琪哚快步走了幾步,高興道:“桂榮姨、娘子,傭人的事情解決了。”
“怎麽了?你從哪裏買來的,靠譜嗎?” 徐氏連忙問道。
譚得經和康進走了過來,兩人都微笑著。
康進解釋道:“秀姨,你不用擔心,其實是巧合。我們路過杏花路,有一個孩子正在賣身埋母親,我們停下來看看。姨丈和琪哚見這孩子麵容清正,誠懇,遂心生同情,賜銀十兩買之。”
徐氏驚訝道:“哎呀,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嗯,這孩子無疑是一個善良又孝順的孩子,帶他來陪六郎,是最好的決定。”康夫人說道。
琪哚點頭同意。
當他們看到有人賣身埋葬母親時,他們萌生了買下孩子的想法。
擠進人群後,發現這孩子五官端正,長相老實,不像那些狡猾的孩子。盡管穿著破爛的、滿是補丁的衣服,但幹淨整潔,讓琪哚有一種好感。
她還向周圍似乎更了解孩子的人詢問了孩子的情況。他們解釋說,孩子住在縣城郊區,是獨生子,今年十三歲。雖然他們的家庭並不富裕,但卻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三年前,父親得了重病,花光了積蓄求醫。後來他們不得不賣掉田地,但還是沒能挽救父親的生命。他去年去世了。母親悲痛欲絕,病重,為了讓她得到治療,他們賣掉了兩棟舊房子。母子倆住在一間搖搖欲墜的棚屋裏。這一年來,孩子一邊照顧母親的床邊,一邊打零工勉強度日。有人想收買他到有錢人家當傭人,但他拒絕了,因為擔心母親無人照顧。
孩子的故事真是讓人心痛。盡管他努力工作,但還是沒能拯救他的母親,最終在來世與父親團聚。他孤身一人,不得不出賣自己,給母親一個體麵的安葬。琪哚、譚得經、康進商量後,決定用十兩銀子買下這個孩子。雖然這個價格相對於通常從“牙子”那裏購買人的成本來說相對較高,但還是值得的,因為他們無法確定在這種情況下出售的人的背景。這孩子出身清白,讓他們安心。
孩子感激有機會為母親安葬,並為父親打理墳墓,連跪三拜以表達謝意。有了這些錢,他就能保證父母在地下安息。
在確定了孩子的安排後,他們不得不去當地政府辦公室正式辦理交易,這進一步拖延了時間。
聽到孩子的悲慘身世,徐氏和康夫人不禁深感感動和同情。“這孩子小小年紀,真是受了這麽多苦,真是讓人心痛。”兩人感歎道。
琪哚、譚得經、康進一直點頭同意,心中為小男孩的痛苦而沉重。
解決了小傭人的事情,他們告別了康夫人,乘著馬車迴家了。
路上,徐氏見琪哚心事重重,卻欲言又止。“娘,有什麽話就說吧。”琪哚聽出了母親的沉思,鼓勵道。
徐氏咬著嘴唇,終於開口:“朵,你昨天說的那個姓閻的男孩,還在春風得意樓嗎?”
琪哚搖搖頭。“沒有,他不在。我最近沒看見他在那裏。”
“哦。”徐氏表達了她的失望。
琪哚原本想進一步打聽閻思宏的情況,但她了解母親的性格。如果徐氏不願意分享,再多的追問也沒有答案,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天,康進駕著馬車到來。他報告說,上一批兩百斤藕已經賣掉了,他把賣錢賺的錢交給了徐氏。他又收迴了兩百斤藕。
日子一天天過去,康進大約每隔一天就來接一些藕,漸漸地,他們對琪哚、六橘等人也越來越熟悉了。采摘藕的工作已接近尾聲,六郎上學的安排也已確定,譚得經前往康家將孩子帶迴琪哚住處。孩子很快就認識了六郎。
到了琪哚家,孩子立刻跪下說道:“多謝師父、夫人救了我。”
“好孩子,請起身吧。”徐氏趕緊扶他站起來。“年輕人,你叫什麽名字?”
“我以前叫長生,現在請夫人給我起個名字。”孩子正式迴答。
“好孩子,長生是你父母給你取的名字,很好聽,以後就一直這麽叫你了。”徐氏溫柔地答道。
“謝謝夫人。”長生再次道謝。
琪哚看著長生謙恭恭敬的樣子,意識到康夫人的教導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徐氏遂召六郎前來,結識長生。
“師尊。”長生再次跪下,行禮。
六郎被這正式的動作嚇了一跳,他不習慣這樣的表現。他看了看琪哚,琪哚微笑著走過去,向六郎解釋長生是誰。一番介紹後,六郎伸出了手,兩人便開始交談起來。
介紹完之後,徐氏又給長生分享了一些關於六郎的日常生活、習慣等信息。她還為大家講解了如何準備藥材以及其他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細節。
鄭婉如也陪著一同前往。
一行人到了懷仁書院門口,分別下了馬車。
譚得經伸手去拿六郎的行李,長生眼疾手快,搶先拿過包袱,背在了身上,手上又提了兩個。
在譚得經強烈的要求之下,長生才將手上的一個包袱給了他。
鄭婉如在一旁瞧著暗暗點頭,對琪哚低聲道,“這孩子不錯,是個手腳利索的,有他照顧六郎,你們也該放心了。”
“是啊,長生真的十分勤快,裏裏外外伺候人的活兒都做得十分好。”琪哚輕聲應著。
長生雖是獨子,但因父母親身體不好,他比一般人家的孩子還要懂事,洗衣做飯煎藥之類的活兒樣樣做得精,就連一般的針線活也做得非常出色,遠勝琪哚。
這兩日在家裏見他伺候六郎的穩重模樣,琪哚一家人都十分滿意。
而且經過兩日的相處,六郎也十分喜歡長生。
長生話不多,年紀比六郎大,行事說話十分沉穩,說他是小廝,倒更像是兄長一樣。
徐氏蹲下身子,牽著六郎的手,細細叮囑著,第一次讓他出門在外,雖然有人照顧,可做母親的這顆心哪兒能放得下。
六郎十分聽話的點頭,連聲應著是。
鄭婉如帶著琪哚一家人去找了沈懷仁。
沈懷仁立馬吩咐人安排好六郎的住處。
書院有膳堂,專供學子和先生們用餐,每月隻需要交夥食費即可。
如此一來,倒十分方便,不用長生每日去采購食材過來做飯。
譚得經與琪哚一起將六郎的入學手續妥善辦理。
沈懷仁親自帶著六郎去見了先生。
先生是位年約四旬的夫子,見到六郎,溫和地考較了幾句,輕輕頷首。他說六郎可以隨班上課,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課下去請教。
“多謝先生!”六郎聽完先生的話,立馬一揖倒地,表示感謝。
譚得經夫婦也忙道了謝。
先生見六郎年紀雖小,但懂得禮數周全,眼睛裏滿是讚賞。
“怎麽了?你從哪裏買來的,靠譜嗎?” 徐氏連忙問道。
譚得經和康進走了過來,兩人都微笑著。
康進解釋道:“秀姨,你不用擔心,其實是巧合。我們路過杏花路,有一個孩子正在賣身埋母親,我們停下來看看。姨丈和琪哚見這孩子麵容清正,誠懇,遂心生同情,賜銀十兩買之。”
徐氏驚訝道:“哎呀,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嗯,這孩子無疑是一個善良又孝順的孩子,帶他來陪六郎,是最好的決定。”康夫人說道。
琪哚點頭同意。
當他們看到有人賣身埋葬母親時,他們萌生了買下孩子的想法。
擠進人群後,發現這孩子五官端正,長相老實,不像那些狡猾的孩子。盡管穿著破爛的、滿是補丁的衣服,但幹淨整潔,讓琪哚有一種好感。
她還向周圍似乎更了解孩子的人詢問了孩子的情況。他們解釋說,孩子住在縣城郊區,是獨生子,今年十三歲。雖然他們的家庭並不富裕,但卻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三年前,父親得了重病,花光了積蓄求醫。後來他們不得不賣掉田地,但還是沒能挽救父親的生命。他去年去世了。母親悲痛欲絕,病重,為了讓她得到治療,他們賣掉了兩棟舊房子。母子倆住在一間搖搖欲墜的棚屋裏。這一年來,孩子一邊照顧母親的床邊,一邊打零工勉強度日。有人想收買他到有錢人家當傭人,但他拒絕了,因為擔心母親無人照顧。
孩子的故事真是讓人心痛。盡管他努力工作,但還是沒能拯救他的母親,最終在來世與父親團聚。他孤身一人,不得不出賣自己,給母親一個體麵的安葬。琪哚、譚得經、康進商量後,決定用十兩銀子買下這個孩子。雖然這個價格相對於通常從“牙子”那裏購買人的成本來說相對較高,但還是值得的,因為他們無法確定在這種情況下出售的人的背景。這孩子出身清白,讓他們安心。
孩子感激有機會為母親安葬,並為父親打理墳墓,連跪三拜以表達謝意。有了這些錢,他就能保證父母在地下安息。
在確定了孩子的安排後,他們不得不去當地政府辦公室正式辦理交易,這進一步拖延了時間。
聽到孩子的悲慘身世,徐氏和康夫人不禁深感感動和同情。“這孩子小小年紀,真是受了這麽多苦,真是讓人心痛。”兩人感歎道。
琪哚、譚得經、康進一直點頭同意,心中為小男孩的痛苦而沉重。
解決了小傭人的事情,他們告別了康夫人,乘著馬車迴家了。
路上,徐氏見琪哚心事重重,卻欲言又止。“娘,有什麽話就說吧。”琪哚聽出了母親的沉思,鼓勵道。
徐氏咬著嘴唇,終於開口:“朵,你昨天說的那個姓閻的男孩,還在春風得意樓嗎?”
琪哚搖搖頭。“沒有,他不在。我最近沒看見他在那裏。”
“哦。”徐氏表達了她的失望。
琪哚原本想進一步打聽閻思宏的情況,但她了解母親的性格。如果徐氏不願意分享,再多的追問也沒有答案,所以也就不了了之了。
第二天,康進駕著馬車到來。他報告說,上一批兩百斤藕已經賣掉了,他把賣錢賺的錢交給了徐氏。他又收迴了兩百斤藕。
日子一天天過去,康進大約每隔一天就來接一些藕,漸漸地,他們對琪哚、六橘等人也越來越熟悉了。采摘藕的工作已接近尾聲,六郎上學的安排也已確定,譚得經前往康家將孩子帶迴琪哚住處。孩子很快就認識了六郎。
到了琪哚家,孩子立刻跪下說道:“多謝師父、夫人救了我。”
“好孩子,請起身吧。”徐氏趕緊扶他站起來。“年輕人,你叫什麽名字?”
“我以前叫長生,現在請夫人給我起個名字。”孩子正式迴答。
“好孩子,長生是你父母給你取的名字,很好聽,以後就一直這麽叫你了。”徐氏溫柔地答道。
“謝謝夫人。”長生再次道謝。
琪哚看著長生謙恭恭敬的樣子,意識到康夫人的教導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徐氏遂召六郎前來,結識長生。
“師尊。”長生再次跪下,行禮。
六郎被這正式的動作嚇了一跳,他不習慣這樣的表現。他看了看琪哚,琪哚微笑著走過去,向六郎解釋長生是誰。一番介紹後,六郎伸出了手,兩人便開始交談起來。
介紹完之後,徐氏又給長生分享了一些關於六郎的日常生活、習慣等信息。她還為大家講解了如何準備藥材以及其他與日常生活相關的細節。
鄭婉如也陪著一同前往。
一行人到了懷仁書院門口,分別下了馬車。
譚得經伸手去拿六郎的行李,長生眼疾手快,搶先拿過包袱,背在了身上,手上又提了兩個。
在譚得經強烈的要求之下,長生才將手上的一個包袱給了他。
鄭婉如在一旁瞧著暗暗點頭,對琪哚低聲道,“這孩子不錯,是個手腳利索的,有他照顧六郎,你們也該放心了。”
“是啊,長生真的十分勤快,裏裏外外伺候人的活兒都做得十分好。”琪哚輕聲應著。
長生雖是獨子,但因父母親身體不好,他比一般人家的孩子還要懂事,洗衣做飯煎藥之類的活兒樣樣做得精,就連一般的針線活也做得非常出色,遠勝琪哚。
這兩日在家裏見他伺候六郎的穩重模樣,琪哚一家人都十分滿意。
而且經過兩日的相處,六郎也十分喜歡長生。
長生話不多,年紀比六郎大,行事說話十分沉穩,說他是小廝,倒更像是兄長一樣。
徐氏蹲下身子,牽著六郎的手,細細叮囑著,第一次讓他出門在外,雖然有人照顧,可做母親的這顆心哪兒能放得下。
六郎十分聽話的點頭,連聲應著是。
鄭婉如帶著琪哚一家人去找了沈懷仁。
沈懷仁立馬吩咐人安排好六郎的住處。
書院有膳堂,專供學子和先生們用餐,每月隻需要交夥食費即可。
如此一來,倒十分方便,不用長生每日去采購食材過來做飯。
譚得經與琪哚一起將六郎的入學手續妥善辦理。
沈懷仁親自帶著六郎去見了先生。
先生是位年約四旬的夫子,見到六郎,溫和地考較了幾句,輕輕頷首。他說六郎可以隨班上課,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課下去請教。
“多謝先生!”六郎聽完先生的話,立馬一揖倒地,表示感謝。
譚得經夫婦也忙道了謝。
先生見六郎年紀雖小,但懂得禮數周全,眼睛裏滿是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