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候,汝寧府汝陽縣有一個舉人叫周俊,周家是當地鎮上方圓幾十裏有名的大戶人家。
周俊膝下有一個兒子名叫周楚,年方二十歲。周俊一心想讓兒子讀書求取功名。周楚雖樣貌周正,但卻是一個不愛讀書,還花言巧語、尋花問柳之徒。
一日,周楚剛讀了一會書便直打哈欠,無心再讀。周楚扔下書,便騎馬揚鞭來到郊外遊玩,不料,馬匹受驚闖入一田舍農戶人家,踩踏了院子裏養的花。
周楚控製住馬,準備打算要溜,這時從屋內走出一位綠衣少女,手裏拿著刺繡。
綠衣少女是聽到外麵的響動後,走了出來,少女名叫吳銀珠,年方十七歲,一張櫻桃小嘴,臉麵猶如春日裏桃花,美不可言。
吳銀珠和父親吳有德就住在這裏,吳有德依靠種菜營生,早年喪妻,從此父女倆相依為命。他好不容易才把女兒辛苦拉扯大。
周楚看見一位美貌女子走了出來,趕緊從馬上跳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吳銀珠,
吳銀珠見周楚一表人才,又呆呆的看著自己,不由得害羞,低下頭,她隨後進了屋子關上門。
周楚被吳銀珠的美貌一時驚呆了,他想不到這鄉間僻壤之地竟然還有如此花容的農家女子。
周楚站了片刻,見農家女子不再出來,便騎著馬無趣地離開了。
吳銀珠從窗口見剛才那位公子已經離開,這才開門從屋中走了出來。吳銀珠認識周楚,周家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就這一個寶貝兒子,不少人都認識他。
上次,吳銀珠和爹爹去集鎮上賣菜,還看到周楚唿朋引伴招搖過市。
吳銀珠也沒想到,周楚今日竟然無意闖到她家。父親出去賣菜還沒有迴來,出於少女的矜持,吳銀珠本能地和他保持距離,有意躲避他。
周楚騎上馬走了一段路程,還念念不忘剛才的綠衣少女,他看見路邊有一個老漢正在割草,周楚便下馬給老漢打聽綠衣少女家的情況。
“老伯,那路邊田舍裏的那戶人家是誰家?”周楚指了指不遠處的茅草房屋。
“小夥子,你打聽這幹啥?”
“是這樣的,剛不久,我的馬受驚闖到她家院內,踩壞了她院內的花,我準備改日正式登門道歉。”
“哦,是這樣!”老漢便把吳有德父女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周楚謝過老漢,便策馬揚鞭迴到家中。一連兩天,周楚是無論怎樣也讀不進去書,腦子裏總是浮現吳銀珠那翩翩的倩影。
這天,周楚實在煎熬不住,放下書本便騎馬又來到吳銀珠的農家,隻見吳銀珠坐在門前一絲不苟地忙著刺繡。
周楚拴住馬,來到院內。吳銀珠看到周楚走了過來,她先是一驚,隨後就要往屋裏躲去。
“吳姑娘請留步,上次我的馬受驚失控闖入你家院內,踐踏了你家的花兒,我心裏難安,今日特意前來賠禮道歉。”
“小事一樁,不值一提,等我爹爹迴來,你給他說下就是了。”吳銀珠見周楚是前來道歉的,就減少了抵觸,拿起繡繃就繼續坐在門口刺繡。
“我也沒啥事,那就先在這裏等一等吳老伯。”
吳銀珠正在圓形的繡繃上刺繡鴛鴦,周楚靠上前來,他看了一眼刺繡,說道:“姑娘刺得可真好呀,真是惟妙惟肖,讓我也看一看。”
吳銀珠伸手把繡繃伸了過來,周楚接過一邊,邊看刺繡,邊去撫摸刺繡上的鴛鴦,突然他一下子摸住了吳銀珠的手,握住不願鬆開。
吳銀珠趕緊掙開,拿起繡繃就往屋裏去,就在她要閂門閉戶時,周楚一下子竄過來,把門推開了。
周楚一把抱住吳銀珠,就要強行非禮。
吳銀珠使出渾身勁猛地一推,把周楚推開了,她生氣說道:“我雖是農家女子,公子作為讀書達理之人,怎麽能如此輕薄無禮呢?”
周楚聽後,突然跪了下來:“吳姑娘,我自上次一睹你的花容月貌,便魂飛魄散,不能自已,滿腦子裝的都是你,我喜歡你,你若願意嫁給我,我今生今世決不她娶。”
吳銀珠看了他一眼,說道:“我家境雖貧,是一個山野女子,但你要娶也得明媒正娶!”
“那是當然,等段時間,我就讓家父找媒人前來提親。”
吳銀珠此時內心矛盾,她既有少女的情竇初開,又有些不敢相信,不禁猶豫起來。
周楚見吳銀珠遲疑,說道:“你若不信,我願對上天起誓,蒼天在上,我周楚今生今世若不娶吳銀珠為妻,天誅地滅,不得善終!”
吳銀珠看著含情脈脈的周楚,不知不覺把周楚攙扶起來。
周楚看吳銀珠不再排斥,接受了自己,便急不可耐地抱起吳銀珠走進閨房,行了男女之事。
一陣溫存過後,周楚便要起身離開,臨走時,吳銀珠贈送給周楚一個香囊,周楚也把隨身攜帶的一塊玉給了周楚。
周楚起身上馬,吳銀珠看著周楚說道:“希望公子不要忘了今日的盟誓,他日找個媒人前來提親。”
“你就放寬心吧,我迴去就告知家父,不日就派媒人前來說媒提親。”說罷,周楚騎上馬揚長而去。
周楚迴到家中,看父親還沒迴來,便趕緊走到書房,從懷中掏出香囊,把玩了一會便丟在桌上。
周楚拿起書,準備誦讀父親當日安排的篇章,可一拿起書,他又哈欠連連,不一會就趴在桌上進入夢鄉。
“混賬的東西,這香囊從何而來?”父親周俊不知啥時候來到書房。
周楚一個激靈從睡夢中驚醒,他揉揉了眼睛,看見父親正臉色鐵青地看著他。
“啪”的一聲,一個香囊被丟在他的腳前,“這東西哪來的?”
周楚一見到香囊,頓時嚇得麵如土色,說道:“這…是…孩兒從別處撿到的。”
“我最近聽說你行為多有不軌,這香囊來由還不如實說來?”
周楚眼看瞞不過父親,隻得說道:“今日我誦讀完篇章,就到郊外遊玩放鬆,偶遇一農家少女,她對我似有情意,便送給了我這個香囊。”
“那你是怎麽想的?你對她可否有情意?”周俊嗬斥道。
“父親,那農家女子乃山野之人,與咱家門不當、戶不對,我豈能對她有意?”
“你明白就好!我今日到汝寧府做客,鄭知府還提到了你,他對你印象一直不錯,有意將自己的寶貝女兒鄭玉鳳許配給你,你倆可是青梅竹馬,不知你意下如何?”
“我…願遵從父命。”周楚吞吞吐吐,似有難為情。
周楚明白,鄭玉鳳雖說模樣還算俊俏,但卻是一個潑辣女子,小時候他可沒少受鄭玉鳳的欺負。要是把她娶進門,他以後別想沾花惹草了。
周楚雖不情願,但麵對父親的嚴威,他又不得不應諾答應。
周俊拿起書,讓周楚背誦一下篇章。哪料到這周楚隻顧出外遊玩,哪裏還誦讀過?自然,周楚是支支吾吾,半天還放不出一個屁來,背得簡直是一塌糊塗,直氣得周俊把書摔在地上,憤然而去。
周俊氣唿唿地迴到他的書房,一屁股坐在太師椅上,他痛惜兒子恨鐵不成鋼,不是讀書的料,感覺兒子這次鄉試基本無望。
周俊愁悶得在屋裏踱來踱去。他突然想起來,何不花錢找個替考者幫兒子考過。
第二天,周俊叫來管家王寶,吩咐他去辦理此事,花多少錢不在乎。管家做事嚴謹、周全。他接到吩咐後,前去打聽,他找到了專門辦理此事營生的馮六。
馮六一看是王管家來了,忙上前寒暄道:“原來是周家大管家大駕光臨,好久不見,王管家一向可好啊?”管家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切入正題。
王管家說,周舉人一直盼著兒子也中舉,哪知周公子卻是一個不愛讀書,尋花問柳之弟,他考取秀才時,就是通過疏通關係,蒙混過關。
可是這鄉試不同,今年這位學道關防嚴密,不好疏通,眼下考期要到了,想找一個替考者,必須得有個萬全之策。
馮六笑著問道:“不知周舉人願出多少銀子?”
王管家說:“隻要順利通過,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到哪裏找合適替考者?怎樣幫周公子混進去?”
馮六笑道:“一切都包在我身上,定能叫周公子鄉試得中。隻是麻煩王管家先要送1000兩銀子來,我們前期好打點,到時多退少補如何?”
“銀子的事好說,我明天即可送來。”王管家說完,眉開眼笑地告辭。
馮六送走王管家後,找到坐館的李舉人,向他說明來意,說:“這事全靠你了。”
李舉人說道:\\\"過去您幫助過我不少,你的恩惠我不會忘,隻要用得著我的地方,我定會盡力,隻是不知怎麽個替法?是我在外麵做好傳遞給他,還是直接進去替他考試?要是後者我可沒有這個膽量啊!\\\"
馮六笑道:\\\"不用怕,有我哩,到時我一切都打點好,我怎麽能害你?鄉試時我和你同行,給你壯膽。\\\"李舉人隻好答應下來。
再說吳銀珠,自從上次和周楚有了男女之事後,已不差半月有餘。
這段期間,吳銀珠每天都在期待周家派人前來提親,可周楚就像消失了一樣,既見不到周楚再來,而且連個提親的人影也沒有。吳銀珠不由得憂慮起來。
這天,吳有德老漢前往集鎮賣菜剛走不久,吳銀珠正在做家務,她突然感到一陣惡心,肚子裏好似有一股氣在翻滾。“難道自己懷孕了?”
吳銀珠心裏一驚,沒出嫁就懷孕?這可是讓家門抬不起頭的事?她不敢再想下去。
“或許不是懷孕,隻是身體不舒服?”吳銀珠自我安慰起來。
“不行,這事非同小可,還是偷偷找個郎中看看,真要是懷孕,我得盡快去周家找周楚,讓他趕快兌現諾言。”
吳銀珠為了不讓人知道,她來到了另一個鎮上,偷偷看了郎中,結果不是她所願看到的,她有了身孕。
吳銀珠猶如五雷轟頂,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走迴來的,心亂如麻,更害怕父親知道。
吳銀珠迴過神冷靜後,她一刻不停立即前往周家。到了周家門口,她請求看門的家丁去通報周楚,說吳銀珠有要事相見他。
不一會,家丁出來了,說:“周公子說了,他正在忙著為鄉試做準備,刻苦攻讀已到廢寢忘食,請姑娘趕緊迴去,有什麽事鄉試以後再說。”
吳銀珠一聽,急得額頭大汗淋漓,她央求家丁再辛苦通報一下:“麻煩老伯再辛苦一趟,我真的是有重要的急事要對他說,如果周公子今天不出來見我,我就一直不走等下去。”
家丁不忍心,便又去通報一迴。過了好一會,周楚慢悠悠走了出來,麵有慍色。周楚一把把吳銀珠拉到大門外一個無人角落處。
“周公子,你是否還記得當初的盟約嗎?”
“哎呀,銀珠,我很快就要參加鄉試了,你有什麽事以後再說嘛。”說完,周楚就要離開。
“周公子,我已經有了咱們的骨肉,希望公子可憐我,不要違背誓約,盡早派人提親,把我娶過門!”
“啊!銀珠,怎麽這麽麻煩呢,你看我可是背盟之人嗎?鄉試過後,我定會催促家父把你風風光光迎娶過門,你看好不好?”
“希望周公子能再重複一下誓言。”吳銀珠滿臉期待地望著周楚。
周楚立即不耐煩起來,說:“你怎麽這麽多事呢,好!好!好!我願對上天發誓,蒼天在上,我周楚今生若不娶吳銀珠為妻,天誅地滅,不得善終!”說罷,周楚頭也不迴的走了。
不久,三年一度的鄉試來臨,周楚在管家的陪同下來到省城,馮六陪著李舉人也來到省城,他們一起在一家客棧安頓下來。
次日開考,半夜三更,馮六將李舉人領到班房門口,由於馮六已經事前早早打點妥當,馮六取出一套差人服裝,給李舉人換上,特意交待了一番,才安心離去。
五更一過,學道鳴炮升堂,監督考生入場。李舉人手拿水火棍,跟著一班衙役,一路相跟進去考場,站在對應位置。
當學道點到周楚的姓名時,李舉人使了個眼色,周楚立即心領神會,悄悄站在一處黑影裏,李舉人趁著夜色,快步走到周楚跟前,和他互換了衣服,然後捧著卷子按號入座,開始作文章。
周楚手執一根水火棍,站在李舉人的位置上,煎熬地一直站著,直到考試結束,他們再次互換位置,整個過程可謂是天衣無縫。
鄉試一結束,考生紛紛迴到客棧收拾行李準備迴家,等待一個月後放榜。周楚雖說有人代他考試,但他在考場上還是緊張了一把,生怕當中出現差錯,另外,他手拿水火棍一直站著也累得兩腿發酸,他之前那吃過這苦頭。
鄉試後,周楚在省城徹底放鬆了一把,他去了有名的群芳院,在這個風月場地沉溺、瀟灑了兩天。周楚在省城玩盡興後,便不舍地迴到了家中。
周楚迴到家裏,當天晚上,父親把周楚叫到書房,說道:“兒呀,你年紀如今不小了,已到弱冠之年,這婚姻大事也該提上日程。明天我就托付媒人到汝寧府鄭知府家中提親,如果你到時能夠中舉,商議安排你們大婚就好辦了。有了鄭知府這個親家,你何愁功名?”
周楚對父親的安排連連稱是,他早已把對吳銀珠的海誓山盟拋到九霄雲外。
次日,周俊委托媒人帶著厚禮前往鄭知府府裏提親。鄭知府一家也是滿口應允,直待周楚中舉後為他們成親。
周俊和鄭知府當初本是一同中舉,至此結識後,兩人情投意合,關係一直不錯,兩家也像走親戚一樣來往走動。
後來,鄭知府繼續向上求取功名,中了進士,被朝廷授予到汝寧府擔任知府。周俊則做起了本地的鄉紳。
一個月過後,鄉試放榜,周楚順利中了舉,周家張燈結彩,大宴賓客,好不熱鬧。
宴會上,王管家還給前來道賀的馮六多喝了幾杯,周俊讓王管家又給了馮六200兩銀子作為額外答謝,把馮六高興得喝得爛醉如泥。王管家隻得派車夫把馮六送到家中。
鄭知府也派管家前來送了一份賀禮以示祝賀,周俊特意把這位管家接待到書房,讓管家傳達,擇日,他將帶著兒子周楚親自到鄭知府家商議娶親之事。
臨走時,周俊還送給這位管家一份上等的茶葉以慰辛勞。
這日,周俊父子,備著一份厚禮,乘坐馬車,前往鄭知府府邸。鄭知府也提早到門前迎客。
周楚一見到鄭知府,便躬身施禮。鄭知府微笑著拍了拍周楚的肩膀:“恭喜高中,你自小起我就看好你,果然不負眾望呀。”
“純屬僥幸,不值一提。”周俊也笑著插了一句。
鄭知府說笑著把他們迎到府內。主、賓客落坐,酒、菜上席,雙方說了一通家長裏短,便切入婚事正題。兩家商議,擇定了一個好日子,便準備為他們完婚。兩家都徜徉在積極準備娶媳嫁女的喜悅之中。
話說吳銀珠,最近一個時期可謂是度日如年,她是一直在等,在等待中焦慮,在等待中一次次期望不斷落空。
吳銀珠等周楚鄉試結束,等待鄉試結束後,周家前來提親,然而鄉試結束後,周家仍然杳無音信。
她說服自己繼續等,等待放榜之日。周楚放榜高中後,她還有過短暫的欣喜,隨之而來的就是像肥皂泡一樣的破滅,街坊鄰居都在閑談著周家向鄭知府提親的事。她如當頭吃了一記悶棍,頭瘋的一樣大了。
“我太天真了,周楚一直在哄騙我。”吳銀珠喃喃自語,似有醒悟。
眼看小肚子一天天隆起,吳銀珠日益憂慮,擔心父親遲早也會知道。她決定再做努力,去找周楚討一個說法。
她先後前去周家找了周楚兩次,看門的家丁都以周楚不在家為由搪塞了過去。
吳銀珠第三次過來時,家丁憐憫之心升起,實在看不下去,便悄悄告訴她,周楚稍後要出去辦事,建議她坐在門外角落裏等待。
吳銀珠謝過家丁,便找了一個角落坐下焦急等待。不大一會,果然周楚牽著馬從大門口走了出來。
吳銀珠急忙趕了過來,喊道:“周公子!”
周楚轉身一看,腦子嗡的一下,他沒想到吳銀珠又來了。眼看躲不過,周楚把馬交給家丁,環顧四周,周楚忙把吳銀珠拉到一個無人處。
“周公子,你看,我肚子已經小腹隆起,我今天就要討個說法,你到底是怎麽想的?”
“哎呀,銀珠,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我三番兩次給父親屢屢提起我們的事,可父親對我總是大發雷霆,無論如何都不同意。你應該也知道了,他已給我定了鄭知府家的親,不久就要大婚了。你我有緣無分,以後你就忘了我吧,不要再來找我了,下輩子我們有緣再做夫妻。”
說完,周楚從懷中掏出10兩銀子給了吳銀珠,轉身要走。
“那你發的誓言不算了嗎?懷的孩子怎麽辦?你也不要了嗎?”吳銀珠失望地看著周楚,此時她異常冷靜,冷靜的可怕。
或許她已經看透了周楚,本來就不抱希望,隻是心有不甘,前來親口討他一個說法。
“我發的盟誓,你就當做戲言算了,至於肚子裏的孩子,你就看著辦吧,想留就留,不想留就算了。”
吳銀珠沒想到周楚這麽無情無義,連自己的骨肉都毫不在乎。她扔下周楚遞來的10兩銀子,頭也不迴地走了。
吳銀珠迴去的路上,突然亂起狂風,下起大雨來。吳銀珠在雨中漫步走著,心裏五味雜陳,身上早已淋得像隻落湯雞。
迴到家中,吳有德正在家中焦急等待。看到渾身濕透的女兒,吳有德心疼地責怪道:“你去哪了?怎麽淋著大雨迴來了?”
吳銀珠說道:“我去集鎮李媽秀坊那送刺繡去了,迴來半路上正趕上大雨,也無處可躲。”
吳銀珠換了衣服,就忙著去做飯。
做飯時,她連打幾個噴嚏,飯後收拾完家務,吳銀珠就開始感覺不舒服,渾身無力,發起燒來。
她上床躺了一會。吳有德要去請郎中,吳銀珠堅持不讓,說休息一會就好了。
吳銀珠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過了好一會就睡著了。吳有德看女兒睡了,他有些不放心,就出去一趟把郎中請到家中,郎中摸了一下吳銀珠的額頭,又號了一下脈。在號脈時,吳銀珠被驚醒了。
郎中表情有輕微異樣,他把吳有德拉倒一旁,小聲說道:“令愛已經懷有身孕,動了胎氣,恐怕胎兒成活不了…”
還沒等郎中說完,吳有德腦子嗡的一下,他吃驚不已,麵如灰色。
“郎中,你…你沒有看錯吧。”
“這樣的事,我豈敢不慎重。”
郎中開了一些藥方,囑咐交代了幾句準備離開。
吳有德從屋中拿出一些錢財,給了郎中,歎口氣說道:“家門不幸,懇請郎中不要對外人提起,保留我們父女一絲顏麵。”
郎中說道:“緊守病人的隱私,這是我的職責,請你放心!”郎中說罷,放下錢財就離開了。
郎中走後,吳有德來到女兒的閨房,看著躺在床上的虛弱的女兒,吳有德雖心疼,強壓著怒火,但他還是斥責道:“這到底是怎麽迴事?肚子的孩子是誰的?”
吳銀珠明白事情已經瞞不過,便把和周楚之間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一遍。
吳有德聽完,氣不打一處來,憤怒著要去到周家討個說法。
吳銀珠下了床,跪在地上哭著懇請父親不要去,她已經對周楚死心,萬念俱灰,不想再和他有絲毫的牽連。吳友德舉起手,顫抖著扇了女兒一個耳光。
吳有德冷靜過後,說道:“事已至此,打死你也沒用,周家那個無恥之徒,希望老天開眼,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不幸中的萬幸,郎中說胎兒保不住了,對未出嫁的你來說,也是一件幸事,否則,未出嫁就生子,那咱家就醜丟大了,一輩子休想抬起頭來。”
吳銀珠靜靜地聽父親說著,她也說不清是該喜還是該憂。但想起身上骨肉就這樣沒了,吳銀珠也是一陣心痛。
“郎中囑咐說,吃一段時間中藥,休養調養一段就好了,他也會保守秘密。等你好後,爹托媒人給你找一戶老實本分的人家,踏踏實實過日子,爹就安心了。”
吳銀珠淚如雨下,抱著被子痛哭一場,她把這麽久擔心、焦慮、心神不安的內心煎熬苦悶,用這場淚水一洗而淨。
不久,周家娶親的日子來到。這天,周家華燈初上,到處張燈結彩,大門前一條街道上擺滿了懸掛的大紅燈籠,一片喜慶洋洋。
新郎周楚騎著高頭大馬,後麵跟著八台大轎迎娶新娘鄭玉鳳。
花轎迎到了周家大門,樂聲四起,鑼鼓喧天,街道兩旁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仿佛趕廟會一般。
周楚和鄭玉鳳行大禮,拜堂成親,入洞房。宴席上,高朋滿座,好不風光。
周楚喝了不少酒,滿麵紅光,他顫巍巍地迴到洞房,醉眼望向新娘,隻見新娘已卸下濃妝,穿上輕紗薄衣,盡顯婀娜多姿,楚楚動人。
新娘鄭玉鳳兩個貼身丫鬟,個個也是模樣如花似玉,亭亭玉立。周楚不由得飄飄然,猶如到了仙境一般。
兩個丫鬟處理完事務,關門退出。周楚半醉中急不可待地要抱起新娘上床,新娘一躲,笑道:“看你那個猴急樣。”
隨後,新娘調戲了周楚一番,便順勢倒在周楚懷裏,周楚抱起新娘,吹滅蠟燭倒在床上…
新婚三天,是迴門。這天,周楚和鄭玉鳳新婚夫婦老早就起床帶著厚禮迴門,周楚騎著馬,鄭玉鳳乘坐馬車緊跟其後。
到了老丈人家,自是觥籌交錯,熱鬧一番。吃飽喝足後,新婚夫婦起身告辭迴家。
他們快要到家時,忽然天色陰沉,掛起了大風,看起來要下大雨。周楚策馬揚鞭,加快了速度,後麵的馬車也緊緊跟上。
當周楚騎著馬終於趕到周家大門口的時候,狂風大作,霎時風雨交加,突然一道閃電從上空襲來,正中周楚的天靈蓋,周楚從馬上摔了下來,頓時一命嗚唿,隨後想起一陣陣雷聲。
前來迎接的看門家丁霎時目瞪口呆,家丁迴過神來,趕緊跑去報告給周俊,周俊聽後當場昏厥過去。
管家趕緊派人去找郎中,眾家丁出大門把周楚抬了進去,坐在馬車裏的鄭玉鳳也是嚇得麵如土色,下車時走路都顫巍巍的,要人攙扶著。
吳有得賣菜迴來路上,聽說這事後,加快步伐迴到家裏,顧不得換衣服,他就跑到女兒閨房裏,興奮地說:“報應呀!報應呀!老天真是開眼了!”他把聽到的周楚被閃電擊中死去的事情給吳銀珠說了一下。
此時,吳銀珠身體已經休養恢複得差不多,再過幾天,就可以下地幹活了。吳銀珠聽後麵無表情,平靜如水,毫無漣漪,就像聽到一個不相幹的人似的。
半年後,吳銀珠嫁給了鄰村的陳秀才。陳秀才踏實本分,父親一次意外不幸去世後,他一邊砍柴營生,一邊努力攻讀,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一次,陳秀才去集鎮趕集買米,在他付錢時,他渾身摸了一個遍也沒找到一文錢,不知啥時他身上的錢財被小偷順溜走了。當時,陳秀才那個尷尬窘迫樣,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碰巧,正在一旁與父親一起賣菜的吳銀珠看到後,好意替陳秀才付了米錢,並借給他一些銀兩。
陳秀才這才被解了圍,那個感激呀,同時他對吳銀珠也是一見鍾情。兩人相熟後,陳秀才就托媒人到吳銀珠家提親。
商定了一個好日子,正式下聘,兩家高高興興結成親家。陳秀才雇頂花轎,吹吹打打,把吳銀珠迎娶到了家裏。
婚後,陳秀才每天砍柴營生之餘,也努力攻讀文章,為下次鄉試做準備。吳銀珠和婆婆也忙於刺繡補貼家用。夫妻二人越發恩愛,小日子過得幸福、殷實起來。
聽說後來,鄭家人一番調查,得知周楚這些年幹的醜事,鄭知府氣的直拍桌子道:“真是豬狗不如,死有餘辜!”
周俊膝下有一個兒子名叫周楚,年方二十歲。周俊一心想讓兒子讀書求取功名。周楚雖樣貌周正,但卻是一個不愛讀書,還花言巧語、尋花問柳之徒。
一日,周楚剛讀了一會書便直打哈欠,無心再讀。周楚扔下書,便騎馬揚鞭來到郊外遊玩,不料,馬匹受驚闖入一田舍農戶人家,踩踏了院子裏養的花。
周楚控製住馬,準備打算要溜,這時從屋內走出一位綠衣少女,手裏拿著刺繡。
綠衣少女是聽到外麵的響動後,走了出來,少女名叫吳銀珠,年方十七歲,一張櫻桃小嘴,臉麵猶如春日裏桃花,美不可言。
吳銀珠和父親吳有德就住在這裏,吳有德依靠種菜營生,早年喪妻,從此父女倆相依為命。他好不容易才把女兒辛苦拉扯大。
周楚看見一位美貌女子走了出來,趕緊從馬上跳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吳銀珠,
吳銀珠見周楚一表人才,又呆呆的看著自己,不由得害羞,低下頭,她隨後進了屋子關上門。
周楚被吳銀珠的美貌一時驚呆了,他想不到這鄉間僻壤之地竟然還有如此花容的農家女子。
周楚站了片刻,見農家女子不再出來,便騎著馬無趣地離開了。
吳銀珠從窗口見剛才那位公子已經離開,這才開門從屋中走了出來。吳銀珠認識周楚,周家是當地的大戶人家,就這一個寶貝兒子,不少人都認識他。
上次,吳銀珠和爹爹去集鎮上賣菜,還看到周楚唿朋引伴招搖過市。
吳銀珠也沒想到,周楚今日竟然無意闖到她家。父親出去賣菜還沒有迴來,出於少女的矜持,吳銀珠本能地和他保持距離,有意躲避他。
周楚騎上馬走了一段路程,還念念不忘剛才的綠衣少女,他看見路邊有一個老漢正在割草,周楚便下馬給老漢打聽綠衣少女家的情況。
“老伯,那路邊田舍裏的那戶人家是誰家?”周楚指了指不遠處的茅草房屋。
“小夥子,你打聽這幹啥?”
“是這樣的,剛不久,我的馬受驚闖到她家院內,踩壞了她院內的花,我準備改日正式登門道歉。”
“哦,是這樣!”老漢便把吳有德父女的情況簡單說了一下。
周楚謝過老漢,便策馬揚鞭迴到家中。一連兩天,周楚是無論怎樣也讀不進去書,腦子裏總是浮現吳銀珠那翩翩的倩影。
這天,周楚實在煎熬不住,放下書本便騎馬又來到吳銀珠的農家,隻見吳銀珠坐在門前一絲不苟地忙著刺繡。
周楚拴住馬,來到院內。吳銀珠看到周楚走了過來,她先是一驚,隨後就要往屋裏躲去。
“吳姑娘請留步,上次我的馬受驚失控闖入你家院內,踐踏了你家的花兒,我心裏難安,今日特意前來賠禮道歉。”
“小事一樁,不值一提,等我爹爹迴來,你給他說下就是了。”吳銀珠見周楚是前來道歉的,就減少了抵觸,拿起繡繃就繼續坐在門口刺繡。
“我也沒啥事,那就先在這裏等一等吳老伯。”
吳銀珠正在圓形的繡繃上刺繡鴛鴦,周楚靠上前來,他看了一眼刺繡,說道:“姑娘刺得可真好呀,真是惟妙惟肖,讓我也看一看。”
吳銀珠伸手把繡繃伸了過來,周楚接過一邊,邊看刺繡,邊去撫摸刺繡上的鴛鴦,突然他一下子摸住了吳銀珠的手,握住不願鬆開。
吳銀珠趕緊掙開,拿起繡繃就往屋裏去,就在她要閂門閉戶時,周楚一下子竄過來,把門推開了。
周楚一把抱住吳銀珠,就要強行非禮。
吳銀珠使出渾身勁猛地一推,把周楚推開了,她生氣說道:“我雖是農家女子,公子作為讀書達理之人,怎麽能如此輕薄無禮呢?”
周楚聽後,突然跪了下來:“吳姑娘,我自上次一睹你的花容月貌,便魂飛魄散,不能自已,滿腦子裝的都是你,我喜歡你,你若願意嫁給我,我今生今世決不她娶。”
吳銀珠看了他一眼,說道:“我家境雖貧,是一個山野女子,但你要娶也得明媒正娶!”
“那是當然,等段時間,我就讓家父找媒人前來提親。”
吳銀珠此時內心矛盾,她既有少女的情竇初開,又有些不敢相信,不禁猶豫起來。
周楚見吳銀珠遲疑,說道:“你若不信,我願對上天起誓,蒼天在上,我周楚今生今世若不娶吳銀珠為妻,天誅地滅,不得善終!”
吳銀珠看著含情脈脈的周楚,不知不覺把周楚攙扶起來。
周楚看吳銀珠不再排斥,接受了自己,便急不可耐地抱起吳銀珠走進閨房,行了男女之事。
一陣溫存過後,周楚便要起身離開,臨走時,吳銀珠贈送給周楚一個香囊,周楚也把隨身攜帶的一塊玉給了周楚。
周楚起身上馬,吳銀珠看著周楚說道:“希望公子不要忘了今日的盟誓,他日找個媒人前來提親。”
“你就放寬心吧,我迴去就告知家父,不日就派媒人前來說媒提親。”說罷,周楚騎上馬揚長而去。
周楚迴到家中,看父親還沒迴來,便趕緊走到書房,從懷中掏出香囊,把玩了一會便丟在桌上。
周楚拿起書,準備誦讀父親當日安排的篇章,可一拿起書,他又哈欠連連,不一會就趴在桌上進入夢鄉。
“混賬的東西,這香囊從何而來?”父親周俊不知啥時候來到書房。
周楚一個激靈從睡夢中驚醒,他揉揉了眼睛,看見父親正臉色鐵青地看著他。
“啪”的一聲,一個香囊被丟在他的腳前,“這東西哪來的?”
周楚一見到香囊,頓時嚇得麵如土色,說道:“這…是…孩兒從別處撿到的。”
“我最近聽說你行為多有不軌,這香囊來由還不如實說來?”
周楚眼看瞞不過父親,隻得說道:“今日我誦讀完篇章,就到郊外遊玩放鬆,偶遇一農家少女,她對我似有情意,便送給了我這個香囊。”
“那你是怎麽想的?你對她可否有情意?”周俊嗬斥道。
“父親,那農家女子乃山野之人,與咱家門不當、戶不對,我豈能對她有意?”
“你明白就好!我今日到汝寧府做客,鄭知府還提到了你,他對你印象一直不錯,有意將自己的寶貝女兒鄭玉鳳許配給你,你倆可是青梅竹馬,不知你意下如何?”
“我…願遵從父命。”周楚吞吞吐吐,似有難為情。
周楚明白,鄭玉鳳雖說模樣還算俊俏,但卻是一個潑辣女子,小時候他可沒少受鄭玉鳳的欺負。要是把她娶進門,他以後別想沾花惹草了。
周楚雖不情願,但麵對父親的嚴威,他又不得不應諾答應。
周俊拿起書,讓周楚背誦一下篇章。哪料到這周楚隻顧出外遊玩,哪裏還誦讀過?自然,周楚是支支吾吾,半天還放不出一個屁來,背得簡直是一塌糊塗,直氣得周俊把書摔在地上,憤然而去。
周俊氣唿唿地迴到他的書房,一屁股坐在太師椅上,他痛惜兒子恨鐵不成鋼,不是讀書的料,感覺兒子這次鄉試基本無望。
周俊愁悶得在屋裏踱來踱去。他突然想起來,何不花錢找個替考者幫兒子考過。
第二天,周俊叫來管家王寶,吩咐他去辦理此事,花多少錢不在乎。管家做事嚴謹、周全。他接到吩咐後,前去打聽,他找到了專門辦理此事營生的馮六。
馮六一看是王管家來了,忙上前寒暄道:“原來是周家大管家大駕光臨,好久不見,王管家一向可好啊?”管家簡單寒暄了幾句,便切入正題。
王管家說,周舉人一直盼著兒子也中舉,哪知周公子卻是一個不愛讀書,尋花問柳之弟,他考取秀才時,就是通過疏通關係,蒙混過關。
可是這鄉試不同,今年這位學道關防嚴密,不好疏通,眼下考期要到了,想找一個替考者,必須得有個萬全之策。
馮六笑著問道:“不知周舉人願出多少銀子?”
王管家說:“隻要順利通過,錢不是問題,問題是,到哪裏找合適替考者?怎樣幫周公子混進去?”
馮六笑道:“一切都包在我身上,定能叫周公子鄉試得中。隻是麻煩王管家先要送1000兩銀子來,我們前期好打點,到時多退少補如何?”
“銀子的事好說,我明天即可送來。”王管家說完,眉開眼笑地告辭。
馮六送走王管家後,找到坐館的李舉人,向他說明來意,說:“這事全靠你了。”
李舉人說道:\\\"過去您幫助過我不少,你的恩惠我不會忘,隻要用得著我的地方,我定會盡力,隻是不知怎麽個替法?是我在外麵做好傳遞給他,還是直接進去替他考試?要是後者我可沒有這個膽量啊!\\\"
馮六笑道:\\\"不用怕,有我哩,到時我一切都打點好,我怎麽能害你?鄉試時我和你同行,給你壯膽。\\\"李舉人隻好答應下來。
再說吳銀珠,自從上次和周楚有了男女之事後,已不差半月有餘。
這段期間,吳銀珠每天都在期待周家派人前來提親,可周楚就像消失了一樣,既見不到周楚再來,而且連個提親的人影也沒有。吳銀珠不由得憂慮起來。
這天,吳有德老漢前往集鎮賣菜剛走不久,吳銀珠正在做家務,她突然感到一陣惡心,肚子裏好似有一股氣在翻滾。“難道自己懷孕了?”
吳銀珠心裏一驚,沒出嫁就懷孕?這可是讓家門抬不起頭的事?她不敢再想下去。
“或許不是懷孕,隻是身體不舒服?”吳銀珠自我安慰起來。
“不行,這事非同小可,還是偷偷找個郎中看看,真要是懷孕,我得盡快去周家找周楚,讓他趕快兌現諾言。”
吳銀珠為了不讓人知道,她來到了另一個鎮上,偷偷看了郎中,結果不是她所願看到的,她有了身孕。
吳銀珠猶如五雷轟頂,她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走迴來的,心亂如麻,更害怕父親知道。
吳銀珠迴過神冷靜後,她一刻不停立即前往周家。到了周家門口,她請求看門的家丁去通報周楚,說吳銀珠有要事相見他。
不一會,家丁出來了,說:“周公子說了,他正在忙著為鄉試做準備,刻苦攻讀已到廢寢忘食,請姑娘趕緊迴去,有什麽事鄉試以後再說。”
吳銀珠一聽,急得額頭大汗淋漓,她央求家丁再辛苦通報一下:“麻煩老伯再辛苦一趟,我真的是有重要的急事要對他說,如果周公子今天不出來見我,我就一直不走等下去。”
家丁不忍心,便又去通報一迴。過了好一會,周楚慢悠悠走了出來,麵有慍色。周楚一把把吳銀珠拉到大門外一個無人角落處。
“周公子,你是否還記得當初的盟約嗎?”
“哎呀,銀珠,我很快就要參加鄉試了,你有什麽事以後再說嘛。”說完,周楚就要離開。
“周公子,我已經有了咱們的骨肉,希望公子可憐我,不要違背誓約,盡早派人提親,把我娶過門!”
“啊!銀珠,怎麽這麽麻煩呢,你看我可是背盟之人嗎?鄉試過後,我定會催促家父把你風風光光迎娶過門,你看好不好?”
“希望周公子能再重複一下誓言。”吳銀珠滿臉期待地望著周楚。
周楚立即不耐煩起來,說:“你怎麽這麽多事呢,好!好!好!我願對上天發誓,蒼天在上,我周楚今生若不娶吳銀珠為妻,天誅地滅,不得善終!”說罷,周楚頭也不迴的走了。
不久,三年一度的鄉試來臨,周楚在管家的陪同下來到省城,馮六陪著李舉人也來到省城,他們一起在一家客棧安頓下來。
次日開考,半夜三更,馮六將李舉人領到班房門口,由於馮六已經事前早早打點妥當,馮六取出一套差人服裝,給李舉人換上,特意交待了一番,才安心離去。
五更一過,學道鳴炮升堂,監督考生入場。李舉人手拿水火棍,跟著一班衙役,一路相跟進去考場,站在對應位置。
當學道點到周楚的姓名時,李舉人使了個眼色,周楚立即心領神會,悄悄站在一處黑影裏,李舉人趁著夜色,快步走到周楚跟前,和他互換了衣服,然後捧著卷子按號入座,開始作文章。
周楚手執一根水火棍,站在李舉人的位置上,煎熬地一直站著,直到考試結束,他們再次互換位置,整個過程可謂是天衣無縫。
鄉試一結束,考生紛紛迴到客棧收拾行李準備迴家,等待一個月後放榜。周楚雖說有人代他考試,但他在考場上還是緊張了一把,生怕當中出現差錯,另外,他手拿水火棍一直站著也累得兩腿發酸,他之前那吃過這苦頭。
鄉試後,周楚在省城徹底放鬆了一把,他去了有名的群芳院,在這個風月場地沉溺、瀟灑了兩天。周楚在省城玩盡興後,便不舍地迴到了家中。
周楚迴到家裏,當天晚上,父親把周楚叫到書房,說道:“兒呀,你年紀如今不小了,已到弱冠之年,這婚姻大事也該提上日程。明天我就托付媒人到汝寧府鄭知府家中提親,如果你到時能夠中舉,商議安排你們大婚就好辦了。有了鄭知府這個親家,你何愁功名?”
周楚對父親的安排連連稱是,他早已把對吳銀珠的海誓山盟拋到九霄雲外。
次日,周俊委托媒人帶著厚禮前往鄭知府府裏提親。鄭知府一家也是滿口應允,直待周楚中舉後為他們成親。
周俊和鄭知府當初本是一同中舉,至此結識後,兩人情投意合,關係一直不錯,兩家也像走親戚一樣來往走動。
後來,鄭知府繼續向上求取功名,中了進士,被朝廷授予到汝寧府擔任知府。周俊則做起了本地的鄉紳。
一個月過後,鄉試放榜,周楚順利中了舉,周家張燈結彩,大宴賓客,好不熱鬧。
宴會上,王管家還給前來道賀的馮六多喝了幾杯,周俊讓王管家又給了馮六200兩銀子作為額外答謝,把馮六高興得喝得爛醉如泥。王管家隻得派車夫把馮六送到家中。
鄭知府也派管家前來送了一份賀禮以示祝賀,周俊特意把這位管家接待到書房,讓管家傳達,擇日,他將帶著兒子周楚親自到鄭知府家商議娶親之事。
臨走時,周俊還送給這位管家一份上等的茶葉以慰辛勞。
這日,周俊父子,備著一份厚禮,乘坐馬車,前往鄭知府府邸。鄭知府也提早到門前迎客。
周楚一見到鄭知府,便躬身施禮。鄭知府微笑著拍了拍周楚的肩膀:“恭喜高中,你自小起我就看好你,果然不負眾望呀。”
“純屬僥幸,不值一提。”周俊也笑著插了一句。
鄭知府說笑著把他們迎到府內。主、賓客落坐,酒、菜上席,雙方說了一通家長裏短,便切入婚事正題。兩家商議,擇定了一個好日子,便準備為他們完婚。兩家都徜徉在積極準備娶媳嫁女的喜悅之中。
話說吳銀珠,最近一個時期可謂是度日如年,她是一直在等,在等待中焦慮,在等待中一次次期望不斷落空。
吳銀珠等周楚鄉試結束,等待鄉試結束後,周家前來提親,然而鄉試結束後,周家仍然杳無音信。
她說服自己繼續等,等待放榜之日。周楚放榜高中後,她還有過短暫的欣喜,隨之而來的就是像肥皂泡一樣的破滅,街坊鄰居都在閑談著周家向鄭知府提親的事。她如當頭吃了一記悶棍,頭瘋的一樣大了。
“我太天真了,周楚一直在哄騙我。”吳銀珠喃喃自語,似有醒悟。
眼看小肚子一天天隆起,吳銀珠日益憂慮,擔心父親遲早也會知道。她決定再做努力,去找周楚討一個說法。
她先後前去周家找了周楚兩次,看門的家丁都以周楚不在家為由搪塞了過去。
吳銀珠第三次過來時,家丁憐憫之心升起,實在看不下去,便悄悄告訴她,周楚稍後要出去辦事,建議她坐在門外角落裏等待。
吳銀珠謝過家丁,便找了一個角落坐下焦急等待。不大一會,果然周楚牽著馬從大門口走了出來。
吳銀珠急忙趕了過來,喊道:“周公子!”
周楚轉身一看,腦子嗡的一下,他沒想到吳銀珠又來了。眼看躲不過,周楚把馬交給家丁,環顧四周,周楚忙把吳銀珠拉到一個無人處。
“周公子,你看,我肚子已經小腹隆起,我今天就要討個說法,你到底是怎麽想的?”
“哎呀,銀珠,我也是迫不得已呀,我三番兩次給父親屢屢提起我們的事,可父親對我總是大發雷霆,無論如何都不同意。你應該也知道了,他已給我定了鄭知府家的親,不久就要大婚了。你我有緣無分,以後你就忘了我吧,不要再來找我了,下輩子我們有緣再做夫妻。”
說完,周楚從懷中掏出10兩銀子給了吳銀珠,轉身要走。
“那你發的誓言不算了嗎?懷的孩子怎麽辦?你也不要了嗎?”吳銀珠失望地看著周楚,此時她異常冷靜,冷靜的可怕。
或許她已經看透了周楚,本來就不抱希望,隻是心有不甘,前來親口討他一個說法。
“我發的盟誓,你就當做戲言算了,至於肚子裏的孩子,你就看著辦吧,想留就留,不想留就算了。”
吳銀珠沒想到周楚這麽無情無義,連自己的骨肉都毫不在乎。她扔下周楚遞來的10兩銀子,頭也不迴地走了。
吳銀珠迴去的路上,突然亂起狂風,下起大雨來。吳銀珠在雨中漫步走著,心裏五味雜陳,身上早已淋得像隻落湯雞。
迴到家中,吳有德正在家中焦急等待。看到渾身濕透的女兒,吳有德心疼地責怪道:“你去哪了?怎麽淋著大雨迴來了?”
吳銀珠說道:“我去集鎮李媽秀坊那送刺繡去了,迴來半路上正趕上大雨,也無處可躲。”
吳銀珠換了衣服,就忙著去做飯。
做飯時,她連打幾個噴嚏,飯後收拾完家務,吳銀珠就開始感覺不舒服,渾身無力,發起燒來。
她上床躺了一會。吳有德要去請郎中,吳銀珠堅持不讓,說休息一會就好了。
吳銀珠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過了好一會就睡著了。吳有德看女兒睡了,他有些不放心,就出去一趟把郎中請到家中,郎中摸了一下吳銀珠的額頭,又號了一下脈。在號脈時,吳銀珠被驚醒了。
郎中表情有輕微異樣,他把吳有德拉倒一旁,小聲說道:“令愛已經懷有身孕,動了胎氣,恐怕胎兒成活不了…”
還沒等郎中說完,吳有德腦子嗡的一下,他吃驚不已,麵如灰色。
“郎中,你…你沒有看錯吧。”
“這樣的事,我豈敢不慎重。”
郎中開了一些藥方,囑咐交代了幾句準備離開。
吳有德從屋中拿出一些錢財,給了郎中,歎口氣說道:“家門不幸,懇請郎中不要對外人提起,保留我們父女一絲顏麵。”
郎中說道:“緊守病人的隱私,這是我的職責,請你放心!”郎中說罷,放下錢財就離開了。
郎中走後,吳有德來到女兒的閨房,看著躺在床上的虛弱的女兒,吳有德雖心疼,強壓著怒火,但他還是斥責道:“這到底是怎麽迴事?肚子的孩子是誰的?”
吳銀珠明白事情已經瞞不過,便把和周楚之間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一遍。
吳有德聽完,氣不打一處來,憤怒著要去到周家討個說法。
吳銀珠下了床,跪在地上哭著懇請父親不要去,她已經對周楚死心,萬念俱灰,不想再和他有絲毫的牽連。吳友德舉起手,顫抖著扇了女兒一個耳光。
吳有德冷靜過後,說道:“事已至此,打死你也沒用,周家那個無恥之徒,希望老天開眼,讓他受到應有的懲罰。不幸中的萬幸,郎中說胎兒保不住了,對未出嫁的你來說,也是一件幸事,否則,未出嫁就生子,那咱家就醜丟大了,一輩子休想抬起頭來。”
吳銀珠靜靜地聽父親說著,她也說不清是該喜還是該憂。但想起身上骨肉就這樣沒了,吳銀珠也是一陣心痛。
“郎中囑咐說,吃一段時間中藥,休養調養一段就好了,他也會保守秘密。等你好後,爹托媒人給你找一戶老實本分的人家,踏踏實實過日子,爹就安心了。”
吳銀珠淚如雨下,抱著被子痛哭一場,她把這麽久擔心、焦慮、心神不安的內心煎熬苦悶,用這場淚水一洗而淨。
不久,周家娶親的日子來到。這天,周家華燈初上,到處張燈結彩,大門前一條街道上擺滿了懸掛的大紅燈籠,一片喜慶洋洋。
新郎周楚騎著高頭大馬,後麵跟著八台大轎迎娶新娘鄭玉鳳。
花轎迎到了周家大門,樂聲四起,鑼鼓喧天,街道兩旁圍滿了看熱鬧的人群,仿佛趕廟會一般。
周楚和鄭玉鳳行大禮,拜堂成親,入洞房。宴席上,高朋滿座,好不風光。
周楚喝了不少酒,滿麵紅光,他顫巍巍地迴到洞房,醉眼望向新娘,隻見新娘已卸下濃妝,穿上輕紗薄衣,盡顯婀娜多姿,楚楚動人。
新娘鄭玉鳳兩個貼身丫鬟,個個也是模樣如花似玉,亭亭玉立。周楚不由得飄飄然,猶如到了仙境一般。
兩個丫鬟處理完事務,關門退出。周楚半醉中急不可待地要抱起新娘上床,新娘一躲,笑道:“看你那個猴急樣。”
隨後,新娘調戲了周楚一番,便順勢倒在周楚懷裏,周楚抱起新娘,吹滅蠟燭倒在床上…
新婚三天,是迴門。這天,周楚和鄭玉鳳新婚夫婦老早就起床帶著厚禮迴門,周楚騎著馬,鄭玉鳳乘坐馬車緊跟其後。
到了老丈人家,自是觥籌交錯,熱鬧一番。吃飽喝足後,新婚夫婦起身告辭迴家。
他們快要到家時,忽然天色陰沉,掛起了大風,看起來要下大雨。周楚策馬揚鞭,加快了速度,後麵的馬車也緊緊跟上。
當周楚騎著馬終於趕到周家大門口的時候,狂風大作,霎時風雨交加,突然一道閃電從上空襲來,正中周楚的天靈蓋,周楚從馬上摔了下來,頓時一命嗚唿,隨後想起一陣陣雷聲。
前來迎接的看門家丁霎時目瞪口呆,家丁迴過神來,趕緊跑去報告給周俊,周俊聽後當場昏厥過去。
管家趕緊派人去找郎中,眾家丁出大門把周楚抬了進去,坐在馬車裏的鄭玉鳳也是嚇得麵如土色,下車時走路都顫巍巍的,要人攙扶著。
吳有得賣菜迴來路上,聽說這事後,加快步伐迴到家裏,顧不得換衣服,他就跑到女兒閨房裏,興奮地說:“報應呀!報應呀!老天真是開眼了!”他把聽到的周楚被閃電擊中死去的事情給吳銀珠說了一下。
此時,吳銀珠身體已經休養恢複得差不多,再過幾天,就可以下地幹活了。吳銀珠聽後麵無表情,平靜如水,毫無漣漪,就像聽到一個不相幹的人似的。
半年後,吳銀珠嫁給了鄰村的陳秀才。陳秀才踏實本分,父親一次意外不幸去世後,他一邊砍柴營生,一邊努力攻讀,母子二人相依為命。
一次,陳秀才去集鎮趕集買米,在他付錢時,他渾身摸了一個遍也沒找到一文錢,不知啥時他身上的錢財被小偷順溜走了。當時,陳秀才那個尷尬窘迫樣,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
碰巧,正在一旁與父親一起賣菜的吳銀珠看到後,好意替陳秀才付了米錢,並借給他一些銀兩。
陳秀才這才被解了圍,那個感激呀,同時他對吳銀珠也是一見鍾情。兩人相熟後,陳秀才就托媒人到吳銀珠家提親。
商定了一個好日子,正式下聘,兩家高高興興結成親家。陳秀才雇頂花轎,吹吹打打,把吳銀珠迎娶到了家裏。
婚後,陳秀才每天砍柴營生之餘,也努力攻讀文章,為下次鄉試做準備。吳銀珠和婆婆也忙於刺繡補貼家用。夫妻二人越發恩愛,小日子過得幸福、殷實起來。
聽說後來,鄭家人一番調查,得知周楚這些年幹的醜事,鄭知府氣的直拍桌子道:“真是豬狗不如,死有餘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