩家突然如此盡心盡力,一時摸不著頭腦。
難道上頭派了不得了的大人物來救災?
這兩家得到消息,要獻殷勤?
除了這個,他們也想不到其他了,畢竟在合縣這王宋兩家幾乎毫無根基,家中無人在朝為官,所作所為不為獻殷勤,讓上麵的人看到,那真的毫無意義。
總不至於真的良心大發,專門為了合縣百姓吧?
關鍵是,那江縣令最近也不對勁,之前救災平平,近日還親自帶人搞建設,怎麽看都有問題。
結合起來看,最大的可能就是上麵有大人物下來救災,巡查地方,所以他們如此勤奮。
各家都各自一琢磨,也紛紛投入到重建合縣當中,論錢論人,他們幾家中任何一家都比王宋兩家更財大氣粗,做起事來效果更顯著。
那要是大人物來了,可不就先看到他們為重建縣城所付出的成果嗎?
嘿嘿嘿。
各家都抱著這樣的目的,如火如荼地投入到重建縣城當中。
以崔家為首的五大世家旁支家主都聚一起,納悶城裏到底掀起了什麽怪風,一個兩個的都花錢如灑水,毫不心疼地投入到縣城建設。
“聽說是上麵有大人物下來救災視察。”
“他們的消息還能比我們這幾家靈通?”
沒道理上麵有大人物來,主家不給他們傳遞消息啊!
怪哉,怪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