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鳳儀宮,皇後臉上強裝的從容頓時卸了個幹淨,隻有劫後餘生的蒼白。內心還因為剛才太後一番言語而慌亂不已,癱坐在鳳椅上。
“趙宮令,是不是本宮還是太弱?太後輕飄飄地一句話就讓本宮失了分寸。若是太後真的帶走彌兒,本宮……彌兒是本宮在這皇城之中的唯一,若沒彌兒在身邊本宮即使是皇後又如何?”
趙宮令趕緊安慰她:“娘娘是太過於擔憂太子殿下,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啊。再說太後已經說不帶走小殿下,娘娘不必憂慮過度。”
皇後點點頭:“什麽樣的折磨本宮都受得,就是受不了與彌兒分開。宮裏那些人冷嘲熱諷也好,背地裏說本宮比不上淑妃也好,太後不待見也好,隻要彌兒在身邊,一切都好。”
趙宮令道:“娘娘還有陛下啊,昨夜瞧著陛下對娘娘眉宇間溫柔了些。”
皇後搖搖頭:“陛下的寵愛太過飄忽不定,本宮容貌本就不及淑妃。又被教養得無趣,性情也不討喜。更比不得那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昨夜也是因為彌兒的緣故,不是皇帝偏愛本宮。”
趙宮令遲疑一下還是開口:“奴婢瞧著離王夫妻恩愛非常,皇後何不向離王妃討教一下夫妻之道?”
皇後臉上窘迫心中扭捏:“這樣不好吧?”
這種隱秘之事怎好向外人道出?
趙宮令語重心長勸解:“在這深宮之中,不外乎母以子貴,子憑母貴,隻母子相互扶持方得長久。太子在娘娘身邊長大,自然是父母和睦方能給太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陛下壯年,以後肯定少不了選妃。這後宮中的美人隻會更多不會變少,獨寵是萬萬不能奢望的。但可以從陛下身上得到想要的。男子都喜歡女子順自己意,娘娘若不是做出些改變。以後太後娘娘耍起威風來半點依靠都沒有才是危險,像那浮萍無根隻能隨波逐流,飄忽不定。”
皇後若有所思,點點頭。
***
自從去過靖安國公府,請帖像雪花一樣飛來。
五娘忙著把之前見過的人理清關係,能記住的人臉都做好特征標識,生怕下次見到認錯就很尷尬。
這是離王府歸京後過的第一個大節,李姑姑與江姑姑兩人商量著怎麽布置府中有些過節的氣氛。水秀跟著她們忙裏忙外,甚是喜悅。
原來遂人過節這麽隆重啊,連吃食品種都做得很多。
離川過中秋有吃糍粑的習俗,把搗爛成泥的糯米飯揉捏成團壓製成一個大餅就是糍粑,糍粑做得像月亮一樣又大又圓。而北都吃的是做工更繁複、口味更多的月餅,香甜可口。
還有廊下掛著可愛的花燈,也十分精巧。
楚夢棲忽被召入宮,一路思忖著陛下不是像是個很閑的人。
早上皇帝有早朝,所以楚夢棲並不忙著趕路,等待真的是一件很無聊的事,不如慢慢去。
中秋的北都,已經有了過節的氣息,大街上都飄浮著一油脂混合甜膩的香味。
街上人來人往,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過氣的喜悅。
中秋原為祭祀月神保佑和豐收,想到一路過來的那群秋收後還佝僂地撿穀穗的百姓,楚夢棲心情變得沉重。
紅牆琉璃瓦的後宮漸漸清晰,總讓人覺得一種無形的威壓。
馬車忽然停了下來,楚夢棲以為到宮門口,正準備起身撩開簾子下車。
左蒙的聲音響起:“殿下,前麵來有輛馬車行駛過來,並沒有減速的樣子。”
楚夢棲提醒過左蒙,北都遍地都是達官貴人。他們初來乍到,能讓則讓,能忍則忍。
楚夢棲撩開簾子,一輛漆得烏黑發亮的馬車在左右兩隊帶甲的士兵護送下正緩緩朝他們而來。車棚四角垂下的銅鈴伴隨著行駛而晃動,發出陣陣清晰悅耳的鈴聲。車廂外觀也裝飾華麗,紋樣繁複,勾勒得十分華麗。
拉車馬是三匹青色的駿馬,步伐整齊劃一,一看就千挑萬選且訓練有素。
車棚四角垂下的銅鈴下懸掛著汪字木牌,難怪左蒙會主動停下來讓道,這是汪氏的馬車。
未等楚夢棲開口問對麵是誰,對麵馬車主人倒是先撩起簾子,露出一張略有風霜的男子臉來。那男子看樣子莫約四五十歲,因為保養得當略有皺紋的臉皮十分白淨,穿一身正二品紫袍官服。眼眯成一條細長的線,見著對麵衣飾尊貴的玄色衣袍男子,五官長得賞心悅目,麵如秋月。那人嘴角揚起含笑的,沒有絲毫的恭敬,明明白白寫著輕蔑兩個字。
對方並沒有下車的意思,且敷衍地拱拱手:“下官禮部尚書汪渤參見離王殿下,下官趕著迴府參加小女及笄禮。就先行一步了,還請殿下見諒。今早陛下與下官討論好多政務才耽誤迴府的時間,離王殿下迴京也休息好些時日,應該沒什麽急事。殿下不會怪下官無禮吧?”
居然是汪相汪澄族弟,繼相汪渤,能在這宮門口碰到,還真是有趣。
兵甲整齊的車隊氣勢上就贏不少,汪渤仗著家族勢力有恃無恐又不是什麽新鮮事。
楚夢棲臉上笑容真誠未見半分不快,也拱手迴禮:“汪尚書乃國之重臣,有急事理應先行。本王恭賀汪氏貴女芳華曜日,喜樂安康。江尚書請——”說完做了一個優雅的請手勢。
汪渤似乎很滿意楚夢棲的態度,迴一個禮以示感謝便放下簾子,馬車施施然從旁邊而過。
左蒙看著那行人大搖大擺地從身邊路過,才讓車夫驅車前行。
楚夢棲坐在馬車內,聽著那行人遠去的聲音,嘴角翹了翹。
汪氏一族猖狂如此,難怪陛下如此忌憚。
進了章華殿,皇帝已經下朝換上一襲玄色龍袍,坐在案前批改奏章。而案上左右兩邊都堆了好些奏章。
何慶向楚夢棲投來目光,隻是輕微掠過,楚夢棲看到皇帝平靜的神色,就明白皇兄今天又不高興。
“臣弟參見陛下。”楚夢棲規規矩矩行禮。
等行完禮,皇帝才抬起頭,放下筆淡淡道:“七弟免禮吧。無事讓你進宮來陪朕,真是辛苦你了。”
楚夢棲道:“臣弟現在一切都是陛下的恩賜。這些天臣弟兩耳不聞窗外事,每天過的日子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一想到王府庫房裏還有陛下賞賜的那麽寶貝,就高興得睡不著覺,別提多麽逍遙自在。哪像陛下,日理萬機,憂心國事。這倒顯得自己德不配位,屍位素餐,內心不安。”
“若隻是憂心國事就好了,家事也煩心。”皇帝言語中似乎有些不能向外人道的無奈。
“哦?國事臣弟身無一職,隻怕幫不上什麽忙。家事嘛?臣弟乃是陛下的弟弟,亦是家人。不知道能不能替陛下分擔一些呢?”
皇帝扔了筆:“那七弟就陪朕走走吧。這偌大的天下也隻能七弟與朕說說心裏話。”
“臣弟榮幸之至。”
楚夢棲腹誹:果然讓我進宮就沒好事發生。
“趙宮令,是不是本宮還是太弱?太後輕飄飄地一句話就讓本宮失了分寸。若是太後真的帶走彌兒,本宮……彌兒是本宮在這皇城之中的唯一,若沒彌兒在身邊本宮即使是皇後又如何?”
趙宮令趕緊安慰她:“娘娘是太過於擔憂太子殿下,兒女是父母的心頭肉啊。再說太後已經說不帶走小殿下,娘娘不必憂慮過度。”
皇後點點頭:“什麽樣的折磨本宮都受得,就是受不了與彌兒分開。宮裏那些人冷嘲熱諷也好,背地裏說本宮比不上淑妃也好,太後不待見也好,隻要彌兒在身邊,一切都好。”
趙宮令道:“娘娘還有陛下啊,昨夜瞧著陛下對娘娘眉宇間溫柔了些。”
皇後搖搖頭:“陛下的寵愛太過飄忽不定,本宮容貌本就不及淑妃。又被教養得無趣,性情也不討喜。更比不得那人在陛下心中的分量。昨夜也是因為彌兒的緣故,不是皇帝偏愛本宮。”
趙宮令遲疑一下還是開口:“奴婢瞧著離王夫妻恩愛非常,皇後何不向離王妃討教一下夫妻之道?”
皇後臉上窘迫心中扭捏:“這樣不好吧?”
這種隱秘之事怎好向外人道出?
趙宮令語重心長勸解:“在這深宮之中,不外乎母以子貴,子憑母貴,隻母子相互扶持方得長久。太子在娘娘身邊長大,自然是父母和睦方能給太子樹立一個好榜樣。陛下壯年,以後肯定少不了選妃。這後宮中的美人隻會更多不會變少,獨寵是萬萬不能奢望的。但可以從陛下身上得到想要的。男子都喜歡女子順自己意,娘娘若不是做出些改變。以後太後娘娘耍起威風來半點依靠都沒有才是危險,像那浮萍無根隻能隨波逐流,飄忽不定。”
皇後若有所思,點點頭。
***
自從去過靖安國公府,請帖像雪花一樣飛來。
五娘忙著把之前見過的人理清關係,能記住的人臉都做好特征標識,生怕下次見到認錯就很尷尬。
這是離王府歸京後過的第一個大節,李姑姑與江姑姑兩人商量著怎麽布置府中有些過節的氣氛。水秀跟著她們忙裏忙外,甚是喜悅。
原來遂人過節這麽隆重啊,連吃食品種都做得很多。
離川過中秋有吃糍粑的習俗,把搗爛成泥的糯米飯揉捏成團壓製成一個大餅就是糍粑,糍粑做得像月亮一樣又大又圓。而北都吃的是做工更繁複、口味更多的月餅,香甜可口。
還有廊下掛著可愛的花燈,也十分精巧。
楚夢棲忽被召入宮,一路思忖著陛下不是像是個很閑的人。
早上皇帝有早朝,所以楚夢棲並不忙著趕路,等待真的是一件很無聊的事,不如慢慢去。
中秋的北都,已經有了過節的氣息,大街上都飄浮著一油脂混合甜膩的香味。
街上人來人往,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過氣的喜悅。
中秋原為祭祀月神保佑和豐收,想到一路過來的那群秋收後還佝僂地撿穀穗的百姓,楚夢棲心情變得沉重。
紅牆琉璃瓦的後宮漸漸清晰,總讓人覺得一種無形的威壓。
馬車忽然停了下來,楚夢棲以為到宮門口,正準備起身撩開簾子下車。
左蒙的聲音響起:“殿下,前麵來有輛馬車行駛過來,並沒有減速的樣子。”
楚夢棲提醒過左蒙,北都遍地都是達官貴人。他們初來乍到,能讓則讓,能忍則忍。
楚夢棲撩開簾子,一輛漆得烏黑發亮的馬車在左右兩隊帶甲的士兵護送下正緩緩朝他們而來。車棚四角垂下的銅鈴伴隨著行駛而晃動,發出陣陣清晰悅耳的鈴聲。車廂外觀也裝飾華麗,紋樣繁複,勾勒得十分華麗。
拉車馬是三匹青色的駿馬,步伐整齊劃一,一看就千挑萬選且訓練有素。
車棚四角垂下的銅鈴下懸掛著汪字木牌,難怪左蒙會主動停下來讓道,這是汪氏的馬車。
未等楚夢棲開口問對麵是誰,對麵馬車主人倒是先撩起簾子,露出一張略有風霜的男子臉來。那男子看樣子莫約四五十歲,因為保養得當略有皺紋的臉皮十分白淨,穿一身正二品紫袍官服。眼眯成一條細長的線,見著對麵衣飾尊貴的玄色衣袍男子,五官長得賞心悅目,麵如秋月。那人嘴角揚起含笑的,沒有絲毫的恭敬,明明白白寫著輕蔑兩個字。
對方並沒有下車的意思,且敷衍地拱拱手:“下官禮部尚書汪渤參見離王殿下,下官趕著迴府參加小女及笄禮。就先行一步了,還請殿下見諒。今早陛下與下官討論好多政務才耽誤迴府的時間,離王殿下迴京也休息好些時日,應該沒什麽急事。殿下不會怪下官無禮吧?”
居然是汪相汪澄族弟,繼相汪渤,能在這宮門口碰到,還真是有趣。
兵甲整齊的車隊氣勢上就贏不少,汪渤仗著家族勢力有恃無恐又不是什麽新鮮事。
楚夢棲臉上笑容真誠未見半分不快,也拱手迴禮:“汪尚書乃國之重臣,有急事理應先行。本王恭賀汪氏貴女芳華曜日,喜樂安康。江尚書請——”說完做了一個優雅的請手勢。
汪渤似乎很滿意楚夢棲的態度,迴一個禮以示感謝便放下簾子,馬車施施然從旁邊而過。
左蒙看著那行人大搖大擺地從身邊路過,才讓車夫驅車前行。
楚夢棲坐在馬車內,聽著那行人遠去的聲音,嘴角翹了翹。
汪氏一族猖狂如此,難怪陛下如此忌憚。
進了章華殿,皇帝已經下朝換上一襲玄色龍袍,坐在案前批改奏章。而案上左右兩邊都堆了好些奏章。
何慶向楚夢棲投來目光,隻是輕微掠過,楚夢棲看到皇帝平靜的神色,就明白皇兄今天又不高興。
“臣弟參見陛下。”楚夢棲規規矩矩行禮。
等行完禮,皇帝才抬起頭,放下筆淡淡道:“七弟免禮吧。無事讓你進宮來陪朕,真是辛苦你了。”
楚夢棲道:“臣弟現在一切都是陛下的恩賜。這些天臣弟兩耳不聞窗外事,每天過的日子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一想到王府庫房裏還有陛下賞賜的那麽寶貝,就高興得睡不著覺,別提多麽逍遙自在。哪像陛下,日理萬機,憂心國事。這倒顯得自己德不配位,屍位素餐,內心不安。”
“若隻是憂心國事就好了,家事也煩心。”皇帝言語中似乎有些不能向外人道的無奈。
“哦?國事臣弟身無一職,隻怕幫不上什麽忙。家事嘛?臣弟乃是陛下的弟弟,亦是家人。不知道能不能替陛下分擔一些呢?”
皇帝扔了筆:“那七弟就陪朕走走吧。這偌大的天下也隻能七弟與朕說說心裏話。”
“臣弟榮幸之至。”
楚夢棲腹誹:果然讓我進宮就沒好事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