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民憤
翻車!六個男主齊黑化 作者:青絲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黑衣人說完話就走,獨留雲開一人在原地心亂如麻。
方才她分析裴樾明的意圖,想當然認為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舍棄顧璟辭的性命上。隻是不願惹怒裴樾明,這才緘口不言,可如今聽兩個黑衣人的話頭,事實竟然不是如此。
裴樾明甚至想著為顧璟辭免除責罰,難道她真的錯怪裴樾明了嗎?
說不出心中是何感受,雲開隻覺得胸口發堵。
她想到裴樾明方才說的話,眼中閃過複雜。
*
頂樓之上,自雲開走後,裴樾明一直站在原地沒動,眼睫微垂,遮住眼中的神采。
良久,他淡聲道:“別鬧,你現在不能出來。”
“為什麽不能出來,你說過不會拘著我的。”裴樾明再次開口,語調上揚,似乎在生氣。
他在反駁自己方才說的話,像是一個自言自語的瘋子。
“你太隨心所欲了,會嚇到她,她很敏銳,說不定已經開始懷疑我了。”這次,他的聲音恢複了淡然,說出的話像在教訓不聽話的小孩子。
“可是你那麽說,說不定會讓她討厭你,她討厭你,就是討厭我,我不想她討厭我。”他的聲音霎時變得委屈,眉心蹙到一起。
裴樾明抬手撫平眉心,頗有些無奈,“比起她是否討厭我,我唯一在乎的是她的安危。此前是我想岔了,我不該親近她,越親近我越無法狠下心...既然我已經做出決定,就不能再心軟。你聽話,以後沒有我的允許不許隨便出來。”
“就算你說的有理,那你也不必這樣做。為什麽還要自稱殿下?難道看她疏遠你,你就高興了?”裴樾明氣得腮幫子發鼓。
“噤聲,你吵到我了。”裴樾明收起發鼓的腮幫,語氣冷凝。
“哦。”再出口,聲音又變得委屈巴巴,“我還不是為了你,你明明喜......”
裴樾明的嘴巴好似被人捂住,半個字也說不出,鳳眸猛然閉上,再睜眼,眸子裏盛滿淡漠。
他理了理發冠,漠然轉身。
好似方才的自說自話隻是一場幻覺。
*
心頭沉甸甸的壓著一堆事,雲開也不知道自己怎麽迴的長寧侯府,再迴神,就發現自己站在長寧侯府後門。
奇怪的是,她在門口聞到了腐爛的腥味,雲開險些以為自己的鼻子壞掉了,仔細嗅聞,發現那股味道確實存在。
她上前叩門,半晌,門開了一道小縫,門房探出腦袋,急吼吼道:“孟娘子你快進來。”
他的神色十分焦急,甚至上手拉住雲開的手腕,將她扯進門,隨後猛然把門合上。
他轉過身,臉上露出劫後重生的慶幸,“孟娘子勿怪,我不是有心冒犯,實在是外麵那群刁民太可怕了。”
“刁民?”雲開疑惑道。
門房使勁兒點頭,“正是。”
他壓低聲音,神神秘秘道:“咱家郎君不是被告了嗎?那群刁民聽風就是雨,恨上了咱們侯府,結伴來府上鬧了許久,嘴裏不幹不淨的罵著侯爺和郎君,還往大門上扔臭雞蛋,要不是侯爺派出陛下禦賜的玄甲衛把他們趕走,不知要鬧到什麽時候。”
“我呸!”門房狠狠啐了一口,“他們心裏不平,怎麽不去衙門鬧,偏生扔什麽雞蛋、潑什麽紅漆,平白讓我們受累。”
“孟娘子你快迴去吧,那群刁民不講道理,逮到侯府的人就是一通罵,有幾個姐姐去外麵買頭花,被他們圍住,好一頓羞辱。”門房氣得麵色通紅,“主人犯事,與我們這些下人有什麽關係,有本事去打罪魁禍首。”
話音剛落,門房猛然捂住嘴,驚恐地看著雲開,他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心髒驟然縮緊。
雲開淡聲道:“小哥放心,我什麽都沒聽到。多謝小哥提醒,我這便迴娘子處。”
說罷,她利落轉身離開。
身後門房長舒一口氣。
雲開走在路上,迴想起門房小哥的話,心知裴樾明的計劃成了,長寧侯府已經激起了民憤,這件事被擺到明麵上,即便慶安帝有心迴護,也不好明著偏袒侯府,更何況,如果餘六娘順利出逃,慶安帝的算盤落空,他又怎麽可能會再護著長寧侯府。
失了民心、帝心,長寧侯府絕不可能再有翻身之日。
裴樾明果然算無遺策。
一邊感歎,一邊更加重了心頭憂慮,雲開無比希望和裴樾明再無交集。
他太聰明,也太難懂,雲開隻想平平安安完成任務,不想橫生枝節,看來以後她要轉變對待裴樾明的態度和方法,省得被他發現身上的異樣。
*
自顧姓郎君敲響鳴冤鼓,又過了四日。
四日間,陸續有人當街訴說冤情,告得同樣是餘家郎君。
他們或是受害者的父母,或是受害者的姐妹,甚至還有受害者的丈夫。
餘三郎不僅強奪民女,還強奪人妻,罔顧人倫,泯滅人性。
凡是被他擄走的女子,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越來越多的苦主出現,細數下來竟然有十數個女子遭到餘三郎的毒害。
百姓一片嘩然,群情激憤。
坊間流出消息,前任大理寺卿之所以敢謀害告狀的顧郎君,就是得了長寧侯的授意,你要問為什麽,隻看看大理寺卿的姓便知了,一筆寫不出兩個餘,那大理寺卿正是餘家旁支,這才鋌而走險想為長寧侯除掉心腹大患。
又有流言傳道,餘三郎害了那麽多女子,老天都看不下去,降下神罰,去了餘三郎的禍根,讓他成了太監,再也不能禍害女子。
一時流言滿天飛,真真假假混雜在一起,長寧侯府的名聲徹底臭了。
世人樂於看旁人笑話,這兩則消息傳得玉京人盡皆知。
至於其中有關長寧侯陷害前老丈人貪汙,後貶妻為妾害死唯一發妻的傳言則因為年代久遠、消息模糊,沒有傳播開。
春闈在即,無數學子齊聚玉京,他們在書舍、茶館談論此事,大罵長寧侯是奸邪,其子更是畜牲不如,若讓這樣的人身居高位、身處富貴,大雍危矣。
方才她分析裴樾明的意圖,想當然認為所有的一切都建立在舍棄顧璟辭的性命上。隻是不願惹怒裴樾明,這才緘口不言,可如今聽兩個黑衣人的話頭,事實竟然不是如此。
裴樾明甚至想著為顧璟辭免除責罰,難道她真的錯怪裴樾明了嗎?
說不出心中是何感受,雲開隻覺得胸口發堵。
她想到裴樾明方才說的話,眼中閃過複雜。
*
頂樓之上,自雲開走後,裴樾明一直站在原地沒動,眼睫微垂,遮住眼中的神采。
良久,他淡聲道:“別鬧,你現在不能出來。”
“為什麽不能出來,你說過不會拘著我的。”裴樾明再次開口,語調上揚,似乎在生氣。
他在反駁自己方才說的話,像是一個自言自語的瘋子。
“你太隨心所欲了,會嚇到她,她很敏銳,說不定已經開始懷疑我了。”這次,他的聲音恢複了淡然,說出的話像在教訓不聽話的小孩子。
“可是你那麽說,說不定會讓她討厭你,她討厭你,就是討厭我,我不想她討厭我。”他的聲音霎時變得委屈,眉心蹙到一起。
裴樾明抬手撫平眉心,頗有些無奈,“比起她是否討厭我,我唯一在乎的是她的安危。此前是我想岔了,我不該親近她,越親近我越無法狠下心...既然我已經做出決定,就不能再心軟。你聽話,以後沒有我的允許不許隨便出來。”
“就算你說的有理,那你也不必這樣做。為什麽還要自稱殿下?難道看她疏遠你,你就高興了?”裴樾明氣得腮幫子發鼓。
“噤聲,你吵到我了。”裴樾明收起發鼓的腮幫,語氣冷凝。
“哦。”再出口,聲音又變得委屈巴巴,“我還不是為了你,你明明喜......”
裴樾明的嘴巴好似被人捂住,半個字也說不出,鳳眸猛然閉上,再睜眼,眸子裏盛滿淡漠。
他理了理發冠,漠然轉身。
好似方才的自說自話隻是一場幻覺。
*
心頭沉甸甸的壓著一堆事,雲開也不知道自己怎麽迴的長寧侯府,再迴神,就發現自己站在長寧侯府後門。
奇怪的是,她在門口聞到了腐爛的腥味,雲開險些以為自己的鼻子壞掉了,仔細嗅聞,發現那股味道確實存在。
她上前叩門,半晌,門開了一道小縫,門房探出腦袋,急吼吼道:“孟娘子你快進來。”
他的神色十分焦急,甚至上手拉住雲開的手腕,將她扯進門,隨後猛然把門合上。
他轉過身,臉上露出劫後重生的慶幸,“孟娘子勿怪,我不是有心冒犯,實在是外麵那群刁民太可怕了。”
“刁民?”雲開疑惑道。
門房使勁兒點頭,“正是。”
他壓低聲音,神神秘秘道:“咱家郎君不是被告了嗎?那群刁民聽風就是雨,恨上了咱們侯府,結伴來府上鬧了許久,嘴裏不幹不淨的罵著侯爺和郎君,還往大門上扔臭雞蛋,要不是侯爺派出陛下禦賜的玄甲衛把他們趕走,不知要鬧到什麽時候。”
“我呸!”門房狠狠啐了一口,“他們心裏不平,怎麽不去衙門鬧,偏生扔什麽雞蛋、潑什麽紅漆,平白讓我們受累。”
“孟娘子你快迴去吧,那群刁民不講道理,逮到侯府的人就是一通罵,有幾個姐姐去外麵買頭花,被他們圍住,好一頓羞辱。”門房氣得麵色通紅,“主人犯事,與我們這些下人有什麽關係,有本事去打罪魁禍首。”
話音剛落,門房猛然捂住嘴,驚恐地看著雲開,他意識到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心髒驟然縮緊。
雲開淡聲道:“小哥放心,我什麽都沒聽到。多謝小哥提醒,我這便迴娘子處。”
說罷,她利落轉身離開。
身後門房長舒一口氣。
雲開走在路上,迴想起門房小哥的話,心知裴樾明的計劃成了,長寧侯府已經激起了民憤,這件事被擺到明麵上,即便慶安帝有心迴護,也不好明著偏袒侯府,更何況,如果餘六娘順利出逃,慶安帝的算盤落空,他又怎麽可能會再護著長寧侯府。
失了民心、帝心,長寧侯府絕不可能再有翻身之日。
裴樾明果然算無遺策。
一邊感歎,一邊更加重了心頭憂慮,雲開無比希望和裴樾明再無交集。
他太聰明,也太難懂,雲開隻想平平安安完成任務,不想橫生枝節,看來以後她要轉變對待裴樾明的態度和方法,省得被他發現身上的異樣。
*
自顧姓郎君敲響鳴冤鼓,又過了四日。
四日間,陸續有人當街訴說冤情,告得同樣是餘家郎君。
他們或是受害者的父母,或是受害者的姐妹,甚至還有受害者的丈夫。
餘三郎不僅強奪民女,還強奪人妻,罔顧人倫,泯滅人性。
凡是被他擄走的女子,至今下落不明,生死不知。
越來越多的苦主出現,細數下來竟然有十數個女子遭到餘三郎的毒害。
百姓一片嘩然,群情激憤。
坊間流出消息,前任大理寺卿之所以敢謀害告狀的顧郎君,就是得了長寧侯的授意,你要問為什麽,隻看看大理寺卿的姓便知了,一筆寫不出兩個餘,那大理寺卿正是餘家旁支,這才鋌而走險想為長寧侯除掉心腹大患。
又有流言傳道,餘三郎害了那麽多女子,老天都看不下去,降下神罰,去了餘三郎的禍根,讓他成了太監,再也不能禍害女子。
一時流言滿天飛,真真假假混雜在一起,長寧侯府的名聲徹底臭了。
世人樂於看旁人笑話,這兩則消息傳得玉京人盡皆知。
至於其中有關長寧侯陷害前老丈人貪汙,後貶妻為妾害死唯一發妻的傳言則因為年代久遠、消息模糊,沒有傳播開。
春闈在即,無數學子齊聚玉京,他們在書舍、茶館談論此事,大罵長寧侯是奸邪,其子更是畜牲不如,若讓這樣的人身居高位、身處富貴,大雍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