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大受歡迎
末世殺手:穿越古代被迫做好人 作者:娜年花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傍晚,劉家眾人得知今日賣燒餅的結果,情緒紛紛高漲,開始暢想未來美好生活。
沈柔又將燒餅新口味采用海貨鹹魚的事也說了下。
劉老頭一拍手道:“這對村民們來說是好事啊,就是不知道縣城裏的人吃不吃這些。”
沈柔也不敢確定,隻是拿了幾個鹹魚餡、肉加海蝦餡的燒餅,一人分了半個,嚐嚐味道。
劉大娘聽說這個鹹魚餡定價四文錢一個,肉加海蝦餡的更貴,要八文錢!頓時心痛無比道:“哎,都是錢呐,嚐嚐味道,一口就行,哪值當吃半個!”
沈柔不敢接話,作為曾經的官宦之女,如今已經學會摳搜,但還真做不到劉大娘這般。
劉悅在趕海之後,以嚐味道的名義,吃了不少,為了“發家致富”這個任務,她勉強收住了嘴,此時隻期待奶奶煮的粥能稠一些,其他人已經開吃,沒空說話。
劉老頭也心痛,還是為兒媳解圍道:“你個老婆子,還說我呢,有的吃就吃吧。”
劉大娘想了想,餅都分了,不吃也不行,就吃吧。
大房和三房的人才不管錢不錢的問題,反正掙了錢也到不了他們手裏,吃在肚子裏的才是最實惠的,關鍵好吃啊!
劉大娘吃了一口,就還想吃一口,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來,也沒了之前責怪的心思,還暗想著:不夠吃。
“清雪那丫頭做吃食真有一手,活大半輩子了,就沒吃過這麽香的燒餅。”劉大娘真心實意誇讚。
其他人無不點頭讚同。
既然獲得一致好評,眾人對明日的買賣有了更多的信心。
次日一早,依舊帶著一百來個燒餅,其中三十個素餡,三十個純肉餡,二十個鹹魚餡,二十個豬肉蝦餡。
到縣城,付了攤位費,依舊是昨日的位置。
剛擺好攤位,就有不少人圍上來,都是來買燒餅的。
有昨日吃過的,今日還想吃,不少帶著親朋一起來買。
也有昨日沒買到的,今日非要嚐一嚐吃過人口中的美味。
聽聞攤主說今日依舊是一百個燒餅,不過新增了兩種口味,都是他們不曾吃過的,特別是馬吳這種老饕,心情激動之餘,非常期待。
價格什麽的,隻要在合理範圍之內,根本不在意。
隻是在意……在意竟然隻有一百個燒餅,就不能多做一些嗎?
頓時小攤位被圍得十分熱鬧,搶著要付錢買個燒餅,生怕跟昨日一樣買不到。
顯得斜對麵的老字號王記包子鋪有些冷清清。
包子鋪門口依舊不少人排隊,但比昨日一開始看到的隊伍少了一半還多,關鍵是氣氛比較安靜,沒有買燒餅的眾人熱情洋溢。
劉悅百忙之餘瞥了一眼斜對麵,恰好看到有個腦袋鬼鬼祟祟地縮在門後,心裏頓時警惕起來。
係統好心提醒道:【宿主,以你目前的能力來說,即便警惕也沒用哦~】
劉悅:【我謝謝你,要不是你,我也不會淪落至此。】
係統反而意味深長地迴道:【未來的你會感激如今的本統。】
劉悅:【死了這條心吧。】
一百個燒餅,又是四種口味,不過一個時辰,便售空了。
劉齊達沒想到縣城的百姓那麽喜歡吃,不過新口味,他昨日嚐著,的確令人迴味。
聞風而來的不少人沒買到燒餅,便央求道:“明日可得多帶些,聽說就一百個,整個縣城兩三萬人,這一百個真不夠賣的啊。”
劉齊達憨憨笑道:“諸位,不好意思,我們做的也是小本買賣,平日裏還有田裏的活計要幹,日後我們肯定多做一些,多謝諸位捧場。”
馬吳一直守在一旁,等人群散去,才上前,“嘿嘿嘿”笑道:“店家,老夫有個不情之請。”
劉齊達見是自家第一個客戶,十分有耐心地問道:“您請說。”
“你們這燒餅,跟老夫在其他地方吃過的燒餅不一樣,特別是裏麵的餡味道,真的又香又好吃……以後每日每種口味的燒餅,能不能給老夫預留一個?”馬吳說著燒餅的味道,眼淚差點從嘴角留下來,扯迴自己的初衷。
劉齊達沒想到是這麽容易的事,爽快道:“這容易,日後我都給你預留著,你還能留給住址,若不見你來,我們又賣完了,到時把預留給您的,送您府上去。”
馬吳一聽,連連誇道:“這主意好啊,有時候老夫晚上貪杯了,早上難免起不來,嘿嘿,那就這麽說定了,這是給你的定金。”
說罷,放了一兩銀子在台上。
劉齊達一見那錠銀子,驚得連連擺手:“老先生,這可使不得,定金給個十文即可,不需要那麽多。”
馬吳不在意地拍拍劉齊達的手,道:“誒~就當老夫提前預付燒餅的錢啦……”忽的他拉低聲音,“可方便告知這燒餅出自何人啊?”
劉齊達想到劉悅昨日說的話,雖然那步子邁得有點巨大,一時半會兒實現不了,但按照這燒餅受歡迎程度來說,未來沈家應該能開個酒樓。
於是,他憨憨笑道:“沒什麽方便的,是我家侄女做的,這幾種餡的味道也都是她研究出來的。 ”
馬吳沒想到竟是個女娃娃做的吃食,驚訝了會兒,道:“真是沒想到,那日後就有勞店家給老夫預留燒餅了,多謝。”
劉齊達連忙學模學樣拱手迴禮:“老先生多禮了,還得感謝老先生最先捧場呢!”
馬吳捋捋胡須,便笑著離開了。
接下來的時日,因鹹魚餡和鮮肉蝦餡十分受歡迎,沈清雪便加大了這兩種口味燒餅的數量,可光沈柔和她兩人根本忙不過來。
沈柔跟婆母一合計,便拉了薑翠蓮和薑招娣一起過去幫工,爭取多做一些燒餅出來。
沈清雪跟劉悅商議了一番,給沈柔等三人都定了工錢,每月三百文。
沈柔想拒絕,但都被沈清雪一句“親兄弟明算賬”給堵迴去了,又細細講了一道理。
人一旦有了利益糾紛,就怕不患寡而患不均。
雖都是為了自家買賣,但最終錢不是落在自己手裏,做工時間長了,難免會有想法,不如一開始就給工錢,做事也會更積極。
沈柔驚訝於自家侄女經商用人的頭腦,殊不知這些都是劉悅傳授給沈清雪的。
沈清雪自然也佩服劉悅。
劉悅隻是保持神秘的微笑:都是前人的智慧結晶。
沈柔又將燒餅新口味采用海貨鹹魚的事也說了下。
劉老頭一拍手道:“這對村民們來說是好事啊,就是不知道縣城裏的人吃不吃這些。”
沈柔也不敢確定,隻是拿了幾個鹹魚餡、肉加海蝦餡的燒餅,一人分了半個,嚐嚐味道。
劉大娘聽說這個鹹魚餡定價四文錢一個,肉加海蝦餡的更貴,要八文錢!頓時心痛無比道:“哎,都是錢呐,嚐嚐味道,一口就行,哪值當吃半個!”
沈柔不敢接話,作為曾經的官宦之女,如今已經學會摳搜,但還真做不到劉大娘這般。
劉悅在趕海之後,以嚐味道的名義,吃了不少,為了“發家致富”這個任務,她勉強收住了嘴,此時隻期待奶奶煮的粥能稠一些,其他人已經開吃,沒空說話。
劉老頭也心痛,還是為兒媳解圍道:“你個老婆子,還說我呢,有的吃就吃吧。”
劉大娘想了想,餅都分了,不吃也不行,就吃吧。
大房和三房的人才不管錢不錢的問題,反正掙了錢也到不了他們手裏,吃在肚子裏的才是最實惠的,關鍵好吃啊!
劉大娘吃了一口,就還想吃一口,一口接一口,完全停不下來,也沒了之前責怪的心思,還暗想著:不夠吃。
“清雪那丫頭做吃食真有一手,活大半輩子了,就沒吃過這麽香的燒餅。”劉大娘真心實意誇讚。
其他人無不點頭讚同。
既然獲得一致好評,眾人對明日的買賣有了更多的信心。
次日一早,依舊帶著一百來個燒餅,其中三十個素餡,三十個純肉餡,二十個鹹魚餡,二十個豬肉蝦餡。
到縣城,付了攤位費,依舊是昨日的位置。
剛擺好攤位,就有不少人圍上來,都是來買燒餅的。
有昨日吃過的,今日還想吃,不少帶著親朋一起來買。
也有昨日沒買到的,今日非要嚐一嚐吃過人口中的美味。
聽聞攤主說今日依舊是一百個燒餅,不過新增了兩種口味,都是他們不曾吃過的,特別是馬吳這種老饕,心情激動之餘,非常期待。
價格什麽的,隻要在合理範圍之內,根本不在意。
隻是在意……在意竟然隻有一百個燒餅,就不能多做一些嗎?
頓時小攤位被圍得十分熱鬧,搶著要付錢買個燒餅,生怕跟昨日一樣買不到。
顯得斜對麵的老字號王記包子鋪有些冷清清。
包子鋪門口依舊不少人排隊,但比昨日一開始看到的隊伍少了一半還多,關鍵是氣氛比較安靜,沒有買燒餅的眾人熱情洋溢。
劉悅百忙之餘瞥了一眼斜對麵,恰好看到有個腦袋鬼鬼祟祟地縮在門後,心裏頓時警惕起來。
係統好心提醒道:【宿主,以你目前的能力來說,即便警惕也沒用哦~】
劉悅:【我謝謝你,要不是你,我也不會淪落至此。】
係統反而意味深長地迴道:【未來的你會感激如今的本統。】
劉悅:【死了這條心吧。】
一百個燒餅,又是四種口味,不過一個時辰,便售空了。
劉齊達沒想到縣城的百姓那麽喜歡吃,不過新口味,他昨日嚐著,的確令人迴味。
聞風而來的不少人沒買到燒餅,便央求道:“明日可得多帶些,聽說就一百個,整個縣城兩三萬人,這一百個真不夠賣的啊。”
劉齊達憨憨笑道:“諸位,不好意思,我們做的也是小本買賣,平日裏還有田裏的活計要幹,日後我們肯定多做一些,多謝諸位捧場。”
馬吳一直守在一旁,等人群散去,才上前,“嘿嘿嘿”笑道:“店家,老夫有個不情之請。”
劉齊達見是自家第一個客戶,十分有耐心地問道:“您請說。”
“你們這燒餅,跟老夫在其他地方吃過的燒餅不一樣,特別是裏麵的餡味道,真的又香又好吃……以後每日每種口味的燒餅,能不能給老夫預留一個?”馬吳說著燒餅的味道,眼淚差點從嘴角留下來,扯迴自己的初衷。
劉齊達沒想到是這麽容易的事,爽快道:“這容易,日後我都給你預留著,你還能留給住址,若不見你來,我們又賣完了,到時把預留給您的,送您府上去。”
馬吳一聽,連連誇道:“這主意好啊,有時候老夫晚上貪杯了,早上難免起不來,嘿嘿,那就這麽說定了,這是給你的定金。”
說罷,放了一兩銀子在台上。
劉齊達一見那錠銀子,驚得連連擺手:“老先生,這可使不得,定金給個十文即可,不需要那麽多。”
馬吳不在意地拍拍劉齊達的手,道:“誒~就當老夫提前預付燒餅的錢啦……”忽的他拉低聲音,“可方便告知這燒餅出自何人啊?”
劉齊達想到劉悅昨日說的話,雖然那步子邁得有點巨大,一時半會兒實現不了,但按照這燒餅受歡迎程度來說,未來沈家應該能開個酒樓。
於是,他憨憨笑道:“沒什麽方便的,是我家侄女做的,這幾種餡的味道也都是她研究出來的。 ”
馬吳沒想到竟是個女娃娃做的吃食,驚訝了會兒,道:“真是沒想到,那日後就有勞店家給老夫預留燒餅了,多謝。”
劉齊達連忙學模學樣拱手迴禮:“老先生多禮了,還得感謝老先生最先捧場呢!”
馬吳捋捋胡須,便笑著離開了。
接下來的時日,因鹹魚餡和鮮肉蝦餡十分受歡迎,沈清雪便加大了這兩種口味燒餅的數量,可光沈柔和她兩人根本忙不過來。
沈柔跟婆母一合計,便拉了薑翠蓮和薑招娣一起過去幫工,爭取多做一些燒餅出來。
沈清雪跟劉悅商議了一番,給沈柔等三人都定了工錢,每月三百文。
沈柔想拒絕,但都被沈清雪一句“親兄弟明算賬”給堵迴去了,又細細講了一道理。
人一旦有了利益糾紛,就怕不患寡而患不均。
雖都是為了自家買賣,但最終錢不是落在自己手裏,做工時間長了,難免會有想法,不如一開始就給工錢,做事也會更積極。
沈柔驚訝於自家侄女經商用人的頭腦,殊不知這些都是劉悅傳授給沈清雪的。
沈清雪自然也佩服劉悅。
劉悅隻是保持神秘的微笑:都是前人的智慧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