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裴闕跟前,李興就是擺明了說有當皇弟的想法都可以,但是不能讓百姓這樣認為。


    皇上雖然年幼,但登基後,並不像惠帝一樣驕橫無度。百姓和朝臣們沒有不滿,也沒什麽稱讚的地方。皇上雖然平庸,卻也因為平庸到沒有差錯,讓人沒有理由去廢了他。


    李興不想離開京都,他覺得待在京都,才有希望上位。若是迴了偏遠的封地,便是山高水遠,鞭長莫及。


    但裴闕並不這麽認為,「太後下葬後,進京奔喪的宗室,一月之內都會返迴封地。若是隻有王爺留下來,就算藉口再好,也會被人懷疑。要麽所有人都不迴封地,要麽所有人都要迴去。」


    可李興還要去臨山,這裏就不止一個月的時間,不可能把所有人都留下來。


    「裴兄是覺得,我迴封地比較好?」李興微不可見地皺了下眉頭。


    「隻要京都裏有人,迴封地並不是壞事。」裴闕分析道,「皇上年幼,不不僅王爺不放心,也會有其他人不放心。不管別人怎麽想,總之您絕不能做第一個出來說話的。」


    第一個出來,就代表最不信任京都的世家,也顯得最沒有耐心,到時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更別提以後的事了。


    第809章 婚嫁


    李興還是不太願意迴封地,他的封地偏遠荒蕪,但裴闕的話又有一定的道理在。


    宗室長留京都,確實沒道理。


    「若是本王迴了封地,又如何能確保京都沒事呢?」李興沒有千裏眼,就算京都裏留了人,等消息傳到封地,也要許久的時間。真有什麽事的時候,也來不及迴來。


    「王爺有了臨山和冀州的功績,自然不會被人遺忘,而且您說了迴封地,世人都會以為您真的迴了封地。」至於有沒有真的迴去,又有什麽關係呢。


    李興瞬間明白裴闕說的了,端起茶盞道,「還是裴兄足智多謀。」和裴闕說話,總能讓人有所收穫。


    不迴封地,隻要找個好地方待著,還是能隨時趕到京都。


    一個難題解決了,李興的心情好了點,他看了眼自己受傷的腿,又道,「此去臨山,想來問題不大。近來有不少世家崛起,想來京都的局勢要重新洗牌,不知裴兄怎麽想的?」


    是再往前一步,還是擴大裴家的勢力,這是李興在試探裴闕。


    「裴家經過一難,元氣大損,眼下微臣重新入朝為官已經艱難,加上裴家內部有不少內鬥,實在沒有精力去和別人爭。」裴闕示弱道,「隻要別人不來找裴家麻煩就行,微臣並不著急振興裴家。」


    裴闕拿了許家的半數財產,已經富得流油,又何必去和人爭。


    裴家的家底在那裏,不是一般人隨便能超過的,所以裴闕根本不擔心會被其他世家打壓。若是有人不怕死,他不介意花點錢讓對方知錯。


    有了許家的財產,裴闕絲毫不著急。


    再說了,這個時候出頭,不見得是好事。李興處處試探,已經表現出他帝王的疑心。有了之前李達的經驗,裴闕學會了在君王麵前示弱。


    表明自個兒沒有什麽野心,李興也不會隨便來針對自己。


    自古伴君如伴虎,裴闕和李興不可能是朋友,也不可能和任何一位帝王成為朋友。隻要他們能和諧相處,知道對方沒有危險就行。


    李興的眸光看似停在茶盞上,實際都在用餘光觀察裴闕。他覺得裴闕很可靠,但就是因為裴闕能力太強,又讓他有些擔心以後不能鎮住裴闕。但是長時間的接觸下來,當裴闕進的是鎮撫司,而不是其他機要,他就漸漸放心下來了。隻要裴闕願意為臣,李興不介意讓裴家一直鼎盛。


    「裴兄還是要多注意下別人的動靜,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李興要說的差不多都說完了,裴闕是站在他這邊,但到底不是心腹,之後的事就不便和裴闕多說了。


    裴闕從別苑出來後,坐進自家馬車,大手扯了扯衣襟,外邊雖然不熱,但方才的一番話說下來,他也有些悶。


    福生在前頭趕馬,到了裴府後,主子下了馬車,他才在一邊道,「七王爺常找您說話,在別人看來,您已經是七王爺一夥的人。百姓不知道七王爺的野心,但還是有人能看出來的,您還不是七王爺心腹,還是不要拉扯太多吧。」


    裴闕笑了下,淡淡道,「你如何看出我與七王爺多牽扯了?你是覺得,我在努力成為七王爺心腹,但一直沒成嗎?」


    「您和七王爺說的話,句句都在為他考慮,難道不是嗎?」福生不太懂。


    「我說那些,是為了李興以後上位,他能信任我,但不是要成為他的心腹。當帝王得心腹可不是一件好事,知道太多,總是活不長,所以見好就收。你呀你,到底還是年紀尚小,以後再多學學吧。」裴闕道。


    兩人繞過巨石屏風,穿過第一道長廊,就遇到了陶瑞明的小廝。


    「裴大人,您迴來了。」小廝道。


    裴闕嗯了一聲,抬頭時看到坐在廳中的陶瑞明,想來是有話要說,就走了過去。


    上台階時,陶瑞明迎了出來。


    裴闕一坐下,就有人來上茶。


    陶瑞明麵頰緋紅,有些不好意思,一直在猶豫怎麽開口。


    「世子有話請直說,這裏沒有外人。」裴闕道。


    陶瑞明深吸了一口氣,開始說時有些磕絆,「就是......祖父說了,若是和張家姑娘相看不成,就請裴大人幫忙另尋一門親事。祖父說,我父親資質一般,日後撐起定南的重任還是在我,希望我能在京都尋一門以後能用得上的親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登雀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春並收藏登雀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