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殺機
大明:開局送瞻基皇兄升天 作者:六顆核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瞻墡的這番人事變動,大大出乎所有朝臣意料之外。
與他有切身矛盾的夏原吉、楊榮、楊士奇、張輔,職權不變,更有天大的虛銜封賞。
而大力支持他上位的柳升完全沒挪位置,郭璡也僅僅隻獲得光祿大夫一個虛銜。
不管是爵位,還是官位,都沒有得到提升。
擢升上來的黎澄胡濙,還有宣召的胡儼,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按理來說,當今聖上在潛邸之時,與這三人從無交集才是。
黎澄是安南偽黎朝皇子,被張輔俘虜帶迴大明後,在火器研究上展現出極高的天賦,
在工部從主事做起,累功升到郎中,已屬異類。
居然天降大運,被當今聖上看上,直接提拔到工部前三位置。
胡濙此人連一眾朝臣都不太熟悉。
胡濙永樂初年曾擔任過戶科給事中。
永樂帝靖難之後,建文帝點燃南京皇宮葬身火海,謠傳建文帝朱允炆已提前逃走,不知所蹤。
之後,胡濙就被永樂帝派出去暗中找尋建文帝下落。
順便尋訪仙人張邋遢行蹤。
胡濙走遍萬水千山,番外西洋,二十年間一直奔波於路上。
期間胡濙自己也堅持不住,向朱棣請辭,被朱棣以禮部左侍郎虛銜安撫挽留。
直到朱棣第四次北征之時,胡濙曾千裏迢迢趕去宣府,深夜密談後飄然離去。
到朱高熾繼位,朱高熾猜疑胡濙曾向朱棣秘疏奏報自己過失,便把他留在南京擔任國子監祭酒,並沒讓他來到北京。
至於胡儼。
是唯一可能與當今聖上有所交集之人。
胡儼在永樂年間擔任北京國子監祭酒,朱高熾繼位之時,已告病辭官返鄉。
當今聖上召喚這等黃土已埋到脖子之人,又有何用?
而此次重要官員職位變動,最大的輸家卻是金幼孜。
金幼孜雖然還保留住禮部尚書一職,內閣閣臣職位卻被擼掉,讓剛剛提拔到禮部左侍郎的胡濙頂替上。
禮部左侍郎是禮部第二大官職,僅次於尚書。
當今聖上此舉,顯然是為將來把金幼孜的禮部尚書一職一並擼掉做準備。
金幼孜遭受無妄之災,卻沒有一個朝臣站出來為他說話。
金幼孜老於世故,平時遊離於夏原吉小團隊周圍,若即若離,與蹇義黃淮楊溥這些忠直文臣交往也不甚密切。
而且還有一事。
永樂帝蹊蹺死於北征途中,金幼孜正是隨侍文臣之一。
這樣一個身背嫌疑,卻又沒有自身權力基本盤的騎牆派被當成了犧牲品,自然沒人肯為他出頭。
至於夏原吉楊榮楊士奇,以及張輔幾人,雖然獲得一大堆虛銜,卻是高興不起來。
他們做足各種準備,隻等著朱瞻墡要動他們權力之時拋出反製。
卻仿佛全力一拳擊中棉花,難受不已。
朱瞻墡這是想與他們握手言和嗎?
打死他們都不相信。
他們可都是信息靈通的聰明人。
朱瞻墡這兩年韜光養晦自汙,與朱瞻基暗中相鬥,塞北一事真相,朱瞻基遇刺真相,眾人雖無實據,心中都有所猜測。
朱瞻墡一個閑散皇孫,實力遠不如早早定下太孫之位的朱瞻基,聖眷人心更是天差地別。
最終結果卻是朱瞻基慘死,朱瞻墡在蟄伏一年多後突然冒出,成功登上帝位。
如此隱忍陰沉,動則一擊斃敵之人,會大度到與他們握手言和?
這是緩兵之計。
夏原吉等人明知朱瞻墡的打算,卻是毫無辦法。
一個個心中已經泛起懼意。
這位新君,比起先洪熙帝,可難搞了許多。
隻能見招拆招,保存實力。
尋機如對待永樂帝洪熙帝一般,送新君一程!
儲君之位已經確立,到時輔佐幼帝,朝政大權,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朝堂上下,從皇帝到各個大臣,心中各有打算。
隻有一個金幼孜,被掃入曆史垃圾桶,無人理會。
朱瞻墡接著又頒布幾條官員任命一事,隻是大都是中低級職位升遷,朝臣也無人出列反對。
畢竟新君上位,怎麽都會建立自己信任的班底。
升徐恭為錦衣衛指揮使,原指揮使賽哈智年老,許其退休頤養天年。
升海壽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兼管東廠。
升興安為尚膳監太監,貼身隨侍皇帝。
撤換五軍營指揮使,調偏頭關總兵,成山侯王通接任。
升石亨為京營五軍營指揮同知。
任命白蓮教招安將領楊賓等人為參將。
撤換三千營指揮使,由金忠接任。
升柳溥為三千營指揮同知,因平叛有功,授柳溥樂安伯。
任命襄王府舊屬單寧等人為參將。
撤換神機營指揮使,由柳升兼任。
升萬顯為神機營指揮同知。
任命襄王府舊屬孫愚等人為參將。
升富大全為偏頭關指揮同知。
升紀辛為甘肅鎮參將。
拔擢剛中進士沒多久的於謙擔任禦史。
升翰林院侍講陳循為侍講學士,也就是朱瞻墡的貼身秘書。
升翰林院修撰王直、王英為詹事府少詹事,參與修撰太宗仁宗實錄,待書成後輔佐太子讀書。
這幾位中青年官員,都是將來土木堡之變中堅決反對南遷的忠直諫臣,讓她們陪著朱祁銘長大,耳濡目染,不至於教出個叫門天子出來。
至於徐有貞這個怯戰如鼠之輩,現在還未中舉,已經上了朱瞻墡的黑名單。
將洪熙帝隨侍太監海濤下詔獄,與還在詔獄中的李時勉一起,追究害洪熙帝殯天之責。
一通雜七雜八人事任免調動頒布下去。
新君登基的第一次大朝會總算結束。
朱瞻墡迴到禦書房,屏退左右人等,隻留興安隨侍。
招來剛剛提拔到錦衣衛指揮使的徐恭,低聲吩咐一句:
“紀辛!”
伸掌輕輕一劃。
徐恭悚然一驚,連忙跪下接令,離開去做安排。
徐恭之前擔任錦衣衛千戶,手中有的是忠實於自己的力量,正適合用來操辦此事。
北京城到甘肅鎮數千裏遠,紀辛就算一路疾馳也要花一兩個月時間,而且途經之處緊鄰邊塞,人跡罕見。
路上出個什麽意外死了,一點都不稀奇。
王山的彈劾,背後謀劃之人是張輔,卻少不了紀辛吃裏扒外,將樂安州平叛的細節一一向張輔透露。
紀辛畢竟平叛有功,將其治罪難以服眾。
以後找到差錯再處置本也可以,朱瞻墡卻是等不了了。
隻爭朝夕。
錦衣衛正適合做這等髒事。
徐恭剛一離開,朱瞻墡就吩咐興安,宣海壽進來。
有個更大、更兇險的事需要海壽去親自完成!
與他有切身矛盾的夏原吉、楊榮、楊士奇、張輔,職權不變,更有天大的虛銜封賞。
而大力支持他上位的柳升完全沒挪位置,郭璡也僅僅隻獲得光祿大夫一個虛銜。
不管是爵位,還是官位,都沒有得到提升。
擢升上來的黎澄胡濙,還有宣召的胡儼,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按理來說,當今聖上在潛邸之時,與這三人從無交集才是。
黎澄是安南偽黎朝皇子,被張輔俘虜帶迴大明後,在火器研究上展現出極高的天賦,
在工部從主事做起,累功升到郎中,已屬異類。
居然天降大運,被當今聖上看上,直接提拔到工部前三位置。
胡濙此人連一眾朝臣都不太熟悉。
胡濙永樂初年曾擔任過戶科給事中。
永樂帝靖難之後,建文帝點燃南京皇宮葬身火海,謠傳建文帝朱允炆已提前逃走,不知所蹤。
之後,胡濙就被永樂帝派出去暗中找尋建文帝下落。
順便尋訪仙人張邋遢行蹤。
胡濙走遍萬水千山,番外西洋,二十年間一直奔波於路上。
期間胡濙自己也堅持不住,向朱棣請辭,被朱棣以禮部左侍郎虛銜安撫挽留。
直到朱棣第四次北征之時,胡濙曾千裏迢迢趕去宣府,深夜密談後飄然離去。
到朱高熾繼位,朱高熾猜疑胡濙曾向朱棣秘疏奏報自己過失,便把他留在南京擔任國子監祭酒,並沒讓他來到北京。
至於胡儼。
是唯一可能與當今聖上有所交集之人。
胡儼在永樂年間擔任北京國子監祭酒,朱高熾繼位之時,已告病辭官返鄉。
當今聖上召喚這等黃土已埋到脖子之人,又有何用?
而此次重要官員職位變動,最大的輸家卻是金幼孜。
金幼孜雖然還保留住禮部尚書一職,內閣閣臣職位卻被擼掉,讓剛剛提拔到禮部左侍郎的胡濙頂替上。
禮部左侍郎是禮部第二大官職,僅次於尚書。
當今聖上此舉,顯然是為將來把金幼孜的禮部尚書一職一並擼掉做準備。
金幼孜遭受無妄之災,卻沒有一個朝臣站出來為他說話。
金幼孜老於世故,平時遊離於夏原吉小團隊周圍,若即若離,與蹇義黃淮楊溥這些忠直文臣交往也不甚密切。
而且還有一事。
永樂帝蹊蹺死於北征途中,金幼孜正是隨侍文臣之一。
這樣一個身背嫌疑,卻又沒有自身權力基本盤的騎牆派被當成了犧牲品,自然沒人肯為他出頭。
至於夏原吉楊榮楊士奇,以及張輔幾人,雖然獲得一大堆虛銜,卻是高興不起來。
他們做足各種準備,隻等著朱瞻墡要動他們權力之時拋出反製。
卻仿佛全力一拳擊中棉花,難受不已。
朱瞻墡這是想與他們握手言和嗎?
打死他們都不相信。
他們可都是信息靈通的聰明人。
朱瞻墡這兩年韜光養晦自汙,與朱瞻基暗中相鬥,塞北一事真相,朱瞻基遇刺真相,眾人雖無實據,心中都有所猜測。
朱瞻墡一個閑散皇孫,實力遠不如早早定下太孫之位的朱瞻基,聖眷人心更是天差地別。
最終結果卻是朱瞻基慘死,朱瞻墡在蟄伏一年多後突然冒出,成功登上帝位。
如此隱忍陰沉,動則一擊斃敵之人,會大度到與他們握手言和?
這是緩兵之計。
夏原吉等人明知朱瞻墡的打算,卻是毫無辦法。
一個個心中已經泛起懼意。
這位新君,比起先洪熙帝,可難搞了許多。
隻能見招拆招,保存實力。
尋機如對待永樂帝洪熙帝一般,送新君一程!
儲君之位已經確立,到時輔佐幼帝,朝政大權,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朝堂上下,從皇帝到各個大臣,心中各有打算。
隻有一個金幼孜,被掃入曆史垃圾桶,無人理會。
朱瞻墡接著又頒布幾條官員任命一事,隻是大都是中低級職位升遷,朝臣也無人出列反對。
畢竟新君上位,怎麽都會建立自己信任的班底。
升徐恭為錦衣衛指揮使,原指揮使賽哈智年老,許其退休頤養天年。
升海壽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兼管東廠。
升興安為尚膳監太監,貼身隨侍皇帝。
撤換五軍營指揮使,調偏頭關總兵,成山侯王通接任。
升石亨為京營五軍營指揮同知。
任命白蓮教招安將領楊賓等人為參將。
撤換三千營指揮使,由金忠接任。
升柳溥為三千營指揮同知,因平叛有功,授柳溥樂安伯。
任命襄王府舊屬單寧等人為參將。
撤換神機營指揮使,由柳升兼任。
升萬顯為神機營指揮同知。
任命襄王府舊屬孫愚等人為參將。
升富大全為偏頭關指揮同知。
升紀辛為甘肅鎮參將。
拔擢剛中進士沒多久的於謙擔任禦史。
升翰林院侍講陳循為侍講學士,也就是朱瞻墡的貼身秘書。
升翰林院修撰王直、王英為詹事府少詹事,參與修撰太宗仁宗實錄,待書成後輔佐太子讀書。
這幾位中青年官員,都是將來土木堡之變中堅決反對南遷的忠直諫臣,讓她們陪著朱祁銘長大,耳濡目染,不至於教出個叫門天子出來。
至於徐有貞這個怯戰如鼠之輩,現在還未中舉,已經上了朱瞻墡的黑名單。
將洪熙帝隨侍太監海濤下詔獄,與還在詔獄中的李時勉一起,追究害洪熙帝殯天之責。
一通雜七雜八人事任免調動頒布下去。
新君登基的第一次大朝會總算結束。
朱瞻墡迴到禦書房,屏退左右人等,隻留興安隨侍。
招來剛剛提拔到錦衣衛指揮使的徐恭,低聲吩咐一句:
“紀辛!”
伸掌輕輕一劃。
徐恭悚然一驚,連忙跪下接令,離開去做安排。
徐恭之前擔任錦衣衛千戶,手中有的是忠實於自己的力量,正適合用來操辦此事。
北京城到甘肅鎮數千裏遠,紀辛就算一路疾馳也要花一兩個月時間,而且途經之處緊鄰邊塞,人跡罕見。
路上出個什麽意外死了,一點都不稀奇。
王山的彈劾,背後謀劃之人是張輔,卻少不了紀辛吃裏扒外,將樂安州平叛的細節一一向張輔透露。
紀辛畢竟平叛有功,將其治罪難以服眾。
以後找到差錯再處置本也可以,朱瞻墡卻是等不了了。
隻爭朝夕。
錦衣衛正適合做這等髒事。
徐恭剛一離開,朱瞻墡就吩咐興安,宣海壽進來。
有個更大、更兇險的事需要海壽去親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