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幾日,皇帝都宿在鳳儀宮。
原來如老樹枯枝毫無生氣的鳳儀宮突然間就老樹生花,繁華熱鬧起來。
連平時神色淡淡的皇後笑起來也有幾分春風得意的感覺。
原來被皇後免掉的每日請安恢複,皇後說後宮清冷,各宮姐妹應該多走動才熱鬧。
喜歡清靜的皇後也歡迎妃嬪們帶著公主們到鳳儀宮玩,和月公主甚至還得了能與太子伴讀的機會。雖然不是一起上學了,課後與太子一起練字溫書,對於一個庶出公主來說亦是天大的恩賜。
有與太子親近的情誼,以後議親便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芳淑儀又因公主升兩級,是僅次於妃位下的貴嬪。進宮數年一直默默無聞,一朝封貴嬪,連著在朝為官的父兄官運也亨通起來。聽說因政績頗佳,一直被外放的兄長有望明年迴京任職,一家子就都團聚。
為此,芳貴嬪本來覺得此生如死水一般無望,忽然驚喜連連,更是對皇後感恩戴德。
這日清早,眾妃嬪按時辰來給皇後請安。芳貴嬪總是來得最早,臉上的笑意從來沒有消減過。
淑貴妃因為照顧年幼的二皇子,由太後開口免掉每日請安。但是大封後第一日,怎麽也得來鳳儀宮謝恩才是。
皇後倒沒有想著淑貴妃會起個大早來請安。
於是聽到外麵內侍稟報淑妃到時。眾人正驚訝淑貴妃怎麽來了,還來得這樣早時,淑妃一襲緋色的繡鸞鳥長袍已經出現在眾人麵前。
剛才還談笑風生的正殿,一下子就鴉雀無聲,目光都落在緩緩邁步進來的淑貴妃身上。
眾人隻覺得眼前一亮,淑貴妃如朝陽,天地間的光彩都被她奪走。
令眾人驚奇的是她高高發髻上偌大燦爛的鳳冠是貴妃所戴九尾鳳凰,鳳凰口銜一顆拇指頭大小的紅寶石正垂於眉心,讓淑中妃的絕世容顏又添幾分嬌豔明媚。
“妾向皇後娘娘問安,娘娘風華永駐。”淑貴妃堪堪福了福,未等皇後開口已站起來。目光輕輕掠過眾人,眼中微露不屑。
這些人,她都不記得誰是誰。
皇後心情一直很好,並沒同她計較這些細枝末節。以前受她的委屈比這更過分的有的是,沒必要為這種小事鬧得不歡。
“淑貴妃今日來得正好,這下子後宮的眾姐妹都湊齊了,真真是難得。”皇後笑著,目光掃視過座下麵色各異的一幹人等。
妃嬪的目光都落在淑貴妃的身上,瞧著那一身華貴的裝束半是嘲諷半是羨慕。
今日並非大節慶,皇後裝扮樸素,連發髻上都隻是插著隻十二支少點綴的素釵。其他眾人前幾日來時見著也不敢打扮得太過鮮豔,所以穿戴樸素,不敢與皇後爭豔。
可是淑貴妃素來喜好奢華,今日來耀武揚威也穿得華麗。倒把眾人襯得灰頭土臉,有些尷尬。
“皇後請封後宮,妾幸與有榮焉。妾謝過皇後美意。”叔貴妃沒有忘記正事,略略低了低膝蓋。
“大家都是姐妹,自然人人有份。也是陛下恩典,姐妹都要銘記於心才是。”皇後也打著官腔。
皇後讓座,盡管淑貴妃沒來請安,她右下首座卻是無人敢坐的。
因妃位無人,左下首座是芳貴嬪。兩人正好對坐。
一連得意幾日的芳貴嬪瞧淑貴妃那鄙視輕蔑的目光,渾身立即不自在起來,低頭咽了咽口水。
比家世比容貌比榮寵,芳貴嬪都是無法與淑貴妃相比的。因為妃位空缺按品級坐才對淑貴妃對坐,底氣便有些不足。
淑貴妃明眸皓齒,一笑嫣然:“聽說芳貴嬪連升兩級,還未恭賀姐姐呢。今日湊巧,竟不用去姐姐宮裏了。妹妹恭賀芳貴嬪,待到來日再誕下皇子,就可以再連升兩級真的與妹妹我平起平坐了。”
嘴裏說是恭賀,身子斜斜地倚靠在紫檀雕花椅子上,斜睨著隻坐半個屁股、背脊卻挺直的芳貴嬪。
諷刺意味真的是毫不掩飾,一字一句都是嘲諷芳貴嬪不配與她對坐。
芳貴嬪心中氣極,淑貴妃的容不得人小性子世人皆知,早知她今日破天荒要來打死也不坐她對麵這個位置。臉上頓時一時青一時白,緊拽著絲帕強忍著不讓自己失態。
其餘眾妃嬪品級比芳貴嬪都要低,自然也惹不起淑貴妃,隻能暗暗地僥幸自己不要被淑貴妃給牽扯到。
淑貴妃輕眼環視一周,見眾妃嬪都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出聲,哪裏敢跟她爭辯幾句。心下得意,目光又落迴皇後身上,頗有些耀武揚威。
皇後麵容和煦:“大家都是伺候陛下的姐妹,不分高低的。淑貴妃這樣的好福氣是我等姐妹羨慕都羨慕不來的。莫約等到九月下旬秀女進宮,更是熱鬧。隻是舊人比不得老人,大家還是要和睦相處,一起常常走動方能打發時光。聽說汪相的嫡長孫女此次也入選,身份尊貴,姿容秀麗。到時大家都要一看看這名門出身的少女是何等的氣派。”
眾人一聽汪相的嫡長孫女,便生了些好奇。聽說這名貴女可是按照皇後的標準來培養的,畢竟汪氏當貴妃的有,當皇後的可沒有。而這位女子容貌才情都是上上之選,入選是肯定的。
提到汪相的嫡長孫女,淑貴妃臉上有些不自在。
淑貴妃還未入宮之時,經常有人把她與汪相嫡孫女相比,最後結論各方麵都是略遜一籌。她依附太後,才直接入宮伴駕。而那位年紀比她小一歲,堪堪卡著選秀這個點進來,分明是與她作對。
依托太後進宮,與千挑萬選經過選秀入宮,本質上有著差別。淑貴妃靠的是蔭護,而人家是正大光明競選。
不過她現在已是淑貴妃,肯定是壓著別人一頭的。
再說這後宮還是太後說了算,就算她是汪相嫡長孫女又如何,還不是受人轄製。
淑貴妃興致欠欠,本來她就隻是來走個過場。既然目的達成了,那就沒必要與這些低品級妃嬪在一起坐著。坐著也不自在,反倒是離開大家都要好過。於是以二皇子離母妃太久會哭鬧為由,起身告辭退去。
待淑貴妃一行人身影消失在鳳儀宮大門,眾人才敢竊竊私語起來。
“娘娘,您看淑貴妃這個樣子哪裏把您放在眼裏,想來便來,想走便走。”芳貴嬪剛才被壓抑的情緒頓時宣泄出來。這幾日她得了皇後青眼,說話也大膽起來。
皇後依然掛著笑意:“淑貴妃年紀輕輕便封了貴妃,氣勢盛也是應該的。諸位姐妹可還要加把勁,來日誕下皇子,貴妃之位也未為不可。不能一味瞧著別人的好,自己升高得了好才是真的好。”
眾人稱是。
原來如老樹枯枝毫無生氣的鳳儀宮突然間就老樹生花,繁華熱鬧起來。
連平時神色淡淡的皇後笑起來也有幾分春風得意的感覺。
原來被皇後免掉的每日請安恢複,皇後說後宮清冷,各宮姐妹應該多走動才熱鬧。
喜歡清靜的皇後也歡迎妃嬪們帶著公主們到鳳儀宮玩,和月公主甚至還得了能與太子伴讀的機會。雖然不是一起上學了,課後與太子一起練字溫書,對於一個庶出公主來說亦是天大的恩賜。
有與太子親近的情誼,以後議親便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
芳淑儀又因公主升兩級,是僅次於妃位下的貴嬪。進宮數年一直默默無聞,一朝封貴嬪,連著在朝為官的父兄官運也亨通起來。聽說因政績頗佳,一直被外放的兄長有望明年迴京任職,一家子就都團聚。
為此,芳貴嬪本來覺得此生如死水一般無望,忽然驚喜連連,更是對皇後感恩戴德。
這日清早,眾妃嬪按時辰來給皇後請安。芳貴嬪總是來得最早,臉上的笑意從來沒有消減過。
淑貴妃因為照顧年幼的二皇子,由太後開口免掉每日請安。但是大封後第一日,怎麽也得來鳳儀宮謝恩才是。
皇後倒沒有想著淑貴妃會起個大早來請安。
於是聽到外麵內侍稟報淑妃到時。眾人正驚訝淑貴妃怎麽來了,還來得這樣早時,淑妃一襲緋色的繡鸞鳥長袍已經出現在眾人麵前。
剛才還談笑風生的正殿,一下子就鴉雀無聲,目光都落在緩緩邁步進來的淑貴妃身上。
眾人隻覺得眼前一亮,淑貴妃如朝陽,天地間的光彩都被她奪走。
令眾人驚奇的是她高高發髻上偌大燦爛的鳳冠是貴妃所戴九尾鳳凰,鳳凰口銜一顆拇指頭大小的紅寶石正垂於眉心,讓淑中妃的絕世容顏又添幾分嬌豔明媚。
“妾向皇後娘娘問安,娘娘風華永駐。”淑貴妃堪堪福了福,未等皇後開口已站起來。目光輕輕掠過眾人,眼中微露不屑。
這些人,她都不記得誰是誰。
皇後心情一直很好,並沒同她計較這些細枝末節。以前受她的委屈比這更過分的有的是,沒必要為這種小事鬧得不歡。
“淑貴妃今日來得正好,這下子後宮的眾姐妹都湊齊了,真真是難得。”皇後笑著,目光掃視過座下麵色各異的一幹人等。
妃嬪的目光都落在淑貴妃的身上,瞧著那一身華貴的裝束半是嘲諷半是羨慕。
今日並非大節慶,皇後裝扮樸素,連發髻上都隻是插著隻十二支少點綴的素釵。其他眾人前幾日來時見著也不敢打扮得太過鮮豔,所以穿戴樸素,不敢與皇後爭豔。
可是淑貴妃素來喜好奢華,今日來耀武揚威也穿得華麗。倒把眾人襯得灰頭土臉,有些尷尬。
“皇後請封後宮,妾幸與有榮焉。妾謝過皇後美意。”叔貴妃沒有忘記正事,略略低了低膝蓋。
“大家都是姐妹,自然人人有份。也是陛下恩典,姐妹都要銘記於心才是。”皇後也打著官腔。
皇後讓座,盡管淑貴妃沒來請安,她右下首座卻是無人敢坐的。
因妃位無人,左下首座是芳貴嬪。兩人正好對坐。
一連得意幾日的芳貴嬪瞧淑貴妃那鄙視輕蔑的目光,渾身立即不自在起來,低頭咽了咽口水。
比家世比容貌比榮寵,芳貴嬪都是無法與淑貴妃相比的。因為妃位空缺按品級坐才對淑貴妃對坐,底氣便有些不足。
淑貴妃明眸皓齒,一笑嫣然:“聽說芳貴嬪連升兩級,還未恭賀姐姐呢。今日湊巧,竟不用去姐姐宮裏了。妹妹恭賀芳貴嬪,待到來日再誕下皇子,就可以再連升兩級真的與妹妹我平起平坐了。”
嘴裏說是恭賀,身子斜斜地倚靠在紫檀雕花椅子上,斜睨著隻坐半個屁股、背脊卻挺直的芳貴嬪。
諷刺意味真的是毫不掩飾,一字一句都是嘲諷芳貴嬪不配與她對坐。
芳貴嬪心中氣極,淑貴妃的容不得人小性子世人皆知,早知她今日破天荒要來打死也不坐她對麵這個位置。臉上頓時一時青一時白,緊拽著絲帕強忍著不讓自己失態。
其餘眾妃嬪品級比芳貴嬪都要低,自然也惹不起淑貴妃,隻能暗暗地僥幸自己不要被淑貴妃給牽扯到。
淑貴妃輕眼環視一周,見眾妃嬪都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出聲,哪裏敢跟她爭辯幾句。心下得意,目光又落迴皇後身上,頗有些耀武揚威。
皇後麵容和煦:“大家都是伺候陛下的姐妹,不分高低的。淑貴妃這樣的好福氣是我等姐妹羨慕都羨慕不來的。莫約等到九月下旬秀女進宮,更是熱鬧。隻是舊人比不得老人,大家還是要和睦相處,一起常常走動方能打發時光。聽說汪相的嫡長孫女此次也入選,身份尊貴,姿容秀麗。到時大家都要一看看這名門出身的少女是何等的氣派。”
眾人一聽汪相的嫡長孫女,便生了些好奇。聽說這名貴女可是按照皇後的標準來培養的,畢竟汪氏當貴妃的有,當皇後的可沒有。而這位女子容貌才情都是上上之選,入選是肯定的。
提到汪相的嫡長孫女,淑貴妃臉上有些不自在。
淑貴妃還未入宮之時,經常有人把她與汪相嫡孫女相比,最後結論各方麵都是略遜一籌。她依附太後,才直接入宮伴駕。而那位年紀比她小一歲,堪堪卡著選秀這個點進來,分明是與她作對。
依托太後進宮,與千挑萬選經過選秀入宮,本質上有著差別。淑貴妃靠的是蔭護,而人家是正大光明競選。
不過她現在已是淑貴妃,肯定是壓著別人一頭的。
再說這後宮還是太後說了算,就算她是汪相嫡長孫女又如何,還不是受人轄製。
淑貴妃興致欠欠,本來她就隻是來走個過場。既然目的達成了,那就沒必要與這些低品級妃嬪在一起坐著。坐著也不自在,反倒是離開大家都要好過。於是以二皇子離母妃太久會哭鬧為由,起身告辭退去。
待淑貴妃一行人身影消失在鳳儀宮大門,眾人才敢竊竊私語起來。
“娘娘,您看淑貴妃這個樣子哪裏把您放在眼裏,想來便來,想走便走。”芳貴嬪剛才被壓抑的情緒頓時宣泄出來。這幾日她得了皇後青眼,說話也大膽起來。
皇後依然掛著笑意:“淑貴妃年紀輕輕便封了貴妃,氣勢盛也是應該的。諸位姐妹可還要加把勁,來日誕下皇子,貴妃之位也未為不可。不能一味瞧著別人的好,自己升高得了好才是真的好。”
眾人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