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小眼珠子轉了轉,抱住娘親的臉,軟軟地吧唧一口,「我們睡!」


    悅兒馬上兩周歲,長句子說不完整,總是把話盡量縮短。


    時間久了,安芷都能明白悅兒的意思,想到李興突然造反肯定有重要事要說,裴闕指不定什麽時候迴來,便答應了女兒,「行,隻要悅兒乖乖洗香香,今晚就跟娘親睡。」


    第714章 緊張


    裴闕把李興帶到書房,朔風在門口守著。


    臨風端來一盞茶後,也退了出去。


    這時李興才拿出聖旨,「我就不讀了,你看看。」


    在李興麵前,裴闕還是做了副恭敬模樣,沒有直接把聖旨丟給下人看,而是自個慢慢看起來。


    「皇上說你恨他,所以不迴京都。」李興和裴闕不算熟悉,但也有一些過命的事,「所以皇上特意讓我來勸你迴京都。」


    裴闕放下聖旨,「我現在迴去又有什麽用呢,孝期還有一年多,即使迴了京都,也是我為魚肉。」


    端起茶盞,裴闕慢吞吞地抿一小口,餘光瞥見李興在看他,淺淺地笑了下。


    皇上病重,宗室集結在京都。若是按照長幼順序,這皇位便是李興的。


    不過宗室們都盯著龍椅,李興沒有強勁的母家,也沒有一個得力的嶽丈,就是他自個兒的封地,也說不上多富庶。等於是沒錢又沒人,就算發展了幾年好一點,但和許多宗室比都落下風。


    如果說李興沒有野心,那他就不會來京都。


    既然來了京都,就代表李興有爭一爭的心思。


    再次麵對奪嫡的局麵,裴闕不再像之前一樣帶入私人情感。不管是和李興,還是李紀,裴闕都保持著不遠不近的態度。


    他未來要做的事,和下一任皇帝有些關係,卻也可以沒關係。


    所以裴闕並沒有要參與這次奪嫡的想法。


    隻不過李興突然上門,還帶著皇上的聖旨,這讓裴闕不得不招唿一下。


    李興聽明白裴闕的意思,淺笑道,「裴兄說笑了,這滿天下的人都可能成為案板上的魚肉,唯獨現在的你不會。若是你不迴京都,朝中的局勢就會一直僵持下去,可皇上的身體......撐不了多少時間了。若是皇上一駕崩,許文庸勢必擁兵造反,到時候你再迴京都就來不及了。」


    說到最後,李興的麵色漸漸凝重起來。


    其實還有一種可能,但李興不願往那邊想。如果裴闕就是在等許文庸造反呢?


    這個想法剛冒出來,李興頓生不安。


    若是等許文庸先造反,那許文庸就是亂臣賊子。以裴家的實力,裴闕必定可以帶兵迴到永寧,整頓一段時間,等許文庸清掃了李家宗室,裴闕再以正義之師的名義起兵。屆時裴闕師出有名,百姓們也會擁護裴闕,有民心,又有兵力,和許文庸對陣起來,裴闕可以占上風。


    一旦裴闕贏了,最後登基的肯定不會再是李家的人,而是裴闕他自己。


    裴闕看到李興的眼珠在不停地轉,重新給李興倒上一盞茶,「茶還是燙的好,草民知道王爺說得對,隻不過心中憋著一股氣,加上對京都了解不夠。隻是短暫停留而已,我總是不會讓許文庸如願的,不然九泉下的父親得活過來打我了。」


    聽到這話,李興懸著的心還是不敢放鬆,小心道,「你打算什麽時候迴去呢?」


    「過兩日吧。」裴闕笑了下,「總要等京都的宅子清掃幹淨,才能迴去,王爺說對不對?」


    「是這個理。」聽到準確的日子,李興在心中默默鬆了一口氣。


    第715章 暖暖


    裴闕不動聲色地放下茶盞,雖然他曾救過李興,可他和李興之間並沒有來往,那點救命的恩情不好掛在嘴邊。麵對李興,裴闕不如和李紀一樣輕鬆。


    「王爺今兒過來,可還有其他事?」


    「沒了。」李興道。


    「夜深了,今晚王爺就在山莊歇下吧,免得山路不好走。」路不好走是一迴事,在路上埋伏的人才是最要防備的。


    為了安全起見,李興隻能留宿,「多謝裴兄了。」


    裴闕淡淡笑下,喊來臨風去安排客房,和李興一塊往外邊走。


    銀月如盤高高掛在半空中,入冬後的夜裏,沒有蟬鳴鳥叫,顯得格外安靜,都能聽到幾個人輕微的腳步聲。


    「裴兄好像與李紀關係不錯,早年間,李紀那小子常上裴家做客,那會看著隻是調皮,沒想到現在成了京都小霸王。」李興往邊上裴闕的側臉瞥了下,很快收迴目光,「若是你再見到李紀後,勸勸他吧,如今他祖父已過世,家中沒個能規勸的長輩,再這麽無所顧忌地得罪人,日後怕是要被報復的。」


    活在京都這種最繁華的地方,什麽樣的人都有,各種活法也都有。


    以前裴闕在京都時也囂張,但那是家族給了底氣,他自個又爭氣,沒人敢動他。


    可李紀的根就不在京都,身邊也沒有很能幫上忙的靠山,若是得罪什麽人,被報復是隨時的事。


    聽李興這麽說,明麵上是在關心李紀,但更主要的是打聽裴闕和李紀的關係。李紀是王爺,而裴闕現在連官職都沒有,平民敢去規勸王爺,那得是多麽好的關係。


    「王爺說笑了,永寧王貴為人中之龍,自有宗室給他做後盾,我與他不過點頭之交,不敢越界。」裴闕淺笑道,「王爺若是真擔憂,您倒是很適合去規勸永寧王。」畢竟,李興是李紀的堂叔,他們關係更近才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登雀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二月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二月春並收藏登雀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