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間,東昌府代橋村有個叫李沐陽的男子,他家境貧寒,在他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在去討生活的的路上去世了。
那個時候有人來李家通知李沐陽的母親劉氏,說她丈夫在縣城出事了,叫她趕緊過去看看,可是劉氏從來沒有離開過村子,家裏也沒有錢,隻好讓自己的丈夫死在外麵,連屍體都沒有運迴來,估計是被當時的工友運到亂葬崗隨便埋了。
其實李沐陽的父親就算迴到家,脾氣也不怎麽好,對李沐陽非打即罵,天天說他不成才,又愛玩,沒出息,對劉氏也是經常數落。
隻要父親李老漢在家的日子,李沐陽和母親的耳根子就沒有清淨過,李老漢有時候喝了酒,還會動手打母親,所以父親雖然會掙錢養家,可是這個家並不幸福。
李沐陽在心裏默默地發誓,自己長大之後一定要好好孝敬母親,若以後娶妻生子的話,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家人,可不能像父親一樣讓一個家庭變得不幸。
李老漢一死,雖然沒有人再打罵李沐陽了,可卻斷了經濟來源,李沐陽才十二歲,劉氏再怎麽沒本事,也要將兒子養到十六歲再讓他出去幹活,從此以後兒子就成了劉氏心裏的一道責任。
她挨家挨戶敲門問別人需不需要做針線活,可是窮苦人家的針線活都是自己做的,哪裏請得起別人來做,在村裏是無望的。劉氏沒法,隻得邁著自己的小碎步,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地往家走。
她走到一條鄉間小路上,覺得有點累了,想找塊樹蔭涼快一下,抬頭望去,前麵竟然停著一輛豪華馬車。
豪華馬車不是什麽稀奇事,但是停在這樣偏僻的鄉下就很罕見了,劉氏想該不會是出什麽事情了吧,懷著好奇心,她上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原來是馬車陷到了一個石頭縫裏,車輪怎麽都抬不起來,馬車上的主仆二人在原地想了很多的法子,都沒有用。
他們見劉氏過來,終於看到了個人,便請劉氏幫忙,和他們一起將這馬車從石頭縫裏拔出。
劉氏看了一下,這個石頭縫也不是很深,但是三個人拉的話力氣還是太小了,最好是馬兒自己主動往前走,他們再一起拉,這樣才能將馬車拉出來,可是現在這馬兒根本不動彈。
劉氏往四周看了看,都是村民們種的菜,也沒有什麽工具可以利用,這個時候她看見地裏種著很多胡蘿卜,腦袋一轉,下到田裏摘了兩個胡蘿卜。
就在那兩人覺得奇怪的時候,劉氏說道:“你們兩個使勁兒往前拉繩子,我拿著胡蘿卜在馬兒的前麵吸引它。”
三個人通力合作,劉氏一直拿著胡蘿卜在馬兒的嘴邊蹭了好幾下,那馬兒饞了,就往前一使勁,馬車就從石頭縫裏出來了。
後來劉氏才知道,這馬車的主人是鎮上的孫員外,去隔壁縣城辦事,經過此地,沒想到遇見這種倒黴的事情,還從懷裏拿出銀子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劉氏一看,這孫員外可是個大戶人家,她將到手的銀子推迴去,說道:“這位老爺,我不要銀子,您家裏有沒有需要做針線活兒,我別的不會,今天也是無意中幫忙的,您要是有針線活兒可以讓我掙幾個錢嗎?”
孫員外一聽,更加樂嗬了,他當即表示要把家裏的針線活都拿來給劉氏做,也不用去鎮上取材料,每個月他們家都有人要去隔壁縣裏辦事情,到時候順路給送過來就可以了。劉氏真是走了好運,她千謝萬謝,在正午的陽光中送走了孫員外。
劉氏就這樣過上了縫縫補補的生活,雖然一直盯著針,有時候會很累,時間久了都看不清了,但是好歹有活兒幹,一晃就將兒子拉扯到了十六歲。
李沐陽看著母親每天辛苦的樣子,一天迴家之後,拿迴了幾個竹簍和一根扁擔,對母親說道:“娘,我以後去山上摘點山貨,再砍點柴,背到鎮上去賣,你以後不要再那麽辛苦了。”
兒子能有如此孝心,劉氏的心裏也很欣慰,她並沒有阻止,而是去米缸裏掏了掏,拿出一個錦囊,對兒子說道:“陽兒,這是我近幾年縫縫補補存下的錢,你一個人出去肯定要用到錢,娘苦一點沒事,隻要你好。”
李沐陽拒絕了母親給的錢:“娘,這錢你留著吧,就當給我攢著娶媳婦用的可好?”劉氏見李沐陽推辭了好幾次,隻好作罷。
第二天,李沐陽就背著竹筐上山了,他在山裏挖了很多野菜,還撿了很多可以吃的菌菇,以及可以降火的草。經過灌木叢的時候,又撿了一些幹柴火,用麻繩綁好,背在身上,往另一條下山的路走去,那條路下了之後,就是鎮裏了。
就在他想得美滋滋的時候,看見前麵的山路上躺著一個人,阻擋了他的去路,不知道這個人是躺在路中間休息還是病倒了,若是休息的話,這樣躺著會妨礙過路的人,也太不道德了,若是生病的話,要不要看看這個人到底發生了什麽?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身上還挑著擔子呢,哪有閑情逸致管人家,隻是這人也太霸道了,就橫在路中間,讓李沐陽進退兩難。
他決定從那個人的身上跨過去,於是抬起腿往前一跳,不巧的是身上的東西太重了,兩個竹簍子在李沐陽跨步的時候不小心從扁擔上掉了下來,砸到那個人。竹簍裏的東西也灑了一部分出來,還好隻是些野菜菌菇之類的,也不是什麽重物。
這下好了,本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不得不看看這個人怎麽樣了。他先是將散落在地上的東西重新撿到竹筐裏,然後去推了推那個人。
可惜那個人是背對著李沐陽趴在那裏的,他不知道這人是死是活,也不知道這個人長什麽樣,就把他翻了個身。
看清這個人的長相和打扮之後,應該是個道士,臉上紅撲撲的,身上還帶著一股酒味,原來是喝多了躺在路中間睡著了。
李沐陽見這人沒什麽事,就準備走了,哪知他剛剛把麻繩套在扁擔和竹筐子上,準備邁腳的時候,忽然有一隻手抓住了他的後腳跟。
李沐陽嚇得一趔趄,好不容易上身的竹筐和幹柴又灑了一地,他迴頭一看,那老道睜著眼看他,像是一個活死人,嘴裏還振振有詞:“你個沒良心的,也不扶我起來。”
李沐陽又不認識這老道,他竟然如此大言不慚,李沐陽生氣地說道:“這位道長,我又不認識你,你在這裏擋道就已經很缺德了,雖然是個道士可也算出家人吧,竟然喝酒,現在還怪我不扶你起來?”
那老道被一頓質問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強撐著自己的身體坐起來,說道:“小哥說得有道理,不過我看小哥印堂發黑,臉上有不祥之兆,為了感謝你對我的教誨,我送你一根紅繩,這樣你就可以事事順利了。”
李沐陽看著這老道一把年紀了,還瘋瘋癲癲的樣子,喝了酒又不知道照顧自己,覺得有點可憐,便去旁邊草叢裏摘了一片很大的葉子,拿出自己的水袋倒了點兒水在葉子上,說道:“喝點水吧,會舒服一點,我爹以前也很愛喝酒,胃不舒服,喝點茶會好很多,現在沒有茶,道長就將就一下吧!”
那老道接過水,喝了一口,當他想和李沐陽說些什麽的時候,卻發現李沐陽已經急急忙忙趕路了,隻留下一個背影,連手上的紅繩都沒有送出去。
李沐陽來到集市,看見那些做買賣的人都和他一樣,挑著個擔子找地方站著,然後開始吆喝。
李沐陽由於碰見那個老道,來的時間稍稍遲了一點,有樹蔭遮擋的位置都被別人占光了,有位置都不錯了,他隨便挑了個位置站好,戴上草帽來遮擋太陽,喊道:“看一看,瞧一瞧,新鮮的野菜,還有菌菇,今天早上剛剛采摘的,還有幹柴火。”
他喊了一會兒,還沒有賣出去一單呢,就有個姑娘迎麵走來,邊走邊迴頭望,好像後麵有人在跟著她,一時忘了看前麵,就撞到了李沐陽的竹筐。
還好李沐陽有先見之明,及時護住竹筐,他問道:“姑娘是要買野菜嗎?菌菇也不錯,我這兒還有柴火呢!”
那姑娘蹲了下來,對李沐陽說道:“我帶你去個好地方趕集,這兒生意不好,去城隍廟,那裏的人比這兒更多。”
李沐陽在這兒站了一個早上了,確實一筆生意都沒有做成,而且他看看旁邊的那些人,也沒有什麽生意,便問:“城隍廟在哪裏?”
那姑娘將袖子一撩,用大拇指指了指自己的頭,一股俠女的風範說道:“我也去城隍廟,不如你跟著我,我們一起去吧?”
這樣就再好不過了,他重新挑起擔子,跟著那姑娘往前走去,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他們終於到了城隍廟,李沐陽看了一下,果然如這姑娘所說的,人流量比剛剛的集市多了好多倍。
他趕緊挑了一個地方開始吆喝,周圍的人開始停下腳步上前詢問他所賣的東西,不一會兒的功夫,兩個竹筐和身上背著的柴火,都已經賣完了。
李沐陽想感謝一下剛剛帶他來的那個姑娘,但是茫茫人海中,那姑娘卻是不見了,他隻好收拾完東西準備迴家。
他剛一低頭,天忽然黑了下來,從白天變成了黑夜,伸手不見五指,不知道是誰,在李沐陽的後麵給了他一棒,他就這樣暈了過去。
等他醒來的時候,還是在城隍廟的門口,也是在剛剛的位置,隻是除了他,周圍卻沒有一個人,他有點害怕,大聲喊道:“有人嗎?有沒有人?出來一下,在下李沐陽。”
周圍還是死一般的寂靜,草叢裏有了“窸窸窣窣”的聲音,他迴頭一看,心想可能是老鼠也說不定,哪知道從草叢裏忽然躥出一個人頭,李沐陽一驚,但同時他也發現這人頭是剛剛帶他來的姑娘,便說道:“姑娘是你呀,可別嚇我,你知道發生什麽了嗎?為什麽周圍一個人都沒有了。”
那姑娘哭泣著說道:“我也不知道怎麽了,剛剛看你攤子前麵圍著一群人,想來和你告別,哪知道被那一群人給擠到了草叢中,聽見你在叫喚,我一抬頭,就看見和你一樣的情景了。我也好奇這人都去哪兒了?”
李沐陽和姑娘都站起來,往城隍廟的位置走去,想看看城隍廟裏有沒有人,可是他們兩個人頂著大太陽,往城隍廟的位置走了好久,都還沒有到達城隍廟,明明城隍廟就在眼前呀,這麽長時間,別說走,就連爬也該爬到了。
李沐陽往腳下一看,他們雖然走了很久,可還是在原地,沒有移動半步,這個時候那位姑娘害怕得靠在李沐陽的肩膀上,嬌滴滴地說道:“公子,我們該怎麽辦?我好害怕,怎麽走了這麽長時間,我還是沒有走出去,嗚嗚嗚嗚嗚!”
說著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開始啜泣,李沐陽從小到大連女孩子的手都沒有牽過,哪裏受得了這個陣仗,他用顫抖的雙手輕輕推開對方,結結巴巴地說道:“姑…姑娘,男女授受不親,你不要這樣,我們一定可以想辦法出去的。”
李沐陽一說完,忽然聞見這個陌生的姑娘身上有一股土腥味,他不敢確定,又仔細地聞了聞,真的是一股土腥味,就想拽開這個姑娘,哪知這姑娘一把抱住他,抬頭的時候嘴張得老大,就跟一個怪物一樣,想要活吞了李沐陽。
李沐陽“啊”地一聲叫了出來,連躲都沒有地方躲,他以為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去見閻王,哪知道出現一隻手,將一道符貼在那姑娘的頭上,那姑娘頓時停了下來,李沐陽趕緊掙脫開,抬頭一看,這不是他剛剛下山的時候,擋住他去路的那個老道嗎?
老道看了李沐陽一眼,嚴肅地說道:“都和你說了你印堂發黑,要你帶著我的紅繩,你不聽,現在見鬼了吧!”
李沐陽趕緊搶過老道手中的紅繩,戴在自己手上,然後磕了三個響頭說道:“晚輩有眼不識泰山,前輩救救我。”
老道沒有理會李沐陽,而是上前去揭下那姑娘額頭的符,然後又用手指頭點了一下,那姑娘能動了,她第一件事又是撲向李沐陽,但是被他手上的紅繩給彈了迴來,趴在地上不得動彈。
那老道見她冥頑不靈,又將她定住,說道:“我已經給了你一次機會,你還是死性不改,看來我要動真格的了。”
那姑娘看見老道就露出了害怕的神情,說道:“道長饒命,我也是逼不得已,求你們救救我,我再也不敢亂來了。”
待那姑娘老實之後,老道解開了他的法術,姑娘跪了下來,不停地磕頭,額頭還流了很多的血,然後說道:“我並非有意害你,我也是受害者。”她剛說完這句話,左邊臉就變成泥土,還塌了一塊下去。
“孽畜就是孽畜,有什麽值得同情的。”那老道說著就想收拾那姑娘。
李沐陽阻止道:“道長,手下留情,萬一真的有難言之隱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先聽聽她怎麽說。”
那老道真是被李沐陽氣死了,一甩衣袖,生氣地說道:“ 哼,就讓她說,萬一出現什麽問題,我可不管你。”
那姑娘和李沐陽說,她叫芸兒,四年前因為家境貧寒就被賣到鎮上孫員外家做丫鬟,那孫員外也不知道著了什麽魔,聽信一個邪道的讒言,說喝了處子的血可以長生不老,便對當時隻有十二歲的芸兒下手了。
芸兒被關在後院的屋子裏,天天有人來放血,在她臉色慘白快要死的時候,有一個來孫府做工的夥計救了她,還將自己的心頭血喂給她喝,才使她活了下來,那個人告訴芸兒他叫李老漢。
後來李老漢救助她的事情被孫員外發現,孫員外也對李老漢下手了,李老漢知道自己逃不過這一劫,便在自己死之前將芸兒救了出去,芸兒拚命地逃,終於逃到了山中的一個偏僻處。
由於長時間被孫員外傷害,即便喝了李老漢的心頭血,也不能完全好,而且在深山裏的日子,芸兒失血過多,變成了一個活死人的狀態,她的靈魂從身體裏出來後,認識了附近的一些魑魅。
那些魑魅告訴她若要救自己的身體,就要借用自己的魂魄,去找尋和李老漢有相同味道的血,吸上三口,便可活過來。
因為魂魄白天不可見光,芸兒便用泥土為自己做了一副軀殼,到處尋找和李老漢的血有相同味道的人,找了好幾年都沒有找到,今天早上竟然在集市上聞見了這個味兒,便將他帶到城隍廟準備下手,但是她並沒有想過要殺了李沐陽,隻是想吸幾口血而已。
同時芸兒也知道,現在自己不是人,是半人半鬼,即便她有苦衷,不想傷害任何人,可是那些修道之人還是會追著要鏟除她,所以她每次走路都小心翼翼,看看後麵有沒有人在追她,深怕被這些修道之人發現了,到時候她就有麻煩了。
這不,她就被這個老道發現了,那老道還是不信芸兒的話,厲聲喝道:“你這魑魅,這是你們騙人的手段,我乃龍虎山的空虛道長,你們騙不了我,我這次下山就是因為在龍虎山測到這片有妖氣。”說著就拿著拂塵想要動手。
李沐陽還是善心大發,他攔住道長:“萬一她說的是真的呢?我們不是害了一條人命嗎?而那個孫員外和邪道卻還在逍遙法外。”
芸兒又磕了三個響頭,哭求道:“道長,我自知變成魑魅,罪孽深重,但是我所說的句句屬實,我可以帶你們走出我所創造的這個幻境,然後去找我的肉身,若真有此事,這位公子可否讓我咬上一口,救救我,我已經做了四年的鬼了,我想要做人。反正道長的法力比我高,我若騙你,你可以隨時殺了我。”
芸兒說得聲嘶力竭,說完她的臉上又塌了一塊泥下來,李沐陽也拚命為她求情。
空虛道長的臉上劃過一絲猶豫,就在他思考之際,好像感受到了什麽,便左手抓著李沐陽,右手抓著芸兒,往上一躍,出了這個幻境。
大街上又是來來往往的人,城隍廟就在邊上,芸兒和空虛道長站在街上,空虛道長用手拍了拍李沐陽的臉,叫他起來,別睡了。
李沐陽這才迷迷糊糊地睜開眼,他又迴到了現實,看見少了半張臉的芸兒和眼前的空虛道長,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對麵站了兩個人,一個是孫員外,另一個就是芸兒所說的邪道,孫員外喊他百足道人。
孫員外一看到芸兒,就發出了“桀桀”之笑,說道:“我的好芸兒,四年不見,原來你還沒有死,那就隨我迴府吧!”
芸兒看著孫員外和百足道人,眼裏充滿了恐懼,她害怕地說道:“道長救我,我不要迴去,你殺了我吧,我就是死在你的手下,我也不要再迴去受他們的折磨。”
而李沐陽看著孫員外,好像想起了什麽,問道:“是你殺了我爹吧?”
那孫員外看了一下李沐陽的長相,說道:“我想起來了,你就是那個李老漢的兒子對吧?你爹是咎由自取,誰叫他破壞我的好事。”
隨後孫員外還告訴李沐陽,當年他殺害了李老漢之後,怕事情敗露,便去了李老漢所在的村子,沒想到恰好碰上李老漢的妻子劉氏,她不但不要銀子,還要幫忙做針線活,這就更加方便今後對李家人進行監視了。
今天李沐陽和芸兒都在,孫員外要聯合百足道人,將他們一起解決掉,這樣將來的日子就沒有後顧之憂了,畢竟他戰戰兢兢地活了四年,深怕有一天事情敗露,自己就要去見官了。
空虛道長環視了一下,才舉起手中的白佛塵:“看來芸兒真的是被害的,的確是老道的疏忽,我一直測到這個方向有妖氣,沒想到不是半人半鬼的芸兒,竟然是你百足道人。”
說著就往百足道人衝去,那百足道人也不甘示弱,拿起自己的黑佛塵,兩個人的佛塵一黑一白,在空中伸長了無數倍,然後纏繞在一起。
空虛和百足兩個人停在空中,看似毫無動靜,實則在比試內功,沿著佛塵在鬥法,空中的白雲變成烏雲,好幾道天雷下來,本來是要落向空虛的,但是空虛嘴裏一念咒,就將那道雷往百足的方向引導過去。
說時遲那時快,那天雷劈向了百足,百足頓時將佛塵縮小,跳到了另外一個方向,躲過天雷的襲擊。
即便如此,百足還是大言不慚:“這樣就想打敗我,你也太小看我了吧!”接著便拿出了一道符,在手上比劃了一下,那道符燃了起來,天空也隨之出現了一片片火海,想要燒死空虛。
空虛見勢不妙,一揮佛塵,那佛塵上的絲又變長,就像蠶結蛹一樣將空虛的整個身體包裹起來,保護他不被火燒到,同時那一根根絲上麵還噴出了很多的水柱,將旁邊的火種瞬間熄滅。
百足知道再這樣打下去兩個人都不會結束,他想快點結束這場戰鬥,於是將他的黑色拂塵插在腰間,準備放大招了。
隻見百足用力將自己手上的大拇指咬出血,在天空中用手比劃了一下,畫出一個陣法,接著將這大拇指上的鮮血甩到那陣法當中,同時還從袖子裏拿出一個鈴鐺,不停地甩動。
鈴鐺聲響過後,天空中陰雲密布,從遠處遊來了一條黑龍,這黑龍完全聽從於百足的命令,隻見他一聲令下,那黑龍就對空虛發動進攻。
這突然出現的黑龍的確讓空虛猝不及防,可是他這麽多年在龍虎山也不是白白修行的,空虛將他的白色佛塵扔到空中,那佛塵上的每一根絲都從佛塵的手柄上脫落,在空中分成兩半,一半從天上開始結網,一半從地上開始結網,那結好的網上麵還閃著一道道閃電,發出“滋滋”的聲音。
隻聽見空虛道長嘴上喊道:“天羅地網。”兩張網上下夾擊,就將黑龍包圍起來,那黑龍垂死掙紮,想掙脫開,它越掙紮,那網就收得越緊,最後將黑龍夾得窒息,直至灰飛煙滅。
這黑龍就這樣還沒有開始戰鬥就已經被消滅了,那百足氣得吐了一口鮮血,由於這召喚黑龍是個禁術,使得百足的身體忽然脫水,變成了一具幹屍,最後也灰飛煙滅了。
百足已死,那孫員外失去了撐腰的人,整個人癱軟在地上,這個時候官府的人正好出現,將他抓了起來。
原來空虛道長在來之前早就已經報官,後來在孫員外家的院子裏挖出李沐陽父親李老漢的屍體,孫員外故意殺人的罪名成立,家產全部充公。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芸兒拖著那副泥土做的軀殼,準備帶李沐陽和空虛道長去找自己的肉體,走之前,道長對李沐陽說道:“快去買肉,買十斤。”
李沐陽不明白,但還是照做了,他去豬肉攤將自己今天全部掙的錢都買了肉,雖然心疼,可是能救人一命,他覺得也值了。
三個人來到森林深處,果然見到了芸兒的肉身,可是那肉身已經有點腐爛的氣息了,要不是芸兒這四年來變成魑魅,日日用新鮮的泥土蓋住身子,恐怕現在已經是一具白骨了。
隻見空虛讓李沐陽將芸兒身上的泥土清幹淨,然後拿出十斤肉放在芸兒的胸前,還在額頭上貼了一張符,接著就是念咒了。
一會兒之後,那張符自己燃燒起來,十斤肉上的水分漸漸消失,縮成了一塊肉幹,而芸兒的臉色卻漸漸紅潤起來,連剛剛那種腐爛的氣息也消失了。
芸兒的魂魄從那具泥土身上飛出來,鑽進了自己的肉身,不久便醒了。
由於身體長時間沒有活動,她連坐起來都有點困難,但她還是緩和了一下,用自己最大的力氣跪下來,對李沐陽和空虛道長表示感謝!
芸兒和李沐陽因為年紀相仿,還看對眼了,空虛道長在迴龍虎山之前,還當了他們的證婚人,母親劉氏笑得合不攏嘴。
婚後,李沐陽帶著芸兒,將父親的屍首埋在自家的祖墳,讓他好好安息,他知道父親雖然脾氣不好,卻是個善良的人,要不是父親,自己可能也娶不到媳婦。
沒多久,芸兒就懷孕了,生了個大胖小子,後來又生了個女兒,湊成一個“好”字,一家人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
那個時候有人來李家通知李沐陽的母親劉氏,說她丈夫在縣城出事了,叫她趕緊過去看看,可是劉氏從來沒有離開過村子,家裏也沒有錢,隻好讓自己的丈夫死在外麵,連屍體都沒有運迴來,估計是被當時的工友運到亂葬崗隨便埋了。
其實李沐陽的父親就算迴到家,脾氣也不怎麽好,對李沐陽非打即罵,天天說他不成才,又愛玩,沒出息,對劉氏也是經常數落。
隻要父親李老漢在家的日子,李沐陽和母親的耳根子就沒有清淨過,李老漢有時候喝了酒,還會動手打母親,所以父親雖然會掙錢養家,可是這個家並不幸福。
李沐陽在心裏默默地發誓,自己長大之後一定要好好孝敬母親,若以後娶妻生子的話,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家人,可不能像父親一樣讓一個家庭變得不幸。
李老漢一死,雖然沒有人再打罵李沐陽了,可卻斷了經濟來源,李沐陽才十二歲,劉氏再怎麽沒本事,也要將兒子養到十六歲再讓他出去幹活,從此以後兒子就成了劉氏心裏的一道責任。
她挨家挨戶敲門問別人需不需要做針線活,可是窮苦人家的針線活都是自己做的,哪裏請得起別人來做,在村裏是無望的。劉氏沒法,隻得邁著自己的小碎步,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地往家走。
她走到一條鄉間小路上,覺得有點累了,想找塊樹蔭涼快一下,抬頭望去,前麵竟然停著一輛豪華馬車。
豪華馬車不是什麽稀奇事,但是停在這樣偏僻的鄉下就很罕見了,劉氏想該不會是出什麽事情了吧,懷著好奇心,她上去看看是怎麽迴事?
原來是馬車陷到了一個石頭縫裏,車輪怎麽都抬不起來,馬車上的主仆二人在原地想了很多的法子,都沒有用。
他們見劉氏過來,終於看到了個人,便請劉氏幫忙,和他們一起將這馬車從石頭縫裏拔出。
劉氏看了一下,這個石頭縫也不是很深,但是三個人拉的話力氣還是太小了,最好是馬兒自己主動往前走,他們再一起拉,這樣才能將馬車拉出來,可是現在這馬兒根本不動彈。
劉氏往四周看了看,都是村民們種的菜,也沒有什麽工具可以利用,這個時候她看見地裏種著很多胡蘿卜,腦袋一轉,下到田裏摘了兩個胡蘿卜。
就在那兩人覺得奇怪的時候,劉氏說道:“你們兩個使勁兒往前拉繩子,我拿著胡蘿卜在馬兒的前麵吸引它。”
三個人通力合作,劉氏一直拿著胡蘿卜在馬兒的嘴邊蹭了好幾下,那馬兒饞了,就往前一使勁,馬車就從石頭縫裏出來了。
後來劉氏才知道,這馬車的主人是鎮上的孫員外,去隔壁縣城辦事,經過此地,沒想到遇見這種倒黴的事情,還從懷裏拿出銀子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劉氏一看,這孫員外可是個大戶人家,她將到手的銀子推迴去,說道:“這位老爺,我不要銀子,您家裏有沒有需要做針線活兒,我別的不會,今天也是無意中幫忙的,您要是有針線活兒可以讓我掙幾個錢嗎?”
孫員外一聽,更加樂嗬了,他當即表示要把家裏的針線活都拿來給劉氏做,也不用去鎮上取材料,每個月他們家都有人要去隔壁縣裏辦事情,到時候順路給送過來就可以了。劉氏真是走了好運,她千謝萬謝,在正午的陽光中送走了孫員外。
劉氏就這樣過上了縫縫補補的生活,雖然一直盯著針,有時候會很累,時間久了都看不清了,但是好歹有活兒幹,一晃就將兒子拉扯到了十六歲。
李沐陽看著母親每天辛苦的樣子,一天迴家之後,拿迴了幾個竹簍和一根扁擔,對母親說道:“娘,我以後去山上摘點山貨,再砍點柴,背到鎮上去賣,你以後不要再那麽辛苦了。”
兒子能有如此孝心,劉氏的心裏也很欣慰,她並沒有阻止,而是去米缸裏掏了掏,拿出一個錦囊,對兒子說道:“陽兒,這是我近幾年縫縫補補存下的錢,你一個人出去肯定要用到錢,娘苦一點沒事,隻要你好。”
李沐陽拒絕了母親給的錢:“娘,這錢你留著吧,就當給我攢著娶媳婦用的可好?”劉氏見李沐陽推辭了好幾次,隻好作罷。
第二天,李沐陽就背著竹筐上山了,他在山裏挖了很多野菜,還撿了很多可以吃的菌菇,以及可以降火的草。經過灌木叢的時候,又撿了一些幹柴火,用麻繩綁好,背在身上,往另一條下山的路走去,那條路下了之後,就是鎮裏了。
就在他想得美滋滋的時候,看見前麵的山路上躺著一個人,阻擋了他的去路,不知道這個人是躺在路中間休息還是病倒了,若是休息的話,這樣躺著會妨礙過路的人,也太不道德了,若是生病的話,要不要看看這個人到底發生了什麽?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身上還挑著擔子呢,哪有閑情逸致管人家,隻是這人也太霸道了,就橫在路中間,讓李沐陽進退兩難。
他決定從那個人的身上跨過去,於是抬起腿往前一跳,不巧的是身上的東西太重了,兩個竹簍子在李沐陽跨步的時候不小心從扁擔上掉了下來,砸到那個人。竹簍裏的東西也灑了一部分出來,還好隻是些野菜菌菇之類的,也不是什麽重物。
這下好了,本想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現在不得不看看這個人怎麽樣了。他先是將散落在地上的東西重新撿到竹筐裏,然後去推了推那個人。
可惜那個人是背對著李沐陽趴在那裏的,他不知道這人是死是活,也不知道這個人長什麽樣,就把他翻了個身。
看清這個人的長相和打扮之後,應該是個道士,臉上紅撲撲的,身上還帶著一股酒味,原來是喝多了躺在路中間睡著了。
李沐陽見這人沒什麽事,就準備走了,哪知他剛剛把麻繩套在扁擔和竹筐子上,準備邁腳的時候,忽然有一隻手抓住了他的後腳跟。
李沐陽嚇得一趔趄,好不容易上身的竹筐和幹柴又灑了一地,他迴頭一看,那老道睜著眼看他,像是一個活死人,嘴裏還振振有詞:“你個沒良心的,也不扶我起來。”
李沐陽又不認識這老道,他竟然如此大言不慚,李沐陽生氣地說道:“這位道長,我又不認識你,你在這裏擋道就已經很缺德了,雖然是個道士可也算出家人吧,竟然喝酒,現在還怪我不扶你起來?”
那老道被一頓質問之後,臉上露出了笑容,強撐著自己的身體坐起來,說道:“小哥說得有道理,不過我看小哥印堂發黑,臉上有不祥之兆,為了感謝你對我的教誨,我送你一根紅繩,這樣你就可以事事順利了。”
李沐陽看著這老道一把年紀了,還瘋瘋癲癲的樣子,喝了酒又不知道照顧自己,覺得有點可憐,便去旁邊草叢裏摘了一片很大的葉子,拿出自己的水袋倒了點兒水在葉子上,說道:“喝點水吧,會舒服一點,我爹以前也很愛喝酒,胃不舒服,喝點茶會好很多,現在沒有茶,道長就將就一下吧!”
那老道接過水,喝了一口,當他想和李沐陽說些什麽的時候,卻發現李沐陽已經急急忙忙趕路了,隻留下一個背影,連手上的紅繩都沒有送出去。
李沐陽來到集市,看見那些做買賣的人都和他一樣,挑著個擔子找地方站著,然後開始吆喝。
李沐陽由於碰見那個老道,來的時間稍稍遲了一點,有樹蔭遮擋的位置都被別人占光了,有位置都不錯了,他隨便挑了個位置站好,戴上草帽來遮擋太陽,喊道:“看一看,瞧一瞧,新鮮的野菜,還有菌菇,今天早上剛剛采摘的,還有幹柴火。”
他喊了一會兒,還沒有賣出去一單呢,就有個姑娘迎麵走來,邊走邊迴頭望,好像後麵有人在跟著她,一時忘了看前麵,就撞到了李沐陽的竹筐。
還好李沐陽有先見之明,及時護住竹筐,他問道:“姑娘是要買野菜嗎?菌菇也不錯,我這兒還有柴火呢!”
那姑娘蹲了下來,對李沐陽說道:“我帶你去個好地方趕集,這兒生意不好,去城隍廟,那裏的人比這兒更多。”
李沐陽在這兒站了一個早上了,確實一筆生意都沒有做成,而且他看看旁邊的那些人,也沒有什麽生意,便問:“城隍廟在哪裏?”
那姑娘將袖子一撩,用大拇指指了指自己的頭,一股俠女的風範說道:“我也去城隍廟,不如你跟著我,我們一起去吧?”
這樣就再好不過了,他重新挑起擔子,跟著那姑娘往前走去,走了大概一炷香的時間,他們終於到了城隍廟,李沐陽看了一下,果然如這姑娘所說的,人流量比剛剛的集市多了好多倍。
他趕緊挑了一個地方開始吆喝,周圍的人開始停下腳步上前詢問他所賣的東西,不一會兒的功夫,兩個竹筐和身上背著的柴火,都已經賣完了。
李沐陽想感謝一下剛剛帶他來的那個姑娘,但是茫茫人海中,那姑娘卻是不見了,他隻好收拾完東西準備迴家。
他剛一低頭,天忽然黑了下來,從白天變成了黑夜,伸手不見五指,不知道是誰,在李沐陽的後麵給了他一棒,他就這樣暈了過去。
等他醒來的時候,還是在城隍廟的門口,也是在剛剛的位置,隻是除了他,周圍卻沒有一個人,他有點害怕,大聲喊道:“有人嗎?有沒有人?出來一下,在下李沐陽。”
周圍還是死一般的寂靜,草叢裏有了“窸窸窣窣”的聲音,他迴頭一看,心想可能是老鼠也說不定,哪知道從草叢裏忽然躥出一個人頭,李沐陽一驚,但同時他也發現這人頭是剛剛帶他來的姑娘,便說道:“姑娘是你呀,可別嚇我,你知道發生什麽了嗎?為什麽周圍一個人都沒有了。”
那姑娘哭泣著說道:“我也不知道怎麽了,剛剛看你攤子前麵圍著一群人,想來和你告別,哪知道被那一群人給擠到了草叢中,聽見你在叫喚,我一抬頭,就看見和你一樣的情景了。我也好奇這人都去哪兒了?”
李沐陽和姑娘都站起來,往城隍廟的位置走去,想看看城隍廟裏有沒有人,可是他們兩個人頂著大太陽,往城隍廟的位置走了好久,都還沒有到達城隍廟,明明城隍廟就在眼前呀,這麽長時間,別說走,就連爬也該爬到了。
李沐陽往腳下一看,他們雖然走了很久,可還是在原地,沒有移動半步,這個時候那位姑娘害怕得靠在李沐陽的肩膀上,嬌滴滴地說道:“公子,我們該怎麽辦?我好害怕,怎麽走了這麽長時間,我還是沒有走出去,嗚嗚嗚嗚嗚!”
說著便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開始啜泣,李沐陽從小到大連女孩子的手都沒有牽過,哪裏受得了這個陣仗,他用顫抖的雙手輕輕推開對方,結結巴巴地說道:“姑…姑娘,男女授受不親,你不要這樣,我們一定可以想辦法出去的。”
李沐陽一說完,忽然聞見這個陌生的姑娘身上有一股土腥味,他不敢確定,又仔細地聞了聞,真的是一股土腥味,就想拽開這個姑娘,哪知這姑娘一把抱住他,抬頭的時候嘴張得老大,就跟一個怪物一樣,想要活吞了李沐陽。
李沐陽“啊”地一聲叫了出來,連躲都沒有地方躲,他以為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去見閻王,哪知道出現一隻手,將一道符貼在那姑娘的頭上,那姑娘頓時停了下來,李沐陽趕緊掙脫開,抬頭一看,這不是他剛剛下山的時候,擋住他去路的那個老道嗎?
老道看了李沐陽一眼,嚴肅地說道:“都和你說了你印堂發黑,要你帶著我的紅繩,你不聽,現在見鬼了吧!”
李沐陽趕緊搶過老道手中的紅繩,戴在自己手上,然後磕了三個響頭說道:“晚輩有眼不識泰山,前輩救救我。”
老道沒有理會李沐陽,而是上前去揭下那姑娘額頭的符,然後又用手指頭點了一下,那姑娘能動了,她第一件事又是撲向李沐陽,但是被他手上的紅繩給彈了迴來,趴在地上不得動彈。
那老道見她冥頑不靈,又將她定住,說道:“我已經給了你一次機會,你還是死性不改,看來我要動真格的了。”
那姑娘看見老道就露出了害怕的神情,說道:“道長饒命,我也是逼不得已,求你們救救我,我再也不敢亂來了。”
待那姑娘老實之後,老道解開了他的法術,姑娘跪了下來,不停地磕頭,額頭還流了很多的血,然後說道:“我並非有意害你,我也是受害者。”她剛說完這句話,左邊臉就變成泥土,還塌了一塊下去。
“孽畜就是孽畜,有什麽值得同情的。”那老道說著就想收拾那姑娘。
李沐陽阻止道:“道長,手下留情,萬一真的有難言之隱呢?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們先聽聽她怎麽說。”
那老道真是被李沐陽氣死了,一甩衣袖,生氣地說道:“ 哼,就讓她說,萬一出現什麽問題,我可不管你。”
那姑娘和李沐陽說,她叫芸兒,四年前因為家境貧寒就被賣到鎮上孫員外家做丫鬟,那孫員外也不知道著了什麽魔,聽信一個邪道的讒言,說喝了處子的血可以長生不老,便對當時隻有十二歲的芸兒下手了。
芸兒被關在後院的屋子裏,天天有人來放血,在她臉色慘白快要死的時候,有一個來孫府做工的夥計救了她,還將自己的心頭血喂給她喝,才使她活了下來,那個人告訴芸兒他叫李老漢。
後來李老漢救助她的事情被孫員外發現,孫員外也對李老漢下手了,李老漢知道自己逃不過這一劫,便在自己死之前將芸兒救了出去,芸兒拚命地逃,終於逃到了山中的一個偏僻處。
由於長時間被孫員外傷害,即便喝了李老漢的心頭血,也不能完全好,而且在深山裏的日子,芸兒失血過多,變成了一個活死人的狀態,她的靈魂從身體裏出來後,認識了附近的一些魑魅。
那些魑魅告訴她若要救自己的身體,就要借用自己的魂魄,去找尋和李老漢有相同味道的血,吸上三口,便可活過來。
因為魂魄白天不可見光,芸兒便用泥土為自己做了一副軀殼,到處尋找和李老漢的血有相同味道的人,找了好幾年都沒有找到,今天早上竟然在集市上聞見了這個味兒,便將他帶到城隍廟準備下手,但是她並沒有想過要殺了李沐陽,隻是想吸幾口血而已。
同時芸兒也知道,現在自己不是人,是半人半鬼,即便她有苦衷,不想傷害任何人,可是那些修道之人還是會追著要鏟除她,所以她每次走路都小心翼翼,看看後麵有沒有人在追她,深怕被這些修道之人發現了,到時候她就有麻煩了。
這不,她就被這個老道發現了,那老道還是不信芸兒的話,厲聲喝道:“你這魑魅,這是你們騙人的手段,我乃龍虎山的空虛道長,你們騙不了我,我這次下山就是因為在龍虎山測到這片有妖氣。”說著就拿著拂塵想要動手。
李沐陽還是善心大發,他攔住道長:“萬一她說的是真的呢?我們不是害了一條人命嗎?而那個孫員外和邪道卻還在逍遙法外。”
芸兒又磕了三個響頭,哭求道:“道長,我自知變成魑魅,罪孽深重,但是我所說的句句屬實,我可以帶你們走出我所創造的這個幻境,然後去找我的肉身,若真有此事,這位公子可否讓我咬上一口,救救我,我已經做了四年的鬼了,我想要做人。反正道長的法力比我高,我若騙你,你可以隨時殺了我。”
芸兒說得聲嘶力竭,說完她的臉上又塌了一塊泥下來,李沐陽也拚命為她求情。
空虛道長的臉上劃過一絲猶豫,就在他思考之際,好像感受到了什麽,便左手抓著李沐陽,右手抓著芸兒,往上一躍,出了這個幻境。
大街上又是來來往往的人,城隍廟就在邊上,芸兒和空虛道長站在街上,空虛道長用手拍了拍李沐陽的臉,叫他起來,別睡了。
李沐陽這才迷迷糊糊地睜開眼,他又迴到了現實,看見少了半張臉的芸兒和眼前的空虛道長,更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對麵站了兩個人,一個是孫員外,另一個就是芸兒所說的邪道,孫員外喊他百足道人。
孫員外一看到芸兒,就發出了“桀桀”之笑,說道:“我的好芸兒,四年不見,原來你還沒有死,那就隨我迴府吧!”
芸兒看著孫員外和百足道人,眼裏充滿了恐懼,她害怕地說道:“道長救我,我不要迴去,你殺了我吧,我就是死在你的手下,我也不要再迴去受他們的折磨。”
而李沐陽看著孫員外,好像想起了什麽,問道:“是你殺了我爹吧?”
那孫員外看了一下李沐陽的長相,說道:“我想起來了,你就是那個李老漢的兒子對吧?你爹是咎由自取,誰叫他破壞我的好事。”
隨後孫員外還告訴李沐陽,當年他殺害了李老漢之後,怕事情敗露,便去了李老漢所在的村子,沒想到恰好碰上李老漢的妻子劉氏,她不但不要銀子,還要幫忙做針線活,這就更加方便今後對李家人進行監視了。
今天李沐陽和芸兒都在,孫員外要聯合百足道人,將他們一起解決掉,這樣將來的日子就沒有後顧之憂了,畢竟他戰戰兢兢地活了四年,深怕有一天事情敗露,自己就要去見官了。
空虛道長環視了一下,才舉起手中的白佛塵:“看來芸兒真的是被害的,的確是老道的疏忽,我一直測到這個方向有妖氣,沒想到不是半人半鬼的芸兒,竟然是你百足道人。”
說著就往百足道人衝去,那百足道人也不甘示弱,拿起自己的黑佛塵,兩個人的佛塵一黑一白,在空中伸長了無數倍,然後纏繞在一起。
空虛和百足兩個人停在空中,看似毫無動靜,實則在比試內功,沿著佛塵在鬥法,空中的白雲變成烏雲,好幾道天雷下來,本來是要落向空虛的,但是空虛嘴裏一念咒,就將那道雷往百足的方向引導過去。
說時遲那時快,那天雷劈向了百足,百足頓時將佛塵縮小,跳到了另外一個方向,躲過天雷的襲擊。
即便如此,百足還是大言不慚:“這樣就想打敗我,你也太小看我了吧!”接著便拿出了一道符,在手上比劃了一下,那道符燃了起來,天空也隨之出現了一片片火海,想要燒死空虛。
空虛見勢不妙,一揮佛塵,那佛塵上的絲又變長,就像蠶結蛹一樣將空虛的整個身體包裹起來,保護他不被火燒到,同時那一根根絲上麵還噴出了很多的水柱,將旁邊的火種瞬間熄滅。
百足知道再這樣打下去兩個人都不會結束,他想快點結束這場戰鬥,於是將他的黑色拂塵插在腰間,準備放大招了。
隻見百足用力將自己手上的大拇指咬出血,在天空中用手比劃了一下,畫出一個陣法,接著將這大拇指上的鮮血甩到那陣法當中,同時還從袖子裏拿出一個鈴鐺,不停地甩動。
鈴鐺聲響過後,天空中陰雲密布,從遠處遊來了一條黑龍,這黑龍完全聽從於百足的命令,隻見他一聲令下,那黑龍就對空虛發動進攻。
這突然出現的黑龍的確讓空虛猝不及防,可是他這麽多年在龍虎山也不是白白修行的,空虛將他的白色佛塵扔到空中,那佛塵上的每一根絲都從佛塵的手柄上脫落,在空中分成兩半,一半從天上開始結網,一半從地上開始結網,那結好的網上麵還閃著一道道閃電,發出“滋滋”的聲音。
隻聽見空虛道長嘴上喊道:“天羅地網。”兩張網上下夾擊,就將黑龍包圍起來,那黑龍垂死掙紮,想掙脫開,它越掙紮,那網就收得越緊,最後將黑龍夾得窒息,直至灰飛煙滅。
這黑龍就這樣還沒有開始戰鬥就已經被消滅了,那百足氣得吐了一口鮮血,由於這召喚黑龍是個禁術,使得百足的身體忽然脫水,變成了一具幹屍,最後也灰飛煙滅了。
百足已死,那孫員外失去了撐腰的人,整個人癱軟在地上,這個時候官府的人正好出現,將他抓了起來。
原來空虛道長在來之前早就已經報官,後來在孫員外家的院子裏挖出李沐陽父親李老漢的屍體,孫員外故意殺人的罪名成立,家產全部充公。
一切塵埃落定之後,芸兒拖著那副泥土做的軀殼,準備帶李沐陽和空虛道長去找自己的肉體,走之前,道長對李沐陽說道:“快去買肉,買十斤。”
李沐陽不明白,但還是照做了,他去豬肉攤將自己今天全部掙的錢都買了肉,雖然心疼,可是能救人一命,他覺得也值了。
三個人來到森林深處,果然見到了芸兒的肉身,可是那肉身已經有點腐爛的氣息了,要不是芸兒這四年來變成魑魅,日日用新鮮的泥土蓋住身子,恐怕現在已經是一具白骨了。
隻見空虛讓李沐陽將芸兒身上的泥土清幹淨,然後拿出十斤肉放在芸兒的胸前,還在額頭上貼了一張符,接著就是念咒了。
一會兒之後,那張符自己燃燒起來,十斤肉上的水分漸漸消失,縮成了一塊肉幹,而芸兒的臉色卻漸漸紅潤起來,連剛剛那種腐爛的氣息也消失了。
芸兒的魂魄從那具泥土身上飛出來,鑽進了自己的肉身,不久便醒了。
由於身體長時間沒有活動,她連坐起來都有點困難,但她還是緩和了一下,用自己最大的力氣跪下來,對李沐陽和空虛道長表示感謝!
芸兒和李沐陽因為年紀相仿,還看對眼了,空虛道長在迴龍虎山之前,還當了他們的證婚人,母親劉氏笑得合不攏嘴。
婚後,李沐陽帶著芸兒,將父親的屍首埋在自家的祖墳,讓他好好安息,他知道父親雖然脾氣不好,卻是個善良的人,要不是父親,自己可能也娶不到媳婦。
沒多久,芸兒就懷孕了,生了個大胖小子,後來又生了個女兒,湊成一個“好”字,一家人過上了幸福快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