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明初,元軍和明軍打得熱火朝天,天下大亂,無論走到哪裏,都可以看到那些逃難的人,他們的生活和乞丐一模一樣,吃不飽,穿不暖,還每天提心吊膽,餓了也隻能啃樹皮。
在長沙府善化縣有個叫螺絲塘的地方,這裏本來是一個小村莊,但是很多逃難的人都紛紛來到這裏避難,還有很多乞丐,原本平靜的小山村就被這些人打破了。
螺絲塘的村民們每天一出門就可以看到很多乞丐在門口晃晃悠悠,有的躺著,有的在伸手乞討,但是他們從來也不惹事,還是規規矩矩的。善良的村民們知道這些人這些人無家可歸,便默許了他們在這裏,不趕他們走了。
至於這個地方為什麽叫螺絲塘,大家也不是很清楚,老人們口口相傳的倒是有這麽一個傳說,他們都說螺絲塘的這個水塘,在幾百年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螺螄,幫助村裏的村民打敗了外人的入侵,保護了村民們的利益,之後那隻螺螄便消失了,但是它一直在冥冥之中保護著村裏的老老少少,因為螺絲和螺螄發音相似,所以大家給這個村子取名就叫螺絲塘了。
何彩蓮也是螺絲塘的村民,他如今已經十六歲了,長得亭亭玉立,本來母親是想給她尋一門親事,找一戶好人家的,可是現在世道這麽混亂,能活著就不錯了,更別說是找個好人家了,況且就算找到了好人家,這連年征戰,男的都被抓去當壯丁了,女的在家不就是守活寡嗎?這和不嫁人有什麽區別。
何彩蓮的母親王氏早就想開了,采蓮的父親就是在去鎮上幹活兒的時候失蹤的,到現在都音信全無,王氏猜想孩子他爹肯定被抓去了,要不然這個家怎麽可能隨便扔下呢?
雖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大家都不夠吃,但是采蓮心地善良,有時候上山挖野菜的時候還是會把一些野菜分給那些乞丐,村裏的那些嬸嬸和叔叔有時候力氣不夠了,她也會過去幫忙,大家都很喜歡采蓮,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
采蓮最喜歡的就是去螺絲塘的這個池塘裏抓魚,摘蓮子還有摘蓮藕了。
每到夏天,她就會不顧母親的反對,跳到螺絲塘旁邊的小船上,把船撐到水塘中間,在水塘裏麵遊來遊去,還會摘一些新鮮的蓮藕和蓮子,在遊了一圈之後,順便抓上來幾隻小溪魚。
今天的太陽很大,采蓮還是一如既往地來到螺絲塘,在看著船上滿載而歸的戰利品,她想潛到水底看看還有沒有別的小魚小蝦可以抓一點,結果她一遊下去,她的一隻腳就被自己小船上的漁網給勾住了,動彈不得。
她在水中試著把漁網上的繩子扯開,這樣她就可以抬頭露出水麵了,可是她越拽,漁網上麵的那根線就收得越緊,她用力地跳出水麵,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繼續鑽到了水下,來解開腳上的網繩。
這是采蓮第二次潛入水中了,她的體力耗費了一大半,為了能盡快脫身,她在水中睜開了眼睛,不停地看著自己的腳,可是這個水塘裏的水都被下麵的淤泥攪渾了,采蓮就算睜開眼也看不見任何東西。
更糟糕的是此時竟然還有一些淤泥透過水鑽入了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水裏痛得睜不開了。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采蓮終究是沒了力氣,她就這樣慢慢地在水裏失去了意識,在采蓮的腦海中,好像有一個來自天上的鍾聲在她的耳邊響起,迎接她去西方的世界,她聽見聲音之後,又透過雲層看見了一束金光朝她射過來,難道是她要成仙了嗎?
就在她覺得疑惑的時候,好像有東西刺了一下她的腳踝,她哎呀一聲叫了出來,才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看了一下四周,她記得自己明明在水下被困住了,還嗆了好幾口水,怎麽躺在自己劃過來的小船上了呢?
采蓮搖了搖頭,還挖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側著頭把自己兩隻耳朵裏的水給倒出來,不然兩隻耳朵嗡嗡的,都聽不見旁邊的聲音。
她把耳朵裏的水弄幹淨之後,耳邊忽然響起了一個聲音:“小姐妹對不起,剛剛是我害你被網纏住的,就把你拖上來了。”
“誰?是誰?快出來,不然…不然我喊人了。”采蓮嘴裏說著最狠的話,心裏卻是很害怕,說完還差點哭了。
“是我,你低頭看看。”采蓮聽完之後低下了頭,隻見她的麵前有一隻田螺,這隻田螺和她的頭一樣大,她嚇得往後縮了一下,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你…你是田螺嗎?怎麽這麽大個?你不會想要吃了我吧?”
田螺從殼當中伸出了頭來,不好意思地說道:“小姐妹,實在是抱歉,我剛剛在產卵,本想去岸邊的,但是一時體力不支太虛弱了,看見你的船就趴在了船上將我的孩子產下了,但是我產孩子的時候拉出來的胎盤是有黏性的,掉在了漁網上,就把你的腳粘住了,所以你才掙脫不開,我看你快要咽氣了,就先把你拖上來了。”
采蓮這才知道原來是這個田螺救了自己,但是它能說話還是把采蓮嚇了一跳,采蓮還是有點害怕地說道:“那真是謝謝你了,原來我誤會了你,不對,我是因為你的原因才被漁網纏住的,也不算你救我的吧,應該算將功補過才對。”采蓮想了一下,說話的聲音和語氣頓時硬氣了一些。
“是我的錯,不好意思,害你受苦了。”田螺虛心地說道。
采蓮見田螺沒有惡意,還和它對話了好久,漸漸地也不害怕了,田螺告訴采蓮,她的孩子還粘在船外側的船板上,等采蓮迴去的時候將船靠岸了,她產的卵自然會脫落然後掉到岸邊的淺水區。
采蓮見自己今天的收成不錯,便慢慢地往迴趕了,娘親還在家等她煮晚飯呢!
采蓮背著一大筐的東西,路過村口的時候,看見幾個乞丐,覺得很可憐,還是將一些東西分給他們,這些乞丐都低著頭喊她活菩薩,可采蓮覺得這沒什麽,舉手之勞而已。
迴到家,娘親已經在做飯了,采蓮拿出了自己今天抓的魚還有摘的蓮藕,讓母親今晚加菜,但是還剩下一些,她就拿著大竹筐往地窖走了。
古時候的農村,為了讓一些糧食儲存得久一點,都會挖一個地窖,然後把一些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和糧食都放在地窖裏,可這次采蓮往地窖走的時候,還把家裏那個沒有用一直擺在那裏的大水缸都給抬下去了,王氏雖然疑惑,但是這水缸反正也沒有用了,就不多問了,閨女自個兒能安排好就行了。
采蓮在地窖裏整理了好一會兒才出來,王氏早就做好了晚飯,在吃晚飯的時候,有個曾經受過采蓮恩惠的老乞丐忽然跑到采蓮的家裏,對采蓮說道:“姑娘,快藏起來,現在世道不太平,那些土匪又來了。”
那些土匪一個個手上都拿著大刀,進村的時候浩浩蕩蕩,看見村口的那些乞丐是一些老弱病殘,沒有一點利用價值,就一腳踹過去,對他們拳打腳踢。
那些乞丐見狀有些都跑了,還有一些感恩的乞丐都跑去通知村裏的村民,讓他們快點逃,土匪見這些乞丐這麽講義氣,在打完他們之後為了不讓他們逃走,就把他們五花大綁起來,並且讓手下的人看著,看他們還怎麽跑去通風報信。
家家戶戶在得到乞丐的情報後,都把來報信的乞丐拉到了家裏,然後把門都給鎖死了,那些土匪見大家都關著門,就一家一家地敲,撬了好幾家的門鎖,把村民們家裏的糧食都給搶劫一空。
在這種連年征戰的時代,糧食就是村民的命根子,有些村民死死地拽著那些土匪的衣服,就是不給,結果被土匪一刀就了結了,其他的村民們看見了,就再也不敢做聲了,都乖乖地交出了自己的糧食來。
那些土匪在嚐到了甜頭之後,越發猖狂,他們很快就來到了采蓮的隔壁鄰居李嬸的家裏,李嬸為了保命,隻好把自己家的糧食都拿出來了。
李嬸的年紀還很輕,和采蓮家一樣,她的丈夫也是在好幾年前去鎮上的時候失蹤的,至今都沒有下落,家裏就剩下一個才五歲的兒子,他們孤兒寡母也很不容易,和采蓮一家經常互相幫助。
那個土匪頭子在搶完東西之後,看上了李嬸的美貌,立馬就要拉著李嬸要她做自己的壓寨夫人,李嬸和兒子被土匪們分開了。
采蓮從自己家的門縫裏看見了被欺負的李嬸,她想跑出去,母親拉住她說道:“我就你一個女兒,你要是有什麽三長兩短,我可怎麽活,不準給我出去。”
後邊的老乞丐也說:“采蓮姑娘,別衝動,那群土匪危險得很,他們可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保命要緊。”
采蓮卻是推開了母親的手,微笑著說道:“娘,我都十六歲了,一定會好好保護自己,但是小豆子才五歲,需要李嬸陪在他身邊好好長大,我就算被抓了也能逃迴來的,你放心。”
她說完就不顧身邊兩個人的勸阻打開門衝了出去,對著那個土匪頭子說道:“等一下,你無非是想找個壓寨夫人,這個嬸子都一把年紀了,還有個五歲的兒子,你看我行不行,我才十六歲,還是個黃花大閨女,是不是更好。”
那土匪頭子看見采蓮就咽了一下口水,然後就放了李嬸,把采蓮給當成俘虜帶走了。
那群土匪走後,村民和那些乞丐把死了的人都集中到一個地方,然後火化了,親人們見了都在旁邊不停地流淚,唯有李嬸和王氏在擔心采蓮到底怎麽樣了,她們兩個的心一直怦怦直跳,臉上充滿了愁容。
采蓮被那群土匪帶到了土匪窩之後,土匪頭子把采蓮放下就準備強行霸占她,采蓮撒嬌地說道:“這位爺,我也知道你心急,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既然我還是黃花大閨女,那你總得八抬大轎把我娶進門吧,要不然我這壓寨夫人以後誰還會尊敬呢?那些小弟不給我麵子,也就是不給你麵子,你說你這個老大還怎麽當呀?是不是?”
這土匪頭子平時隻知道舞槍弄劍,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他這一聽,覺得這丫頭說得頭頭是道,便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然後讓人把采蓮給看押起來,也不選擇什麽良辰吉日了,明天就馬上成婚,他急著娶媳婦呢!
等這土匪頭子一出門,采蓮把門一關,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第二天那個土匪頭子過來一看,采蓮竟然不見了,他怎麽都沒有想到一個好端端的大活人怎麽說不見就不見了呢?
為此他還把門口的兩個守衛打了一頓,質問他是不是把自己的壓寨夫人放跑了,那兩個小嘍嘍哪敢放跑壓寨夫人,跪在地上拚命求饒,這土匪頭子看這兩個人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樣子,也不敢說假話,便把這兩個人放了。
隻是他實在是奇怪,這臭丫頭在眾人把守的情況下,是怎麽逃走的呢?
采蓮被帶走已經好幾天了,王氏一直在家掉眼淚,李嬸知道采蓮是為了救自己才去當壓寨夫人的,她的心裏過意不去,而且她知道王氏就一個人在家,不是自己家煮了飯喊王氏來吃,就是自己帶著兒子去王氏家煮飯,照顧王氏。
這一天,李嬸又在王氏家煮好了飯準備開吃了,後麵忽然一個聲音傳來:“李嬸給我盛碗飯,好餓啊!這幾天快要餓暈了。”
這不是采蓮的聲音嗎?李嬸和王氏迴頭一看,果真是采蓮,開心的李嬸趕緊給她盛了一碗飯,母親則問道:“你是怎麽逃出來的?他們有沒有為難你?有沒有受傷?”
采蓮接過李嬸遞過來的飯,先是喝了一口湯,然後說道:“娘,我又累又餓,你能不能讓我先吃完飯,我慢慢和你說?”
“好好好,你先吃,慢慢吃,別噎著了。”李嬸和王氏兩個人拍拍她的後背一臉高興地說道。
采蓮吃完飯,一個人手舞足蹈地把自己這幾天的經曆都娓娓道來,還告訴她們兩個人土匪窩長什麽樣子。
正當采蓮說道她是如何從那個土匪窩裏逃出來的時候,門口又來了一個乞丐給他們通風報信,那乞丐一推門,看見采蓮,也是激動地說道:“哎呀采蓮姑娘,你怎麽迴來了,我們幾個老乞丐每天也在討論你呢!不過現在不是時候,你們快點把門鎖緊了。”
采蓮問道:“怎麽?該不會是那個土匪頭子迴來找我了吧?壞了,我先躲起來,要不然他們看到我,我就慘了。”
那老乞丐歎了口氣說道:“不是的,這迴比那些土匪更恐怖,元軍來了,一來就在村口燒殺搶奪,他們都說朱家軍想稱霸中原,現在他們先過來把中原的村子一個個毀了,到時候連人都沒有了,看他們還怎麽稱霸。”
采蓮一聽,既然不是那幫土匪,她也沒有必要躲來躲去,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村裏的大大小小集中起來,不被那些蒙古兵所害才是。
就這樣她很快扒完了手上的飯,就和李嬸還有娘親一起行動,把還沒有遇害的村民都集中起來,讓每家的小孩都先躲到他們自己家裏的地窖,大人們則帶著鋤頭還有斧頭出來迎戰了,他們知道自己不是那些蒙古兵的對手,但是總比不反抗要好。
哪知那些蒙古兵看見村民在那裏和自己對著幹,竟然覺得這些人還有幾分骨氣,便也沒有對那些村民做什麽,隻是衝進每一個人的家裏,搶了一些吃的,還有給士兵們的水袋裏灌上水,就準備走了。
臨走的時候,那個蒙古兵的將軍騎著馬來到了那些村民的麵前,看見在指揮的是一個黃毛小丫頭,便佩服地問道:“是你把這些人組織起來對付我的?”
“是又怎麽樣?我們就是要保衛自己的村子,保衛自己的家園,你們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惡棍。”采蓮兇巴巴地說道。
“哈哈哈哈哈!”那蒙古將軍大笑了一聲,把采蓮單手抱上了馬,說道:“你最好乖乖跟我走,不然我就殺了全村的人。”
采蓮不敢反抗,隻能乖乖地跟著這個蒙古大將走了,在路上,采蓮一直板著個臉,反抗道:“可惡的元軍,要殺要剮隨你,我是不會屈服的。”
那元軍說道:“老子要的女人還沒有得不到的,今天晚上就把你辦了。”
采蓮聽完覺得大事不妙,應該要想個法子逃走才對,正在這個時候,有一群人和元軍正麵相衝,采蓮一看,是那個土匪頭子,於是采蓮將計就計,說道:“相公,我本想和你成親的,可是這可惡的元軍把我給抓了,快救救我。”
那土匪頭子一聽還沒有拜堂成親的采蓮喊他相公,內心起了很大的波瀾,他一定要把采蓮救下來,帶迴去當壓寨夫人,便和手下的兄弟說道:“小的們,把夫人給我搶迴來,我重重有賞。”
一時間,元軍和這幫土匪就相互廝殺在一起,他們互相拿起刀劍將對方砍傷,那幫土匪見元軍不下馬,還用手上的刀劍將馬兒的腿砍傷了,馬兒跪了下來,一批又一批的元軍從馬上摔了下來,一命嗚唿。
采蓮就這一招讓這兩幫人互相廝殺,那幫土匪雖然很厲害,但是對方畢竟是受過訓練的士兵,怎麽會輸給幾個土匪呢?最後那幫土匪全軍覆沒,采蓮還是被元軍帶走了。
采蓮被元軍帶到了帳篷裏,她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但是她知道自己即將大禍臨頭了,那該死的元軍就要來和她圓房了,她該想點什麽辦法逃走才行。
他掀開帳篷的簾子一看,門口果然有兩個人在把守,她一個弱女子怎麽會是他們的對手呢?
她正發愁之際,帳篷外麵又發生了廝殺的聲音,棚外是一片火光,她朝外麵一看,原來是元軍他們自己在互相殘殺,雖然帳篷隔了好遠,但是采蓮還是隱隱約約能聽到一點。
原來元軍裏麵也分成了兩派,一派人覺得應該尊重漢族人的習俗,這樣才能征服他們,而另一幫人則覺得隻有殺幾個人給他們看看,才能讓漢族人感到害怕,他們害怕了才能收服對方。
他們就這樣在那裏吵了好久,采蓮想逃也逃不出去,這個時候,采蓮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采蓮姑娘,你往箱子這邊挪一下,我把你含在嘴裏,然後帶你走。”
采蓮聽見這個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救她的人來了,便慢慢地退到了一個箱子的旁邊,然後蹲了下來,這個帳篷的裏麵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這陣風把這個蒙古包都給吹飛了,隨著這一陣風,采蓮也消失不見了。
不遠處正在爭吵的那群元軍聽見響聲後,趕緊趕過來看看出現了什麽情況,當看見這狼狽的一幕之後,也看傻眼了,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采蓮消失了,其他倒是沒有什麽損失,他們也隻好不追究了。
這大晚上的,王氏還坐在自己的床上,拿著采蓮穿過的衣服,在那裏哭著說道:“采蓮呀,我的乖女兒,你的命怎麽那麽苦,這輩子不嫁人也就算了,怎麽三番兩次被別人抓去當俘虜,我這是造了什麽孽,先是失去你爹,然後現在又要失去你了。”
王氏本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女兒了,哪知道她剛一說完,就聽見了采蓮的聲音:“娘,別哭了,你女兒好著呢!”
她本以為自己出現幻覺了,對女兒思念成疾,哪知道采蓮探出頭來,在她的麵前眨了眨眼睛,王氏一見到采蓮,就摸著采蓮的臉,說道:“真的是你嗎?這次可不能再離開娘了。”然後一定要抱著采蓮,讓采蓮和她一起入睡,她才甘心。
第二天早上,李嬸聽說采蓮又迴來了,連忙趕來,李嬸和王氏都好奇地問采蓮,她被俘虜了兩次,到底是怎麽逃出來的?
采蓮拉著李嬸和娘親的手,將他們兩個拉到地窖旁邊,說道:“娘,你挖開地窖就知道了。”
母親從後院拿來了鏟子,和李嬸兩個人一起挖開了地窖,采蓮點上蠟燭,帶著她們兩個順著地窖的梯子往下走,一會兒就走到了那個大水缸的前麵。
王氏指著水缸說道:“這不是我們家的那個大水缸嗎?我之前知道你搬來地窖了,以為你要醃菜呢?這和你平安歸來有什麽關係?”
“娘,你先別說話,你打開這個水缸看看就知道了。”采蓮撒嬌地說道。
王氏隻好打開了水缸的蓋子,她在黑暗中,借由蠟燭的光,看到了裏麵有一隻很大的田螺,這隻田螺和人的頭一樣大。
原來采蓮前一段時間在螺絲塘的時候,把這隻田螺帶迴來了,因為這隻田螺剛剛生完孩子,身體很虛弱,它在和采蓮說話的過程中,一度昏迷,有好幾次暈了過去,連采蓮問它話,它都接不上。
采蓮見狀看它很可憐,雖然隻是一隻田螺,但是剛剛生產完就是很辛苦,她由此想到自己的娘親在沒有爹的情況下含辛茹苦將她撫養長大是多麽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於是就決定把這隻虛弱的田螺帶迴家,讓它在自己家裏慢慢地休養,這樣就不會像在螺絲塘一樣,有其他的魚類來打擾它休息了。
采蓮原本隻是好心而已,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原來這隻田螺就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那個傳說,是螺絲塘的螺絲王,這隻田螺在螺絲塘已經修行了幾百年了。
所以在采蓮被土匪頭子抓住的時候,這隻田螺就在地窖裏通過自己幾百年的修為,挖了一條長長的通道,一直挖到了土匪所在地,采蓮的那個房間,然後將采蓮放入自己的田螺殼裏,又通過那條地下通道,帶了迴來。田螺一迴來,就又施術將通道堵上,因此那個土匪怎麽都不知道采蓮是被一隻田螺救的。
在元軍蒙古包裏的時候,田螺又用相同的方法,將采蓮救了迴來,但是這是田螺幾天內第二次施法了,所以動靜會有點大,因此把整個蒙古包都震飛了。
王氏和李嬸聽完采蓮的解釋 ,才恍然大悟,接著王氏又問道:“這田螺是怎麽知道你的具體的位置?光靠法術嗎?”
采蓮耐心地解釋道:“我也問過田螺這個問題,它告訴我,它之前產卵的時候,胎盤黏住過我的腳踝,它可以根據胎盤的氣味,知道我究竟在哪裏。”
李嬸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你這麽大個,這個田螺雖然大,但是也隻有你的一個頭那麽大,那麽它是怎麽將你含在嘴裏,放在殼裏帶迴來的?”
采蓮聽了笑了笑,對著田螺說道:“田螺姑娘,謝謝你救了我,你聽到了嗎?能不能讓她們看看你是怎麽帶我迴來的?”
這個時候,水缸裏有了動靜,先是水麵震動了一下,有了幾道波浪,然後這個田螺的殼上麵發出了一道金光,這道金光快要將她們三個人的眼睛都閃瞎了,連蠟燭都沒有這道金光那麽刺眼,接著在金光的照耀下,田螺的外殼漸漸地變大,一直在變大,直到這個外殼的大小可以鑽進一個人的時候,就停止了變大的趨勢,好像一座小房子。
不僅如此,剛剛還是綠色的田螺外殼,在金光的加持下,變成了五顏六色,就像海灘上的貝殼一樣,特別漂亮,還發出了亮晶晶的光。
李嬸和王氏看的一愣一愣的,她們用手摸摸這個田螺殼,覺得自己真是太幸運了,活了這麽久還能看見修行幾百年的田螺王,也不枉此生了。
王氏愣了很久,便跪了下來,對著田螺說道:“田螺仙子,真是太謝謝您了,是您救了我們家采蓮兩次,要不是您,可能我下半輩子要孤苦無依了,請受我一拜。”
王氏說完就在那裏一個勁兒地磕頭,李嬸也跪了下去,表示感謝,因為采蓮救了她,田螺又救了采蓮,這樣一算,田螺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不然她會對王氏愧疚一輩子。
采蓮趕緊將她們兩個拉起來,說田螺要休息了,過幾天休息好了還要送田螺迴螺絲塘呢!
他們三個人從地窖出來,重新迴到地麵,這乞丐大叔又來串門了,他看見采蓮又迴來了,還沒等乞丐大叔發問,采蓮先發話了:“大叔,不會是又有敵軍來了吧?怎麽沒完沒了了,這天下到底什麽時候能太平。”
老乞丐“噗嗤”一笑,說道:“不是不是,這次是個好消息,聽說元軍被老朱的士兵打敗了,朝廷剛剛成立,叫明朝,我們大明勝利了,我們漢族人站起來了,再也不用受元軍的欺負了。”
全村人都歡聚一堂,慶祝這個喜慶的時刻,村口的那些乞丐也沒剩多少了,他們在螺絲塘找了塊空地,蓋了房子,還種了田,和村民和睦相處,也成了村裏的一份子。
不久之後,田螺就休養好了,采蓮帶著它迴到了螺絲塘,將它放了迴去,每年夏天,采蓮都會來螺絲塘找田螺姑娘玩耍,這也是她的一個秘密,而田螺姑娘也在盡自己的努力保護著村子。
在長沙府善化縣有個叫螺絲塘的地方,這裏本來是一個小村莊,但是很多逃難的人都紛紛來到這裏避難,還有很多乞丐,原本平靜的小山村就被這些人打破了。
螺絲塘的村民們每天一出門就可以看到很多乞丐在門口晃晃悠悠,有的躺著,有的在伸手乞討,但是他們從來也不惹事,還是規規矩矩的。善良的村民們知道這些人這些人無家可歸,便默許了他們在這裏,不趕他們走了。
至於這個地方為什麽叫螺絲塘,大家也不是很清楚,老人們口口相傳的倒是有這麽一個傳說,他們都說螺絲塘的這個水塘,在幾百年前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螺螄,幫助村裏的村民打敗了外人的入侵,保護了村民們的利益,之後那隻螺螄便消失了,但是它一直在冥冥之中保護著村裏的老老少少,因為螺絲和螺螄發音相似,所以大家給這個村子取名就叫螺絲塘了。
何彩蓮也是螺絲塘的村民,他如今已經十六歲了,長得亭亭玉立,本來母親是想給她尋一門親事,找一戶好人家的,可是現在世道這麽混亂,能活著就不錯了,更別說是找個好人家了,況且就算找到了好人家,這連年征戰,男的都被抓去當壯丁了,女的在家不就是守活寡嗎?這和不嫁人有什麽區別。
何彩蓮的母親王氏早就想開了,采蓮的父親就是在去鎮上幹活兒的時候失蹤的,到現在都音信全無,王氏猜想孩子他爹肯定被抓去了,要不然這個家怎麽可能隨便扔下呢?
雖然在物質匱乏的年代,大家都不夠吃,但是采蓮心地善良,有時候上山挖野菜的時候還是會把一些野菜分給那些乞丐,村裏的那些嬸嬸和叔叔有時候力氣不夠了,她也會過去幫忙,大家都很喜歡采蓮,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一樣。
采蓮最喜歡的就是去螺絲塘的這個池塘裏抓魚,摘蓮子還有摘蓮藕了。
每到夏天,她就會不顧母親的反對,跳到螺絲塘旁邊的小船上,把船撐到水塘中間,在水塘裏麵遊來遊去,還會摘一些新鮮的蓮藕和蓮子,在遊了一圈之後,順便抓上來幾隻小溪魚。
今天的太陽很大,采蓮還是一如既往地來到螺絲塘,在看著船上滿載而歸的戰利品,她想潛到水底看看還有沒有別的小魚小蝦可以抓一點,結果她一遊下去,她的一隻腳就被自己小船上的漁網給勾住了,動彈不得。
她在水中試著把漁網上的繩子扯開,這樣她就可以抬頭露出水麵了,可是她越拽,漁網上麵的那根線就收得越緊,她用力地跳出水麵,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又繼續鑽到了水下,來解開腳上的網繩。
這是采蓮第二次潛入水中了,她的體力耗費了一大半,為了能盡快脫身,她在水中睜開了眼睛,不停地看著自己的腳,可是這個水塘裏的水都被下麵的淤泥攪渾了,采蓮就算睜開眼也看不見任何東西。
更糟糕的是此時竟然還有一些淤泥透過水鑽入了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在水裏痛得睜不開了。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采蓮終究是沒了力氣,她就這樣慢慢地在水裏失去了意識,在采蓮的腦海中,好像有一個來自天上的鍾聲在她的耳邊響起,迎接她去西方的世界,她聽見聲音之後,又透過雲層看見了一束金光朝她射過來,難道是她要成仙了嗎?
就在她覺得疑惑的時候,好像有東西刺了一下她的腳踝,她哎呀一聲叫了出來,才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看了一下四周,她記得自己明明在水下被困住了,還嗆了好幾口水,怎麽躺在自己劃過來的小船上了呢?
采蓮搖了搖頭,還挖了一下自己的耳朵,側著頭把自己兩隻耳朵裏的水給倒出來,不然兩隻耳朵嗡嗡的,都聽不見旁邊的聲音。
她把耳朵裏的水弄幹淨之後,耳邊忽然響起了一個聲音:“小姐妹對不起,剛剛是我害你被網纏住的,就把你拖上來了。”
“誰?是誰?快出來,不然…不然我喊人了。”采蓮嘴裏說著最狠的話,心裏卻是很害怕,說完還差點哭了。
“是我,你低頭看看。”采蓮聽完之後低下了頭,隻見她的麵前有一隻田螺,這隻田螺和她的頭一樣大,她嚇得往後縮了一下,用顫抖的聲音問道:“你…你是田螺嗎?怎麽這麽大個?你不會想要吃了我吧?”
田螺從殼當中伸出了頭來,不好意思地說道:“小姐妹,實在是抱歉,我剛剛在產卵,本想去岸邊的,但是一時體力不支太虛弱了,看見你的船就趴在了船上將我的孩子產下了,但是我產孩子的時候拉出來的胎盤是有黏性的,掉在了漁網上,就把你的腳粘住了,所以你才掙脫不開,我看你快要咽氣了,就先把你拖上來了。”
采蓮這才知道原來是這個田螺救了自己,但是它能說話還是把采蓮嚇了一跳,采蓮還是有點害怕地說道:“那真是謝謝你了,原來我誤會了你,不對,我是因為你的原因才被漁網纏住的,也不算你救我的吧,應該算將功補過才對。”采蓮想了一下,說話的聲音和語氣頓時硬氣了一些。
“是我的錯,不好意思,害你受苦了。”田螺虛心地說道。
采蓮見田螺沒有惡意,還和它對話了好久,漸漸地也不害怕了,田螺告訴采蓮,她的孩子還粘在船外側的船板上,等采蓮迴去的時候將船靠岸了,她產的卵自然會脫落然後掉到岸邊的淺水區。
采蓮見自己今天的收成不錯,便慢慢地往迴趕了,娘親還在家等她煮晚飯呢!
采蓮背著一大筐的東西,路過村口的時候,看見幾個乞丐,覺得很可憐,還是將一些東西分給他們,這些乞丐都低著頭喊她活菩薩,可采蓮覺得這沒什麽,舉手之勞而已。
迴到家,娘親已經在做飯了,采蓮拿出了自己今天抓的魚還有摘的蓮藕,讓母親今晚加菜,但是還剩下一些,她就拿著大竹筐往地窖走了。
古時候的農村,為了讓一些糧食儲存得久一點,都會挖一個地窖,然後把一些吃不完的蔬菜水果和糧食都放在地窖裏,可這次采蓮往地窖走的時候,還把家裏那個沒有用一直擺在那裏的大水缸都給抬下去了,王氏雖然疑惑,但是這水缸反正也沒有用了,就不多問了,閨女自個兒能安排好就行了。
采蓮在地窖裏整理了好一會兒才出來,王氏早就做好了晚飯,在吃晚飯的時候,有個曾經受過采蓮恩惠的老乞丐忽然跑到采蓮的家裏,對采蓮說道:“姑娘,快藏起來,現在世道不太平,那些土匪又來了。”
那些土匪一個個手上都拿著大刀,進村的時候浩浩蕩蕩,看見村口的那些乞丐是一些老弱病殘,沒有一點利用價值,就一腳踹過去,對他們拳打腳踢。
那些乞丐見狀有些都跑了,還有一些感恩的乞丐都跑去通知村裏的村民,讓他們快點逃,土匪見這些乞丐這麽講義氣,在打完他們之後為了不讓他們逃走,就把他們五花大綁起來,並且讓手下的人看著,看他們還怎麽跑去通風報信。
家家戶戶在得到乞丐的情報後,都把來報信的乞丐拉到了家裏,然後把門都給鎖死了,那些土匪見大家都關著門,就一家一家地敲,撬了好幾家的門鎖,把村民們家裏的糧食都給搶劫一空。
在這種連年征戰的時代,糧食就是村民的命根子,有些村民死死地拽著那些土匪的衣服,就是不給,結果被土匪一刀就了結了,其他的村民們看見了,就再也不敢做聲了,都乖乖地交出了自己的糧食來。
那些土匪在嚐到了甜頭之後,越發猖狂,他們很快就來到了采蓮的隔壁鄰居李嬸的家裏,李嬸為了保命,隻好把自己家的糧食都拿出來了。
李嬸的年紀還很輕,和采蓮家一樣,她的丈夫也是在好幾年前去鎮上的時候失蹤的,至今都沒有下落,家裏就剩下一個才五歲的兒子,他們孤兒寡母也很不容易,和采蓮一家經常互相幫助。
那個土匪頭子在搶完東西之後,看上了李嬸的美貌,立馬就要拉著李嬸要她做自己的壓寨夫人,李嬸和兒子被土匪們分開了。
采蓮從自己家的門縫裏看見了被欺負的李嬸,她想跑出去,母親拉住她說道:“我就你一個女兒,你要是有什麽三長兩短,我可怎麽活,不準給我出去。”
後邊的老乞丐也說:“采蓮姑娘,別衝動,那群土匪危險得很,他們可是殺人不眨眼的惡魔,保命要緊。”
采蓮卻是推開了母親的手,微笑著說道:“娘,我都十六歲了,一定會好好保護自己,但是小豆子才五歲,需要李嬸陪在他身邊好好長大,我就算被抓了也能逃迴來的,你放心。”
她說完就不顧身邊兩個人的勸阻打開門衝了出去,對著那個土匪頭子說道:“等一下,你無非是想找個壓寨夫人,這個嬸子都一把年紀了,還有個五歲的兒子,你看我行不行,我才十六歲,還是個黃花大閨女,是不是更好。”
那土匪頭子看見采蓮就咽了一下口水,然後就放了李嬸,把采蓮給當成俘虜帶走了。
那群土匪走後,村民和那些乞丐把死了的人都集中到一個地方,然後火化了,親人們見了都在旁邊不停地流淚,唯有李嬸和王氏在擔心采蓮到底怎麽樣了,她們兩個的心一直怦怦直跳,臉上充滿了愁容。
采蓮被那群土匪帶到了土匪窩之後,土匪頭子把采蓮放下就準備強行霸占她,采蓮撒嬌地說道:“這位爺,我也知道你心急,可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既然我還是黃花大閨女,那你總得八抬大轎把我娶進門吧,要不然我這壓寨夫人以後誰還會尊敬呢?那些小弟不給我麵子,也就是不給你麵子,你說你這個老大還怎麽當呀?是不是?”
這土匪頭子平時隻知道舞槍弄劍,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他這一聽,覺得這丫頭說得頭頭是道,便立刻停下了手中的動作,然後讓人把采蓮給看押起來,也不選擇什麽良辰吉日了,明天就馬上成婚,他急著娶媳婦呢!
等這土匪頭子一出門,采蓮把門一關,就露出了得意的笑容,第二天那個土匪頭子過來一看,采蓮竟然不見了,他怎麽都沒有想到一個好端端的大活人怎麽說不見就不見了呢?
為此他還把門口的兩個守衛打了一頓,質問他是不是把自己的壓寨夫人放跑了,那兩個小嘍嘍哪敢放跑壓寨夫人,跪在地上拚命求饒,這土匪頭子看這兩個人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樣子,也不敢說假話,便把這兩個人放了。
隻是他實在是奇怪,這臭丫頭在眾人把守的情況下,是怎麽逃走的呢?
采蓮被帶走已經好幾天了,王氏一直在家掉眼淚,李嬸知道采蓮是為了救自己才去當壓寨夫人的,她的心裏過意不去,而且她知道王氏就一個人在家,不是自己家煮了飯喊王氏來吃,就是自己帶著兒子去王氏家煮飯,照顧王氏。
這一天,李嬸又在王氏家煮好了飯準備開吃了,後麵忽然一個聲音傳來:“李嬸給我盛碗飯,好餓啊!這幾天快要餓暈了。”
這不是采蓮的聲音嗎?李嬸和王氏迴頭一看,果真是采蓮,開心的李嬸趕緊給她盛了一碗飯,母親則問道:“你是怎麽逃出來的?他們有沒有為難你?有沒有受傷?”
采蓮接過李嬸遞過來的飯,先是喝了一口湯,然後說道:“娘,我又累又餓,你能不能讓我先吃完飯,我慢慢和你說?”
“好好好,你先吃,慢慢吃,別噎著了。”李嬸和王氏兩個人拍拍她的後背一臉高興地說道。
采蓮吃完飯,一個人手舞足蹈地把自己這幾天的經曆都娓娓道來,還告訴她們兩個人土匪窩長什麽樣子。
正當采蓮說道她是如何從那個土匪窩裏逃出來的時候,門口又來了一個乞丐給他們通風報信,那乞丐一推門,看見采蓮,也是激動地說道:“哎呀采蓮姑娘,你怎麽迴來了,我們幾個老乞丐每天也在討論你呢!不過現在不是時候,你們快點把門鎖緊了。”
采蓮問道:“怎麽?該不會是那個土匪頭子迴來找我了吧?壞了,我先躲起來,要不然他們看到我,我就慘了。”
那老乞丐歎了口氣說道:“不是的,這迴比那些土匪更恐怖,元軍來了,一來就在村口燒殺搶奪,他們都說朱家軍想稱霸中原,現在他們先過來把中原的村子一個個毀了,到時候連人都沒有了,看他們還怎麽稱霸。”
采蓮一聽,既然不是那幫土匪,她也沒有必要躲來躲去,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村裏的大大小小集中起來,不被那些蒙古兵所害才是。
就這樣她很快扒完了手上的飯,就和李嬸還有娘親一起行動,把還沒有遇害的村民都集中起來,讓每家的小孩都先躲到他們自己家裏的地窖,大人們則帶著鋤頭還有斧頭出來迎戰了,他們知道自己不是那些蒙古兵的對手,但是總比不反抗要好。
哪知那些蒙古兵看見村民在那裏和自己對著幹,竟然覺得這些人還有幾分骨氣,便也沒有對那些村民做什麽,隻是衝進每一個人的家裏,搶了一些吃的,還有給士兵們的水袋裏灌上水,就準備走了。
臨走的時候,那個蒙古兵的將軍騎著馬來到了那些村民的麵前,看見在指揮的是一個黃毛小丫頭,便佩服地問道:“是你把這些人組織起來對付我的?”
“是又怎麽樣?我們就是要保衛自己的村子,保衛自己的家園,你們這些殺人不眨眼的惡棍。”采蓮兇巴巴地說道。
“哈哈哈哈哈!”那蒙古將軍大笑了一聲,把采蓮單手抱上了馬,說道:“你最好乖乖跟我走,不然我就殺了全村的人。”
采蓮不敢反抗,隻能乖乖地跟著這個蒙古大將走了,在路上,采蓮一直板著個臉,反抗道:“可惡的元軍,要殺要剮隨你,我是不會屈服的。”
那元軍說道:“老子要的女人還沒有得不到的,今天晚上就把你辦了。”
采蓮聽完覺得大事不妙,應該要想個法子逃走才對,正在這個時候,有一群人和元軍正麵相衝,采蓮一看,是那個土匪頭子,於是采蓮將計就計,說道:“相公,我本想和你成親的,可是這可惡的元軍把我給抓了,快救救我。”
那土匪頭子一聽還沒有拜堂成親的采蓮喊他相公,內心起了很大的波瀾,他一定要把采蓮救下來,帶迴去當壓寨夫人,便和手下的兄弟說道:“小的們,把夫人給我搶迴來,我重重有賞。”
一時間,元軍和這幫土匪就相互廝殺在一起,他們互相拿起刀劍將對方砍傷,那幫土匪見元軍不下馬,還用手上的刀劍將馬兒的腿砍傷了,馬兒跪了下來,一批又一批的元軍從馬上摔了下來,一命嗚唿。
采蓮就這一招讓這兩幫人互相廝殺,那幫土匪雖然很厲害,但是對方畢竟是受過訓練的士兵,怎麽會輸給幾個土匪呢?最後那幫土匪全軍覆沒,采蓮還是被元軍帶走了。
采蓮被元軍帶到了帳篷裏,她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但是她知道自己即將大禍臨頭了,那該死的元軍就要來和她圓房了,她該想點什麽辦法逃走才行。
他掀開帳篷的簾子一看,門口果然有兩個人在把守,她一個弱女子怎麽會是他們的對手呢?
她正發愁之際,帳篷外麵又發生了廝殺的聲音,棚外是一片火光,她朝外麵一看,原來是元軍他們自己在互相殘殺,雖然帳篷隔了好遠,但是采蓮還是隱隱約約能聽到一點。
原來元軍裏麵也分成了兩派,一派人覺得應該尊重漢族人的習俗,這樣才能征服他們,而另一幫人則覺得隻有殺幾個人給他們看看,才能讓漢族人感到害怕,他們害怕了才能收服對方。
他們就這樣在那裏吵了好久,采蓮想逃也逃不出去,這個時候,采蓮的耳邊響起了一個聲音:“采蓮姑娘,你往箱子這邊挪一下,我把你含在嘴裏,然後帶你走。”
采蓮聽見這個熟悉的聲音,就知道救她的人來了,便慢慢地退到了一個箱子的旁邊,然後蹲了下來,這個帳篷的裏麵忽然刮起了一陣大風,這陣風把這個蒙古包都給吹飛了,隨著這一陣風,采蓮也消失不見了。
不遠處正在爭吵的那群元軍聽見響聲後,趕緊趕過來看看出現了什麽情況,當看見這狼狽的一幕之後,也看傻眼了,大家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但是采蓮消失了,其他倒是沒有什麽損失,他們也隻好不追究了。
這大晚上的,王氏還坐在自己的床上,拿著采蓮穿過的衣服,在那裏哭著說道:“采蓮呀,我的乖女兒,你的命怎麽那麽苦,這輩子不嫁人也就算了,怎麽三番兩次被別人抓去當俘虜,我這是造了什麽孽,先是失去你爹,然後現在又要失去你了。”
王氏本以為這輩子都見不到女兒了,哪知道她剛一說完,就聽見了采蓮的聲音:“娘,別哭了,你女兒好著呢!”
她本以為自己出現幻覺了,對女兒思念成疾,哪知道采蓮探出頭來,在她的麵前眨了眨眼睛,王氏一見到采蓮,就摸著采蓮的臉,說道:“真的是你嗎?這次可不能再離開娘了。”然後一定要抱著采蓮,讓采蓮和她一起入睡,她才甘心。
第二天早上,李嬸聽說采蓮又迴來了,連忙趕來,李嬸和王氏都好奇地問采蓮,她被俘虜了兩次,到底是怎麽逃出來的?
采蓮拉著李嬸和娘親的手,將他們兩個拉到地窖旁邊,說道:“娘,你挖開地窖就知道了。”
母親從後院拿來了鏟子,和李嬸兩個人一起挖開了地窖,采蓮點上蠟燭,帶著她們兩個順著地窖的梯子往下走,一會兒就走到了那個大水缸的前麵。
王氏指著水缸說道:“這不是我們家的那個大水缸嗎?我之前知道你搬來地窖了,以為你要醃菜呢?這和你平安歸來有什麽關係?”
“娘,你先別說話,你打開這個水缸看看就知道了。”采蓮撒嬌地說道。
王氏隻好打開了水缸的蓋子,她在黑暗中,借由蠟燭的光,看到了裏麵有一隻很大的田螺,這隻田螺和人的頭一樣大。
原來采蓮前一段時間在螺絲塘的時候,把這隻田螺帶迴來了,因為這隻田螺剛剛生完孩子,身體很虛弱,它在和采蓮說話的過程中,一度昏迷,有好幾次暈了過去,連采蓮問它話,它都接不上。
采蓮見狀看它很可憐,雖然隻是一隻田螺,但是剛剛生產完就是很辛苦,她由此想到自己的娘親在沒有爹的情況下含辛茹苦將她撫養長大是多麽不容易的一件事情,於是就決定把這隻虛弱的田螺帶迴家,讓它在自己家裏慢慢地休養,這樣就不會像在螺絲塘一樣,有其他的魚類來打擾它休息了。
采蓮原本隻是好心而已,但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原來這隻田螺就是老一輩人口口相傳的那個傳說,是螺絲塘的螺絲王,這隻田螺在螺絲塘已經修行了幾百年了。
所以在采蓮被土匪頭子抓住的時候,這隻田螺就在地窖裏通過自己幾百年的修為,挖了一條長長的通道,一直挖到了土匪所在地,采蓮的那個房間,然後將采蓮放入自己的田螺殼裏,又通過那條地下通道,帶了迴來。田螺一迴來,就又施術將通道堵上,因此那個土匪怎麽都不知道采蓮是被一隻田螺救的。
在元軍蒙古包裏的時候,田螺又用相同的方法,將采蓮救了迴來,但是這是田螺幾天內第二次施法了,所以動靜會有點大,因此把整個蒙古包都震飛了。
王氏和李嬸聽完采蓮的解釋 ,才恍然大悟,接著王氏又問道:“這田螺是怎麽知道你的具體的位置?光靠法術嗎?”
采蓮耐心地解釋道:“我也問過田螺這個問題,它告訴我,它之前產卵的時候,胎盤黏住過我的腳踝,它可以根據胎盤的氣味,知道我究竟在哪裏。”
李嬸也提出了自己的質疑:“你這麽大個,這個田螺雖然大,但是也隻有你的一個頭那麽大,那麽它是怎麽將你含在嘴裏,放在殼裏帶迴來的?”
采蓮聽了笑了笑,對著田螺說道:“田螺姑娘,謝謝你救了我,你聽到了嗎?能不能讓她們看看你是怎麽帶我迴來的?”
這個時候,水缸裏有了動靜,先是水麵震動了一下,有了幾道波浪,然後這個田螺的殼上麵發出了一道金光,這道金光快要將她們三個人的眼睛都閃瞎了,連蠟燭都沒有這道金光那麽刺眼,接著在金光的照耀下,田螺的外殼漸漸地變大,一直在變大,直到這個外殼的大小可以鑽進一個人的時候,就停止了變大的趨勢,好像一座小房子。
不僅如此,剛剛還是綠色的田螺外殼,在金光的加持下,變成了五顏六色,就像海灘上的貝殼一樣,特別漂亮,還發出了亮晶晶的光。
李嬸和王氏看的一愣一愣的,她們用手摸摸這個田螺殼,覺得自己真是太幸運了,活了這麽久還能看見修行幾百年的田螺王,也不枉此生了。
王氏愣了很久,便跪了下來,對著田螺說道:“田螺仙子,真是太謝謝您了,是您救了我們家采蓮兩次,要不是您,可能我下半輩子要孤苦無依了,請受我一拜。”
王氏說完就在那裏一個勁兒地磕頭,李嬸也跪了下去,表示感謝,因為采蓮救了她,田螺又救了采蓮,這樣一算,田螺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不然她會對王氏愧疚一輩子。
采蓮趕緊將她們兩個拉起來,說田螺要休息了,過幾天休息好了還要送田螺迴螺絲塘呢!
他們三個人從地窖出來,重新迴到地麵,這乞丐大叔又來串門了,他看見采蓮又迴來了,還沒等乞丐大叔發問,采蓮先發話了:“大叔,不會是又有敵軍來了吧?怎麽沒完沒了了,這天下到底什麽時候能太平。”
老乞丐“噗嗤”一笑,說道:“不是不是,這次是個好消息,聽說元軍被老朱的士兵打敗了,朝廷剛剛成立,叫明朝,我們大明勝利了,我們漢族人站起來了,再也不用受元軍的欺負了。”
全村人都歡聚一堂,慶祝這個喜慶的時刻,村口的那些乞丐也沒剩多少了,他們在螺絲塘找了塊空地,蓋了房子,還種了田,和村民和睦相處,也成了村裏的一份子。
不久之後,田螺就休養好了,采蓮帶著它迴到了螺絲塘,將它放了迴去,每年夏天,采蓮都會來螺絲塘找田螺姑娘玩耍,這也是她的一個秘密,而田螺姑娘也在盡自己的努力保護著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