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聖命欽差查鹽案
重生大宋:白麵包青天 作者:烈焰灬哥布林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開封府,花廳內。
包拯正與公孫策、展昭悠然品茗之際,張龍匆匆疾步而入,抱拳拱手,聲如洪鍾:“大人,有餘杭縣壯班捕頭杜順奉包勉縣令之命送來書信。”
包拯微微頷首,示意杜順免禮,而後目光如電般盯著他,沉聲道:“杜捕頭一路奔波,所為何事?”
杜順直起身來,神色凝重若霜,從懷中小心翼翼掏出一封書信,雙手恭敬呈遞給包拯,說道:“大人,此乃包勉縣令命卑職送來的緊急書信,事關重大,還請大人過目。”
包拯接過書信,匆匆展開瀏覽,隻見他眉頭緊鎖,猶如兩團濃墨糾結在一起,臉色愈發嚴肅,仿若寒夜的冰霜。
公孫策與展昭見狀,不禁對視一眼,眼中皆湧起一絲憂慮,如漣漪般在眼底擴散開來。
“哼!二嫂啊二嫂,你怎可這般糊塗!如今你犯下這等重罪,三弟我亦是無能為力啊!”看完書信後,包拯怒不可遏,將書信狠狠拍在桌子上,猛地一下站起身來,大聲吼道,胸膛因憤怒而劇烈起伏。
公孫策見包拯大發雷霆,趕忙趨前,神色焦急,詢問道:“大人,究竟所為何事?怎會令您這般大動肝火啊?”
包拯長歎一口氣,隨後對著公孫策講道:“本府二嫂與他人合夥經商,未曾料到竟是走私販賣官鹽,如今已被漕運衙門查拿,二嫂也被拘押在漕運衙門大牢之中。本府二哥無奈之下前往餘杭縣找勉兒求助,勉兒知曉後便命杜捕頭送來這份書信。”
此時,包拯心中五味雜陳,既為二嫂犯下的罪行感到憤怒和痛心,又為二哥的無奈求助而感到焦慮,眉頭緊蹙,似解不開的死結。
公孫策聽聞,臉上露出驚訝和憂慮交織的神情,眉頭緊皺,宛如兩道深溝,說道:“大人,此事棘手,需謹慎處理才是。”
包拯目光堅定,猶如磐石,沉聲道:“此事關乎律法尊嚴,倘若二嫂真的有罪,本府定當公正處理,絕不徇私!”
公孫策微微點頭,拱手道:“大人剛正不阿,學生佩服。隻是此事牽連大人親眷,還需思量周全,以免落人話柄。”
“大人,此事若是讓官家知曉……恐怕……”展昭心中滿是憂慮,緊緊握住劍鞘,手背上青筋暴起。
包拯神色凝重,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緩緩說道:“展護衛,莫要擔憂。本府行得正坐得端,隻求公正執法,無愧於心。即便官家知曉,也定會理解本府的做法。”
展昭點了點頭,應道:“大人一心為公,展昭明白。但官場複雜,人心叵測,還望大人多加小心。”
“啟稟大人,有內侍押班張茂則前來求見!”正當包拯苦思如何才能徹查此案之際,王朝匆匆步入花廳,抱拳拱手說道,神色匆忙。
包拯停下腳步言道:“王朝,速請張押班進來。”
不一會兒,張茂則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走進花廳,向著包拯躬身行禮道:“官家有旨,宣開封府尹包拯進宮見駕。”
包拯趕忙問道:“敢問張押班,官家宣本府見駕,究竟所為何事?”
張茂則搖了搖頭,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隨即迴道:“官家並未言明,茂則著實不知。”
此時,包拯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揣測趙禎的意圖,麵色愈發沉重。
“包大人,官家還在禦書房等待,萬不可耽擱,包大人快隨茂則進宮吧。”張茂則一臉焦灼地看著包拯,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正焦急地等待著包拯的迴答。
包拯深吸一口氣,說道:“既如此,那本府即刻進宮麵聖。”
張茂則應了一聲,轉身在前引路。包拯緊跟其後,一路上神色肅穆,心中思緒紛繁,如亂麻般難以理清。
到了宮門口,包拯下轎,整理了一下衣冠,隨著張茂則步入宮中。
隻見皇宮內紅牆黃瓦,雕梁畫棟,守衛森嚴,一片莊嚴肅穆之象。
包拯無暇欣賞這宏偉的景象,一心想著麵聖之事,心中忐忑不安,步伐也略顯沉重。
包拯跟隨張茂則行至禦書房外,張茂則率先踏入禦書房,對著正在專心批閱奏折的趙禎躬身作揖道:“啟稟官家,開封府包大人奉旨前來見駕,此刻正在外候傳。”
“快宣包卿覲見!”趙禎抬眸瞥了一眼張茂則,而後說道,聲音中透著威嚴。
包拯在禦書房外聽見趙禎宣他進去,連忙撩起袍角,邁著沉穩的四方步踏入禦書房,隨即躬身作揖道:“臣包拯拜見陛下。”
趙禎抬手示意包拯平身,隨後拿起桌案上的一份奏折,臉色陰沉,猶如烏雲密布,沉聲說道:“朕近日收到廬州府漕運衙門呈上的奏折,奏折中向朕提及了查獲、抓捕走私販賣官鹽之人,其中有一人牽涉包卿二嫂,不知包卿是否已然知曉此事?”
包拯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道:“沒想到官家竟然已經知道了。”隨後包拯朗聲道:“臣啟奏陛下,今日,臣收到餘杭縣令包勉的書信,他已在信中向臣將此事逐一說明。”
此時,包拯的眉頭微微皺起,臉上閃過一絲凝重,猶如陰霾籠罩。
趙禎目光緊緊盯著包拯,問道:“那包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包拯拱手,正色說道:“陛下,我大宋朝律法明文規定,不得走私販賣官鹽,凡走私、販賣官鹽達十斤者,一律處以死罪。律法不可違逆,否則難以服眾,哪怕是臣的親眷犯法,臣也決然不會姑息。”
此時,趙禎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讚許之色道:“包卿公忠體國,難能可貴。”
隨後包拯又道:“陛下,臣以為此事定存蹊蹺。臣二嫂雖說刁蠻任性,可斷不至於有那般膽量去走私、販賣官鹽。隻怕其中有人蓄意陷害,依臣拙見,不如先遣人徹查此事。若是臣二嫂遭人冤枉陷害,也好為她洗刷清白;若確實觸犯了律法,臣亦無話可說。”此時,包拯目光堅定,神色嚴肅,身姿挺拔如鬆。
趙禎略作沉思,說道:“包卿所言有理,那此事便交予你全權負責,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陛下,一來此案涉及臣的親眷,倘若由臣負責,恐怕朝中其他同僚必然不服。二來臣執掌開封府這京畿重地,公務繁多,實在無法抽身。還請陛下收迴成命,另遣其他同僚。”包拯聽聞趙禎欲派自己徹查,忙撩袍跪倒在地,正色說道。此時,包拯額頭微微冒汗,神情滿是懇切,目光中透著堅定。
一旁的內侍總管陳琳聽了包拯的話,趕忙躬身作揖道:“陛下,包大人清正廉明,鐵麵無私,素有查案之能。這滿朝文武當中,除包大人以外,再無他人能夠擔當此等重任。”此時,陳琳神色懇切,語氣堅定,目光中充滿對包拯的信任。
趙禎微微頷首,說道:“亞父所言不無道理。包卿,朕信你能公正處理此案,莫要讓朕失望。”
包拯抬頭,目光堅定地望向趙禎,道:“陛下既如此信任臣,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趙禎揮了揮手,道:“包拯聽旨,朕任命包拯為查案欽差,另擢餘杭縣令包勉為杭州府推官,欽差副手,望你叔侄二人攜手合作,查明此案,早傳捷報。”
包拯聽罷,神情肅穆,心中暗想定要不負陛下重托,躬身謝恩道:“臣包拯替包勉謝過陛下,臣包拯謝陛下信任。”
“亞父,著中書省擬詔,擢升餘杭縣令包勉為杭州府推官,遷餘杭縣縣丞方申為餘杭縣令,詔書下達之日,鹹使聞知。”趙禎轉過頭對身邊的陳琳說道。此時,趙禎表情嚴肅,語氣鄭重,目光威嚴。
陳琳躬身應道:“臣遵旨,定盡快著中書省辦理此事。”
趙禎點了點頭,目光再次落在包拯身上,說道:“包拯,此次查案,朕盼你能速戰速決,還朝廷一個清明。”
包拯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
趙禎揮揮手:“都退下吧,朕也累了。”
包拯與陳琳一同退出禦書房。
陳琳邊走邊對包拯說道:“包大人,此次查案,您可要多加小心呐。”
包拯神色凝重:“多謝陳總管提醒,包拯心中有數。”
包拯迴到開封府中,便開始整理思緒,苦思冥想從何處著手調查此案,雙眉緊蹙,似在思索著一道難解之題。
展昭見包拯愁眉緊鎖,上前說道:“大人,屬下願率先前往廬州暗中查訪,看看能否尋得些許線索。”
包拯微微點頭:“此計可行,展護衛,你先前往廬州查訪,一切務必小心謹慎,待詔書下達,本府會同勉兒隨後便到。”
“大人放心,屬下定當不辱使命!”說罷,展昭抱拳行禮後,轉身離去,身影如風般迅速。
展昭走後,包拯神色凝重地對公孫策道:“公孫先生,煩請你著手安排行裝,讓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攜帶尚方寶劍,同時帶上三口鍘刀。本府此次定要將那走私、販賣官鹽者,繩之以法,絕不姑息!”
公孫策拱手,鄭重應道:“大人放心,學生這就去安排,定不辱使命。”
此時,開封府外,天色陰沉,似乎預示著此次查案的艱難,烏雲壓頂,令人心生壓抑。
包拯正與公孫策、展昭悠然品茗之際,張龍匆匆疾步而入,抱拳拱手,聲如洪鍾:“大人,有餘杭縣壯班捕頭杜順奉包勉縣令之命送來書信。”
包拯微微頷首,示意杜順免禮,而後目光如電般盯著他,沉聲道:“杜捕頭一路奔波,所為何事?”
杜順直起身來,神色凝重若霜,從懷中小心翼翼掏出一封書信,雙手恭敬呈遞給包拯,說道:“大人,此乃包勉縣令命卑職送來的緊急書信,事關重大,還請大人過目。”
包拯接過書信,匆匆展開瀏覽,隻見他眉頭緊鎖,猶如兩團濃墨糾結在一起,臉色愈發嚴肅,仿若寒夜的冰霜。
公孫策與展昭見狀,不禁對視一眼,眼中皆湧起一絲憂慮,如漣漪般在眼底擴散開來。
“哼!二嫂啊二嫂,你怎可這般糊塗!如今你犯下這等重罪,三弟我亦是無能為力啊!”看完書信後,包拯怒不可遏,將書信狠狠拍在桌子上,猛地一下站起身來,大聲吼道,胸膛因憤怒而劇烈起伏。
公孫策見包拯大發雷霆,趕忙趨前,神色焦急,詢問道:“大人,究竟所為何事?怎會令您這般大動肝火啊?”
包拯長歎一口氣,隨後對著公孫策講道:“本府二嫂與他人合夥經商,未曾料到竟是走私販賣官鹽,如今已被漕運衙門查拿,二嫂也被拘押在漕運衙門大牢之中。本府二哥無奈之下前往餘杭縣找勉兒求助,勉兒知曉後便命杜捕頭送來這份書信。”
此時,包拯心中五味雜陳,既為二嫂犯下的罪行感到憤怒和痛心,又為二哥的無奈求助而感到焦慮,眉頭緊蹙,似解不開的死結。
公孫策聽聞,臉上露出驚訝和憂慮交織的神情,眉頭緊皺,宛如兩道深溝,說道:“大人,此事棘手,需謹慎處理才是。”
包拯目光堅定,猶如磐石,沉聲道:“此事關乎律法尊嚴,倘若二嫂真的有罪,本府定當公正處理,絕不徇私!”
公孫策微微點頭,拱手道:“大人剛正不阿,學生佩服。隻是此事牽連大人親眷,還需思量周全,以免落人話柄。”
“大人,此事若是讓官家知曉……恐怕……”展昭心中滿是憂慮,緊緊握住劍鞘,手背上青筋暴起。
包拯神色凝重,目光堅定地看向遠方,緩緩說道:“展護衛,莫要擔憂。本府行得正坐得端,隻求公正執法,無愧於心。即便官家知曉,也定會理解本府的做法。”
展昭點了點頭,應道:“大人一心為公,展昭明白。但官場複雜,人心叵測,還望大人多加小心。”
“啟稟大人,有內侍押班張茂則前來求見!”正當包拯苦思如何才能徹查此案之際,王朝匆匆步入花廳,抱拳拱手說道,神色匆忙。
包拯停下腳步言道:“王朝,速請張押班進來。”
不一會兒,張茂則邁著沉穩有力的步伐走進花廳,向著包拯躬身行禮道:“官家有旨,宣開封府尹包拯進宮見駕。”
包拯趕忙問道:“敢問張押班,官家宣本府見駕,究竟所為何事?”
張茂則搖了搖頭,臉上露出為難之色,隨即迴道:“官家並未言明,茂則著實不知。”
此時,包拯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揣測趙禎的意圖,麵色愈發沉重。
“包大人,官家還在禦書房等待,萬不可耽擱,包大人快隨茂則進宮吧。”張茂則一臉焦灼地看著包拯,額頭上沁出細密的汗珠,正焦急地等待著包拯的迴答。
包拯深吸一口氣,說道:“既如此,那本府即刻進宮麵聖。”
張茂則應了一聲,轉身在前引路。包拯緊跟其後,一路上神色肅穆,心中思緒紛繁,如亂麻般難以理清。
到了宮門口,包拯下轎,整理了一下衣冠,隨著張茂則步入宮中。
隻見皇宮內紅牆黃瓦,雕梁畫棟,守衛森嚴,一片莊嚴肅穆之象。
包拯無暇欣賞這宏偉的景象,一心想著麵聖之事,心中忐忑不安,步伐也略顯沉重。
包拯跟隨張茂則行至禦書房外,張茂則率先踏入禦書房,對著正在專心批閱奏折的趙禎躬身作揖道:“啟稟官家,開封府包大人奉旨前來見駕,此刻正在外候傳。”
“快宣包卿覲見!”趙禎抬眸瞥了一眼張茂則,而後說道,聲音中透著威嚴。
包拯在禦書房外聽見趙禎宣他進去,連忙撩起袍角,邁著沉穩的四方步踏入禦書房,隨即躬身作揖道:“臣包拯拜見陛下。”
趙禎抬手示意包拯平身,隨後拿起桌案上的一份奏折,臉色陰沉,猶如烏雲密布,沉聲說道:“朕近日收到廬州府漕運衙門呈上的奏折,奏折中向朕提及了查獲、抓捕走私販賣官鹽之人,其中有一人牽涉包卿二嫂,不知包卿是否已然知曉此事?”
包拯微微一愣,心中暗自思忖道:“沒想到官家竟然已經知道了。”隨後包拯朗聲道:“臣啟奏陛下,今日,臣收到餘杭縣令包勉的書信,他已在信中向臣將此事逐一說明。”
此時,包拯的眉頭微微皺起,臉上閃過一絲凝重,猶如陰霾籠罩。
趙禎目光緊緊盯著包拯,問道:“那包卿對此事有何看法?”
包拯拱手,正色說道:“陛下,我大宋朝律法明文規定,不得走私販賣官鹽,凡走私、販賣官鹽達十斤者,一律處以死罪。律法不可違逆,否則難以服眾,哪怕是臣的親眷犯法,臣也決然不會姑息。”
此時,趙禎微微頷首,臉上露出一絲讚許之色道:“包卿公忠體國,難能可貴。”
隨後包拯又道:“陛下,臣以為此事定存蹊蹺。臣二嫂雖說刁蠻任性,可斷不至於有那般膽量去走私、販賣官鹽。隻怕其中有人蓄意陷害,依臣拙見,不如先遣人徹查此事。若是臣二嫂遭人冤枉陷害,也好為她洗刷清白;若確實觸犯了律法,臣亦無話可說。”此時,包拯目光堅定,神色嚴肅,身姿挺拔如鬆。
趙禎略作沉思,說道:“包卿所言有理,那此事便交予你全權負責,定要查個水落石出。”
“陛下,一來此案涉及臣的親眷,倘若由臣負責,恐怕朝中其他同僚必然不服。二來臣執掌開封府這京畿重地,公務繁多,實在無法抽身。還請陛下收迴成命,另遣其他同僚。”包拯聽聞趙禎欲派自己徹查,忙撩袍跪倒在地,正色說道。此時,包拯額頭微微冒汗,神情滿是懇切,目光中透著堅定。
一旁的內侍總管陳琳聽了包拯的話,趕忙躬身作揖道:“陛下,包大人清正廉明,鐵麵無私,素有查案之能。這滿朝文武當中,除包大人以外,再無他人能夠擔當此等重任。”此時,陳琳神色懇切,語氣堅定,目光中充滿對包拯的信任。
趙禎微微頷首,說道:“亞父所言不無道理。包卿,朕信你能公正處理此案,莫要讓朕失望。”
包拯抬頭,目光堅定地望向趙禎,道:“陛下既如此信任臣,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聖恩。”
趙禎揮了揮手,道:“包拯聽旨,朕任命包拯為查案欽差,另擢餘杭縣令包勉為杭州府推官,欽差副手,望你叔侄二人攜手合作,查明此案,早傳捷報。”
包拯聽罷,神情肅穆,心中暗想定要不負陛下重托,躬身謝恩道:“臣包拯替包勉謝過陛下,臣包拯謝陛下信任。”
“亞父,著中書省擬詔,擢升餘杭縣令包勉為杭州府推官,遷餘杭縣縣丞方申為餘杭縣令,詔書下達之日,鹹使聞知。”趙禎轉過頭對身邊的陳琳說道。此時,趙禎表情嚴肅,語氣鄭重,目光威嚴。
陳琳躬身應道:“臣遵旨,定盡快著中書省辦理此事。”
趙禎點了點頭,目光再次落在包拯身上,說道:“包拯,此次查案,朕盼你能速戰速決,還朝廷一個清明。”
包拯拱手道:“陛下放心,臣定當全力以赴。”
趙禎揮揮手:“都退下吧,朕也累了。”
包拯與陳琳一同退出禦書房。
陳琳邊走邊對包拯說道:“包大人,此次查案,您可要多加小心呐。”
包拯神色凝重:“多謝陳總管提醒,包拯心中有數。”
包拯迴到開封府中,便開始整理思緒,苦思冥想從何處著手調查此案,雙眉緊蹙,似在思索著一道難解之題。
展昭見包拯愁眉緊鎖,上前說道:“大人,屬下願率先前往廬州暗中查訪,看看能否尋得些許線索。”
包拯微微點頭:“此計可行,展護衛,你先前往廬州查訪,一切務必小心謹慎,待詔書下達,本府會同勉兒隨後便到。”
“大人放心,屬下定當不辱使命!”說罷,展昭抱拳行禮後,轉身離去,身影如風般迅速。
展昭走後,包拯神色凝重地對公孫策道:“公孫先生,煩請你著手安排行裝,讓王朝、馬漢、張龍、趙虎攜帶尚方寶劍,同時帶上三口鍘刀。本府此次定要將那走私、販賣官鹽者,繩之以法,絕不姑息!”
公孫策拱手,鄭重應道:“大人放心,學生這就去安排,定不辱使命。”
此時,開封府外,天色陰沉,似乎預示著此次查案的艱難,烏雲壓頂,令人心生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