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舊疾
翻車!六個男主齊黑化 作者:青絲白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生生挨了一個時辰的罵就算了,臨走時陳太傅一邊撫摸長長的花白胡須,一邊對著雲開長籲短歎。
“忠言逆耳,望殿下好自為之。”
雲開還能說什麽,如果反駁,陳太傅隻會訓得更起勁兒,這一點雲開已經深深體會到了。
打他一頓,更不可能了,老爺子看起來年事已高,走起路來都顫顫巍巍,裴樾明身強體壯,一拳下去,能要老爺子半條命,雲開自認狠不下這個心。
送走了陳太傅後,雲開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內侍又從勤政殿抱來一遝子奏折,請雲開處理。
處理了一個時辰毫無營養的請安折子和奏請選秀的折子,雲開臉上早沒了笑模樣。
這還不夠,在陳翁的催促下,雲開想起來今天還有一篇文章沒寫、兩幅字帖沒練。
而這些東西都要趕在一個時辰內完成,否則過不了多久,王、秦兩位翰林就要來登承祚宮的大門了。
這都什麽破事!
課業不寫不行,會被老師指著鼻子罵;寫得不好也不行,還是會被老師指著鼻子罵。
想寫課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字跡問題。
批閱奏折隻需要寫“可”或“不可”,模仿起來沒什麽難度,可通篇的文字寫起來,能暴露的點太多。
萬一字跡和往日的不像,又是一場麻煩事。
雲開顧不得用晚膳,鑽進逢春閣尋找裴樾明以前的手稿,能模仿一點是一點,實在不行,也隻能走裝病這一下下策了。
逢春閣作為裴樾明的書房,一應東西都很周全,布局也簡明。
北側牆壁放置著紅木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孤本。
西側牆壁掛著許多字畫,畫風寫實,多為花鳥畫。
南麵擺放著書桌,裴樾明日常練字作畫都在此地,雲開正在此處尋找裴樾明的手稿。
她抽出一篇策文,仔細研讀,細看之下,發現裴樾明常用的字體竟然是書道大家崔公自創的崔體。
這不巧了嗎!
雲開恰好會寫崔體。
接觸第二個任務對象的時候,雲開披的是一個大家閨秀的馬甲,原身最喜書道,平日裏常練字解悶,她練得其他字體實在太難,雲開從小拿中性筆的手實在寫不出來,唯一能掌握的隻有崔體。
練了一年多,字體勉強能見人。
後來幾個馬甲都不需要識字讀書,一手字漸漸又荒廢。
好在崔體她曾下苦功夫練過,雖然手生,多練練總能再撿迴來。
字帖也是崔體,那就先從字帖開始。
勉勉強強寫好字帖,雲開取出裴樾明隻寫了幾句話的文章。
科舉改製後,大雍對官員的考核越發嚴格,升降賞罰都以政績為準,像前朝那樣憑借幾篇華美文章就能得到朝廷青睞的日子一去不返,務實之風盛行。
今日雲開要完成的文章是一篇治水論。
雲開目瞪口呆。
她哪裏會治水?
治水不僅要勘測河道,還要考慮地勢等等細節,極考驗一個人的真才實學,用來做科舉選拔人才的題目都夠了。
要雲開在短短半個時辰內寫一篇令翰林學士滿意的治水論,恕雲開做不到。
雲開絞盡腦汁,勉強寫出幾個字,手懸在半空,再難落筆。
術業有專攻,雲開不打算為難自己,撂開手中筆,扯著嗓子喚了一聲,“來人!傳太醫!”
“老奴早勸過要殿下千萬保重,切勿操勞,殿下總是不肯聽,若是牽動..”陳翁立在雲開身旁,神情焦急,見左右沒有外人,壓低聲音,湊到雲開耳邊,才把口中的話說完,“舊疾,可如何是好?”
說完,他自己又後悔提到殿下傷心事,眼眶微紅。
可憐殿下幼年患病,後又走失,明明身份尊貴卻命途多舛,好不容易迴來,又和陛下父子離心,這叫他如何不心疼?
陳翁一番話,飽含滿滿的情誼,雖然真正關心的不是雲開,但也令她動容,“陳翁,孤無妨。”
“殿下還說無妨,兩日前您也是這麽說的,鑽到書房忙了整整兩日,送過去的飯菜您也基本沒動,事情再多,不還有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大人為您效力,您又何必事事親力親為?”裴樾明顯然沒少用這話誑陳翁,雲開這麽一說,引起他好大的牢騷。
陳翁敢這麽說話,可見裴樾明對他極為寬厚優待,打眼瞧整個東府誰敢像他這樣?
既然是裴樾明看重的人,雲開自然不會給他難堪,任他說著,也沒發怒。
好在陳翁也知道適可而止,隻說兩句便住了口,而後頻頻朝門外張望,期盼太醫快快到來。
事涉太子,太醫院不敢耽誤,三個太醫火急火燎趕來,累得滿頭大汗。
接連上前診過脈後太醫們才鬆了口氣。
其中最有資曆的一個老太醫迴話:“殿下無礙,隻是連日操勞以致頭疼,臣等開劑溫和滋補的方子,殿下隻需按時服用即可。”
雲開是裝病,不是真的頭疼,沒想到太醫還真診出了些東西。
連日操勞,閉門書房兩日不出,也不知道裴樾明在忙些什麽。
堂堂太子,手下那麽多可用的人,他還這麽盡心,雲開不禁汗顏。
“孤的舊疾......”在裴樾明沒穿迴來之前,雲開始終要扮演他,想要萬無一失,雲開必須了解清楚他的舊疾是何景況。
哪知雲開不過才起個頭,三位太醫如商量好一般,動作一致,齊齊跪地,縱然低著頭,也能讓人感受到他們的驚懼害怕。
就連陳翁的臉色也跟著一變。
“殿下舊疾業已痊愈。”還是那位最年長的太醫迴話,隻是聲音不複方才的從容,帶著幾絲顫音。
雲開麵色微沉,“好了,都下去吧。”
三位太醫如蒙大赦,很快離去。
看三位太醫的表現,裴樾明的離魂症痊愈與否尚未可知。
如果這病真的痊愈了,裴樾明身邊最親近的陳翁為何那般擔心他會舊疾發作?三位太醫聽到舊疾二字又為何這般恐懼?
可如果他的病沒有痊愈,一個患有瘋病的人怎麽可能坐得上太子之位?
瘋病的事還沒有著落,慶安帝宮裏的人就到了。
“忠言逆耳,望殿下好自為之。”
雲開還能說什麽,如果反駁,陳太傅隻會訓得更起勁兒,這一點雲開已經深深體會到了。
打他一頓,更不可能了,老爺子看起來年事已高,走起路來都顫顫巍巍,裴樾明身強體壯,一拳下去,能要老爺子半條命,雲開自認狠不下這個心。
送走了陳太傅後,雲開連口水都沒來得及喝,內侍又從勤政殿抱來一遝子奏折,請雲開處理。
處理了一個時辰毫無營養的請安折子和奏請選秀的折子,雲開臉上早沒了笑模樣。
這還不夠,在陳翁的催促下,雲開想起來今天還有一篇文章沒寫、兩幅字帖沒練。
而這些東西都要趕在一個時辰內完成,否則過不了多久,王、秦兩位翰林就要來登承祚宮的大門了。
這都什麽破事!
課業不寫不行,會被老師指著鼻子罵;寫得不好也不行,還是會被老師指著鼻子罵。
想寫課業,首先要克服的就是字跡問題。
批閱奏折隻需要寫“可”或“不可”,模仿起來沒什麽難度,可通篇的文字寫起來,能暴露的點太多。
萬一字跡和往日的不像,又是一場麻煩事。
雲開顧不得用晚膳,鑽進逢春閣尋找裴樾明以前的手稿,能模仿一點是一點,實在不行,也隻能走裝病這一下下策了。
逢春閣作為裴樾明的書房,一應東西都很周全,布局也簡明。
北側牆壁放置著紅木書架,書架上擺滿了書籍孤本。
西側牆壁掛著許多字畫,畫風寫實,多為花鳥畫。
南麵擺放著書桌,裴樾明日常練字作畫都在此地,雲開正在此處尋找裴樾明的手稿。
她抽出一篇策文,仔細研讀,細看之下,發現裴樾明常用的字體竟然是書道大家崔公自創的崔體。
這不巧了嗎!
雲開恰好會寫崔體。
接觸第二個任務對象的時候,雲開披的是一個大家閨秀的馬甲,原身最喜書道,平日裏常練字解悶,她練得其他字體實在太難,雲開從小拿中性筆的手實在寫不出來,唯一能掌握的隻有崔體。
練了一年多,字體勉強能見人。
後來幾個馬甲都不需要識字讀書,一手字漸漸又荒廢。
好在崔體她曾下苦功夫練過,雖然手生,多練練總能再撿迴來。
字帖也是崔體,那就先從字帖開始。
勉勉強強寫好字帖,雲開取出裴樾明隻寫了幾句話的文章。
科舉改製後,大雍對官員的考核越發嚴格,升降賞罰都以政績為準,像前朝那樣憑借幾篇華美文章就能得到朝廷青睞的日子一去不返,務實之風盛行。
今日雲開要完成的文章是一篇治水論。
雲開目瞪口呆。
她哪裏會治水?
治水不僅要勘測河道,還要考慮地勢等等細節,極考驗一個人的真才實學,用來做科舉選拔人才的題目都夠了。
要雲開在短短半個時辰內寫一篇令翰林學士滿意的治水論,恕雲開做不到。
雲開絞盡腦汁,勉強寫出幾個字,手懸在半空,再難落筆。
術業有專攻,雲開不打算為難自己,撂開手中筆,扯著嗓子喚了一聲,“來人!傳太醫!”
“老奴早勸過要殿下千萬保重,切勿操勞,殿下總是不肯聽,若是牽動..”陳翁立在雲開身旁,神情焦急,見左右沒有外人,壓低聲音,湊到雲開耳邊,才把口中的話說完,“舊疾,可如何是好?”
說完,他自己又後悔提到殿下傷心事,眼眶微紅。
可憐殿下幼年患病,後又走失,明明身份尊貴卻命途多舛,好不容易迴來,又和陛下父子離心,這叫他如何不心疼?
陳翁一番話,飽含滿滿的情誼,雖然真正關心的不是雲開,但也令她動容,“陳翁,孤無妨。”
“殿下還說無妨,兩日前您也是這麽說的,鑽到書房忙了整整兩日,送過去的飯菜您也基本沒動,事情再多,不還有詹事府和左右春坊的大人為您效力,您又何必事事親力親為?”裴樾明顯然沒少用這話誑陳翁,雲開這麽一說,引起他好大的牢騷。
陳翁敢這麽說話,可見裴樾明對他極為寬厚優待,打眼瞧整個東府誰敢像他這樣?
既然是裴樾明看重的人,雲開自然不會給他難堪,任他說著,也沒發怒。
好在陳翁也知道適可而止,隻說兩句便住了口,而後頻頻朝門外張望,期盼太醫快快到來。
事涉太子,太醫院不敢耽誤,三個太醫火急火燎趕來,累得滿頭大汗。
接連上前診過脈後太醫們才鬆了口氣。
其中最有資曆的一個老太醫迴話:“殿下無礙,隻是連日操勞以致頭疼,臣等開劑溫和滋補的方子,殿下隻需按時服用即可。”
雲開是裝病,不是真的頭疼,沒想到太醫還真診出了些東西。
連日操勞,閉門書房兩日不出,也不知道裴樾明在忙些什麽。
堂堂太子,手下那麽多可用的人,他還這麽盡心,雲開不禁汗顏。
“孤的舊疾......”在裴樾明沒穿迴來之前,雲開始終要扮演他,想要萬無一失,雲開必須了解清楚他的舊疾是何景況。
哪知雲開不過才起個頭,三位太醫如商量好一般,動作一致,齊齊跪地,縱然低著頭,也能讓人感受到他們的驚懼害怕。
就連陳翁的臉色也跟著一變。
“殿下舊疾業已痊愈。”還是那位最年長的太醫迴話,隻是聲音不複方才的從容,帶著幾絲顫音。
雲開麵色微沉,“好了,都下去吧。”
三位太醫如蒙大赦,很快離去。
看三位太醫的表現,裴樾明的離魂症痊愈與否尚未可知。
如果這病真的痊愈了,裴樾明身邊最親近的陳翁為何那般擔心他會舊疾發作?三位太醫聽到舊疾二字又為何這般恐懼?
可如果他的病沒有痊愈,一個患有瘋病的人怎麽可能坐得上太子之位?
瘋病的事還沒有著落,慶安帝宮裏的人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