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看到遠處行駛過來的金輅車,連忙對著身邊的夫人說了一句。
“太子過來了,記住,今時不同往日,不可怠慢。”
趙夫人白了他一眼:“妾身知道。”
趙雲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轉而朝著金絡車迎了上去。
“臣趙雲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國照走下金輅車,連忙走了過去,扶起他。
“趙大人不用多禮。”
說著,他看了一眼趙雲,笑道:“這些日子,趙大人看上去有些發福啊。”
趙雲尷尬一笑,這些日子確實有些發福:“臣這些日子缺乏運動,所以發福了一些。”
“哈哈,看來要給趙大人找些事做了。”說完,不等趙雲說話,便繼續說道:“咱們先進去吧。”
“是殿下。”
二人走到客廳坐了下來,朱國照直奔主題,開口說道。
“孤今日來,是有一件事要跟趙大人說。”
趙雲心中暗道,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呀。
“殿下,請說。”
朱國照組織了下語言,說道:“想必趙大人也知道,北郡這些年來連年大旱,今年又加上匈奴入侵,更是雪上加霜,前幾日,陳郡守上奏朝廷,想讓朝廷賑災。”
趙雲點了點頭,這件事情他都知道,不過想不明白,這跟他有什麽關係?他也不負責這些。
“臣這幾日略有耳聞。”
朱國照瞥了他一眼,笑道:“趙大人的消息,還是挺靈通的嘛。”
趙雲臉色一僵,恨不得給自己幾個嘴巴子。
“所以昨日孤和父皇商議了下此事,目前想到了一個辦法,徹底解決這件事。”
說著,他看了一眼趙雲好奇的眼神,沒賣關子,直接說道:“父王打算雇傭北郡的災民,從明江挖渠引水,引到北郡,這樣一來,北郡大旱的問題便會解決,賑災的問題也會解決掉。”
趙雲聽完這些話,腦子裏快速運轉,思前想後,他發現這個方法真是絕妙。
“這個辦法好,如此一來,北郡的問題便會徹底解決。”
“是呀,眼下要盡快啟動此事,所以孤今日來,是想讓趙大人和幾位大臣一起負責此事。”
趙雲微微一愣,他一個軍部的人,除了帶兵打仗,挖渠引水這種事兒他一竅不通啊。
仿佛看出了趙雲的想法,朱國照解釋道:“這件事非同小可,事關重大,所以除了張大人,父皇還安排王顏禮、陳立元、還有我們二人一起負責此事。”
趙雲心中一動,仿佛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臣謝過殿下。”他心裏明白,這件事可能是朱國照推薦的,要不然根本輪不上他,畢竟剛犯了錯、革了職。
他能聯想到這件事的好處,這件事沒有什麽難度,完成以後功勞還不小,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在史書上留下重重一筆。
看著躬身行禮的趙雲,他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不用如此見外,在孤心裏,趙大人適合做這件事,所以孤才舉薦了你。”
趙雲心神領會,點頭應道:“臣明白。”
朱國照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而說道:“對了,趙校尉出兵剿匪,可有消息?”
趙雲一聽這話,嘴角不由一抽:“迴殿下,目前還沒消息傳來。”
“嗯。”朱國照點了點頭,沒有多想,畢竟這次去的可都是精兵,剿滅一群匪寇,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然而,他們兩人不知道,此時趙煥、霸虎二人,正坐在一處大帳內,愁眉不展。
“牛總兵,這洛陽山地勢險惡,叢林密布,到現在就剿滅一隻五百人的匪寇窩,這該如何是何?”
霸虎瞪著兩隻大眼睛,疑惑地看著他,好像在說,你問我,我怎麽知道?
“俺不知道,來的時候太子跟俺說了,讓俺聽你的。”
趙煥頓時語塞,好像在對牛彈琴一樣。
他轉過頭去,繼續想著辦法。
說起來,他們自從進到洛陽山,有一些日子了,除了發現一隻500人的匪寇窩以外,其他的匪寇都沒有發現。
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趙校尉,不如我們派出一些黑旗衛去周邊探查一下。”
此時,坐在旁邊的黑炎開口說道。
“這……”趙煥想了一下,好像眼下除了這個辦法,沒有更好的辦法。
無奈,隻能開口說道:“好,按你說的辦吧。”
“是。”黑炎聽後,抱拳應道,隨後轉身走向帳外。
黑旗衛也極為擅長叢林戰,由他們出去探查,那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好辦法。
片刻的功夫,幾十名黑騎衛化身叢林幽靈,朝著四麵八方潛去。
黑炎帶著一支五人小隊,身手敏捷的在叢林中來迴穿梭。
他一向沉默寡言,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他不會主動攬下這個任務。
行走的過程中,他們六人的眼神不斷掃向周圍,企圖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半個時辰過後,他們在一處林間小道上,發現了一些被踩踏過的草灌。
黑炎蹲下身來,仔細地觀察這片草灌,看了一下草灌折斷的方向。
他順著方向,走了上去。
就這樣一直走了二十分鍾,他忽然在前麵發現一處巨大的空地上,有大量的房屋建築,以及不斷穿梭的匪寇身影。
他打了一個手勢,六人連忙隱藏身形,悄悄的朝著那邊潛去。
敏銳的眼神不斷掃視著整個匪寇窩,似乎在計算著什麽。
期間他不斷地移動身體,觀察著那些匪寇的情況。
片刻後,他打了一個手勢,其他五名黑旗衛心神領會,悄悄的朝著後麵撤退。
京都,永明殿。
今日的趙雲事先接到通知,一早也參加了今日的早朝。
“接下來朕說一下北郡的事。”
正有些困意的趙雲聽到這話,精神一振,等著朱正治接下來的話。
“前幾日朕和太子商議,關於北郡一事,朕想到的解決之法。”
朱正誌看著眾大臣好奇的眼神,繼續說道:“太子提議,從明江挖渠引水,引入到北郡,以此來解決北郡大旱的問題。”
“太子過來了,記住,今時不同往日,不可怠慢。”
趙夫人白了他一眼:“妾身知道。”
趙雲點了點頭,沒再說什麽,轉而朝著金絡車迎了上去。
“臣趙雲參見太子殿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朱國照走下金輅車,連忙走了過去,扶起他。
“趙大人不用多禮。”
說著,他看了一眼趙雲,笑道:“這些日子,趙大人看上去有些發福啊。”
趙雲尷尬一笑,這些日子確實有些發福:“臣這些日子缺乏運動,所以發福了一些。”
“哈哈,看來要給趙大人找些事做了。”說完,不等趙雲說話,便繼續說道:“咱們先進去吧。”
“是殿下。”
二人走到客廳坐了下來,朱國照直奔主題,開口說道。
“孤今日來,是有一件事要跟趙大人說。”
趙雲心中暗道,這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呀。
“殿下,請說。”
朱國照組織了下語言,說道:“想必趙大人也知道,北郡這些年來連年大旱,今年又加上匈奴入侵,更是雪上加霜,前幾日,陳郡守上奏朝廷,想讓朝廷賑災。”
趙雲點了點頭,這件事情他都知道,不過想不明白,這跟他有什麽關係?他也不負責這些。
“臣這幾日略有耳聞。”
朱國照瞥了他一眼,笑道:“趙大人的消息,還是挺靈通的嘛。”
趙雲臉色一僵,恨不得給自己幾個嘴巴子。
“所以昨日孤和父皇商議了下此事,目前想到了一個辦法,徹底解決這件事。”
說著,他看了一眼趙雲好奇的眼神,沒賣關子,直接說道:“父王打算雇傭北郡的災民,從明江挖渠引水,引到北郡,這樣一來,北郡大旱的問題便會解決,賑災的問題也會解決掉。”
趙雲聽完這些話,腦子裏快速運轉,思前想後,他發現這個方法真是絕妙。
“這個辦法好,如此一來,北郡的問題便會徹底解決。”
“是呀,眼下要盡快啟動此事,所以孤今日來,是想讓趙大人和幾位大臣一起負責此事。”
趙雲微微一愣,他一個軍部的人,除了帶兵打仗,挖渠引水這種事兒他一竅不通啊。
仿佛看出了趙雲的想法,朱國照解釋道:“這件事非同小可,事關重大,所以除了張大人,父皇還安排王顏禮、陳立元、還有我們二人一起負責此事。”
趙雲心中一動,仿佛明白了陛下的用意。
“臣謝過殿下。”他心裏明白,這件事可能是朱國照推薦的,要不然根本輪不上他,畢竟剛犯了錯、革了職。
他能聯想到這件事的好處,這件事沒有什麽難度,完成以後功勞還不小,最重要的一點是,可以在史書上留下重重一筆。
看著躬身行禮的趙雲,他微微一笑,意味深長地說道:“不用如此見外,在孤心裏,趙大人適合做這件事,所以孤才舉薦了你。”
趙雲心神領會,點頭應道:“臣明白。”
朱國照滿意地點了點頭,轉而說道:“對了,趙校尉出兵剿匪,可有消息?”
趙雲一聽這話,嘴角不由一抽:“迴殿下,目前還沒消息傳來。”
“嗯。”朱國照點了點頭,沒有多想,畢竟這次去的可都是精兵,剿滅一群匪寇,那是再簡單不過的事。
然而,他們兩人不知道,此時趙煥、霸虎二人,正坐在一處大帳內,愁眉不展。
“牛總兵,這洛陽山地勢險惡,叢林密布,到現在就剿滅一隻五百人的匪寇窩,這該如何是何?”
霸虎瞪著兩隻大眼睛,疑惑地看著他,好像在說,你問我,我怎麽知道?
“俺不知道,來的時候太子跟俺說了,讓俺聽你的。”
趙煥頓時語塞,好像在對牛彈琴一樣。
他轉過頭去,繼續想著辦法。
說起來,他們自從進到洛陽山,有一些日子了,除了發現一隻500人的匪寇窩以外,其他的匪寇都沒有發現。
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趙校尉,不如我們派出一些黑旗衛去周邊探查一下。”
此時,坐在旁邊的黑炎開口說道。
“這……”趙煥想了一下,好像眼下除了這個辦法,沒有更好的辦法。
無奈,隻能開口說道:“好,按你說的辦吧。”
“是。”黑炎聽後,抱拳應道,隨後轉身走向帳外。
黑旗衛也極為擅長叢林戰,由他們出去探查,那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好辦法。
片刻的功夫,幾十名黑騎衛化身叢林幽靈,朝著四麵八方潛去。
黑炎帶著一支五人小隊,身手敏捷的在叢林中來迴穿梭。
他一向沉默寡言,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他不會主動攬下這個任務。
行走的過程中,他們六人的眼神不斷掃向周圍,企圖發現一些蛛絲馬跡。
半個時辰過後,他們在一處林間小道上,發現了一些被踩踏過的草灌。
黑炎蹲下身來,仔細地觀察這片草灌,看了一下草灌折斷的方向。
他順著方向,走了上去。
就這樣一直走了二十分鍾,他忽然在前麵發現一處巨大的空地上,有大量的房屋建築,以及不斷穿梭的匪寇身影。
他打了一個手勢,六人連忙隱藏身形,悄悄的朝著那邊潛去。
敏銳的眼神不斷掃視著整個匪寇窩,似乎在計算著什麽。
期間他不斷地移動身體,觀察著那些匪寇的情況。
片刻後,他打了一個手勢,其他五名黑旗衛心神領會,悄悄的朝著後麵撤退。
京都,永明殿。
今日的趙雲事先接到通知,一早也參加了今日的早朝。
“接下來朕說一下北郡的事。”
正有些困意的趙雲聽到這話,精神一振,等著朱正治接下來的話。
“前幾日朕和太子商議,關於北郡一事,朕想到的解決之法。”
朱正誌看著眾大臣好奇的眼神,繼續說道:“太子提議,從明江挖渠引水,引入到北郡,以此來解決北郡大旱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