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年間,安平鎮上有一對母子,母親李丹,兒子叫何江,父親在他他三歲那年,出門經商遇上一夥強盜打劫,最終摔下山崖斃了命!


    從此母子倆相依為命,幸好家裏還有些積蓄,母子倆生活才不會太過窘迫。平時母親也會接些縫縫補補賺些生活費。


    他們家附近有間私塾,母親知道想要改變目前的境況,還得把孩子送去讀書。所以省吃儉用,把兒子送入私塾讀書。


    何江從小便懂事,知道自己能夠讀書,花費了家裏很多銀子,所以讀書用功,每日下學就幫忙做家務,一有時間就溫習功課!


    母親:“江兒,你好好溫習功課把吧,家裏的活娘做就好了。”


    何江:“娘,你幹了一天活,太辛苦啦!我可以做這些活,功課我已經溫習好了,不信我就背書給你聽。”


    隨後,何江就一邊做衛生,一邊就背起來書來。


    隨著時間的推移,何江在私塾也有三年了,這天夫子找到李丹說道:“何江娘,何江功課努力,該教的功課我都教給他了,現在他已經是童生了,我教不了他了,你把他送去長彩巷的瓊華書院求學吧!隻是束修之禮,你要有心理準備!”


    在李丹的追問下得知,瓊花書院是鎮上最好的書院,束修之禮每年得交十兩銀子,還不包括食宿,如果需要食宿還得另外交一年5兩銀子!


    真是一文錢難倒英雄漢,這幾年吃喝用度,家裏積蓄已經寥寥無幾了,這麽高的束修該如何抉擇呢?


    李丹每日幫人縫補衣服,也隻能賺個幾文錢,實在是杯水車薪啊!


    鎮上有個男子叫陳昊,當年與何江爹交好,自從何江爹走後,時不時也會來探望他們母子倆,所以李丹想著找他借些銀子,到時好送兒子求學。


    一日母子倆便上門求助:“陳大哥,我今天來是有事求你,求你借些銀子給我,我想把何江送去瓊花書院求學,束修得15兩銀子!”


    陳昊家生活並不是很富裕,但是15兩銀子還是能輕鬆拿出來的,所以迴答道:“嫂子,你別急,這十五兩銀子我還是有的,別說“求”那麽難聽,咱們兩家的關係不用這麽見外。”


    其實陳昊家有一個女兒,當年何江爹在的時候,兩家就結了娃娃親了。雖然這麽些年,兩家有走動,陳昊也常常幫助何江家,可是誰也沒有再提娃娃親的事情。


    李丹怕是陳家要悔婚,自己家中的情況,也不敢主動提起來。


    就這樣,何江有了束修的銀子,便早早去了瓊花書院報到了。母親看著兒子跨進書院,懸著的一顆心也就落了地!


    為了兒子以後的學費,李丹不僅做縫縫補補,還去給鎮上有錢的財主家洗衣服,每日能多賺些錢。


    可是還是一些小錢,要攢足明年的束修還是難啊,這讓李丹唉聲歎氣了起來,嫌棄自己沒用!


    隔壁住的是花嬸子,她在街頭賣燒餅,賺了些銀子,她見李丹為銀子發愁,就提議道:“李嫂子,聽說你做的鞋子不僅好看,還很好也穿,不然你做些鞋子去街上賣,在賣些針頭線腦,繡帕什麽的,我燒餅攤子旁邊有個空位,如果你願意,就擺在我的旁邊,閑時咱們還能聊聊天解悶!”


    李丹迴道:“那敢情好啊!隻是,我也沒有做過生意,怕做不好。”


    花嬸子道:“沒做怎知做不好。走吧!明天一早我帶你去試試。”


    就這樣,李丹在花嬸子的幫助下,就在街頭賣起了貨,剛開始生意一般,不過賺得還是比她洗衣服多,晚上迴去就做起縫補的活,每日忙得很,錢賺得也是慢慢多了起來!


    攢了些銀子就先把陳昊那邊借的銀子先還了部分。陳昊說道:“嫂子,你太跟我見外了,這銀子我也不用,你先拿去給何江攢著交下一年的束修。”


    “陳兄弟,不瞞你說,我現在在街頭做些小買賣,銀子賺得比以前多了,所以想著先還你部分,剩餘的明年再還!你常常幫助我們家。如果你不收,我會過意不去的!”


    陳昊見她如此說,便收下了銀子,說道:“剩下的不急,你也要多注意休息,別累壞了身子!”


    就這樣,又過了三年,何江參加了院試,考得秀才公,這下也算是熬出了頭了,這秀才公是有俸祿的,雖然不多,但也是一份榮耀!


    此時何江也是到了成親的年齡了,想起當初的娃娃親,李丹覺得,無論如何都得上門一趟,看看對方的口風,畢竟咱們是男方,得主動一些!


    選了個吉日,帶著何江上門去了,先感謝了陳家多年來的幫助,隨後就慢慢提出了當年的娃娃親的事情!


    聽到這,陳昊立馬變了臉色。李丹見此以為陳昊對這門婚事不滿意,便說道:“陳兄弟,如果你不滿意這婚事,不打緊,隻要咱們把話說開了,以後兩孩子也好各自婚嫁!”


    陳昊做了好一番思想鬥爭後,無奈說出了緣由,原來陳昊女兒陳嵐,五歲那年摔了一跤,便摔壞了腦子,從此之後每日傻傻的,除了能認識爹,娘外,誰也不認識,所以這麽多年都養在後院,連帶夫人也閉門不出,整日陪伴女兒!


    李丹也是懂得感恩的人,說道:“陳兄弟,既然這門親事從小便定下的,如果你沒有意見,那我們便選個吉日,為他們舉辦婚禮!”


    陳昊道:“可是嵐兒她……唉,我怎麽能害了你們呢?我願意一輩子養著她!你們找個好人家的閨女成親吧,我們陳家不會怪你們的!”


    何江說道:“陳叔叔,你放心吧!我會照顧好嵐兒妹妹的,你就放心把她交給我吧!”


    陳昊見他們母子誠心十足,便答應了下來。


    為了打發時間,陳夫人每日教陳嵐刺繡,陳嵐雖然人傻,但是對於刺繡倒是很有天賦,也很認真學,現在她的手藝比陳夫人還要好,這也是唯一讓陳夫人感到欣慰的地方了!


    陳昊把何家來提親的事情與夫人說了,夫人說:“我們女兒傻了,怎可嫁人,他們何家不嫌棄嗎?”


    “可是我舍不得女兒嫁人啊!我願意一輩子陪著她!”


    陳昊笑道:“夫人糊塗啊!咱們總有一天得先她而去,到時候,我們女兒由誰來照顧呢?何江也是咱們看著長大的孩子,心性善良!必然會好好對待我們女兒!”


    “可是……可是”


    “夫人別可是了,我們先觀察一段時間,如果何家對我們女兒不好,咱們就把她接迴來。以後再也不提婚嫁!”


    陳夫人想了想,覺得可以說道,“那好吧!”


    就這樣,兩家商量好了成親事宜,陳昊就這一個女兒,所以給了豐厚的嫁妝,接親長龍穿梭在大街小巷,看著長龍般的嫁妝,百姓都很羨慕。


    洞房花燭夜,傻新娘哭著要找娘,何江一個頭,兩個大,怎麽能帶她去找娘呢?而且院子還有賓客在呢?傳出去丟了兩家的臉麵不是?


    突然房裏有一隻大膽的老鼠出來溜達,看到桌上的食物就想大快朵頤,新娘見了很高興,“老鼠,老鼠,“撲著過去要抓老鼠。


    何江見陳嵐不哭了,就陪著她在屋子裏抓起來老鼠,屋裏動靜太大,把屋外聽牆角的鬧了個大紅臉!


    鬧到了半夜裏,陳嵐累了就睡著了,何江歎氣道:“還是老鼠比我有折。”


    白天,婆婆帶著陳嵐做刺繡,晚上何江陪她抓老鼠,生活就這樣過著,過著。


    有一天,他們夫妻倆又在抓老鼠,陳嵐不小心撞到了桌角,頭上撞了個大包,人也撞暈了過去!


    這把何江嚇壞了,趕緊喊來母親,“娘,你照顧好嵐兒,我去請大夫來。”


    突然嵐兒卻醒了過來,拉住何江說道:“相公,不用請大夫,我沒事……”


    何江見陳嵐說話流利,眼睛清明,便問道:“娘子,你清醒了嗎?”


    陳嵐迴道:“我現在腦子有點亂,但是我知道咱們拜過堂成過親了,你是我的相公。”又轉頭對著李丹說道:“你是我的婆婆。”


    看著陳嵐不傻了,母子倆開心極了,第二天,夫妻倆迴了一趟娘家,得讓爹娘知道,她清醒了,讓他們放心!


    陳昊夫妻知道女兒清醒了,不傻了,喜極而泣,陳夫人緊緊抱著女兒,“太好了,太好了,娘終於可以放心了!”


    陳嵐不傻了,他們也終於圓了房,何江如今是秀才,被書院推薦到省城的鬆山書院求學。


    新婚燕爾,夫妻倆難舍難分,“娘子,為夫去求學了,你在家照顧好自己,照顧好母親。我會時常給你寫信報平安的!”


    陳嵐心中萬般不舍,把何江送到城外的十裏亭,何江說:“娘子,迴去吧!不然娘該擔心你了。”


    就這樣,直到何江的影子被大山擋住,看不到了才轉身迴去。


    陳嵐刺繡手藝厲害,平時就在家裏做些刺繡活,李丹做鞋子有時需要刺上花色,這些陳嵐都給包攬下了。婆媳兩人相互配合默契,做出來的作品,一到街上就哄搶而光!


    還被預訂了很多貨迴來,慢慢的人手也都不夠用了,就請了附近的街坊,嫂子,嬸子,隻要會做女紅的都請來幫忙。


    剛剛開始,婆媳兩人分工教學,後來便是做些監督的工作,有些比較難的,就由他們婆媳自己處理!


    慢慢竟然發展了一個小型手工作坊。很多鋪子的老板紛紛來訂貨,西街的許掌櫃說道:“李老板,你家的鞋子就是好穿,很多客人指定要你家做的,沒辦法啊,你得多勻些貨給我,我的鋪子已經斷貨好多天了!當然其他刺繡製品也要,隻要你們家作坊做的,每樣都要!”


    就在大家緊鑼密鼓的趕貨時,陳嵐卻暈倒了,這把李丹嚇壞了,趕緊讓人幫忙請來了大夫,大夫仔細檢查後笑著說道:“李老板,別擔心,你兒媳婦這是懷孕了,恭喜恭喜啊!”


    李丹終於放心了,不過又有些擔憂,問道:“怎麽會暈倒,是不是身體有些不適?”


    大夫說道:“沒什麽大礙,前三個月一定要多休息,多臥床,不敢這麽忙碌了。”


    謝過大夫後,李丹就讓陳嵐好好臥床安胎,好好養著身子!李丹平時也會多找些時間照顧陳嵐,陳家知道女兒懷孕後,高興壞了,特意挑了一個有生產經驗的婆子貼身照顧陳嵐。


    何江在新書院增長了很多見識,遇到很多強有勁的對手,在學習方便競爭力大,大家都朝著中舉努力


    何江也不另外,每日學習到深夜,休息日的時候,溫習好了功課就給家裏寫信報平安。


    得知陳嵐懷了身孕後,高興極了,想象著兒女成群,圍著他喊爹,心裏就是暖暖的,對未來也充滿了希望!


    三年後,參加鄉試,平時讀書努力,在考場也是應對自如,放榜那天人山人海,何江與同窗早早來到“龍虎牆”,心裏也有些小激動呢?


    一起來的同窗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也都中了舉人,也都很高興,唯獨沒有找到何江的,從頭找到了尾,又從尾找到了頭,還是沒有找到,何江心也沉到了底,不能啊,怎麽會這樣呢?


    正當何江心灰意冷之時,主考官手拿榜單來到了人群,帶來了好消息。


    原來,“龍虎榜”上的都是舉人名單,三甲會單獨公布,隻是何江從沒有想過自己會進三甲,所以一時給急忘了!


    捷報很快就傳迴安平鎮,母親,媳婦高興極了,陳家也是很高興,覺得何家熬出頭了!


    特意帶上禮物上來慶祝:“親家,何家大喜啊!”


    兩家人聚在一起,很是融洽,看著孫兒蹣跚學步,心裏幸福啊!


    何江他們也做好了準備,要提前上京安頓好,找了有名的夫子教導,迎接殿試!


    可惜在路上,他們卻遇險了,為了盡快到達京城,他們走了水路,隻可惜卻上了賊船,一天夜裏,趁他們沉睡之時,打劫了他們所有財務,在後來的爭執中,有幾個同窗落了水,其中就包括何江,他們可都不會水啊!


    在水裏掙紮幾下後,就沉入水裏了。


    那夥強盜劃著小船逃離了現場。


    剩下的幾個同窗受到了驚嚇,也不知該怎麽辦了,幸好遇到一艘大船,他們向大船求救,原來是一艘貨船,也是往京城而去,他們想辦法報了官,隻是時間過去太久,何江他們也是生死不明!


    何江他們順流而下,抓住了一塊木板,後來飄飄浮浮,也不知到了哪裏,後來被幾個出海捕魚的漁民及時救起。


    救起來時,都已經奄奄一息了,經過月餘的調養,身子也痊愈了,他們又一次報了官,朝廷很是重視,經過多方查探,得知是龍頭山土匪所為,官府派出大量官兵剿匪,小囉嘍被遣散,頭目全都被抓進了大牢!


    何江幾人也在官府的安排下進京參加殿試,到達京城後,先抵達京城的同窗幫忙找了客棧安頓好後,帶他們熟悉了環境,又幫著溫習了一下功課,都是京城往年殿試教學的夫子,經驗豐富,他們努力把落下的課業補上。


    殿試那天,皇上來監考,巡邏了一遍,對認真答題的何江印象深刻,通過主考官的閱卷後,都對何江的答辯表示滿意。


    皇上點了幾個答辯不錯的舉子,又單獨問了些問題,何江從容麵對,讓皇上讚賞有加!最後被授予狀元頭銜,進了翰林院做了六品編修。


    何江安頓好後,寫了信迴老家,並安排了人員把母親,媳婦孩子,嶽父,嶽母,一行人全都接到了京城一起生活。


    到了京城後,李丹婆媳重操舊業,又開起了手工作坊,生意異常火爆!一大家子幸福生活在一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以【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為情所讚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為情所讚並收藏以【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