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年間,揚州城裏有個姓張的員外叫張翔,在鎮上影響力大,畢竟行善積德多年,是城裏的楷模,連知府大人都送來了牌匾。
其實這個張翔小時候卻是個乞丐,因父母被仇家尋仇遇被害害了,最後就成了乞丐,那年才八歲呢?
之前也是讀過幾年私塾,能識文斷字,懂道理,做乞丐時,也與別的乞丐有所不同,畢竟自己是迫於無奈為了填飽肚子才做了乞丐,一有機會就想找活幹。
有一日清晨,張翔在街上行乞,見胡同裏牆角處有個布包,這個布包看起來倒像是有錢人家用的,是用綢緞製作而成的,張翔想著這個布包肯定是裝了很重要的東西,那失主丟了東西該多著急啊!
所以,張翔就在角落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把一個破碗擺在麵前,等著失主來認領!
不多時,就有個男子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看起來就是在著急地找東西,看到張翔坐在角落,就問道:“小兄弟,你有看到一個這麽大的布包嗎”,一邊問,一邊用手比劃著。
張翔看著他說的布包樣式與自己撿到的一樣,就把藏到身後的布包拿了出來,說道:“大伯,你看看是不是這個,看看東西還在嗎,我可沒有打開過呢”?
那個男子接過包,打開一看,500百銀子都還在,很是激動,就從裏麵拿了十兩銀子出來,說道:“就是這個包,謝謝你,小兄弟,我這是進貨的貨款呢,如果丟了那就傾家蕩?產也賠不起啊!這十兩銀子拿去改善改善生活”。
原來這男子就是城裏做綢緞布匹生意的李老板,早上出門太著急,不小心就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丟了。
張翔搖搖頭道:“大伯,我不要錢,你能教我做生意嗎”?
張翔就把自己的身世說了出來,李老板看這張翔敦厚實誠,也不貪財,換做是別人撿走這麽多銀子,早就占為己有了!
看他身世可憐,年齡又還小,靠乞討確實不是長久之計啊!就決定幫他一把。
說道:“張翔,那你就跟我走吧,做生意講究的和氣生財,誠信經營,你一定要記住了”!
張翔道:“知道了,多謝李伯”!
李老板對張翔很是信任,把他帶到了鋪子,讓他做了一名夥計!
張翔很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所以非常勤快,每天忙裏忙外,而且上手也快,畢竟自己父母原本也是做生意的,從小也是耳濡目染!
而且張翔嘴巴又甜,隻要有顧客進店都是滿臉笑意,“哥哥、姐姐、叔叔、伯伯您需要什麽”,熱情招唿客人,帶著客人忙前忙後詳細介紹店裏的商品。
自從他來鋪子後,生意馬上就紅火了起來,而且收到顧客的一致好評!
每天打烊後,都會留下整理衛生,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工作,每天忙到很晚才離開!
李老板看了很是欣慰,每次說道:“張翔,你還小,還得長身體呢?別累著了”!
可是每次張翔嘴上說著“好的,好的”,可是手就是沒停!
店裏夥計都很喜歡他,也很照顧他,讓他心裏感覺到暖暖的,很久沒有體會過有人關心的感覺了!
自從父母走後,乞討到了好吃的東西,如果被別的乞丐看到了,就會直接被搶走,有的乞丐沒搶到就打他出氣!
想到做乞丐時的心酸,所以現在日子這麽好過,能吃飽,還能穿暖,還有工友的關心,所以他要好好珍惜!
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張翔就想到了十八歲了,這幾年跟著李老板,不僅學到了經商的本事,還存了不少銀子呢!
有一天,李老板拿出200兩銀子出來,說道:“張翔,你也已經十八歲了,也該成家立業了,這是200兩銀子,你拿去買個房子,娶個媳婦,我在城東街買了個鋪子給你,抽時間安排鋪貨吧”!
“李伯,你讓我再幹幾年吧,我還小呢?不著急成親啊”。張翔說道。
“已經十八歲了,不小了”!李老板說道。
“可是這銀子我不能收,我自己也存了些銀子”。張翔說道。
李老板說:“你這幾年幫我賺了不少銀子,送你200兩銀子也不算多,別想太多了,去吧”!
張翔隻好收下銀子,拜謝了李老板後,就離開了!
後來鋪子附近買了一套兩進的院子,又拖了媒婆說媒,找了一個女子成婚。
這個女子叫如夢,是個孤兒,做得一手繡活,說來這個女子,張翔早就認識。
有一次,張翔上街辦事,遇到正在賣繡品的如夢,隻是當時如夢被一個無賴調戲,張翔最看不得這種欺負女孩的事情,所以就出手,幫助了如夢。
之後更是牽線,讓她的繡品全部賣去李老板的店鋪,一來二往就喜歡上了她,這個時候重視媒妁之言,所以就找王媒婆幫忙!
成親後,夫妻恩愛,女主內,男主外,張翔努力經營鋪子生意,跟著李老板十年,學到了不少經商之道。
憑著自己的努力,鋪子生意風生水起,幾年時間在城裏又開了好幾間鋪子。
但是他從來就沒有忘記過李老板的教誨,時常帶著夫人買上他喜歡的東西去拜訪他!
馬上就是端陽了,夫妻倆帶好禮物去看望李老板,沒成想,李家卻發生巨大的變故。
事情是這樣子的,張翔帶著妻子如夢一起來到李府,敲門後,給開門的是陌生人,他問道“你們是什麽人,找誰?有什麽事”?
張翔說:“我來找李老板”!
門丁又說:“你們找錯地方了,這裏是陳府,沒有李老板”!
張翔抬頭一看,“李府”的牌匾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換成了“陳府”。
張翔就問他,原本的李府呢?
門丁說:“不知道,這府邸我們老爺新買的”!
說完就“哐當”一聲關上了門!
張翔又趕緊往鋪子跑去,發現鋪子都被關了,問了隔壁的鋪子的劉老板,“劉老板,請問下,李老板發生什麽事了嗎”?
劉老板說道:“原來是小張老板啊,你不知道啊,李老板出事了”!
張翔說道:“劉老板你知道究竟是怎麽迴事嗎,李老板一家又去哪裏了呢”?
劉老板小聲道:“據說給人陷害,店都給?關?了,家底全都貼進去了,前幾天看到他們一家在街頭流浪呢?我也幾天沒見了”?
張翔謝過劉老板後,就趕緊安排夥計一起出去尋找李老板!
後來在城外破廟找到了他們一家,可惜李老板卻倒下了,李夫人在旁邊流淚,張翔淚眼汪汪地對著李夫人道:“伯母,你們出事了,為什麽不來找我”?
“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夫人搖了搖頭哽咽道:“唉,我也不知啊,當家的話還說,就給氣倒下了”!
張翔要把他們一家接迴家住,李夫人不肯,張翔隻好請來大夫給李老板看病,大夫細心檢查了一番後,又探了脈,然後搖了搖頭說道:“老夫無能為力,準備後事吧”!
李夫人聽了接受不了打擊,也倒下了。
李老板兒子叫李建今年十二歲,他見父母這個樣子,也直接撲在父母身上大哭起來!
“爹,娘,你們怎麽了,別丟下我啊”!
看到這個情況,張翔隻好?安慰?李建?,又?安排人找來馬車,把李老板夫妻帶迴家裏修養。
三天後,李老板終究沒有挺過去,撇下妻兒就走了。
不久後李夫人也追隨李老板而去,張翔用心辦理了李老板夫妻的後事。
從此李建就成了孤兒。
張翔把他當作親生弟弟一般照顧,更是帶著他去學習做生意之道!
可是他對做生意沒有興趣,他喜歡讀書,所以張翔就送他去書院讀書了。
過了幾年,李建考中了舉人,又緊鑼密鼓的準備會試,終究還是沒有辜負,最後被當朝皇帝點了頭名狀元。
皇帝任他為翰林院修編,可是他申請去地方做了個縣令,他有自己的想法!皇帝看他誠懇便同意了。破格任他為揚州知府!
李建馬不停蹄就迴到了揚州,寫了封信給張翔後,直接上任了知府,之後更是以身作則,將百姓的利益放在最前端,經常微服私訪,感受百姓疾苦!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悲,李建公正廉明受到百姓的愛戴,可是城中的很多商戶卻高興不起來,紛紛嚷嚷道“這新來的知府大人 油鹽不進,難哦”!
在李建上任不久,城中大戶的邀請函就像雪片般飛來,李建在眾多邀請函中挑了其中一份,其他就讓人迴絕了!
那天,李建帶著師爺就赴宴去了,他們的宴席就在東街最繁華的中心的陳府,這府邸很大,富麗堂皇,雕梁畫棟、精雕細刻、鎏金銅瓦,一看就廢了不少心血!
才到門口,就有人熱情地招唿著,高唿道:“給知府大人請安,大人能蒞臨真是蓬蓽生輝,倍感榮幸啊”!
李建朝師爺看了一眼,師爺忙介紹道:“這就是城中的陳大善人,陳凡”。
李建忙拱手道:“陳大善人有禮了”!
隨後一行人就進了大廳,接著上茶,不一會兒,陳凡又叫人上了一份大禮,陳大善人上前,打開禮盒,一尊金羅漢呈現在眼前,陳凡道:“這是小老兒的一點心意,不成敬意,請知府大人笑納”!
李建拿起那金羅漢把玩了起來,好像有意,好像又無意地冷笑道:“據說這金羅漢有十八尊,不知陳大善人府上有幾尊啊”!
陳凡:“這……這……小老兒不幸才得兩尊,這就給大人奉上”!
忙吩咐旁邊的下人,把另外一尊拿出來。
李建雲淡風輕地把玩著兩尊金羅漢,把玩了一會兒說道:“陳大善人,可還記得這金羅漢當時是怎麽得到的”!
“據說這金羅漢,一直是十八尊在一起被人收藏著,不知怎麽輾轉就到了陳大善人手中,其中費了頗多周折吧!本府倒想洗耳恭聽啊”!
這陳大善人結結巴巴的說:“是……是……是我的一個世交送給我的”。
“陳大善人有此世交,屬實難得啊”!
“要不讓本府來猜一猜,這陳大善人的世交是誰?他肯定姓李”?
陳大善人冷汗直冒,這個看起來雙十年華的年輕知府,為何如此瘮人呢?
李建又說道:“陳大善人可認識李強”?
陳大人說:“認識,認識,哦!不……不……不認識,不認識”。
李建大手一揮,喊道:“來人”!
不一會便衝進來十多個衙差,站在李建身旁。
李建又道:“把陳凡帶到衙門,陳府所有人,隻許進,不許出,違者按 阻礙 公務 抓?進?大牢?”!
陳凡大喊道:“大人,大人,為何抓我,冤枉啊!我什麽也沒幹啊”!
一行人來到了知府衙門,衙門外裏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
不一會便傳來“威……武”,李建把驚堂木一拍,問道:“堂下何人,所犯何罪”?
陳凡道:“小人陳凡,不知所犯何事”?
“有人狀告你巧取豪奪,更是謀財害命,還不從實招來”!李建道。
很快,李建便傳來了證人,還有證據。
此時張翔氣憤填膺地走上堂前,指著陳凡道:“你這狼心狗肺的東西,竟然這麽害李老板,當年你生意難周轉,是誰幫了你,你為了貪便宜,進了劣質品迴來,被客人退貨,又是誰幫了你,你真不是人,豬狗不如”!
說完張翔拿著一堆的證據出來,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陳凡做壞事的證據,什麽大善人,就是個 惡 人!
在證人證據確鑿之下陳凡終於低下了他的頭!他指著李建說道:“你,你,你是李強什麽人”?
李建道:“李強是我父親”!
終於陳凡癱倒在了地上。
最後,陳凡被判死刑,所有財物被 充公了,陳家下人丫頭全被遣散,家眷男性 流放,女眷送去了做丫鬟婆子!
那十八尊金羅漢,也被找了出來,李建把它們獻給了皇帝。自己父母因它們 喪 了 命,留他何用?
原來當年出事時,十二歲的李建就有所察覺,所以當年張翔要帶李建去學習做生意,才會被他一口拒絕,他棄?商從文。希望自己能夠考上狀元,到時候就可以查清父親的冤案了。
自從李建上任以來,經常走街串戶,到處去取證就是為了查詢當年父親那件事,想弄清楚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寫信給張翔,把自己的猜測說與他聽,讓他配合自己收集證據,他們找來了當初所有的下人,掌櫃。
一步步調查取證,最終收集齊全所有的證據。
原來,當初這陳凡與自己的父親確實是世交。在機緣巧合之下,自己的父親得了一套18尊金羅漢。
這陳凡當年生意艱難,不僅很想得到這羅漢,還想要李強的資源,所以設計 陷害 李強,收買了一個夥計,在李強的貨物當中偷偷地放了一些“東西”,後來 衙門 不僅查封了鋪子,還查 封了李府。
陳凡在查 封 之前就想趁機偷走那套金羅漢!不料,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最後隻好花了一筆銀子,最終把原本的李府買走了,掛上陳府的牌匾,花了大量的時間,終於找到了金羅漢。
其實金羅漢就放在李建的屋裏,李建年歲小,不懂事,太貪玩,看這金羅漢有意思,就偷到自己屋裏把玩,所以羅漢的身上都會有一些痕跡!
自從李老板走後,陳家生意便如日中天,更是成了這揚州城裏數一數二的大戶!
這事一了,張翔夫妻便帶著李建去了李強夫妻的墓地上香,告訴他們,大 仇 得報。
李建痛哭道:“爹,娘,兒子終於給你們 報仇了,你們可以安息了”!
張翔哽咽道:“李伯,伯母,建兒長大了,出息了,現在更是揚州城的知府大人,你們放心吧”!
不久之後,張翔夫妻幫李建張羅了婚事,娶了書院夫子的女兒叫宋琦,這姑娘通情達理,熟知琴棋書畫,婚後夫妻舉案齊眉,細心照顧李建,一年後就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張翔這幾年生意如日中天,更是城裏的大善人,不僅接濟窮苦百姓,在城裏設了幾個粥棚,四季施粥。
其實這個張翔小時候卻是個乞丐,因父母被仇家尋仇遇被害害了,最後就成了乞丐,那年才八歲呢?
之前也是讀過幾年私塾,能識文斷字,懂道理,做乞丐時,也與別的乞丐有所不同,畢竟自己是迫於無奈為了填飽肚子才做了乞丐,一有機會就想找活幹。
有一日清晨,張翔在街上行乞,見胡同裏牆角處有個布包,這個布包看起來倒像是有錢人家用的,是用綢緞製作而成的,張翔想著這個布包肯定是裝了很重要的東西,那失主丟了東西該多著急啊!
所以,張翔就在角落找了個位置坐了下來,把一個破碗擺在麵前,等著失主來認領!
不多時,就有個男子一邊走一邊四處張望,看起來就是在著急地找東西,看到張翔坐在角落,就問道:“小兄弟,你有看到一個這麽大的布包嗎”,一邊問,一邊用手比劃著。
張翔看著他說的布包樣式與自己撿到的一樣,就把藏到身後的布包拿了出來,說道:“大伯,你看看是不是這個,看看東西還在嗎,我可沒有打開過呢”?
那個男子接過包,打開一看,500百銀子都還在,很是激動,就從裏麵拿了十兩銀子出來,說道:“就是這個包,謝謝你,小兄弟,我這是進貨的貨款呢,如果丟了那就傾家蕩?產也賠不起啊!這十兩銀子拿去改善改善生活”。
原來這男子就是城裏做綢緞布匹生意的李老板,早上出門太著急,不小心就把最重要的東西給丟了。
張翔搖搖頭道:“大伯,我不要錢,你能教我做生意嗎”?
張翔就把自己的身世說了出來,李老板看這張翔敦厚實誠,也不貪財,換做是別人撿走這麽多銀子,早就占為己有了!
看他身世可憐,年齡又還小,靠乞討確實不是長久之計啊!就決定幫他一把。
說道:“張翔,那你就跟我走吧,做生意講究的和氣生財,誠信經營,你一定要記住了”!
張翔道:“知道了,多謝李伯”!
李老板對張翔很是信任,把他帶到了鋪子,讓他做了一名夥計!
張翔很是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所以非常勤快,每天忙裏忙外,而且上手也快,畢竟自己父母原本也是做生意的,從小也是耳濡目染!
而且張翔嘴巴又甜,隻要有顧客進店都是滿臉笑意,“哥哥、姐姐、叔叔、伯伯您需要什麽”,熱情招唿客人,帶著客人忙前忙後詳細介紹店裏的商品。
自從他來鋪子後,生意馬上就紅火了起來,而且收到顧客的一致好評!
每天打烊後,都會留下整理衛生,做好第二天的準備工作,每天忙到很晚才離開!
李老板看了很是欣慰,每次說道:“張翔,你還小,還得長身體呢?別累著了”!
可是每次張翔嘴上說著“好的,好的”,可是手就是沒停!
店裏夥計都很喜歡他,也很照顧他,讓他心裏感覺到暖暖的,很久沒有體會過有人關心的感覺了!
自從父母走後,乞討到了好吃的東西,如果被別的乞丐看到了,就會直接被搶走,有的乞丐沒搶到就打他出氣!
想到做乞丐時的心酸,所以現在日子這麽好過,能吃飽,還能穿暖,還有工友的關心,所以他要好好珍惜!
時間如白駒過隙,很快張翔就想到了十八歲了,這幾年跟著李老板,不僅學到了經商的本事,還存了不少銀子呢!
有一天,李老板拿出200兩銀子出來,說道:“張翔,你也已經十八歲了,也該成家立業了,這是200兩銀子,你拿去買個房子,娶個媳婦,我在城東街買了個鋪子給你,抽時間安排鋪貨吧”!
“李伯,你讓我再幹幾年吧,我還小呢?不著急成親啊”。張翔說道。
“已經十八歲了,不小了”!李老板說道。
“可是這銀子我不能收,我自己也存了些銀子”。張翔說道。
李老板說:“你這幾年幫我賺了不少銀子,送你200兩銀子也不算多,別想太多了,去吧”!
張翔隻好收下銀子,拜謝了李老板後,就離開了!
後來鋪子附近買了一套兩進的院子,又拖了媒婆說媒,找了一個女子成婚。
這個女子叫如夢,是個孤兒,做得一手繡活,說來這個女子,張翔早就認識。
有一次,張翔上街辦事,遇到正在賣繡品的如夢,隻是當時如夢被一個無賴調戲,張翔最看不得這種欺負女孩的事情,所以就出手,幫助了如夢。
之後更是牽線,讓她的繡品全部賣去李老板的店鋪,一來二往就喜歡上了她,這個時候重視媒妁之言,所以就找王媒婆幫忙!
成親後,夫妻恩愛,女主內,男主外,張翔努力經營鋪子生意,跟著李老板十年,學到了不少經商之道。
憑著自己的努力,鋪子生意風生水起,幾年時間在城裏又開了好幾間鋪子。
但是他從來就沒有忘記過李老板的教誨,時常帶著夫人買上他喜歡的東西去拜訪他!
馬上就是端陽了,夫妻倆帶好禮物去看望李老板,沒成想,李家卻發生巨大的變故。
事情是這樣子的,張翔帶著妻子如夢一起來到李府,敲門後,給開門的是陌生人,他問道“你們是什麽人,找誰?有什麽事”?
張翔說:“我來找李老板”!
門丁又說:“你們找錯地方了,這裏是陳府,沒有李老板”!
張翔抬頭一看,“李府”的牌匾不知道什麽時候,就換成了“陳府”。
張翔就問他,原本的李府呢?
門丁說:“不知道,這府邸我們老爺新買的”!
說完就“哐當”一聲關上了門!
張翔又趕緊往鋪子跑去,發現鋪子都被關了,問了隔壁的鋪子的劉老板,“劉老板,請問下,李老板發生什麽事了嗎”?
劉老板說道:“原來是小張老板啊,你不知道啊,李老板出事了”!
張翔說道:“劉老板你知道究竟是怎麽迴事嗎,李老板一家又去哪裏了呢”?
劉老板小聲道:“據說給人陷害,店都給?關?了,家底全都貼進去了,前幾天看到他們一家在街頭流浪呢?我也幾天沒見了”?
張翔謝過劉老板後,就趕緊安排夥計一起出去尋找李老板!
後來在城外破廟找到了他們一家,可惜李老板卻倒下了,李夫人在旁邊流淚,張翔淚眼汪汪地對著李夫人道:“伯母,你們出事了,為什麽不來找我”?
“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
李夫人搖了搖頭哽咽道:“唉,我也不知啊,當家的話還說,就給氣倒下了”!
張翔要把他們一家接迴家住,李夫人不肯,張翔隻好請來大夫給李老板看病,大夫細心檢查了一番後,又探了脈,然後搖了搖頭說道:“老夫無能為力,準備後事吧”!
李夫人聽了接受不了打擊,也倒下了。
李老板兒子叫李建今年十二歲,他見父母這個樣子,也直接撲在父母身上大哭起來!
“爹,娘,你們怎麽了,別丟下我啊”!
看到這個情況,張翔隻好?安慰?李建?,又?安排人找來馬車,把李老板夫妻帶迴家裏修養。
三天後,李老板終究沒有挺過去,撇下妻兒就走了。
不久後李夫人也追隨李老板而去,張翔用心辦理了李老板夫妻的後事。
從此李建就成了孤兒。
張翔把他當作親生弟弟一般照顧,更是帶著他去學習做生意之道!
可是他對做生意沒有興趣,他喜歡讀書,所以張翔就送他去書院讀書了。
過了幾年,李建考中了舉人,又緊鑼密鼓的準備會試,終究還是沒有辜負,最後被當朝皇帝點了頭名狀元。
皇帝任他為翰林院修編,可是他申請去地方做了個縣令,他有自己的想法!皇帝看他誠懇便同意了。破格任他為揚州知府!
李建馬不停蹄就迴到了揚州,寫了封信給張翔後,直接上任了知府,之後更是以身作則,將百姓的利益放在最前端,經常微服私訪,感受百姓疾苦!
不過有人歡喜,有人悲,李建公正廉明受到百姓的愛戴,可是城中的很多商戶卻高興不起來,紛紛嚷嚷道“這新來的知府大人 油鹽不進,難哦”!
在李建上任不久,城中大戶的邀請函就像雪片般飛來,李建在眾多邀請函中挑了其中一份,其他就讓人迴絕了!
那天,李建帶著師爺就赴宴去了,他們的宴席就在東街最繁華的中心的陳府,這府邸很大,富麗堂皇,雕梁畫棟、精雕細刻、鎏金銅瓦,一看就廢了不少心血!
才到門口,就有人熱情地招唿著,高唿道:“給知府大人請安,大人能蒞臨真是蓬蓽生輝,倍感榮幸啊”!
李建朝師爺看了一眼,師爺忙介紹道:“這就是城中的陳大善人,陳凡”。
李建忙拱手道:“陳大善人有禮了”!
隨後一行人就進了大廳,接著上茶,不一會兒,陳凡又叫人上了一份大禮,陳大善人上前,打開禮盒,一尊金羅漢呈現在眼前,陳凡道:“這是小老兒的一點心意,不成敬意,請知府大人笑納”!
李建拿起那金羅漢把玩了起來,好像有意,好像又無意地冷笑道:“據說這金羅漢有十八尊,不知陳大善人府上有幾尊啊”!
陳凡:“這……這……小老兒不幸才得兩尊,這就給大人奉上”!
忙吩咐旁邊的下人,把另外一尊拿出來。
李建雲淡風輕地把玩著兩尊金羅漢,把玩了一會兒說道:“陳大善人,可還記得這金羅漢當時是怎麽得到的”!
“據說這金羅漢,一直是十八尊在一起被人收藏著,不知怎麽輾轉就到了陳大善人手中,其中費了頗多周折吧!本府倒想洗耳恭聽啊”!
這陳大善人結結巴巴的說:“是……是……是我的一個世交送給我的”。
“陳大善人有此世交,屬實難得啊”!
“要不讓本府來猜一猜,這陳大善人的世交是誰?他肯定姓李”?
陳大善人冷汗直冒,這個看起來雙十年華的年輕知府,為何如此瘮人呢?
李建又說道:“陳大善人可認識李強”?
陳大人說:“認識,認識,哦!不……不……不認識,不認識”。
李建大手一揮,喊道:“來人”!
不一會便衝進來十多個衙差,站在李建身旁。
李建又道:“把陳凡帶到衙門,陳府所有人,隻許進,不許出,違者按 阻礙 公務 抓?進?大牢?”!
陳凡大喊道:“大人,大人,為何抓我,冤枉啊!我什麽也沒幹啊”!
一行人來到了知府衙門,衙門外裏三層,外三層,圍得水泄不通。
不一會便傳來“威……武”,李建把驚堂木一拍,問道:“堂下何人,所犯何罪”?
陳凡道:“小人陳凡,不知所犯何事”?
“有人狀告你巧取豪奪,更是謀財害命,還不從實招來”!李建道。
很快,李建便傳來了證人,還有證據。
此時張翔氣憤填膺地走上堂前,指著陳凡道:“你這狼心狗肺的東西,竟然這麽害李老板,當年你生意難周轉,是誰幫了你,你為了貪便宜,進了劣質品迴來,被客人退貨,又是誰幫了你,你真不是人,豬狗不如”!
說完張翔拿著一堆的證據出來,一樁樁一件件,都是陳凡做壞事的證據,什麽大善人,就是個 惡 人!
在證人證據確鑿之下陳凡終於低下了他的頭!他指著李建說道:“你,你,你是李強什麽人”?
李建道:“李強是我父親”!
終於陳凡癱倒在了地上。
最後,陳凡被判死刑,所有財物被 充公了,陳家下人丫頭全被遣散,家眷男性 流放,女眷送去了做丫鬟婆子!
那十八尊金羅漢,也被找了出來,李建把它們獻給了皇帝。自己父母因它們 喪 了 命,留他何用?
原來當年出事時,十二歲的李建就有所察覺,所以當年張翔要帶李建去學習做生意,才會被他一口拒絕,他棄?商從文。希望自己能夠考上狀元,到時候就可以查清父親的冤案了。
自從李建上任以來,經常走街串戶,到處去取證就是為了查詢當年父親那件事,想弄清楚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寫信給張翔,把自己的猜測說與他聽,讓他配合自己收集證據,他們找來了當初所有的下人,掌櫃。
一步步調查取證,最終收集齊全所有的證據。
原來,當初這陳凡與自己的父親確實是世交。在機緣巧合之下,自己的父親得了一套18尊金羅漢。
這陳凡當年生意艱難,不僅很想得到這羅漢,還想要李強的資源,所以設計 陷害 李強,收買了一個夥計,在李強的貨物當中偷偷地放了一些“東西”,後來 衙門 不僅查封了鋪子,還查 封了李府。
陳凡在查 封 之前就想趁機偷走那套金羅漢!不料,找了很久也沒有找到,最後隻好花了一筆銀子,最終把原本的李府買走了,掛上陳府的牌匾,花了大量的時間,終於找到了金羅漢。
其實金羅漢就放在李建的屋裏,李建年歲小,不懂事,太貪玩,看這金羅漢有意思,就偷到自己屋裏把玩,所以羅漢的身上都會有一些痕跡!
自從李老板走後,陳家生意便如日中天,更是成了這揚州城裏數一數二的大戶!
這事一了,張翔夫妻便帶著李建去了李強夫妻的墓地上香,告訴他們,大 仇 得報。
李建痛哭道:“爹,娘,兒子終於給你們 報仇了,你們可以安息了”!
張翔哽咽道:“李伯,伯母,建兒長大了,出息了,現在更是揚州城的知府大人,你們放心吧”!
不久之後,張翔夫妻幫李建張羅了婚事,娶了書院夫子的女兒叫宋琦,這姑娘通情達理,熟知琴棋書畫,婚後夫妻舉案齊眉,細心照顧李建,一年後就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
張翔這幾年生意如日中天,更是城裏的大善人,不僅接濟窮苦百姓,在城裏設了幾個粥棚,四季施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