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都裏剛經過許文庸之亂,天黑後,街道上連個人影都沒有。


    裴闕的馬車徐徐從解道上駛過,裴闕也有些累了,坐在馬車裏閉目養神,直到馬車突然停下。


    福生隔著車簾道,「爺,是七王爺的人。」


    裴闕掀開車簾,往外看到李興的貼身侍衛,正朝他走來,等人走近後,恭恭敬敬地給他行了禮,「裴老爺,夜裏風兒涼,我們家主子想請您喝杯酒暖暖身子,不知您是否有空?」


    來的是李興的貼身侍衛,而李興很可能就是新皇,裴闕這會再疲乏,也得去喝兩倍。而且李興能派人在這會等著,他也想直到李興要說什麽。


    跟著李興的侍衛穿過一條長巷,到了一處僻靜的別院。


    等裴闕進去後,李興已經在院子裏等他,親自帶他進屋。


    屋子裏準備了暖鍋,坐下後,李興就讓其他人都退出去,隻留下他們兩個。


    「這是上好的女兒紅,我一直沒捨得喝。」李興指了指裴闕的酒杯。


    「多謝王爺款待。」裴闕一飲而盡,醇香迴甘,確實是好酒,「夜深了,咱們都是老相識,家中夫人還等著我迴去。王爺有話不妨直說,能幫的,我一定幫。」


    「你放心,絕不是什麽讓你為難的事。而且我知道你有孝期在身,很多事都不方便。」李興給自己倒滿酒杯,「就是心中有件事,一直拿不定主意,想再問問你的想法。」


    第776章 徐徐


    不需李興開口,裴闕其實就知道李興要問什麽。隻不過,這種時候表現得太了解對方,可不見得是好事。


    「王爺請講。」


    李興給暖和裏加了兩塊銀炭,一邊道,「太後一心想要自個兒攬權,可仙去的父皇早就有遺詔,讓太後去守西陵。但如今,朝堂上能說話的,就剩下了成國公和雲興邦。王家老爺子本來也能說兩句,但這兩日京都大亂,他本就中毒頗深,這會已經病倒了。光是成國公一個人,怕是拗不過太後。」


    李興瞥了眼裴闕,繼續道,「因為是你,我就直說了,太後婦人見識淺薄,毫無遠見,隻知道她自個的眼前的利益,實在不能讓她上手。可若是我......」頓了下,「若是我想更進一步的話,是注重名聲徐徐圖之,還是快刀斬亂麻比較好?」


    人的野心,是會慢慢培養出來的。


    京都裏的繁華看久了,李興也不願意就此迴到荒蕪的封地。這是他離皇位最近的一次,也是唯一的機會。


    李興沒有強大的母家,也沒有能長久信任的得力下屬。所以他願意冒險來問裴闕,他覺得裴闕是個聰明人,會給他最好的答案。


    裴闕低頭看了眼自個兒空著的碗,他曾思考過這個問題,不過是猜想李興會做什麽選擇,但沒想到李興會轉頭把問題拋給自己。


    「王爺的意思,我明白了,容我思索一會。」裴闕給自己倒滿了酒,這可是個難題,處理不好,日後可是會留疙瘩的,「這個嘛,實在有些讓人糾結。怎麽做比較好,我還真判斷不了,我可以分析說下我的想法。」


    「請說。」李興放下了筷子。


    裴闕道,「雖說有先帝遺詔在,王爺可以讓太後迴去守西陵,但不能阻攔太後發言。她畢竟是太後,是王爺的嫡母,而且太後在民間還是有威望的。這種時候,王爺可以試想一下,對嫡母都狠心的人,百姓又如何信服呢?」


    「這麽說來,你是要我等?」李興皺了眉。


    「也不是,我說了,隻是分析,算不上建議。」裴闕擺手繼續道,「換另一層麵說,若是王爺打算忍一段時間,可這段時間裏,若是新帝被扶持起來,日後王爺又該怎麽上位呢?一邊是嫡母,一邊是弟弟,都是王爺的親人,有違人倫的事,都不是一個有仁心的人做得出來的。」


    為君者,有沒有仁心並不重要,但要讓人覺得他有仁心。


    李興聽得眉頭皺更緊了,不太明白裴闕說的,若是如此,他幹脆放棄好了。


    裴闕看李興不說話,話頭一轉,「不過呢,自古以為,為帝者需要更多的是殺伐果斷。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王爺有心成就大業,就該做個完全的準備,不管是這會就送太後去西陵,還是過段日子,都得講究一個時機。」


    時機就是太後自個出了錯,讓李興能拿捏到把柄。他不能做不仁義的事,但可以討伐惡人。


    太後私心太重,重新啟用雲興邦就是一個大把柄,隻要李興派人盯著雲興邦,總能抓到機會。


    不過裴闕還是沒說太明白,李興想要一個更準確的答案,「這兩日,關於新帝的事就會重新提上議程,你覺得我說什麽比較好?」


    「說江山,談百姓,還有逃亡路上的許家人,尚未平定的冀州,都是您現在可以做的事。隻要王爺功績好了,古人有禪讓製,現在也不是不可以。」裴闕暗示道。


    李興救駕有功,但於朝政上,他的功績,大多是去年到了京都後才有的。他能讓封地的人信服,卻不容易讓京都這些見多識廣的世家信服。


    眼下十三王爺年紀尚小,李興花個半年到一年的日子建立威望,等積累到一定的功績再迴來,也不遲。


    「不過,王爺建功立業的同時,還要以防後患,未免尾巴著了火。」裴闕意有所指道。


    李興很快就明白裴闕的意思,太後既然不想讓他上位,等他離開京都後,必定會派人提防他。故而他需要先掃除後患,才能安心去辦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登雀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春並收藏登雀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