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穿成白蟒養崽後[快穿] 作者:丹參菌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石頭堅硬,但是聞世的肚子暖唿唿的,算是件極好的虎皮枕頭, 林修煬難得睡個好覺。
在破廟裏的這幾年, 草蓆草蓋,堅硬無比, 冬天也隻有破布爛棉, 每每凍得手腳發瘡, 難以伸展。
根本別提睡覺了。
林修煬放下了戒備, 緊繃的眉毛舒展開來。
然而即使這樣舒適, 他依舊不敢多睡, 半個時辰後準時醒來。
林修煬見白虎還未睜眼, 動作便小心了許多, 他坐在白虎身邊, 從懷中取出兵書。
父皇曾經說過, 這兵書乃他一歲之時,前朝大司馬贈送。
當時舉行抓周禮, 百官畢至, 饗宴千桌,地上放了各種玩意, 有三墳五典,筆墨紙硯, 琴棋書畫,刀槍劍戟等。
如此多的東西,林修煬在眾目之下,唯獨拿了那《三韜》和《六略》。
實在得愁煞息文帝--也就是林修煬的父皇, 孩子以後要是個窮兵黷武的可怎麽辦?
當時天下剛定不久,□□太宗兩位皇帝留下遺誌,當以無為治天下,因此息文帝與民安息,恢復生產,天下漸漸富足。
雖然天下大治,北邊卻也有蠻夷為患,整天騷擾邊境,實在的不知好歹。
因此出一個武力進取的皇帝也是天命難違,倒也不知是喜是憂。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太子隻拿這三韜六略,倒讓大司馬哈哈大笑。
想他大司馬三朝元老,開國將軍,曾和□□太宗橫刀立馬,才拿下這大好河山。
然而當朝聖上不愛征伐,對外政策隻守不攻,到讓他沒了用武之地,隻能望著北邊的蠻夷興嘆。
不過息文帝治下,國力慢慢恢復,國富民強,總會走上擴張的道路。
如今太子有這苗頭,大司馬當然喜不自勝,當即將自己多年經驗總結成兵書兩卷,傳於太子。
太子慢慢長大,一切都在正軌上,隻待即位,便可一展宏圖,成就千秋霸業。
然而世事難料,兩年前息文帝因為勵精圖治,身體撐不住而駕崩。
齊貴妃勾結外戚霍亂超綱,皇後被逼自盡於朝堂,一時朝野譁然,天下震動。
緊接著齊貴妃篡改遺囑,垂簾聽政,並對太子一脈趕盡殺絕。
林修煬當時在老臣們的掩護下,從側門逃走,路上殺手無數,最後眾人散失。
他也在那時被丐幫拐走,打斷腿開始了要飯的生涯。
後來林修煬聽說,齊太後本想自己登基稱帝,奈何扛不住輿論,隻能扶持自己的三歲幼子登基。
齊太後則繼續垂簾聽政,左右朝野,恍然間,大有改朝換代的意思。
然而幼子三歲登基,隔年便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不得不引人深思,質疑聲開始一陣高過一陣。
齊太後的統治本就根基不穩,當機立斷宣布大赦天下,更是寄希望接下來的祭天能起作用。
林修煬當了乞丐,但是在城裏要飯的時候,雖然「正事」不幹,卻聽了不少時事。
他也有自己的打算,現在老臣大多遭貶,他根本就沒什麽靠山。
平日裏雖然自稱「本宮」,卻也是迷惑發言,裝作腦子有問題的樣子,這樣才能躲過齊太後的搜尋。
齊太後怎能料到會有人在被追殺中還這麽張揚,卻也是聲東擊西,瞞天過海之計。
林修煬這兩年未曾忘記學習,韜光養晦,早有準備,隻待一個時機便可扶搖直上。
這兵書奧妙無窮,艱澀難解,用了兩年,林修煬才堪堪鑽研個大概,卻也受用無窮。
真不愧是三朝元老大司馬所著。
隻可惜大司馬本就年歲已高,息文帝駕崩那年,他也經不住悲愴,緊隨而去,而他的部下也被外戚收買了一部分。
否則以大司馬的影響力,怎麽也不至於天下大亂,出現這樣離譜的事情。
林修煬沉浸在兵書之中,恍然不覺時間的流逝,夕陽西下,日光暗了不少。
聞世也被黃昏的涼意驚醒,睜眼隻見小傢夥正在看書,就沒有動彈,臥在地上又是一陣迷瞪。
等到實在看不清書上字的時候,林修煬才伸了個懶腰,轉頭發現了醒來的白虎。
「你醒啦,要吃飯嗎?」林修煬自古說道,用手摸了摸毛茸茸的虎頭。
他知道白虎能聽懂,但是白虎不會說話,他接著道:「你再去抓魚吧,或者其他的也行,我烤了給你吃。」
聞世算不得太餓,那條草魚小幾十斤,幾乎全被自己吃了,倒是林修煬可能會餓。
他站起來,示意林修煬在這裏不要走,林修煬點頭道:「我不走,你快去吧,這肉烤得慢,不知道吃上飯得多久以後了。」
聞世這才放心離開,魚好吃是好吃,但是挑刺太麻煩了。
他準備嚐試抓點小動物什麽的,那抱起來大口啃多爽,而且天天吃魚也總有膩的時候。
作為一隻老虎,不會狩獵,多少說不過去。
因此聞世伏擊在草叢裏,眼睛像是一盞小燈,敏銳的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很快,一隻落單的野山羊出現在聞世的視線裏,好肥,烤全羊!想想都饞!
聞世慢慢接近野山羊,腳上的肉墊很好的隱匿了聲響。
等到野山羊反應過來時,聞世已經飛撲而上,野山羊應聲逃走,聞世窮追不捨。
終於,聞世一口咬在了野山羊的屁股上,野山羊速度降了下來。
在破廟裏的這幾年, 草蓆草蓋,堅硬無比, 冬天也隻有破布爛棉, 每每凍得手腳發瘡, 難以伸展。
根本別提睡覺了。
林修煬放下了戒備, 緊繃的眉毛舒展開來。
然而即使這樣舒適, 他依舊不敢多睡, 半個時辰後準時醒來。
林修煬見白虎還未睜眼, 動作便小心了許多, 他坐在白虎身邊, 從懷中取出兵書。
父皇曾經說過, 這兵書乃他一歲之時,前朝大司馬贈送。
當時舉行抓周禮, 百官畢至, 饗宴千桌,地上放了各種玩意, 有三墳五典,筆墨紙硯, 琴棋書畫,刀槍劍戟等。
如此多的東西,林修煬在眾目之下,唯獨拿了那《三韜》和《六略》。
實在得愁煞息文帝--也就是林修煬的父皇, 孩子以後要是個窮兵黷武的可怎麽辦?
當時天下剛定不久,□□太宗兩位皇帝留下遺誌,當以無為治天下,因此息文帝與民安息,恢復生產,天下漸漸富足。
雖然天下大治,北邊卻也有蠻夷為患,整天騷擾邊境,實在的不知好歹。
因此出一個武力進取的皇帝也是天命難違,倒也不知是喜是憂。
當然有人歡喜有人愁,太子隻拿這三韜六略,倒讓大司馬哈哈大笑。
想他大司馬三朝元老,開國將軍,曾和□□太宗橫刀立馬,才拿下這大好河山。
然而當朝聖上不愛征伐,對外政策隻守不攻,到讓他沒了用武之地,隻能望著北邊的蠻夷興嘆。
不過息文帝治下,國力慢慢恢復,國富民強,總會走上擴張的道路。
如今太子有這苗頭,大司馬當然喜不自勝,當即將自己多年經驗總結成兵書兩卷,傳於太子。
太子慢慢長大,一切都在正軌上,隻待即位,便可一展宏圖,成就千秋霸業。
然而世事難料,兩年前息文帝因為勵精圖治,身體撐不住而駕崩。
齊貴妃勾結外戚霍亂超綱,皇後被逼自盡於朝堂,一時朝野譁然,天下震動。
緊接著齊貴妃篡改遺囑,垂簾聽政,並對太子一脈趕盡殺絕。
林修煬當時在老臣們的掩護下,從側門逃走,路上殺手無數,最後眾人散失。
他也在那時被丐幫拐走,打斷腿開始了要飯的生涯。
後來林修煬聽說,齊太後本想自己登基稱帝,奈何扛不住輿論,隻能扶持自己的三歲幼子登基。
齊太後則繼續垂簾聽政,左右朝野,恍然間,大有改朝換代的意思。
然而幼子三歲登基,隔年便天下大旱,民不聊生,不得不引人深思,質疑聲開始一陣高過一陣。
齊太後的統治本就根基不穩,當機立斷宣布大赦天下,更是寄希望接下來的祭天能起作用。
林修煬當了乞丐,但是在城裏要飯的時候,雖然「正事」不幹,卻聽了不少時事。
他也有自己的打算,現在老臣大多遭貶,他根本就沒什麽靠山。
平日裏雖然自稱「本宮」,卻也是迷惑發言,裝作腦子有問題的樣子,這樣才能躲過齊太後的搜尋。
齊太後怎能料到會有人在被追殺中還這麽張揚,卻也是聲東擊西,瞞天過海之計。
林修煬這兩年未曾忘記學習,韜光養晦,早有準備,隻待一個時機便可扶搖直上。
這兵書奧妙無窮,艱澀難解,用了兩年,林修煬才堪堪鑽研個大概,卻也受用無窮。
真不愧是三朝元老大司馬所著。
隻可惜大司馬本就年歲已高,息文帝駕崩那年,他也經不住悲愴,緊隨而去,而他的部下也被外戚收買了一部分。
否則以大司馬的影響力,怎麽也不至於天下大亂,出現這樣離譜的事情。
林修煬沉浸在兵書之中,恍然不覺時間的流逝,夕陽西下,日光暗了不少。
聞世也被黃昏的涼意驚醒,睜眼隻見小傢夥正在看書,就沒有動彈,臥在地上又是一陣迷瞪。
等到實在看不清書上字的時候,林修煬才伸了個懶腰,轉頭發現了醒來的白虎。
「你醒啦,要吃飯嗎?」林修煬自古說道,用手摸了摸毛茸茸的虎頭。
他知道白虎能聽懂,但是白虎不會說話,他接著道:「你再去抓魚吧,或者其他的也行,我烤了給你吃。」
聞世算不得太餓,那條草魚小幾十斤,幾乎全被自己吃了,倒是林修煬可能會餓。
他站起來,示意林修煬在這裏不要走,林修煬點頭道:「我不走,你快去吧,這肉烤得慢,不知道吃上飯得多久以後了。」
聞世這才放心離開,魚好吃是好吃,但是挑刺太麻煩了。
他準備嚐試抓點小動物什麽的,那抱起來大口啃多爽,而且天天吃魚也總有膩的時候。
作為一隻老虎,不會狩獵,多少說不過去。
因此聞世伏擊在草叢裏,眼睛像是一盞小燈,敏銳的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很快,一隻落單的野山羊出現在聞世的視線裏,好肥,烤全羊!想想都饞!
聞世慢慢接近野山羊,腳上的肉墊很好的隱匿了聲響。
等到野山羊反應過來時,聞世已經飛撲而上,野山羊應聲逃走,聞世窮追不捨。
終於,聞世一口咬在了野山羊的屁股上,野山羊速度降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