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年間。
江南蘇城爆發洪災,大雨連降數日,天空如同被捅破了一般,飄潑大雨傾斜而下,蘇河水位頻頻暴漲,由於堤壩年久失修,又在泄洪無果的情況下,致使河堤崩決,洪水如猛獸般以一瀉千裏之勢席卷了整個蘇城,刹那間,房屋悉數傾倒,良田浸沒,致使萬千百姓無家可歸。
洪災過後,蘇城已徹底淪為一座廢墟,當地百姓雖有意收拾殘垣斷壁,繼續在這個養育自己的地方生活,然而洪災並非致命的,而是洪災過後所又引發了饑荒、瘟疫等係列問題。
首先是饑荒,洪災過後災民缺衣少糧,吃穿成為了百姓的頭等大事,官府雖開倉放糧全力救濟,但麵對如潮水般的災民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而這時更可怕的一個問題又發生了,瘟疫。
洪災過後由於水源遭到了大肆破壞,很多災民被迫飲用被汙染過的水,便感染上了瘧疾,傷寒等疾病,這類疾病感染力極強,往往一人得病還會傳染多人,患病者雖然一開始隻是咳嗽發燒,軟弱無力等輕症狀,但如果救治不及時也會導致內髒衰敗而死,隻是蘇城醫藥匱乏,突然麵對如此多的病人,也是有心無力,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又一個的病人死去。
不出半月,蘇城已是屍橫遍野,餓死病死之人數不勝數,一時之間蘇城黑煙四起,屍腐味在空中蔓延,伴隨著哭喊悲鳴之聲,整個蘇城有如人間煉獄一般。
蘇城百姓雖對家鄉有萬分不舍,但為保性命,不得不遠走他鄉,各自投奔親戚朋友而去,轉眼間,蘇城官道之上便湧現出大批災民組成的逃荒隊伍,隊伍連綿延長,遠遠望去,一眼竟望不到邊。
在逃荒隊伍末端跟隨著一戶塵姓人家,塵姓一家三口原本在蘇城以賣豆腐為生,家主塵海見城中百姓紛紛逃離,便匆匆跟著收拾了幾件衣物和家中僅有的一點碎銀,在有的便是一頭用來拉磨的毛驢和一輛賣豆腐用的板車,也加入到逃荒隊伍當中。
時值晌午,塵海一家隨著逃荒隊伍已經在官道上行走半日,雖天空已放晴,但地上依舊泥濘不堪,淤泥上印著密密麻麻的腳印與及深深的車輪軋痕,偶有蛇鼠亦在人們腳下亂竄,嚇得孩童哇哇大哭。
這時塵海拉停了毛驢,看看向官道旁一個七八歲的散發小女孩,隻見小女孩身穿麻布上衣,跪在一張卷裹著的草席旁放聲大哭,不知道草席裏死的是她的什麽親人,想來是有好心人幫她把屍體裹住,不至於讓屍體暴屍荒野讓禿鷲啄去,他望著眼前的一幕深深歎了口氣,他心生憐憫,從袋子拿出為數不多的一塊幹糧扔給了小女孩,雖然他也想幫助這小女孩,隻是這一路上病死,餓死的人數不勝數,他又能顧及多少。
隊伍又行了一個多時辰,已到了秉屬江南的倉州地界,隊伍開始稀疏起來,大多數人半道已分行而去,各去尋找親戚朋友投奔或去別處發展。
塵海坐在板車前上看著稀疏的人群發起愁來,別人或多或少有親戚朋友投靠,自己一家卻是不知該前往何處是好,不過一想天無絕人之路,憑自己一身氣力倒不至於餓死,迴頭對板車後的妻子李氏和十五歲的兒子塵風道:“我們去京城吧,早年我曾有去過,那是富庶之地,想來到那謀生也不難。”
“相公既然有了主意,我們隨你去便是。”李氏自身無主意,加上妄災之年,不敢有何奢想,隻求個溫飽,她看著板車上沉睡的兒子,心想這孩子也是命苦,年紀輕輕便要跟隨他們背井離鄉到處逃難。
說來也怪,塵海與李氏膚色都非白皙之人,而偏偏塵風卻是麵如白玉,唇薄如紙,手指更是纖細修長,如若不是他眉宇間帶著一絲俊逸之氣,怕是要讓人誤認為是女子之身。
李氏看著沉睡的塵風,眼中充滿了憐愛,手很平常的往他額頭上摸了一下,但不摸不要緊,一摸嚇了她一跳,原來她兒子並非沉睡,而是在發高燒,燒得他渾身無力,迷迷糊糊的像睡去一般。
“相公,風兒似乎發高燒了。”李氏驚慌的告訴塵海,又似在詢問塵海該怎樣是好。
“什麽?風兒發高燒了?”塵海一聽兒子發高燒,急忙拉緊韁繩讓毛驢停下,一臉慌張的來到板車用手摸了摸兒子額頭,確實發燙得厲害,頓時眉頭緊皺,似乎在擔心著什麽。
其實塵風從小就體弱多病,常年與藥罐相伴,發燒風寒之類的小病常有發生,塵海也早習以為常,隻是近日來瘟疫四起,一路上遍有著許多人因染病而死,他聽聞發燒便是早期症狀,他擔心的便是這個。
李氏見塵海默不作聲,急道:“我們快去找個大夫看一下風兒吧。”
塵海看了看彎曲悠長的官道,他心裏也著急,隻是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去哪尋找大夫,唯一的辦法隻能盡快趕路進京尋找大夫,但此地離京城少說也有百裏之遙,天黑之時都不知能否趕到,他沒在細想,急忙迴到板車上用力抽打著毛驢向京城而去。
塵風在板車上突然一陣抽冷,他微微睜開雙眼,看見李氏正在旁邊,用微弱的聲音說道:“娘…我冷。”
李氏把全身發燙的兒子抱在懷裏,心想兒子燒得如此的燙竟然還說冷,會不會是人家說的人的熱量慢慢消耗完之後就會…她不敢想下去,隻好用力抱緊塵風,安慰道:“風兒別怕,娘抱緊你就不冷了。”
塵海一聽塵風說冷,心裏更加著急,死命般抽打著毛驢,他恨不得馬上就到京城找大夫給塵風看病,隻是這毛驢隻有這麽快,真是讓他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突然他在官道上的一個岔口停了下來。
他望著官道上岔向山間的一條小道,他知道這條小道是可以更快到達京城的,隻是聽人說過這小道常有匪盜出沒,不僅搶人錢糧還會傷人性命,平常隻有藝高膽大之人才敢往這小道走,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趕著毛驢繞進了小道,心想救兒子的命要緊,其它的顧不得那麽多了。
江南蘇城爆發洪災,大雨連降數日,天空如同被捅破了一般,飄潑大雨傾斜而下,蘇河水位頻頻暴漲,由於堤壩年久失修,又在泄洪無果的情況下,致使河堤崩決,洪水如猛獸般以一瀉千裏之勢席卷了整個蘇城,刹那間,房屋悉數傾倒,良田浸沒,致使萬千百姓無家可歸。
洪災過後,蘇城已徹底淪為一座廢墟,當地百姓雖有意收拾殘垣斷壁,繼續在這個養育自己的地方生活,然而洪災並非致命的,而是洪災過後所又引發了饑荒、瘟疫等係列問題。
首先是饑荒,洪災過後災民缺衣少糧,吃穿成為了百姓的頭等大事,官府雖開倉放糧全力救濟,但麵對如潮水般的災民來說簡直是杯水車薪,而這時更可怕的一個問題又發生了,瘟疫。
洪災過後由於水源遭到了大肆破壞,很多災民被迫飲用被汙染過的水,便感染上了瘧疾,傷寒等疾病,這類疾病感染力極強,往往一人得病還會傳染多人,患病者雖然一開始隻是咳嗽發燒,軟弱無力等輕症狀,但如果救治不及時也會導致內髒衰敗而死,隻是蘇城醫藥匱乏,突然麵對如此多的病人,也是有心無力,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個又一個的病人死去。
不出半月,蘇城已是屍橫遍野,餓死病死之人數不勝數,一時之間蘇城黑煙四起,屍腐味在空中蔓延,伴隨著哭喊悲鳴之聲,整個蘇城有如人間煉獄一般。
蘇城百姓雖對家鄉有萬分不舍,但為保性命,不得不遠走他鄉,各自投奔親戚朋友而去,轉眼間,蘇城官道之上便湧現出大批災民組成的逃荒隊伍,隊伍連綿延長,遠遠望去,一眼竟望不到邊。
在逃荒隊伍末端跟隨著一戶塵姓人家,塵姓一家三口原本在蘇城以賣豆腐為生,家主塵海見城中百姓紛紛逃離,便匆匆跟著收拾了幾件衣物和家中僅有的一點碎銀,在有的便是一頭用來拉磨的毛驢和一輛賣豆腐用的板車,也加入到逃荒隊伍當中。
時值晌午,塵海一家隨著逃荒隊伍已經在官道上行走半日,雖天空已放晴,但地上依舊泥濘不堪,淤泥上印著密密麻麻的腳印與及深深的車輪軋痕,偶有蛇鼠亦在人們腳下亂竄,嚇得孩童哇哇大哭。
這時塵海拉停了毛驢,看看向官道旁一個七八歲的散發小女孩,隻見小女孩身穿麻布上衣,跪在一張卷裹著的草席旁放聲大哭,不知道草席裏死的是她的什麽親人,想來是有好心人幫她把屍體裹住,不至於讓屍體暴屍荒野讓禿鷲啄去,他望著眼前的一幕深深歎了口氣,他心生憐憫,從袋子拿出為數不多的一塊幹糧扔給了小女孩,雖然他也想幫助這小女孩,隻是這一路上病死,餓死的人數不勝數,他又能顧及多少。
隊伍又行了一個多時辰,已到了秉屬江南的倉州地界,隊伍開始稀疏起來,大多數人半道已分行而去,各去尋找親戚朋友投奔或去別處發展。
塵海坐在板車前上看著稀疏的人群發起愁來,別人或多或少有親戚朋友投靠,自己一家卻是不知該前往何處是好,不過一想天無絕人之路,憑自己一身氣力倒不至於餓死,迴頭對板車後的妻子李氏和十五歲的兒子塵風道:“我們去京城吧,早年我曾有去過,那是富庶之地,想來到那謀生也不難。”
“相公既然有了主意,我們隨你去便是。”李氏自身無主意,加上妄災之年,不敢有何奢想,隻求個溫飽,她看著板車上沉睡的兒子,心想這孩子也是命苦,年紀輕輕便要跟隨他們背井離鄉到處逃難。
說來也怪,塵海與李氏膚色都非白皙之人,而偏偏塵風卻是麵如白玉,唇薄如紙,手指更是纖細修長,如若不是他眉宇間帶著一絲俊逸之氣,怕是要讓人誤認為是女子之身。
李氏看著沉睡的塵風,眼中充滿了憐愛,手很平常的往他額頭上摸了一下,但不摸不要緊,一摸嚇了她一跳,原來她兒子並非沉睡,而是在發高燒,燒得他渾身無力,迷迷糊糊的像睡去一般。
“相公,風兒似乎發高燒了。”李氏驚慌的告訴塵海,又似在詢問塵海該怎樣是好。
“什麽?風兒發高燒了?”塵海一聽兒子發高燒,急忙拉緊韁繩讓毛驢停下,一臉慌張的來到板車用手摸了摸兒子額頭,確實發燙得厲害,頓時眉頭緊皺,似乎在擔心著什麽。
其實塵風從小就體弱多病,常年與藥罐相伴,發燒風寒之類的小病常有發生,塵海也早習以為常,隻是近日來瘟疫四起,一路上遍有著許多人因染病而死,他聽聞發燒便是早期症狀,他擔心的便是這個。
李氏見塵海默不作聲,急道:“我們快去找個大夫看一下風兒吧。”
塵海看了看彎曲悠長的官道,他心裏也著急,隻是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去哪尋找大夫,唯一的辦法隻能盡快趕路進京尋找大夫,但此地離京城少說也有百裏之遙,天黑之時都不知能否趕到,他沒在細想,急忙迴到板車上用力抽打著毛驢向京城而去。
塵風在板車上突然一陣抽冷,他微微睜開雙眼,看見李氏正在旁邊,用微弱的聲音說道:“娘…我冷。”
李氏把全身發燙的兒子抱在懷裏,心想兒子燒得如此的燙竟然還說冷,會不會是人家說的人的熱量慢慢消耗完之後就會…她不敢想下去,隻好用力抱緊塵風,安慰道:“風兒別怕,娘抱緊你就不冷了。”
塵海一聽塵風說冷,心裏更加著急,死命般抽打著毛驢,他恨不得馬上就到京城找大夫給塵風看病,隻是這毛驢隻有這麽快,真是讓他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突然他在官道上的一個岔口停了下來。
他望著官道上岔向山間的一條小道,他知道這條小道是可以更快到達京城的,隻是聽人說過這小道常有匪盜出沒,不僅搶人錢糧還會傷人性命,平常隻有藝高膽大之人才敢往這小道走,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趕著毛驢繞進了小道,心想救兒子的命要緊,其它的顧不得那麽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