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間,東山鎮陸巷村有個叫陳琪兒的女子,到了適婚的年齡還未出嫁,可把家裏人給急死了。
陳琪兒的母親李氏一看見女兒在家,就皺著眉頭,又開始了一天的嘮叨:“你呀你,什麽時候才能出嫁,這個男的看不上,那個男的力氣小,你以為你是什麽嬌貴的大小姐嗎?咱們家是種田的,別那麽挑了好嗎?你知不知道什麽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李氏每天講來講去就這麽幾句,陳琪兒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母親要是再這麽講下去,她怕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會和母親吵起來,便拿了一把鐮刀上山砍柴了。
其實陳琪兒也想嫁人,隻是她長得女身男相,媒婆介紹的那些小夥子一見到她,就露出了一種鄙夷的眼神,陳琪兒的上麵還有兩個哥哥,父母從小就重男輕女,她都是在夾縫中生存下來,別人的一個眼神他就知道對方內心的想法。
既然那些小夥子看她的眼神都變了,她也是個有自尊心的姑娘,所以總是趕在對方嫌棄她之前說自己看不上人家,這樣自己就處於主動的地位,她自己覺得倍兒有麵子。
可是母親李氏不懂,她一直以為是自己的女兒挑三揀四,才嫁不出去,哪知道是陳琪兒的自尊心作祟,久而久之,被拒絕的小夥子多了,媒婆都不敢給她介紹了,陳琪兒在村裏也被指指點點,說她挑三揀四,母親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陳琪兒雖然拿著鐮刀,但是她並非真的想砍柴,所以她往後山走了沒幾步,就找了塊樹蔭躺下來準備睡午覺了。
也許是今天的天氣特別煩悶,也可能是陳琪兒自己的心緒作祟,雖然躺在樹蔭下吹著涼風,可是她一點都睡不著,總想著母親對她說的那句“你不嫁人怎麽辦?”。
她幹脆坐起來,往樹上爬去,看看這麽熱的天,有誰會往山路上走,她瞅準了位置,一口氣爬到了樹頂,一眼就看到村子裏大大小小的房子,視野開闊了很多。
她又換了個方向,看見前方的山路好像有一輛馬車停在那裏,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將手放在額頭,擋住了太陽,眯起眼睛朝那個方向看去,好像是一輛馬車卡在了一個石頭縫裏。
陳琪兒對這座山很熟,從小就在這座山上躥來躥去,她知道那輛馬車的位置,反正也睡不著,她準備去看看發生了什麽?
陳琪兒又就跟猴子一樣身手敏捷地從樹上爬下來,拿上鐮刀匆匆往馬車的方向走去。
她怕別人嫌棄她多管閑事,反正她隻是個看熱鬧的,就假裝是個過路的人,像男子一樣從馬車旁輕飄飄地走過,還時不時地吹著口哨,不忘迴頭瞅兩眼。
陳琪兒從馬車的小窗上看見裏麵沒有人,還在想這麽豪華的馬車就這樣棄在這裏嗎?
“這位姑娘,我家老爺好像中暑了,我們的馬車又陷進石頭裏了,能不能幫幫我們?”從馬車的後麵傳出了一個聲音。
陳琪兒尋著聲音找去,一對主仆在馬車的另一邊,背著太陽,這位老爺唇色發白,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他旁邊的仆人則跪在地上,用腿當枕頭,將老爺的頭枕著。
陳琪兒還以為隻是馬車陷進去了,原來這馬車的主人還生病了,她蹲下來看看那位老爺的情況,這個樣子應該是中暑了,她覺得先救人要緊。
陳琪兒不是大夫,如果是別的什麽病她是看不出來的,中暑的話她可見得多了,這天氣這麽炎熱,還要趕路,這馬車的空間這麽密閉,不中暑才怪。
陳琪兒記得她的鄰居王奶奶可是治中暑的高手,陳琪兒以前中暑的時候,都是王奶奶給治好的,她經常去王奶奶家串門,久而久之也學會了一兩招。
陳琪兒先是跪下來,拿起那位老爺的手指頭,在指甲處將那一塊肉捏了捏,看上去有點發紫,可是她身上又沒有針。
陳琪兒站起來,到旁邊的灌木叢裏折了一枝很細的樹枝,借著鐮刀鋒利的刀鋒,將那樹枝的頭一點點削尖了,然後在石頭上磨了磨,那樹枝的頭被陳琪兒削得跟針一樣細。
陳琪兒拿起老爺的手,將那樹枝的尖頭紮在手指頭上,十個手指頭都被紮了一遍,正所謂十指連心,這老爺被紮得鑽心地疼,那些血水從被紮的孔裏流出來,全部都是黑色的。
一會兒之後,那老爺慢慢地睜開了眼,前麵的景色清晰可見,一點兒也不模糊了,肚子也不怎麽疼了。
老爺漸漸地從仆人的腿上坐起來,精神看上去好很多,但還是站不起來,隻好坐在地上對陳琪兒雙手作揖表示感謝。
陳琪兒一直聽那夥計喊這個人老爺,再加上剛剛中暑臉色烏青,以為這老爺是個中年人,現在臉色好看了,陳琪兒仔細打量了一下,這老爺還蠻年輕的嘛,跟她們村口的大哥差不多大。
那老爺見陳琪兒一直盯著自己看,有點不好意思了,便和她聊了起來,原來這老爺是縣城有名的趙員外,整個縣城的布莊都是他們家開的。
雖然很有錢,可是在子嗣問題上卻屢屢碰壁,他已經娶了三個夫人了,前兩個夫人都是和他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但是嫁進來沒兩年就死了。
趙員外不信這個邪,這兩個富家小姐肯定是嬌生慣養習慣了,身體不好才英年早逝,吸取教訓的他便托媒人娶了個山村的姑娘,他想這些村裏的姑娘整日勞作,肯定身體好,沒想到也去了。
現在已經沒有媒人願意替他做媒了,人家都說女子克夫,可這趙員外克妻,哪家姑娘若是嫁給她便會早早離開,更不要說生孩子了。
趙員外今天就是去前麵的一個村裏,和第三任妻子的娘家交代一些事情迴來的,哪知道這天氣太熱不說,馬車還陷到石頭縫裏了,他坐在馬車上太久熱暈了,被自家仆人抱下馬車,就看見陳琪兒了。
陳琪兒聽得快睡著了,過了一會兒,天有點暗下來了,她說自己要下山迴家,那趙員外趕緊起身,讓她坐馬車上,先送她迴家自己再迴縣裏。
這陳家停了一輛豪華馬車,陳琪兒還和一個陌生男子從馬車上下來,大家都紛紛圍過來看熱鬧。
陳琪兒一進門,就看見母親和媒婆坐在屋子裏,這媒婆正皺著眉頭,對李氏說:“我給你女兒介紹了這麽多,她哪次滿意了?不介紹了,不介紹了,再給你家丫頭做媒,我的名聲要毀了。”
那媒婆說完,就和李氏一起抬頭,看見陳琪兒迴來了,後麵還跟著個人,那媒婆一看後麵的人,便瞪大了眼睛,媒婆和趙員外異口同聲地說道:“怎麽是你?”
那媒婆的眼睛賊溜溜地轉了一圈,拉起趙員外的手走到李氏麵前,對著李氏說道:“這個人怎麽樣?”
原來幾個月前趙員外也找了這個媒婆做媒,這媒婆知道趙員外的三個妻子都死了,坊間流傳他克妻,誰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有錢也不行。
今日看見陳琪兒和趙員外在一起,他們兩個一個嫁不出去,一個娶不進來,不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
媒婆趕緊將趙員外的情況和李氏講了一下,李氏聽了之後權衡了一番,她覺得將女兒嫁出去了就是自己的任務完成了,自己家條件不好,女兒嫁過去或許還能幫襯娘家,再則就算嫁過去出了什麽幺蛾子也比在家裏嫁不出去強,便同意了。
那趙員外被陳琪兒救過,自然不會嫌棄她,現在有人願意嫁,就是個啞巴和醜女他都願意娶,何況陳琪兒還是他的救命恩人。
他們兩家人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在眾人的見證下成親了,村裏的人眾說紛紜,有的說陳琪兒為了錢什麽人都嫁,有的說她是個善良的姑娘,不怕婚後有危險,並且祝福她。
無論別人怎麽說,陳琪兒已經嫁到趙府了,剛剛嫁過來還真不習慣,一大早起來劈柴做飯,相公告訴她那是下人做的,她隻要在府裏當夫人就好,別那麽操心。
同時趙員外也慶幸自己娶了一個這麽勤勞的妻子,他對陳琪兒還是很滿意的,將她寵上了天,可他心中還是有一個遺憾,沒有子嗣。
趙員外也不敢和陳琪兒說,因為娘子身體健康沒有生病她已經很開心了,畢竟前麵他都死了三個妻子,萬一太貪心,反而適得其反,還是順其自然吧!
陳琪兒這腦袋可機靈了,她天天跟在相公身邊能不知道他的想法?她便和身邊的丫鬟說下個月初一去廟裏求個孩子。
到了初一,陳琪兒便挎著籃子和丫鬟一起準備走山路去城隍廟了,趙員外讓她坐轎子去,她便說道:“相公你忘了我們是怎麽相識的嗎?這種天氣,轎子或者馬車能把人活活悶死,我還是走路吧!”趙員外被他說得無言以對,隻好同意了。
陳琪兒來到城隍廟,門口擺了很多小攤小販,有賣胭脂水粉的,有賣糖葫蘆的,還有各種民間藝人在表演雜技,陳琪兒從小家境貧寒,哪見過這麽多好玩的東西,她東看看西看看,這個買一點,那個也買一點,全讓丫鬟拿著。
這丫鬟手上拿著一大堆東西,眼前已經看不見路了,嘴裏大喊:“夫人,等等我,我快追不上你了。”等丫鬟撥開層層的人群,陳琪兒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兩個人就這樣走散。
這陳琪兒吃完糖葫蘆,一迴頭,也找不到丫鬟了,這時她才想起來自己是來城隍廟求子的,不能忘了正事。既然和丫鬟走散了,就先進廟吧!說不定等會兒丫鬟會去寺廟找她。
陳琪兒來到送子觀音的那個大殿裏,跪在觀音娘娘的麵前,祈求道:“觀音娘娘,我家相公和我都想要一個孩子,請賜給我一個孩子吧,如果您能實現我的願望,我一定來還願,拜托了。”接著就朝地下磕了三個響頭。
陳琪兒最後一次磕頭的時候,聽見放供果的那張木桌下麵發出了聲音,她覺得很奇怪,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她鑽頭去看,可惜的是什麽都沒有發現。
她隻好掃興地走了,可她還沒有踏出觀音殿,又聽見剛剛的“噠噠”聲,陳琪兒又迴頭,這次她在觀音娘娘的蓮花座下麵看見了一條小尾巴。
雖說陳琪兒是個女子,可她從小就上山打獵砍柴,膽子很大,就和那些小夥子一樣,她見觀音殿沒人,就走到蓮花座下麵,伸手將那根尾巴揪出來。哪知道越拉越長,扯出一條白蛇。
一般蛇在被人抓住之後是帶有攻擊性的,會仰起頭吐出蛇信子往對方身上咬,可是這條白蛇被抓到之後就耷拉著腦袋,奄奄一息的樣子。
陳琪兒將那條蛇的渾身上下都摸了一遍,發現那蛇的生命體征還在,能眨巴自己的眼睛,最重要的是腹部隆起,好像要生了,陳琪兒想會不會是這母蛇難產才這麽虛弱呢?
她要救這條母蛇,雖然她現在還沒有當母親,但是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犧牲一切,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救蛇也是一樣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陳琪兒雖然不怕這些蛇蟲鼠蟻,但是她沒有幫母蛇接生過,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她又跪在觀音娘娘的前麵,跪下來說道:“觀音娘娘,我知道做人不能貪心,所以我剛剛要孩子的願望先不許了,麻煩你救救這條白蛇吧,我的孩子是一條生命,這母蛇的肚子裏可是有好幾條生命。”
陳琪兒說完,那供桌上麵的蠟燭燒完了,由於沒有了蠟燭在上麵,燭台的一邊是懸空的,所以掉了下來,可把陳琪兒嚇了一跳。
陳琪兒看了一眼燭台,好像想到了什麽,她趕緊拿起燭台,用手將燭台上的蠟燭扣掉,還用自己的衣服將燭台上插蠟燭的那根尖尖的刺給擦幹淨了。
接著她拿著燭台,將燭台上那根刺插入蟒蛇腹部的那個洞,插了好幾次之後,這個洞口變大了,陳琪兒放下手上的燭台,開始在母蛇身上一遍一遍地揉來揉去,想將那隆起的部分給捏軟,這樣才好下蛋。
揉了一會兒,那附近的肉變得軟乎乎的,陳琪兒就將蛇蛋往外推,那幾個蛇蛋一會兒就從洞口滑出來了,非常順利。
陳琪兒一數,有六個蛋,她趕緊轉頭摸摸白蛇的頭,對白蛇說道:“有六個蛋呢!六六大順。”
那白蛇終於有點緩過來了,她將整個身子豎起,吐著蛇信子,說道:“謝謝恩公,你救了我和孩子,我會求觀音娘娘送你一子。”
陳琪兒嚇了一跳,這白蛇竟然會說話,她馬上迴過神來,說道:“原來你會說話,你快看,你生了六個孩子。”她一迴頭,又開始數起來:“一二三四五,怎麽隻有五個?我剛剛數了明明有六個呀!”可是白蛇並沒有說任何話,隻是一直看著陳琪兒。
“夫人快醒醒,什麽六個孩子,隻有五個?你還沒有懷孕呢?你今天是來求子的。”丫鬟趕緊推推陳琪兒。
陳琪兒這才睜開眼,原來她在等丫鬟過來的時候睡著了,她們主仆二人出門的時候就約定好,要是走散了就在城隍廟的觀音殿見麵。
陳琪兒揉了揉眼睛,又想起了剛剛的那個夢,為什麽會那麽真實?她正想著,一低頭又看見落在地上的那個燭台,這不是夢裏的場景嗎?
“夫人,你也拿一點吧,東西太多了,我拿著看不見前麵的路了。”丫鬟的撒嬌聲將她的思緒打斷。
迴到趙府,陳琪兒剛剛踏入大門,就聽見有個人和趙員外在大廳吵起來了,聽那人的意思是來要錢的,可是趙員外死活不給。
陳琪兒就好奇這個人到底是誰,也不可能是生意場上的人,一般相公也不可能將生意上的事情帶到家裏來,還是這種會吵架的人,不是晦氣嗎?
那個人走的時候還脫口而出,你家都死了三個女人了,連子嗣都沒有,將來的財產遲早都要過繼給我兒子的,我等著你死的那一天。
陳琪兒這才看清了這人的長相,和相公長得有八分相似,莫非他們是兄弟嗎?可是相公從來沒有和自己提起過自己有兄弟姐妹。
這個時候老管家從陳琪兒的身邊經過,被陳琪兒抓了個正著,陳琪兒將老管家帶到書房,問剛剛那個人到底是誰?
老管家歎了一口氣,告訴陳琪兒,剛剛那個男人是趙員外的弟弟,也就是陳琪兒的小叔子,可惜呀,趙老員外家門不幸,才會出了這麽一個逆子。
當初趙老員外去世的時候,將家產分成了三分,一份給了現在的趙員外,一份給了小叔子,還有一份給了他的小妾,而這小叔子就是小妾所生,可以說小叔子一家拿了兩份財產也不為過。
可是小叔子成親之後整天去賭錢,將自己的家產全都輸光了,連他母親的那份也偷過來輸光了,前幾年生了兒子,生活越來越拮據,如今一家四口住在租過來的房子住,可是那小叔子還是死性不改天天跑去賭錢,被人趕出來了就來找哥哥要錢,哥哥不給,各種難聽的字眼就罵出來了。
趙員外也算爭氣,當初的家產分到不多,憑借自己的努力開了布莊,將錢生錢,才有了今天的生活,隻是沒有子嗣,一直被自己的弟弟病垢。
陳琪兒一聽,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自己的相公隻有自己能欺負,什麽時候輪到這個不懂事的小叔子來教訓了,真是恨得牙癢癢。
不過為今之計,隻有生個孩子才能爭這口氣,這相公和她怎麽就生不了呢?不行,無論怎麽樣,她都要試試。
第二天,她就到街上的安草堂,開了很多滋補的藥,拿到廚房煎好,天天逼著相公把身體補起來,自己也拚命地補身子,兩個人齊心協力,將身體補好。
身體補好之後,陳琪兒趁著夜色還好,將丈夫拉進房中,然後吹滅蠟燭,就開始顛鸞倒鳳。
兩人天天大補,又折騰了一個多月,陳琪兒都快要沒有信心了,到底這孩子什麽時候才會來,她坐在後院的水池邊,一邊欣賞荷花,一邊掩麵哭泣,興許是夏天太熱了,她一抬頭,整個人毫無意識地倒了下去。
等她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自己的床上了,她還沒有反應過來,趙員外就將她的手握住,喊著眼淚說道:“娘子,大夫說你有喜了,剛剛才會暈倒,我們終於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真的嗎?你不要騙我。”陳琪兒一高興想要坐起來,但是又一陣頭暈,周圍的人都叫她趕緊躺下來好好安胎,不要亂動。
一連好幾天,陳琪兒的胃口都特別好,趙員外什麽都依她,將她寵得就像是自己的女兒一般,大家都看在眼裏,也為他們感到高興。
一天中午吃完飯後,陳琪兒覺得天氣煩悶,本來想躺在床上午睡一會兒,卻怎麽也睡不著,便叫丫鬟陪他去院子裏散散步。
沒走幾步,陳琪兒就口渴了,叫丫鬟去給她拿點水來,她一個人站在迴廊上看著外邊的景色,胸口也沒有那麽難受了。
她打了個哈欠,錘頭一看地上,竟然有好幾隻蜈蚣朝她爬來,這些蜈蚣每一隻都有她兩個手指頭粗細,要是被咬上一口,可謂必死無疑。
她正想跨過去,忽然聽見丫鬟拿著杯子尖叫了一聲,嘴裏喊著:“夫人,這裏好多蜈蚣朝我爬過來,我過不去,救命啊!”丫鬟說完這句話陳琪兒就聽見了水杯落地的聲音,那丫鬟害怕得跑了,大概是去喊人了。
那群蜈蚣見丫鬟跑了,全都往陳琪兒的方向跑來,陳琪兒現在四麵楚歌,她的腳挪不開,無處可逃。
就在她害怕的時候,這些蜈蚣爬到她的腳邊,忽然停下來,身體都翻了過來,陳琪兒一看,怎麽全死光了,她自己也莫名其妙。
接下來的那些蜈蚣,凡事靠近陳琪兒的都死了,仿佛她的身體有什麽東西在保護著,後麵一些蜈蚣見自己的同伴死了,也不敢再靠近,紛紛往另外一個方向爬去。
等丫鬟叫來府上的男丁,那些活的蜈蚣早就跑光了,剩下的都是些蜈蚣的屍體,考慮到蜈蚣有毒,大家將這些蜈蚣都掃到一起,一把火燒了。
經過這件事,趙員外深怕娘子出什麽事情,又增加了幾個人整天寸步不離地守著陳琪兒。
時間一晃就過了十個月,陳琪兒在一個早上忽然肚子痛起來,趙員外趕緊去找產婆來,產婆看看陳琪兒,讓人去燒熱水,拿剪刀,各種活兒都安排開來。
趙員外和府上的男丁都站在產房外默默地等待,要不是產婆和他說男人不能進產房,他早就衝進屋了,現在隻能在門口來迴踱步,看著家裏的女眷在忙裏忙外。
在產房裏的陳琪兒,一遍又一遍痛苦地喊叫著,產婆怕她太痛會咬破自己的舌頭,趕緊將一塊布塞在她的嘴裏。
無論陳琪兒如何使勁,這孩子就是不出來,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這產婆低頭看著陳琪兒的雙腿之間,也擔心這孩子的狀況。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一陣哇哇的哭聲,大家這才放下心來,是個男孩。
產婆拿出幹淨的褥子,將孩子的身體擦了一下,包起來送到陳琪兒的旁邊,可這孩子剛剛哭了兩下之後就沒有動靜了,眼睛也沒有睜開。
產婆拍了一下孩子的大腿,孩子總算哭了起來,但是他一張嘴,大家就看見他嘴裏含著一個東西,陳琪兒也好奇是什麽,便一直盯著看,她好像在哪裏見過。
“是…是蛇蛋,我兒子的嘴裏有一顆蛇蛋?”陳琪兒隻是在心裏嘀咕,她不敢喊出來,哪知道產婆也認出了這嬰兒嘴裏的是一顆蛇蛋,大聲地喊道:“救命,這孩子的嘴裏有一顆蛇蛋。”
大家聽了之後將這孩子當做了怪物一般,都不敢上前,產婆又說道:“大家都別怕,快叫你們老爺去準備三斤生牛肉。”
陳琪兒也不知道產婆要做什麽,但是現在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產婆比她懂得多,便趕緊讓人通知在門口的趙員外了。
趙員外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她們說什麽,自己照著做準沒錯。
三斤生牛肉很快送到陳琪兒的房間,其他丫鬟知道少爺嘴裏有顆蛇蛋都不敢靠前,就將生牛肉遞給了抱著嬰兒的產婆。
那產婆當著所有丫鬟和陳琪兒的麵,將那三斤生牛肉吞下,她的眼睛開始變紅,對著孩子張大嘴巴,大家看見這樣的產婆覺得她不正常,可是也不敢上前。
這時一隻白蛇忽然出現,爬到產婆的身上,鑽到她的嘴巴裏,進了她的身體,產婆被白蛇一嚇,閉上了嘴巴,但是有一團黑色的東西從產婆的身體裏飛了出來。
之後還從產婆的耳朵裏爬出一隻蜈蚣,這隻蜈蚣爬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哭鬧不止,張開了嘴巴。
蜈蚣想趁機鑽進嬰兒的嘴巴進入身體,哪知孩子一張嘴,蛇蛋忽然破裂,從裏麵爬出一隻小白蛇,咬住了蜈蚣,那蜈蚣的身體變成了兩半,消失了。
原來一切始作俑者都是趙員外那個愛賭錢的弟弟,好幾年前,趙員外的弟弟將分到的家產全部敗光以後,找趙員外要錢不成便懷恨在心,和陰險狡詐的蜈蚣精做了交易。
他讓蜈蚣精附身在自己身上,去害趙員外一家人,並且取得家產,而蜈蚣精則可以利用趙員外弟弟的身體隨時危害人間。
趙員外的三位妻子都是被蜈蚣精下了蠱吸了精氣,導致不能懷孕還失去了生命,這都是弟弟的主意,隻要哥哥沒有後代,將來的財產就是他的。
弟弟知道趙員外娶了陳琪兒,便讓蜈蚣精給陳琪兒下蠱,所以陳琪兒很久都不能懷孕,但是陳琪兒心地善良,去城隍廟的時候救了難產的白蛇,那白蛇是有靈性之物,它一下子就聞到了陳琪兒身上被人下蠱了。
於是就將自己的一個蛇蛋放到了陳琪兒的體內,讓自己的孩子幫陳琪兒將體內的蠱毒慢慢解掉。
解完蠱毒的陳琪兒順利懷孕,這件事被那小叔子知道了,便叫蜈蚣精加害與她,所以那日在迴廊裏才有那麽多的蜈蚣爬過來想置陳琪兒於死地。
可不巧的是,那顆蛇蛋還在陳琪兒體內,這些蜈蚣一靠近,那蛇蛋便會發出自己的氣味讓蜈蚣死去,從而保護陳琪兒。
經過這次小叔子和蜈蚣精還不死心,他們知道陳琪兒今天要生了,便讓蜈蚣精鑽入產婆的身體,等孩子出生後就將他掐死。
他們不知道這蛇蛋是會隨著孩子一起出生的,蜈蚣精一看大事不妙,便叫人去買三斤生牛肉。
因為牛也是有靈性的動物,它們被屠夫宰殺的時候會流淚,會有怨氣,附在產婆身上的蜈蚣精若吃了牛肉便可吸收怨氣,增強自己的法力,對付這蛇蛋。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們更加不知道這白蛇會來接自己的孩子迴家,剛好碰到蜈蚣精在作惡,便鑽入產婆身體將蜈蚣精從產婆的耳朵裏逼出來,最後蜈蚣精被白蛇的孩子所殺。白蛇見自己的孩子也出來了,便帶著它迴深山了。
陳琪兒迷迷糊糊地醒來,她做了一個好長的夢,她的心裏很納悶,怎麽又夢見白蛇了,還救了自己和孩子。
她趕緊叫人將孩子抱到她跟前給她看看,孩子躺在她身邊哇哇大哭,她掰開兒子的嘴,裏麵什麽都沒有,抬起頭問道:“蛇蛋呢?孩子嘴裏的蛇蛋哪去了?”
眾人聽了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陳琪兒,產婆安慰地說道:“你剛剛生完太累了,是不是做噩夢了,好好休息,別說話了。”接著示意旁邊的人都出去,讓夫人好好休息。
幾天之後,有人來找趙員外,說他的弟弟欠了賭坊很多錢,逃的時候摔下山崖屍骨無存。
趙員外抱著兒子搖了搖頭,說道:“以後他的事情不要再來和我說了,自作孽,不可活。”
趙員外自從有了孩子,生意做得更大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陳琪兒的母親李氏一看見女兒在家,就皺著眉頭,又開始了一天的嘮叨:“你呀你,什麽時候才能出嫁,這個男的看不上,那個男的力氣小,你以為你是什麽嬌貴的大小姐嗎?咱們家是種田的,別那麽挑了好嗎?你知不知道什麽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李氏每天講來講去就這麽幾句,陳琪兒的耳朵都快起繭子了,母親要是再這麽講下去,她怕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會和母親吵起來,便拿了一把鐮刀上山砍柴了。
其實陳琪兒也想嫁人,隻是她長得女身男相,媒婆介紹的那些小夥子一見到她,就露出了一種鄙夷的眼神,陳琪兒的上麵還有兩個哥哥,父母從小就重男輕女,她都是在夾縫中生存下來,別人的一個眼神他就知道對方內心的想法。
既然那些小夥子看她的眼神都變了,她也是個有自尊心的姑娘,所以總是趕在對方嫌棄她之前說自己看不上人家,這樣自己就處於主動的地位,她自己覺得倍兒有麵子。
可是母親李氏不懂,她一直以為是自己的女兒挑三揀四,才嫁不出去,哪知道是陳琪兒的自尊心作祟,久而久之,被拒絕的小夥子多了,媒婆都不敢給她介紹了,陳琪兒在村裏也被指指點點,說她挑三揀四,母親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陳琪兒雖然拿著鐮刀,但是她並非真的想砍柴,所以她往後山走了沒幾步,就找了塊樹蔭躺下來準備睡午覺了。
也許是今天的天氣特別煩悶,也可能是陳琪兒自己的心緒作祟,雖然躺在樹蔭下吹著涼風,可是她一點都睡不著,總想著母親對她說的那句“你不嫁人怎麽辦?”。
她幹脆坐起來,往樹上爬去,看看這麽熱的天,有誰會往山路上走,她瞅準了位置,一口氣爬到了樹頂,一眼就看到村子裏大大小小的房子,視野開闊了很多。
她又換了個方向,看見前方的山路好像有一輛馬車停在那裏,為了看得更清楚一些,將手放在額頭,擋住了太陽,眯起眼睛朝那個方向看去,好像是一輛馬車卡在了一個石頭縫裏。
陳琪兒對這座山很熟,從小就在這座山上躥來躥去,她知道那輛馬車的位置,反正也睡不著,她準備去看看發生了什麽?
陳琪兒又就跟猴子一樣身手敏捷地從樹上爬下來,拿上鐮刀匆匆往馬車的方向走去。
她怕別人嫌棄她多管閑事,反正她隻是個看熱鬧的,就假裝是個過路的人,像男子一樣從馬車旁輕飄飄地走過,還時不時地吹著口哨,不忘迴頭瞅兩眼。
陳琪兒從馬車的小窗上看見裏麵沒有人,還在想這麽豪華的馬車就這樣棄在這裏嗎?
“這位姑娘,我家老爺好像中暑了,我們的馬車又陷進石頭裏了,能不能幫幫我們?”從馬車的後麵傳出了一個聲音。
陳琪兒尋著聲音找去,一對主仆在馬車的另一邊,背著太陽,這位老爺唇色發白,奄奄一息地躺在地上,他旁邊的仆人則跪在地上,用腿當枕頭,將老爺的頭枕著。
陳琪兒還以為隻是馬車陷進去了,原來這馬車的主人還生病了,她蹲下來看看那位老爺的情況,這個樣子應該是中暑了,她覺得先救人要緊。
陳琪兒不是大夫,如果是別的什麽病她是看不出來的,中暑的話她可見得多了,這天氣這麽炎熱,還要趕路,這馬車的空間這麽密閉,不中暑才怪。
陳琪兒記得她的鄰居王奶奶可是治中暑的高手,陳琪兒以前中暑的時候,都是王奶奶給治好的,她經常去王奶奶家串門,久而久之也學會了一兩招。
陳琪兒先是跪下來,拿起那位老爺的手指頭,在指甲處將那一塊肉捏了捏,看上去有點發紫,可是她身上又沒有針。
陳琪兒站起來,到旁邊的灌木叢裏折了一枝很細的樹枝,借著鐮刀鋒利的刀鋒,將那樹枝的頭一點點削尖了,然後在石頭上磨了磨,那樹枝的頭被陳琪兒削得跟針一樣細。
陳琪兒拿起老爺的手,將那樹枝的尖頭紮在手指頭上,十個手指頭都被紮了一遍,正所謂十指連心,這老爺被紮得鑽心地疼,那些血水從被紮的孔裏流出來,全部都是黑色的。
一會兒之後,那老爺慢慢地睜開了眼,前麵的景色清晰可見,一點兒也不模糊了,肚子也不怎麽疼了。
老爺漸漸地從仆人的腿上坐起來,精神看上去好很多,但還是站不起來,隻好坐在地上對陳琪兒雙手作揖表示感謝。
陳琪兒一直聽那夥計喊這個人老爺,再加上剛剛中暑臉色烏青,以為這老爺是個中年人,現在臉色好看了,陳琪兒仔細打量了一下,這老爺還蠻年輕的嘛,跟她們村口的大哥差不多大。
那老爺見陳琪兒一直盯著自己看,有點不好意思了,便和她聊了起來,原來這老爺是縣城有名的趙員外,整個縣城的布莊都是他們家開的。
雖然很有錢,可是在子嗣問題上卻屢屢碰壁,他已經娶了三個夫人了,前兩個夫人都是和他門當戶對的大家閨秀,但是嫁進來沒兩年就死了。
趙員外不信這個邪,這兩個富家小姐肯定是嬌生慣養習慣了,身體不好才英年早逝,吸取教訓的他便托媒人娶了個山村的姑娘,他想這些村裏的姑娘整日勞作,肯定身體好,沒想到也去了。
現在已經沒有媒人願意替他做媒了,人家都說女子克夫,可這趙員外克妻,哪家姑娘若是嫁給她便會早早離開,更不要說生孩子了。
趙員外今天就是去前麵的一個村裏,和第三任妻子的娘家交代一些事情迴來的,哪知道這天氣太熱不說,馬車還陷到石頭縫裏了,他坐在馬車上太久熱暈了,被自家仆人抱下馬車,就看見陳琪兒了。
陳琪兒聽得快睡著了,過了一會兒,天有點暗下來了,她說自己要下山迴家,那趙員外趕緊起身,讓她坐馬車上,先送她迴家自己再迴縣裏。
這陳家停了一輛豪華馬車,陳琪兒還和一個陌生男子從馬車上下來,大家都紛紛圍過來看熱鬧。
陳琪兒一進門,就看見母親和媒婆坐在屋子裏,這媒婆正皺著眉頭,對李氏說:“我給你女兒介紹了這麽多,她哪次滿意了?不介紹了,不介紹了,再給你家丫頭做媒,我的名聲要毀了。”
那媒婆說完,就和李氏一起抬頭,看見陳琪兒迴來了,後麵還跟著個人,那媒婆一看後麵的人,便瞪大了眼睛,媒婆和趙員外異口同聲地說道:“怎麽是你?”
那媒婆的眼睛賊溜溜地轉了一圈,拉起趙員外的手走到李氏麵前,對著李氏說道:“這個人怎麽樣?”
原來幾個月前趙員外也找了這個媒婆做媒,這媒婆知道趙員外的三個妻子都死了,坊間流傳他克妻,誰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有錢也不行。
今日看見陳琪兒和趙員外在一起,他們兩個一個嫁不出去,一個娶不進來,不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嗎?
媒婆趕緊將趙員外的情況和李氏講了一下,李氏聽了之後權衡了一番,她覺得將女兒嫁出去了就是自己的任務完成了,自己家條件不好,女兒嫁過去或許還能幫襯娘家,再則就算嫁過去出了什麽幺蛾子也比在家裏嫁不出去強,便同意了。
那趙員外被陳琪兒救過,自然不會嫌棄她,現在有人願意嫁,就是個啞巴和醜女他都願意娶,何況陳琪兒還是他的救命恩人。
他們兩家人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在眾人的見證下成親了,村裏的人眾說紛紜,有的說陳琪兒為了錢什麽人都嫁,有的說她是個善良的姑娘,不怕婚後有危險,並且祝福她。
無論別人怎麽說,陳琪兒已經嫁到趙府了,剛剛嫁過來還真不習慣,一大早起來劈柴做飯,相公告訴她那是下人做的,她隻要在府裏當夫人就好,別那麽操心。
同時趙員外也慶幸自己娶了一個這麽勤勞的妻子,他對陳琪兒還是很滿意的,將她寵上了天,可他心中還是有一個遺憾,沒有子嗣。
趙員外也不敢和陳琪兒說,因為娘子身體健康沒有生病她已經很開心了,畢竟前麵他都死了三個妻子,萬一太貪心,反而適得其反,還是順其自然吧!
陳琪兒這腦袋可機靈了,她天天跟在相公身邊能不知道他的想法?她便和身邊的丫鬟說下個月初一去廟裏求個孩子。
到了初一,陳琪兒便挎著籃子和丫鬟一起準備走山路去城隍廟了,趙員外讓她坐轎子去,她便說道:“相公你忘了我們是怎麽相識的嗎?這種天氣,轎子或者馬車能把人活活悶死,我還是走路吧!”趙員外被他說得無言以對,隻好同意了。
陳琪兒來到城隍廟,門口擺了很多小攤小販,有賣胭脂水粉的,有賣糖葫蘆的,還有各種民間藝人在表演雜技,陳琪兒從小家境貧寒,哪見過這麽多好玩的東西,她東看看西看看,這個買一點,那個也買一點,全讓丫鬟拿著。
這丫鬟手上拿著一大堆東西,眼前已經看不見路了,嘴裏大喊:“夫人,等等我,我快追不上你了。”等丫鬟撥開層層的人群,陳琪兒早就不知道跑到哪裏去了,兩個人就這樣走散。
這陳琪兒吃完糖葫蘆,一迴頭,也找不到丫鬟了,這時她才想起來自己是來城隍廟求子的,不能忘了正事。既然和丫鬟走散了,就先進廟吧!說不定等會兒丫鬟會去寺廟找她。
陳琪兒來到送子觀音的那個大殿裏,跪在觀音娘娘的麵前,祈求道:“觀音娘娘,我家相公和我都想要一個孩子,請賜給我一個孩子吧,如果您能實現我的願望,我一定來還願,拜托了。”接著就朝地下磕了三個響頭。
陳琪兒最後一次磕頭的時候,聽見放供果的那張木桌下麵發出了聲音,她覺得很奇怪,由於好奇心的驅使,她鑽頭去看,可惜的是什麽都沒有發現。
她隻好掃興地走了,可她還沒有踏出觀音殿,又聽見剛剛的“噠噠”聲,陳琪兒又迴頭,這次她在觀音娘娘的蓮花座下麵看見了一條小尾巴。
雖說陳琪兒是個女子,可她從小就上山打獵砍柴,膽子很大,就和那些小夥子一樣,她見觀音殿沒人,就走到蓮花座下麵,伸手將那根尾巴揪出來。哪知道越拉越長,扯出一條白蛇。
一般蛇在被人抓住之後是帶有攻擊性的,會仰起頭吐出蛇信子往對方身上咬,可是這條白蛇被抓到之後就耷拉著腦袋,奄奄一息的樣子。
陳琪兒將那條蛇的渾身上下都摸了一遍,發現那蛇的生命體征還在,能眨巴自己的眼睛,最重要的是腹部隆起,好像要生了,陳琪兒想會不會是這母蛇難產才這麽虛弱呢?
她要救這條母蛇,雖然她現在還沒有當母親,但是每一個母親都是偉大的,為了自己的孩子可以犧牲一切,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那救蛇也是一樣的,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陳琪兒雖然不怕這些蛇蟲鼠蟻,但是她沒有幫母蛇接生過,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她又跪在觀音娘娘的前麵,跪下來說道:“觀音娘娘,我知道做人不能貪心,所以我剛剛要孩子的願望先不許了,麻煩你救救這條白蛇吧,我的孩子是一條生命,這母蛇的肚子裏可是有好幾條生命。”
陳琪兒說完,那供桌上麵的蠟燭燒完了,由於沒有了蠟燭在上麵,燭台的一邊是懸空的,所以掉了下來,可把陳琪兒嚇了一跳。
陳琪兒看了一眼燭台,好像想到了什麽,她趕緊拿起燭台,用手將燭台上的蠟燭扣掉,還用自己的衣服將燭台上插蠟燭的那根尖尖的刺給擦幹淨了。
接著她拿著燭台,將燭台上那根刺插入蟒蛇腹部的那個洞,插了好幾次之後,這個洞口變大了,陳琪兒放下手上的燭台,開始在母蛇身上一遍一遍地揉來揉去,想將那隆起的部分給捏軟,這樣才好下蛋。
揉了一會兒,那附近的肉變得軟乎乎的,陳琪兒就將蛇蛋往外推,那幾個蛇蛋一會兒就從洞口滑出來了,非常順利。
陳琪兒一數,有六個蛋,她趕緊轉頭摸摸白蛇的頭,對白蛇說道:“有六個蛋呢!六六大順。”
那白蛇終於有點緩過來了,她將整個身子豎起,吐著蛇信子,說道:“謝謝恩公,你救了我和孩子,我會求觀音娘娘送你一子。”
陳琪兒嚇了一跳,這白蛇竟然會說話,她馬上迴過神來,說道:“原來你會說話,你快看,你生了六個孩子。”她一迴頭,又開始數起來:“一二三四五,怎麽隻有五個?我剛剛數了明明有六個呀!”可是白蛇並沒有說任何話,隻是一直看著陳琪兒。
“夫人快醒醒,什麽六個孩子,隻有五個?你還沒有懷孕呢?你今天是來求子的。”丫鬟趕緊推推陳琪兒。
陳琪兒這才睜開眼,原來她在等丫鬟過來的時候睡著了,她們主仆二人出門的時候就約定好,要是走散了就在城隍廟的觀音殿見麵。
陳琪兒揉了揉眼睛,又想起了剛剛的那個夢,為什麽會那麽真實?她正想著,一低頭又看見落在地上的那個燭台,這不是夢裏的場景嗎?
“夫人,你也拿一點吧,東西太多了,我拿著看不見前麵的路了。”丫鬟的撒嬌聲將她的思緒打斷。
迴到趙府,陳琪兒剛剛踏入大門,就聽見有個人和趙員外在大廳吵起來了,聽那人的意思是來要錢的,可是趙員外死活不給。
陳琪兒就好奇這個人到底是誰,也不可能是生意場上的人,一般相公也不可能將生意上的事情帶到家裏來,還是這種會吵架的人,不是晦氣嗎?
那個人走的時候還脫口而出,你家都死了三個女人了,連子嗣都沒有,將來的財產遲早都要過繼給我兒子的,我等著你死的那一天。
陳琪兒這才看清了這人的長相,和相公長得有八分相似,莫非他們是兄弟嗎?可是相公從來沒有和自己提起過自己有兄弟姐妹。
這個時候老管家從陳琪兒的身邊經過,被陳琪兒抓了個正著,陳琪兒將老管家帶到書房,問剛剛那個人到底是誰?
老管家歎了一口氣,告訴陳琪兒,剛剛那個男人是趙員外的弟弟,也就是陳琪兒的小叔子,可惜呀,趙老員外家門不幸,才會出了這麽一個逆子。
當初趙老員外去世的時候,將家產分成了三分,一份給了現在的趙員外,一份給了小叔子,還有一份給了他的小妾,而這小叔子就是小妾所生,可以說小叔子一家拿了兩份財產也不為過。
可是小叔子成親之後整天去賭錢,將自己的家產全都輸光了,連他母親的那份也偷過來輸光了,前幾年生了兒子,生活越來越拮據,如今一家四口住在租過來的房子住,可是那小叔子還是死性不改天天跑去賭錢,被人趕出來了就來找哥哥要錢,哥哥不給,各種難聽的字眼就罵出來了。
趙員外也算爭氣,當初的家產分到不多,憑借自己的努力開了布莊,將錢生錢,才有了今天的生活,隻是沒有子嗣,一直被自己的弟弟病垢。
陳琪兒一聽,真是氣不打一處來,自己的相公隻有自己能欺負,什麽時候輪到這個不懂事的小叔子來教訓了,真是恨得牙癢癢。
不過為今之計,隻有生個孩子才能爭這口氣,這相公和她怎麽就生不了呢?不行,無論怎麽樣,她都要試試。
第二天,她就到街上的安草堂,開了很多滋補的藥,拿到廚房煎好,天天逼著相公把身體補起來,自己也拚命地補身子,兩個人齊心協力,將身體補好。
身體補好之後,陳琪兒趁著夜色還好,將丈夫拉進房中,然後吹滅蠟燭,就開始顛鸞倒鳳。
兩人天天大補,又折騰了一個多月,陳琪兒都快要沒有信心了,到底這孩子什麽時候才會來,她坐在後院的水池邊,一邊欣賞荷花,一邊掩麵哭泣,興許是夏天太熱了,她一抬頭,整個人毫無意識地倒了下去。
等她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自己的床上了,她還沒有反應過來,趙員外就將她的手握住,喊著眼淚說道:“娘子,大夫說你有喜了,剛剛才會暈倒,我們終於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真的嗎?你不要騙我。”陳琪兒一高興想要坐起來,但是又一陣頭暈,周圍的人都叫她趕緊躺下來好好安胎,不要亂動。
一連好幾天,陳琪兒的胃口都特別好,趙員外什麽都依她,將她寵得就像是自己的女兒一般,大家都看在眼裏,也為他們感到高興。
一天中午吃完飯後,陳琪兒覺得天氣煩悶,本來想躺在床上午睡一會兒,卻怎麽也睡不著,便叫丫鬟陪他去院子裏散散步。
沒走幾步,陳琪兒就口渴了,叫丫鬟去給她拿點水來,她一個人站在迴廊上看著外邊的景色,胸口也沒有那麽難受了。
她打了個哈欠,錘頭一看地上,竟然有好幾隻蜈蚣朝她爬來,這些蜈蚣每一隻都有她兩個手指頭粗細,要是被咬上一口,可謂必死無疑。
她正想跨過去,忽然聽見丫鬟拿著杯子尖叫了一聲,嘴裏喊著:“夫人,這裏好多蜈蚣朝我爬過來,我過不去,救命啊!”丫鬟說完這句話陳琪兒就聽見了水杯落地的聲音,那丫鬟害怕得跑了,大概是去喊人了。
那群蜈蚣見丫鬟跑了,全都往陳琪兒的方向跑來,陳琪兒現在四麵楚歌,她的腳挪不開,無處可逃。
就在她害怕的時候,這些蜈蚣爬到她的腳邊,忽然停下來,身體都翻了過來,陳琪兒一看,怎麽全死光了,她自己也莫名其妙。
接下來的那些蜈蚣,凡事靠近陳琪兒的都死了,仿佛她的身體有什麽東西在保護著,後麵一些蜈蚣見自己的同伴死了,也不敢再靠近,紛紛往另外一個方向爬去。
等丫鬟叫來府上的男丁,那些活的蜈蚣早就跑光了,剩下的都是些蜈蚣的屍體,考慮到蜈蚣有毒,大家將這些蜈蚣都掃到一起,一把火燒了。
經過這件事,趙員外深怕娘子出什麽事情,又增加了幾個人整天寸步不離地守著陳琪兒。
時間一晃就過了十個月,陳琪兒在一個早上忽然肚子痛起來,趙員外趕緊去找產婆來,產婆看看陳琪兒,讓人去燒熱水,拿剪刀,各種活兒都安排開來。
趙員外和府上的男丁都站在產房外默默地等待,要不是產婆和他說男人不能進產房,他早就衝進屋了,現在隻能在門口來迴踱步,看著家裏的女眷在忙裏忙外。
在產房裏的陳琪兒,一遍又一遍痛苦地喊叫著,產婆怕她太痛會咬破自己的舌頭,趕緊將一塊布塞在她的嘴裏。
無論陳琪兒如何使勁,這孩子就是不出來,也不知道是怎麽迴事,這產婆低頭看著陳琪兒的雙腿之間,也擔心這孩子的狀況。
就在大家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聽見了一陣哇哇的哭聲,大家這才放下心來,是個男孩。
產婆拿出幹淨的褥子,將孩子的身體擦了一下,包起來送到陳琪兒的旁邊,可這孩子剛剛哭了兩下之後就沒有動靜了,眼睛也沒有睜開。
產婆拍了一下孩子的大腿,孩子總算哭了起來,但是他一張嘴,大家就看見他嘴裏含著一個東西,陳琪兒也好奇是什麽,便一直盯著看,她好像在哪裏見過。
“是…是蛇蛋,我兒子的嘴裏有一顆蛇蛋?”陳琪兒隻是在心裏嘀咕,她不敢喊出來,哪知道產婆也認出了這嬰兒嘴裏的是一顆蛇蛋,大聲地喊道:“救命,這孩子的嘴裏有一顆蛇蛋。”
大家聽了之後將這孩子當做了怪物一般,都不敢上前,產婆又說道:“大家都別怕,快叫你們老爺去準備三斤生牛肉。”
陳琪兒也不知道產婆要做什麽,但是現在孩子出現這種情況,肯定是產婆比她懂得多,便趕緊讓人通知在門口的趙員外了。
趙員外不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她們說什麽,自己照著做準沒錯。
三斤生牛肉很快送到陳琪兒的房間,其他丫鬟知道少爺嘴裏有顆蛇蛋都不敢靠前,就將生牛肉遞給了抱著嬰兒的產婆。
那產婆當著所有丫鬟和陳琪兒的麵,將那三斤生牛肉吞下,她的眼睛開始變紅,對著孩子張大嘴巴,大家看見這樣的產婆覺得她不正常,可是也不敢上前。
這時一隻白蛇忽然出現,爬到產婆的身上,鑽到她的嘴巴裏,進了她的身體,產婆被白蛇一嚇,閉上了嘴巴,但是有一團黑色的東西從產婆的身體裏飛了出來。
之後還從產婆的耳朵裏爬出一隻蜈蚣,這隻蜈蚣爬到孩子的身上,孩子哭鬧不止,張開了嘴巴。
蜈蚣想趁機鑽進嬰兒的嘴巴進入身體,哪知孩子一張嘴,蛇蛋忽然破裂,從裏麵爬出一隻小白蛇,咬住了蜈蚣,那蜈蚣的身體變成了兩半,消失了。
原來一切始作俑者都是趙員外那個愛賭錢的弟弟,好幾年前,趙員外的弟弟將分到的家產全部敗光以後,找趙員外要錢不成便懷恨在心,和陰險狡詐的蜈蚣精做了交易。
他讓蜈蚣精附身在自己身上,去害趙員外一家人,並且取得家產,而蜈蚣精則可以利用趙員外弟弟的身體隨時危害人間。
趙員外的三位妻子都是被蜈蚣精下了蠱吸了精氣,導致不能懷孕還失去了生命,這都是弟弟的主意,隻要哥哥沒有後代,將來的財產就是他的。
弟弟知道趙員外娶了陳琪兒,便讓蜈蚣精給陳琪兒下蠱,所以陳琪兒很久都不能懷孕,但是陳琪兒心地善良,去城隍廟的時候救了難產的白蛇,那白蛇是有靈性之物,它一下子就聞到了陳琪兒身上被人下蠱了。
於是就將自己的一個蛇蛋放到了陳琪兒的體內,讓自己的孩子幫陳琪兒將體內的蠱毒慢慢解掉。
解完蠱毒的陳琪兒順利懷孕,這件事被那小叔子知道了,便叫蜈蚣精加害與她,所以那日在迴廊裏才有那麽多的蜈蚣爬過來想置陳琪兒於死地。
可不巧的是,那顆蛇蛋還在陳琪兒體內,這些蜈蚣一靠近,那蛇蛋便會發出自己的氣味讓蜈蚣死去,從而保護陳琪兒。
經過這次小叔子和蜈蚣精還不死心,他們知道陳琪兒今天要生了,便讓蜈蚣精鑽入產婆的身體,等孩子出生後就將他掐死。
他們不知道這蛇蛋是會隨著孩子一起出生的,蜈蚣精一看大事不妙,便叫人去買三斤生牛肉。
因為牛也是有靈性的動物,它們被屠夫宰殺的時候會流淚,會有怨氣,附在產婆身上的蜈蚣精若吃了牛肉便可吸收怨氣,增強自己的法力,對付這蛇蛋。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們更加不知道這白蛇會來接自己的孩子迴家,剛好碰到蜈蚣精在作惡,便鑽入產婆身體將蜈蚣精從產婆的耳朵裏逼出來,最後蜈蚣精被白蛇的孩子所殺。白蛇見自己的孩子也出來了,便帶著它迴深山了。
陳琪兒迷迷糊糊地醒來,她做了一個好長的夢,她的心裏很納悶,怎麽又夢見白蛇了,還救了自己和孩子。
她趕緊叫人將孩子抱到她跟前給她看看,孩子躺在她身邊哇哇大哭,她掰開兒子的嘴,裏麵什麽都沒有,抬起頭問道:“蛇蛋呢?孩子嘴裏的蛇蛋哪去了?”
眾人聽了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著陳琪兒,產婆安慰地說道:“你剛剛生完太累了,是不是做噩夢了,好好休息,別說話了。”接著示意旁邊的人都出去,讓夫人好好休息。
幾天之後,有人來找趙員外,說他的弟弟欠了賭坊很多錢,逃的時候摔下山崖屍骨無存。
趙員外抱著兒子搖了搖頭,說道:“以後他的事情不要再來和我說了,自作孽,不可活。”
趙員外自從有了孩子,生意做得更大了,一家三口,其樂融融,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