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的宮裏,許文庸已經帶人逼到仁政殿門口了。


    隻不過李興已經帶著太後離開,隻有李紀在守著仁政殿,殿中還有被太後拋棄的薛夢瑤,和一些身份一般的太妃宗室們。


    李紀站在仁政殿門口,手中的長劍像是被血水泡過一樣。


    經過兩輪的進攻,許文庸都沒能成功,他沒想到李紀小小年紀,就能在逃跑的時候還設下埋伏。


    眼看勝利就在眼前,許文庸站在人群裏對李紀喊道,「永寧王,你這麽賣力保護他們做什麽?你如此有才能,不如歸順於我,日後我一定給你個大好前程。」


    李紀不為所動,方才他已經收到消息,說成家的侍衛已經被北門接走太後,他這會隻要拖延時間就行。


    許文庸看李紀不說話,皺眉道,「李紀,你是不知道你祖父怎麽死的嗎?為了李家的江山,先帝可是親手害死你祖父,這麽大的仇在這裏,你還護著李家這群廢人,要你祖父在天之靈怎麽看你?」


    聽到祖父兩個字,李紀的氣息明顯急促起來。他沒想到許文庸也知道當年的事,既然許文庸會知曉,很可能就參與過。


    看著人群中的許文庸,李紀握緊手中的長劍,大喊一聲,「都拿起武器!」


    一聲令下,所有的侍衛都舉起手中的武器。


    就在這時,院牆外突然傳來打鬥的響聲,隨即仁政殿上冒出無數個人。


    順子拿著弓箭,對準許文庸的方向,大聲道,「許文庸,你現在投降還來得及!」


    第767章 假象


    順子迴了京都後,就進了護城軍,身邊的人都知道他是裴闕的人。故而早在過年前,許文庸沒能解決掉順子後,就把順子派出去。


    沒了許文庸的監視,順子更好地在京都附近活動。


    別的世家沒那麽快進宮裏救援,但順子可以,因為裴家在宮裏有人。


    這宮門看著高大,可攔住的隻有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對順子他們這些人來說,早就和篩子一樣,隨時都能進出。


    許文庸聽到順子喊自個兒的名字,大吃一驚,抬頭看到順子後,忙讓人射下宮殿上的順子等人。


    但因為地勢原因,站在地麵上的許文庸的人,沒能傷到幾個人,反而自個這邊的人倒下不少。


    「爺,順子他們太厲害了,一時半會拿不下他們。」有人和許文庸道,「若是後邊再有追兵來,咱們全部都要折在這裏。」


    許文庸都到了仁政殿門口,卻進不去,想到就窩火。


    可宮殿上的順子等人,確實訓練有素,而且一看他們的架勢,就是埋伏好的。


    從明年上的兵力來看,護城軍比所有世家加起來還要多一點,但這裏頭有裴闕這種人,就讓許文庸很頭疼。


    許文庸知道裴闕有豢養侍衛,可具體有多少,以前還能打探一下,現在是一點都不知道。


    如果這會真的還有追兵從後邊殺來,許文庸和他的這些人,就會像夾包子一樣,被殺個片甲不留。


    可讓他就這麽撤退,許文庸怎能甘心!


    從人群中往後退,許文庸到了仁政殿院牆外,看到順子帶著人從宮殿上跳下來,下意識轉身看去。隻見遠處的城門口,揚起陣陣塵土,不知是什麽人在往這邊沖。


    「大人,南邊來人了,是裴家的侍衛!」


    許文庸聽到裴家兩個字,火從心中起,拔劍刺殺了喊話的人。


    仁政殿的院子裏,順子帶著人,把許文庸留在裏麵的人殺了個幹淨。


    「許文庸,拿命來!」順子大喊一聲,很快就有人擋在他麵前。


    前有勁敵,後有追兵,還都和裴家有關,許文庸的心就像被放在烙鐵上烤一樣。聽到屬下說看到七王爺帶著太後和十五王爺從東邊走了,許文庸隻能改主意,留下一部分人,帶著大部分的人去追太後他們。


    順子和李紀片刻不停,從仁政殿一直往外殺,漫天的血腥味,喧囂不絕於耳,莊嚴的宮殿仿佛置身地獄,這是一場死亡的收割。


    「不要再追了!」順子看許文庸的人開始撤退,拉住李紀的手道。


    李紀不解問,「不乘勝追擊,豈不是放虎歸山!」


    順子指著南邊飛揚的塵土,解釋道,「王爺莫著急,這會南邊來的,並不是什麽支援,而是我們爺派人在那裏製造假象。」


    「假象?」李紀皺眉看著順子,「裴闕又算計著什麽?」


    「你這話可就冤枉了,我們爺可是一心為國,哪裏就算計了。」順子笑了下,「是主子知道許文庸兵力強,我們的人肯定打不過他,所以才虛張聲勢,為其他支援做拖延。」


    李紀黑眸上下一轉,「可是許文庸帶著那麽多人去追太後,若是讓他追到了,那可怎麽辦?」


    順子往邊上看了一眼,四周的人立馬識趣退開,他小聲道,「不管追不追得上,那都是太後他們的命。若是太後命數不好,就此交代在許文庸的手中,也正好全了王爺您的心意啊。」


    「你們以為我是為了皇位來的京都?」李紀瞪著順子。


    「王爺少年壯誌,一腔熱血為了國,不管是不是為了皇位,您總是不想看太後活著的。」順子想到了主子的話,主子說李紀少年心性,國讎家恨都寫在臉上,不是個當皇帝的脾氣,可再有稜角的人,在京都的渾水裏轉一轉,也能圓滑不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登雀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春並收藏登雀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