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說幹就幹
末世殺手:穿越古代被迫做好人 作者:娜年花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送薛大夫到草廬,劉悅便要跟他簽訂保密協議。
硝石製冰好歹是秘方,即便薛大夫表示自己不會泄露出去,但還是簽個協議,讓係統管控一下,更有保障。
同時,找人幫忙,還是要付點勞動費的,不然係統不得警告她剝削他人?
係統:……
劉悅口述,薛大夫寫。
寫完之後,薛大夫饒有興致地看著所謂的保密協議,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這個孩子出身不一般,既然不想自己探究,那就不探究。
從草廬出來,劉悅心裏還惦記著燒磚,這可是關係到自己能不能拿到那二十萬積分呢!
走到更加偏僻的地方,遙遙就望見一處濃煙滾滾,直衝天際。
她往那個方向走去,剛靠近院子,就被人攔了下來。
“小姑娘,這裏是私人底盤,不能隨意進出。”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攔住劉悅的去路。
劉悅沒見過這個少年,想了想,問道:“劉家族人?”
少年詫異這孩子一猜就猜到了,忙問:“你是?”
“我爹是劉齊達。”劉悅也不為難對方。
“哦,原來是師傅的女兒,對不住對不住,我沒見過你。”少年連忙道歉。
劉悅擺擺手,就往裏麵走。
少年挺自來熟的,興致勃勃地對劉悅介紹。
他叫劉小興,是師傅最小的徒弟,今日學完如何做磚胚,便來守門。
這塊地方原主人被縣城的人帶走之後就再沒有迴來,留下的窯子目前就劉齊達會用。
日後,劉家族人得靠這窯子發家,於是就跟村長申請租賃這塊地,以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麻煩。
買的話,太貴了,舉全宗二十戶之力,是能買得起,買完之後,不少條件差的就得餓肚子了。
於是商議先租賃,日後有錢了,再買。
劉悅了解大概情況之後,找到正擺放木材,準備再次燒窯的劉齊達,將要在縣城開店鋪的事簡單說了說,缸爐直接去鋪子裏起。
劉齊達聞言,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小悅啊,我們這發展速度是不是有點快了啊,我怎麽感覺像在做夢一樣?”
劉悅點點頭,不快不行啊,幾個大任務,積分都沒影,不得加把勁兒嘛。
但這話又不能實說,她隻好裝可憐道:“爹啊,每日三餐都喝粥,我天天餓得睡不著。”
劉齊達看著臉上長了點肉的劉悅,想著每晚妻子都會嘀咕自家閨女在沈家吃了多少多少,他差點就信了劉悅的鬼話。
“今日燒好的磚夠起一個缸爐,明日便送去縣城。”
雖然知道劉悅說的不是實話,但也不全是,光在自家吃,以閨女不可估量的食量,的確是吃不飽。
總不能天天占老嶽家的便宜,自己確實要努力才對。
入夜晚食期間,眾人聽說跟王家少爺合作開店鋪,各個感覺不可置信。
特別是劉大娘,今日她去的縣城,竟啥也不知道。
“小悅,你的主意咋那麽大,那麽多呢?”
劉悅攤攤手,誰讓咱家窮,我需要積分呢。
劉老頭從沒想過自家還能有一日在縣城開店鋪,半晌道:“既然簽了契約,老婆子你也誇讚那王家大少爺是好人,咱家就這樣,沒什麽好騙的,白得的店鋪,那就幹!”
劉悅很喜歡自家爺爺這爽快勁兒,忍不住在芯片裏搜索誇讚人的話,各種彩虹紛紛屁拍上。
誇得劉老頭翹起的嘴角壓都壓不住。
要是小悅這孩子誇人的表情能真誠幾分就更好了。
開店鋪就需要人駐守,主心骨是沈清雪,就是不知沈家那邊會如何決定。
他們正討論著,沒想到梁素心帶著沈清雪來了,並表明了來意。
明日她們母女倆跟著一起,去縣城看看,並委托薑翠蓮和薑招娣去沈家,幫忙研磨調料。
聽這話,劉家眾人心中便有了答案。
商定完之後,便各自散去休息。
次日一早,梁素心帶著沈清雪過來集合,身後跟著沈禦和沈謙。
看到劉家人詢問的眼神,梁素心主動解釋道:“孩子他爹不放心,跟去看看,阿謙就是去湊個熱鬧。”
這臭小子不考科舉,讀不讀書的都沒有關係,練了一身武藝,去縣城剛好可以給清雪當護衛。
沈謙不知道自家娘親真實想法,真以為她大方一迴,帶他去湊熱鬧。
紅磚早已裝上車,劉齊達推著車,示意幾位女眷上車,梁素心表示自己更喜歡走路,劉三郎上前搭把手一起推。
這次劉三郎跟著一起去縣城,看看店鋪裏需要什麽家夥什,迴來就可以準備木材做起來。
一行人浩浩蕩蕩往縣城而去。
薑翠蓮看著一旁老實憨憨的自家相公,忍不住道:“這工錢還沒拿到手呢,地方就挪到縣城去了,那麽遠,你說娘會讓我去嗎?”
劉大郎知道自家婆娘擔心什麽,迴道:“沈家丫頭不會貪了你那三瓜倆棗,這店開得突然,也不知日後什麽情況,到時再說吧。”
薑翠蓮被看穿心思,沒好氣道:“我是在意那三瓜倆棗,還不是因為沒錢,子晨又長高了,那衣衫都短了,婆母手緊,來年子晨去考童生試,連件像樣衣服都沒有。”
劉大郎頓時語塞。
他很想說娘不是摳搜的人,但想想娘平日的行為,也不知道怎麽開脫,隻能閉嘴。
夏日天亮得早,劉悅一行人緊趕慢趕,在太陽出來之前,趕到了縣城,進了城直接往包子鋪而去。
王掌櫃天微微亮便在店門口等著了,一看到他們來了,沒讓他們停歇,便在前麵帶路,直接去了繁華街道的自家店鋪。
經他介紹,這個店鋪本是自家開茶館的,雖在繁華街道上,但生意平淡,因此挪出來給他們賣飲品,倒也相得益彰。
茶館有兩層,一樓主要針對平民百姓,擺放了有二十多張八仙桌;二樓則分成十個大小不一的包廂雅間,供稍微有錢的人在裏麵喝茶。
他沒說的是,鄉紳豪族及各世家旁支都不會光顧他們茶館,因此生意一直不太好。
後麵有一個小院子,帶著四間廂房、一間茶葉儲藏室、一間廚房和一間柴房,平日都是店小二住這裏,方便看守茶館。
裏麵家夥什一應齊全,連茶都還沒來得及搬走,若他們需要,也能留著,不過得入賬。
王掌櫃一路介紹掰扯,一刻鍾後,終於來到茶館,上麵的牌匾已經摘下,不知之前叫何名字。
硝石製冰好歹是秘方,即便薛大夫表示自己不會泄露出去,但還是簽個協議,讓係統管控一下,更有保障。
同時,找人幫忙,還是要付點勞動費的,不然係統不得警告她剝削他人?
係統:……
劉悅口述,薛大夫寫。
寫完之後,薛大夫饒有興致地看著所謂的保密協議,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想法,這個孩子出身不一般,既然不想自己探究,那就不探究。
從草廬出來,劉悅心裏還惦記著燒磚,這可是關係到自己能不能拿到那二十萬積分呢!
走到更加偏僻的地方,遙遙就望見一處濃煙滾滾,直衝天際。
她往那個方向走去,剛靠近院子,就被人攔了下來。
“小姑娘,這裏是私人底盤,不能隨意進出。”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攔住劉悅的去路。
劉悅沒見過這個少年,想了想,問道:“劉家族人?”
少年詫異這孩子一猜就猜到了,忙問:“你是?”
“我爹是劉齊達。”劉悅也不為難對方。
“哦,原來是師傅的女兒,對不住對不住,我沒見過你。”少年連忙道歉。
劉悅擺擺手,就往裏麵走。
少年挺自來熟的,興致勃勃地對劉悅介紹。
他叫劉小興,是師傅最小的徒弟,今日學完如何做磚胚,便來守門。
這塊地方原主人被縣城的人帶走之後就再沒有迴來,留下的窯子目前就劉齊達會用。
日後,劉家族人得靠這窯子發家,於是就跟村長申請租賃這塊地,以避免日後不必要的麻煩。
買的話,太貴了,舉全宗二十戶之力,是能買得起,買完之後,不少條件差的就得餓肚子了。
於是商議先租賃,日後有錢了,再買。
劉悅了解大概情況之後,找到正擺放木材,準備再次燒窯的劉齊達,將要在縣城開店鋪的事簡單說了說,缸爐直接去鋪子裏起。
劉齊達聞言,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道:“小悅啊,我們這發展速度是不是有點快了啊,我怎麽感覺像在做夢一樣?”
劉悅點點頭,不快不行啊,幾個大任務,積分都沒影,不得加把勁兒嘛。
但這話又不能實說,她隻好裝可憐道:“爹啊,每日三餐都喝粥,我天天餓得睡不著。”
劉齊達看著臉上長了點肉的劉悅,想著每晚妻子都會嘀咕自家閨女在沈家吃了多少多少,他差點就信了劉悅的鬼話。
“今日燒好的磚夠起一個缸爐,明日便送去縣城。”
雖然知道劉悅說的不是實話,但也不全是,光在自家吃,以閨女不可估量的食量,的確是吃不飽。
總不能天天占老嶽家的便宜,自己確實要努力才對。
入夜晚食期間,眾人聽說跟王家少爺合作開店鋪,各個感覺不可置信。
特別是劉大娘,今日她去的縣城,竟啥也不知道。
“小悅,你的主意咋那麽大,那麽多呢?”
劉悅攤攤手,誰讓咱家窮,我需要積分呢。
劉老頭從沒想過自家還能有一日在縣城開店鋪,半晌道:“既然簽了契約,老婆子你也誇讚那王家大少爺是好人,咱家就這樣,沒什麽好騙的,白得的店鋪,那就幹!”
劉悅很喜歡自家爺爺這爽快勁兒,忍不住在芯片裏搜索誇讚人的話,各種彩虹紛紛屁拍上。
誇得劉老頭翹起的嘴角壓都壓不住。
要是小悅這孩子誇人的表情能真誠幾分就更好了。
開店鋪就需要人駐守,主心骨是沈清雪,就是不知沈家那邊會如何決定。
他們正討論著,沒想到梁素心帶著沈清雪來了,並表明了來意。
明日她們母女倆跟著一起,去縣城看看,並委托薑翠蓮和薑招娣去沈家,幫忙研磨調料。
聽這話,劉家眾人心中便有了答案。
商定完之後,便各自散去休息。
次日一早,梁素心帶著沈清雪過來集合,身後跟著沈禦和沈謙。
看到劉家人詢問的眼神,梁素心主動解釋道:“孩子他爹不放心,跟去看看,阿謙就是去湊個熱鬧。”
這臭小子不考科舉,讀不讀書的都沒有關係,練了一身武藝,去縣城剛好可以給清雪當護衛。
沈謙不知道自家娘親真實想法,真以為她大方一迴,帶他去湊熱鬧。
紅磚早已裝上車,劉齊達推著車,示意幾位女眷上車,梁素心表示自己更喜歡走路,劉三郎上前搭把手一起推。
這次劉三郎跟著一起去縣城,看看店鋪裏需要什麽家夥什,迴來就可以準備木材做起來。
一行人浩浩蕩蕩往縣城而去。
薑翠蓮看著一旁老實憨憨的自家相公,忍不住道:“這工錢還沒拿到手呢,地方就挪到縣城去了,那麽遠,你說娘會讓我去嗎?”
劉大郎知道自家婆娘擔心什麽,迴道:“沈家丫頭不會貪了你那三瓜倆棗,這店開得突然,也不知日後什麽情況,到時再說吧。”
薑翠蓮被看穿心思,沒好氣道:“我是在意那三瓜倆棗,還不是因為沒錢,子晨又長高了,那衣衫都短了,婆母手緊,來年子晨去考童生試,連件像樣衣服都沒有。”
劉大郎頓時語塞。
他很想說娘不是摳搜的人,但想想娘平日的行為,也不知道怎麽開脫,隻能閉嘴。
夏日天亮得早,劉悅一行人緊趕慢趕,在太陽出來之前,趕到了縣城,進了城直接往包子鋪而去。
王掌櫃天微微亮便在店門口等著了,一看到他們來了,沒讓他們停歇,便在前麵帶路,直接去了繁華街道的自家店鋪。
經他介紹,這個店鋪本是自家開茶館的,雖在繁華街道上,但生意平淡,因此挪出來給他們賣飲品,倒也相得益彰。
茶館有兩層,一樓主要針對平民百姓,擺放了有二十多張八仙桌;二樓則分成十個大小不一的包廂雅間,供稍微有錢的人在裏麵喝茶。
他沒說的是,鄉紳豪族及各世家旁支都不會光顧他們茶館,因此生意一直不太好。
後麵有一個小院子,帶著四間廂房、一間茶葉儲藏室、一間廚房和一間柴房,平日都是店小二住這裏,方便看守茶館。
裏麵家夥什一應齊全,連茶都還沒來得及搬走,若他們需要,也能留著,不過得入賬。
王掌櫃一路介紹掰扯,一刻鍾後,終於來到茶館,上麵的牌匾已經摘下,不知之前叫何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