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晨挺喜歡跟村民一起下地勞作的。特別是在鄉下,跟大姑娘小媳婦們一起勞作。在那個年代婦女還沒有被禮教壓抑的特別厲害,不少婦女為了能吃飽飯,都跟老爺們一起下地幹活。
時值夏種時節,暖風吹得衣衫薄。脖子上搭了塊棉布,葉晨忙的熱火朝天。
地裏幹活是需要氣氛的,葉晨就比較喜歡帶動氛圍,他們這一隊人,一路領先,把另一隊遠遠的落在後麵,這種成就感比打了一次大勝仗都感覺舒心。
特別是一群大姑娘小媳婦用崇拜的目光看著他。她們可聽說了,葉晨是個大官,沒想到這個穿著普通布衣的大官幹活還這麽厲害。
葉晨現在幹農活的地方是青州府下轄的北海郡,這裏曾經出過一個名人,農聖賈思勰。
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可以說是華夏民族存在最早的農書,學農業的葉晨對此很了解。
賈思勰不光是為農學家,還是一位思想家,他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勞而無獲。”
他很早就提出了:人類要順應自然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厲害不?光看他說的話,就非常契合華夏民族的“天為我用”的思想。
《齊民要術》是北魏時期的書,書中提及了育種、育苗、嫁接、牲畜的飼養等多方麵的經驗。嫁接,現代種植業也大力發展的技術,賈思勰先生已經詳細寫到書裏了,就說牛不牛?
北魏時期,比葉晨穿越後所處的年代早六百年,比他穿越前早一千五百年。
《齊民要術》中很多的知識,一千五百年之後還在用,說明當時華夏民族的農業走在世界的前沿。
但為什麽華夏民族後來就落後了呢?以至於葉晨穿越前百分之八十農作物的種子都需要進口呢?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北海還發現過一樣東西,一直被埋沒了,如果這樣東西有更多的出土,那麽華夏的文明出現的時間很可能繼續被提前。
這樣東西就是骨刻文,一般是在大型動物的大的骨骼,如牛骨或者大象骨骼上刻畫的文字,據說要比甲骨文還要早一千多年,隻是發現的數量太少,尚需要更多的佐證。
也有傳說文聖倉頡就是在北海發明或者收集了文字,不過隻是傳說。
北海還有一個人也是很出名的,那就是夙沙氏,《千字文》中的“夙沙煮海”,說的就是鹽神夙沙氏。
夙沙氏“煮海為鹽”可是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很遺憾,他的事跡已經被淹沒在曆史的海洋之中。
齊地的文化在曆史長河之中絕對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這是無論如何都抹殺不了的。
葉晨也在思考,為什麽華夏有很多好的東西,很早就出現在世上,但卻被西方列強逐步超越了呢?
或許是始皇帝的焚書坑儒,王莽時期的綠林赤眉焚書,南北朝時期的江陵焚書,滿清時期的文字獄等等,這些都會讓知識失傳。
也或許是上層對民間知識傳播的不重視,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知道書為何物,很多的經驗隻能依靠口耳相傳,導致很多好的經驗的遺失。
像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這麽好的東西,卻隻是出現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之中,而沒有被發展起來。
帝王都比較喜歡在民眾之中推行無為而治,推崇《道德經》中所說的: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把人民都當成傻了來看待,那社會還怎麽發展?
在忙農活的時候,葉晨喜歡胡思亂想一些哲學問題,打仗的時候他可沒時間想這些,所以葉晨更愛幹農活。
可是天不遂人願,這天葉晨又在跟一堆大姑娘小媳婦的在田間忙碌,有兵卒急匆匆的來找葉晨。
把幾張情報遞給葉晨,葉晨一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葉晨馬上讓這邊的隊長繼續帶領大家勞作,他則急匆匆的跑向路邊,士卒早就準備好了戰馬,葉晨飛身上馬,向青州府疾馳而去。
半天的時間,葉晨已經來到青州府,顧不得休息,直奔府衙而去。
胡柏、楊林和朱全已經在等待葉晨,王良和郭景懷也在。
看到葉晨到來,胡柏急忙把新到的情報遞給葉晨。
胡柏一邊給葉晨簡要的介紹了一下情況。
原來偽齊的李成,在開春的時候,帶領號稱五十萬兵馬攻打穎昌府。
經過鏖戰,打敗了大寧的將領陳橫,陳橫敗退郾城。
李成繼續進攻,緊接著又在郾城又把陳橫打敗。
李成這邊一發不可收拾,又接連奪取了南陽,新野,直奔荊門襄陽而去。
沒想到在襄陽一帶遇到的對手,被對方的將領嶽飛殺得大敗而迴。
偽齊軍隊隻好退守南陽、郾城等地。李成留了一部分兵馬駐守南陽、郾城和穎昌府等地,他帶著二十萬兵馬準備退迴到汴京。
由於偽齊也害怕,偽齊能湊出的兵馬基本都在李成手中,萬一他圖謀不軌就不好收拾了。偽齊就讓李成直接帶著兵馬退迴到開德府。
沒想到李成在途經曹州時,突然改道向西,直奔濟州府而來。
濟州城駐守的張登和軒轅長興已經把軍縣等地的軍隊都調迴濟州府,因為軍縣太小,根本防不住李成的二十萬大軍。
根據胡柏最新收到的情報得知,李成已經在濟州府南三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好像是做好了長期攻打濟州城的準備,李成也知道濟州府不好打,當年訛裏朵雖然打下了府城,最後還是撤退了,而偽齊更是損失了接近八萬的兵馬。
葉晨他們先通過情報分析李成的目的,他們估計李成是想邀功奪權。李成的野心很大,他並沒有看上劉豫這夥人,李成想通過表現,讓嫃族人認可,從而實現他稱王稱霸的目的。
李成還是太小看嫃族人了,葉晨通過跟訛裏朵,完顏宗弼等人打交道,他知道嫃族人其實狡猾得很。
嫃族人不管留著葉晨這股勢力,扶持劉豫登基,還是以前扶持張邦昌,張邦昌主動還政給大寧後,嫃族人才對大寧又一次的攻擊。嫃族人的這些操作都隱藏有一個目的,想分化漢族人,不想漢族人有一股勢力做強做大。
劉豫其實看的要比李成透徹,劉豫為什麽要主動示弱,主動把大部分的齊地讓出來?因為劉豫知道,嫃族人想漢族人相互撕咬,就必須扶持偽齊,這樣才能達到平衡。
看來上一次沒有把李成真正的打敗,這家夥不長記性。
為此葉晨製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百裏馳援,緊急突襲。
時值夏種時節,暖風吹得衣衫薄。脖子上搭了塊棉布,葉晨忙的熱火朝天。
地裏幹活是需要氣氛的,葉晨就比較喜歡帶動氛圍,他們這一隊人,一路領先,把另一隊遠遠的落在後麵,這種成就感比打了一次大勝仗都感覺舒心。
特別是一群大姑娘小媳婦用崇拜的目光看著他。她們可聽說了,葉晨是個大官,沒想到這個穿著普通布衣的大官幹活還這麽厲害。
葉晨現在幹農活的地方是青州府下轄的北海郡,這裏曾經出過一個名人,農聖賈思勰。
賈思勰寫的《齊民要術》可以說是華夏民族存在最早的農書,學農業的葉晨對此很了解。
賈思勰不光是為農學家,還是一位思想家,他提出“順天時,量地利,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反道,勞而無獲。”
他很早就提出了:人類要順應自然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厲害不?光看他說的話,就非常契合華夏民族的“天為我用”的思想。
《齊民要術》是北魏時期的書,書中提及了育種、育苗、嫁接、牲畜的飼養等多方麵的經驗。嫁接,現代種植業也大力發展的技術,賈思勰先生已經詳細寫到書裏了,就說牛不牛?
北魏時期,比葉晨穿越後所處的年代早六百年,比他穿越前早一千五百年。
《齊民要術》中很多的知識,一千五百年之後還在用,說明當時華夏民族的農業走在世界的前沿。
但為什麽華夏民族後來就落後了呢?以至於葉晨穿越前百分之八十農作物的種子都需要進口呢?
這是一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北海還發現過一樣東西,一直被埋沒了,如果這樣東西有更多的出土,那麽華夏的文明出現的時間很可能繼續被提前。
這樣東西就是骨刻文,一般是在大型動物的大的骨骼,如牛骨或者大象骨骼上刻畫的文字,據說要比甲骨文還要早一千多年,隻是發現的數量太少,尚需要更多的佐證。
也有傳說文聖倉頡就是在北海發明或者收集了文字,不過隻是傳說。
北海還有一個人也是很出名的,那就是夙沙氏,《千字文》中的“夙沙煮海”,說的就是鹽神夙沙氏。
夙沙氏“煮海為鹽”可是為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很遺憾,他的事跡已經被淹沒在曆史的海洋之中。
齊地的文化在曆史長河之中絕對有極為重要的地位,這是無論如何都抹殺不了的。
葉晨也在思考,為什麽華夏有很多好的東西,很早就出現在世上,但卻被西方列強逐步超越了呢?
或許是始皇帝的焚書坑儒,王莽時期的綠林赤眉焚書,南北朝時期的江陵焚書,滿清時期的文字獄等等,這些都會讓知識失傳。
也或許是上層對民間知識傳播的不重視,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知道書為何物,很多的經驗隻能依靠口耳相傳,導致很多好的經驗的遺失。
像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這麽好的東西,卻隻是出現在沈括的《夢溪筆談》之中,而沒有被發展起來。
帝王都比較喜歡在民眾之中推行無為而治,推崇《道德經》中所說的: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把人民都當成傻了來看待,那社會還怎麽發展?
在忙農活的時候,葉晨喜歡胡思亂想一些哲學問題,打仗的時候他可沒時間想這些,所以葉晨更愛幹農活。
可是天不遂人願,這天葉晨又在跟一堆大姑娘小媳婦的在田間忙碌,有兵卒急匆匆的來找葉晨。
把幾張情報遞給葉晨,葉晨一看,眉頭立刻皺了起來。
葉晨馬上讓這邊的隊長繼續帶領大家勞作,他則急匆匆的跑向路邊,士卒早就準備好了戰馬,葉晨飛身上馬,向青州府疾馳而去。
半天的時間,葉晨已經來到青州府,顧不得休息,直奔府衙而去。
胡柏、楊林和朱全已經在等待葉晨,王良和郭景懷也在。
看到葉晨到來,胡柏急忙把新到的情報遞給葉晨。
胡柏一邊給葉晨簡要的介紹了一下情況。
原來偽齊的李成,在開春的時候,帶領號稱五十萬兵馬攻打穎昌府。
經過鏖戰,打敗了大寧的將領陳橫,陳橫敗退郾城。
李成繼續進攻,緊接著又在郾城又把陳橫打敗。
李成這邊一發不可收拾,又接連奪取了南陽,新野,直奔荊門襄陽而去。
沒想到在襄陽一帶遇到的對手,被對方的將領嶽飛殺得大敗而迴。
偽齊軍隊隻好退守南陽、郾城等地。李成留了一部分兵馬駐守南陽、郾城和穎昌府等地,他帶著二十萬兵馬準備退迴到汴京。
由於偽齊也害怕,偽齊能湊出的兵馬基本都在李成手中,萬一他圖謀不軌就不好收拾了。偽齊就讓李成直接帶著兵馬退迴到開德府。
沒想到李成在途經曹州時,突然改道向西,直奔濟州府而來。
濟州城駐守的張登和軒轅長興已經把軍縣等地的軍隊都調迴濟州府,因為軍縣太小,根本防不住李成的二十萬大軍。
根據胡柏最新收到的情報得知,李成已經在濟州府南三十裏的地方安營紮寨,好像是做好了長期攻打濟州城的準備,李成也知道濟州府不好打,當年訛裏朵雖然打下了府城,最後還是撤退了,而偽齊更是損失了接近八萬的兵馬。
葉晨他們先通過情報分析李成的目的,他們估計李成是想邀功奪權。李成的野心很大,他並沒有看上劉豫這夥人,李成想通過表現,讓嫃族人認可,從而實現他稱王稱霸的目的。
李成還是太小看嫃族人了,葉晨通過跟訛裏朵,完顏宗弼等人打交道,他知道嫃族人其實狡猾得很。
嫃族人不管留著葉晨這股勢力,扶持劉豫登基,還是以前扶持張邦昌,張邦昌主動還政給大寧後,嫃族人才對大寧又一次的攻擊。嫃族人的這些操作都隱藏有一個目的,想分化漢族人,不想漢族人有一股勢力做強做大。
劉豫其實看的要比李成透徹,劉豫為什麽要主動示弱,主動把大部分的齊地讓出來?因為劉豫知道,嫃族人想漢族人相互撕咬,就必須扶持偽齊,這樣才能達到平衡。
看來上一次沒有把李成真正的打敗,這家夥不長記性。
為此葉晨製定了一個大膽的計劃:百裏馳援,緊急突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