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壓一個2.25米?】


    【2.25米是否有點太過分了?畢竟是亞錦賽決賽,感覺2.20米差不多了吧……】


    【亞錦賽的決賽,基本上第一跳的高度就已經在2.15米了吧?第一跳之後,橫杆抬升一次就該到2.19、2.20米了,如果隻免跳到2.20米感覺不像是江源的風格,就算亞錦賽決賽需要慎重一點,至少也該到2.22米吧?】


    【同意,跟著壓一手2.22米!】


    ……


    作為如今國內知名度最高的兩個年輕選手,江源與蘇嶼各自有各自的比賽特色,其中與蘇嶼的’起跑反應時’的知名度不相上下的,就是江源在跳遠和跳高賽事中的’連續免跳’了。


    這種’連續免跳’幾乎已經成為了江源參賽比賽的一種標誌性動作,隻要是江源參賽,觀眾們就免不了來壓一壓江源的’連續免跳’次數。


    不過今天的男子跳高決賽開始之後,江源的表現當即就讓這些田徑迷們大跌眼鏡了起來


    不僅是這些田徑迷們,就連嘰咕視頻直播解說間裏的田汝輝和周繼明兩人在看到江源第一跳就正常試跳時,他們兩人也都嚇了一跳。


    “江源選手在今晚的比賽中竟然沒有選擇免跳?”


    田汝輝看著賽場上的江源幾乎是波瀾不驚地輕鬆啟動助跑然後順利地助跑、起跳、越過橫杆,然後微微鬆了一口氣。


    他原本以為江源是覺得自己今天的狀態不好所以才選擇在一開始2.15米的高度上就開始試跳,但是看著賽場上江源從容的狀態,田汝輝著實是有些無法理解。


    難道……江源選擇了什麽新的戰術方案?


    ***


    嘰咕視頻的直播解說間裏,這些田徑迷們也完全沒有想到,他們壓了所有的可能性,結果偏偏就輸給了’不申請免跳’的這個可能。


    【所以……有人知道江源今天這是個什麽情況嗎?】


    其實說起來,江源過去也不是沒有不申請免跳過,但是當時那一次的比賽,事後江源自己解釋說,是需要讓自己提前適應一下未來有可能出現的跳遠、跳高兩個賽事並行推進的情況,所以提前感受一下。


    可是今天……在今天的亞錦賽上,江源這樣做又是因為什麽理由?


    別說是田汝輝、周繼明還有這些田徑迷們,事實上就連觀眾席上的中國選手區席位上,鄭勝他們這些隨隊教練也對江源今晚的戰術選擇感到有些驚訝。


    倒是裴定山看著賽場上江源的表現,微微點了點頭。


    邊上的劉欽龍在看到江源點頭的動作之後,好奇地問裴定山:“小裴教練,江源今晚的這個比賽狀態,你看出點什麽門道兒了?”


    裴定山聽到劉欽龍的詢問,直白道:“沒什麽,隻是江源在今晚或許找到了他最好的狀態。”


    劉欽龍:“???”


    這話怎麽說的?


    裴定山看著賽場上的情況,平靜道:“之前江源的比賽,連續申請免跳看起來或許很有刺激的效果,但是一場’好看’的比賽對於選手來說,未必就是最好的比賽。”


    劉欽龍和鄭勝聽著裴定山的這話,一開始有些不太明白他在說什麽,但畢竟都是經驗豐富的老教練了,兩人腦子一轉也都隱隱讀懂了裴定山這個話裏的意思。


    裴定山接著道:“前期的連續申請免跳確實可以給江源節省不少的體能,但是對於他來說,也缺少了對橫杆逐步提升高度的一種更加細節上的體驗和感受。”


    從每一次橫杆間隔5厘米的提升,到4厘米、3厘米、2厘米的間隔,江源體會這種間隔的機會也遠比其他選手要少,而且前麵幾次試跳的免跳,對於江源來說原本也不會造成太大的體能負擔,與其說是試跳,不如說是給予他的熱身機會。


    特別是這一次的亞錦賽決賽,江源原本就隻需要參與男子跳高的賽事,不需要跳遠和跳高兩個單項同時兼項並行。


    在這種情況下,與其在前期連續申請免跳,不如就像是現在這樣,一步步從2.15米的高度開始試跳,尋找最好的狀態以及對於更高高度的提升後過杆所需要的力度與把握。


    也就是說,江源從2.15米這個高度開始試跳的做法,不僅不是他對於這一場比賽沒有把握的表現,反而是他足夠清醒、理智,並且對於這一場比賽充滿著野心的表現。


    現場的中國選手區席位上,鄭勝和劉欽龍他們在聽懂了裴定山的說法之後,不由地對賽場上的少年感到越發讚歎了起來。


    畢竟像是江源這樣的少年選手,一旦知道觀眾對於他的表現有某些定式的期待之後,出於少年人炫耀的心態,往往都會願意更突出地展示自己在這一個部分上的能力。


    可江源偏偏就沒有在意觀眾們對於他的看法,隻是出於最理智、冷靜的想法,來做出對於自己比賽的選擇。


    在想明白這些之後,鄭勝和劉欽龍都不由得感慨了起來所以說,為什麽天才選手之中往往有許多人會具備自己獨特的個性標誌呢?就是因為體育競技雖然拚的是身體素質,但是同時不論是在訓練中還是在比賽中,也都需要選手們對於賽事注入自己的理解。


    隻有真正理解自己在做什麽的選手,才有可能真正達到他人所難以企及的高度。


    賽場上,不僅是男子跳高的決賽還在繼續,與男子跳高的決賽並行的還有男子1500米、男子110米欄的預賽以及男子鏈球的資格賽等,但是不論是在現場還是在當前階段的網絡直播中,受到關注度最高的仍舊還是男子跳高的這一場決賽。


    場外的觀眾沒有裴定山的解說,但是田汝輝和周繼明兩人作為多年的老解說,對於選手的比賽表現也有自己的理解,在經過思考之後,兩人倒是也給出了與裴定山相近的答案。


    嘰咕視頻的直播解說間裏,田徑迷們在跟著田汝輝和周繼明兩人理清了江源的思路之後,也不由得有些期待了起來不知道在江源這樣認真地對待比賽的情況下,在今晚的這一場亞錦賽決賽之中,江源是否能夠突破自己此前的極限,達到更好的成績呢?


    此時的男子跳高決賽賽場上,對於江源比較了解的暫時還隻有張旭健一人,餘下的選手或沒有聽說過江源的名字,或是即便聽說過江源的名字但也並沒有與江源同場參賽過,不了解江源的實際比賽風格。


    張旭健打算是比較了解江源的,包括這幾天在多哈,因為同屬於一個項目,所以張旭健也與江源同在一個房間住著,隻是過去在隊裏還會閑聊幾句的江源,在這一次的同宿過程中與他完全沒有交流。


    最初張旭健也不明白這是個什麽情況,但後來某一天他忽然就想明白了孫宇航那家夥偶爾壓力大的時候也有一些臭毛病,張旭健就也猜到了這估計是江源賽前特有的狀態。


    原本他還有些擔心江源這樣的狀態能不能行,直到今天的比賽正式開始之後,張旭健看著江源在2.15米和2.19米、2.23米的高度上都一路輕鬆過杆之後就知道,江源今天的狀態沒有問題了。


    此時的賽場上,橫杆的高度已經抬升到了2.26米的階段。


    而在此之前,2.23米高度的階段已經又淘汰了2名選手,目前的賽場上已經隻剩下日本的佐佐木健太、鬆本隆史、中國隊的他與江源還有馬來西亞的尼克鬆哈希姆以及敘利亞的穆罕默德薩拉姆。


    在他們這6名選手之中,個人曆史最好成績最強的是來自敘利亞的穆罕默德薩拉姆,這個來自敘利亞的選手曾經在2016賽季跳出過2.36米的個人曆史最好成績,雖然接下來在2017、18賽季中都沒能再突破這個成績,但也無可否認他的強大。


    而除了穆罕穆德薩拉姆之外,整體實力排名第二的就是來自中國隊的張旭健,他曾經有過2.34米的個人曆史最好成績。


    在他們兩人之後才是來自日本隊的佐佐木健太,但是在這個新賽季中,佐佐木健太的狀態看起來似乎非常不錯,在今晚的這一場跳高決賽之中,佐佐木健太也是迄今為止保持著一次性完美過杆率的三名選手之一。


    除了佐佐木健太之外,另外兩位保持著一次性完美過杆率的選手分別是張旭健和穆罕穆德薩拉姆。


    是的,就在剛剛的2.23米高度上,江源罕見地出現了一次失誤,但是這次失誤在張旭健看來顯得有些離奇,因為江源在這一次之前和之後的第二次試跳中表現出的狀態都很從容,這一次的試跳失敗與其說是失敗,倒不如說是江源在試探著什麽。


    賽場上,江源對於自己的嚐試並沒有做出掩飾。


    在今天晚上的這一場比賽之中,他一直在尋找那種’極限過杆’的感覺用最為恰到好處的騰空高度和力量來應對每一次試跳。


    因為他知道,當自己到達2.30左右的高度時,他的騰空能力未必就足夠讓他繼續以足夠的騰空高度來應對他眼前的橫杆。


    所以,在真正到達那樣的高度之前,他需要盡可能地體會那種麵對橫杆的極限過杆的感覺哪怕這需要付出足夠的體能作為代價。


    如果讓其他人知道江源的這種想法,或許會因為這個看起來冷靜從容的少年頭腦中的瘋狂所驚歎,但是江源知道,在麵對更高的高度時,賽場上他的這些對手全都比他有經驗,他隻能通過更加精確的計算和感受來達成自己的目標。


    2.23米高度上的失敗,他還能夠承受。


    所以他並不擔心。


    如果他不願意承受當前這個高度上的嚐試失敗,那麽到了2.30米的高度之後,他所需要承受的失敗才是真正的不可挽迴。


    現場的中國選手區席位上,裴定山在看到江源的做法之後,也不由得點了點頭,對江源的這種聰明的做法感到讚同。


    而在他的邊上,鄭勝和劉欽龍他們當然也看出了江源的打算。


    隻是看出來歸看出來,驚歎歸驚歎。


    在今天之前,他們原本也都知道江源這個小將有著一顆了不得的大心髒,可在看過今天晚上的這個比賽之後,他們對於江源的’大心髒’才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畢竟不是所有的選手都能夠在亞錦賽的決賽上做出這樣的’賭注’的。


    想到這裏,劉欽龍也不由得感慨道:“咱們的蘇嶼還有這個江源……真是腦子又好膽量又大天賦又出眾,誒,小裴教練,你說以後咱們選選手是不是得更多看看那些學習成績好的苗子啊?”


    邊上的鄭勝聽到劉欽龍的這個問題,沒忍住笑了起來:“嘿,得了吧,就這江源還有蘇嶼,那都是特例,就他們的這個腦子,基本上就不是那種學習成績好的小孩兒真能趕得上的了。”


    幾人一邊看著賽場上的比賽,一邊閑侃。


    場上,男子跳高的這一場決賽眼看著也越來越接近尾聲了,在2.26米的高度上,江源在第一輪的試跳中又一次失敗,但是在第二輪試跳中,他再次成功地越過了橫杆。


    可以看得出,隨著多次的試跳和2.23米還有2.26米兩個高度的連續過杆失敗,江源的體能消耗已經不小,但是在這一次的2.26米高度成功過杆之後,江源的臉上卻露出了頗為輕鬆的笑容。


    嘰咕視頻的直播解說間裏,正在觀賽的田徑迷們在看到江源的笑容之後都覺得有些奇怪,畢竟從他們的視角來看,過去的江源參賽,一直到2.26米的高度上可能都不會有過杆失敗的情況,可在今天的比賽中,江源從2.23米的高度到2.26米的高度,連續兩個高度都出現了過杆失敗……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怎麽還能笑得這麽輕鬆呢?


    許多田徑迷對於這樣的情況都感到有些不能理解。


    倒是有些田徑迷隱隱感覺猜到了些什麽,可又覺得自己的猜測有一些過於大膽了,於是不敢在公屏上直接說出自己的猜測結果。


    而賽場上,在2.26米的高度上,江源第二次試跳成功過杆,但除了他之外,日本隊的鬆本隆史還有馬來西亞的尼克鬆哈希姆都沒能在三次試跳機會中成功過杆,最終在2.26米的高度上遭到了淘汰。


    至此,賽場上隻有穆罕穆德薩拉姆、佐佐木健太、張旭健和江源成功跳過了2.26米的橫杆高度。


    四人之中,穆罕穆德、佐佐木健太和張旭健迄今為止都保持著完美的一次性過杆率,隻有江源在此前的兩個高度試跳中都出現了失誤。


    比賽至此,這一場賽事的勝利或獎牌似乎已經與江源沒有什麽關係了,但是很快,反轉出現在了接下來的2.29米橫杆高度上!


    在2.29米的橫杆高度上,穆罕穆德、佐佐木健太都相繼在第一次試跳中出現了失誤,但是他們對此並不感到擔心,畢竟截至目前為止,他們的成績都還保持得非常出色,在他們看來,真正需要擔心的應該是中國隊的那個16歲的小將。


    畢竟那個小將在2.23米和2.26米這兩個高度上都已經出現過失誤了,雖然他勉強成功越過了2.26米的高度,但是在前麵的兩個橫杆高度上,這個中國隊的小將的每一次成功過杆他們都看在眼裏他的那兩次騰空高度都顯得非常勉強,與其說他是成功順利過杆,不如說他隻是幸運地過杆。


    在他們看來,這個名叫江源的中國隊小將在今天的比賽中狀態實在是非常地一般,他基本上沒有可能再越過2.29米的橫杆高度了。


    而,也就是在他們這樣認為的同時,跳高的助跑區起跑線前,江源在現場時限員的倒計時提示聲中,默默地睜開了他的眼,然後邁步開始了他的試跳。


    一步、兩步、三步……


    他的助跑步伐從最開始充滿彈性和節奏的步伐到中段迅速地加速再到橫杆前的最後兩步助跑,然後他的起跳腿猛地踏地,兩臂迅速向下擺動,身體的力量迅速幫助他向上騰空,然後在空中完成了近乎完美的姿態轉換


    空中姿態完美。


    騰空高度完美。


    於是在所有人近乎不可思議的矚目中,這個來自中國隊的小將,以完美的姿態,順利地越過了這個代表著他個人曆史最好成績的……2.29米高度橫杆!


    與此同時,嘰咕視頻的直播解說間裏,田汝輝充滿驚喜地高聲道:“江源!2.29米高度!一次性成功過杆!!!”


    第133章 (四合一)


    當江源成功越過2.29米橫杆的那一瞬間, 穆罕默德薩拉姆和佐佐木健太都用帶著驚詫的目光看向了這個原本被他們判定會在2.29米高度上被淘汰的中國選手。


    賽場上,江源在越過眼前的這個橫杆之後,終於一改之前的狀態, 痛快地朝著觀眾席的方向揮了揮手。


    等他退場時,張旭健恰好已經到了助跑區起跑線的位置上,在江源迴頭看到張旭健時, 這個與他同屬中國隊的隊友也對他點了點頭。


    江源這一次在2.29米高度上的一次性過杆, 僅僅一跳, 瞬間扭轉了賽場上原有的形式。


    在這之前, 賽場上剩餘的4名選手之中, 穆罕默德薩拉姆、佐佐木健太以及張旭健三人的成績持平,江源則落在最後一位上, 但在剛剛這一跳之後,穆罕默德薩拉姆和佐佐木健太兩人同時落到了下風,現在場上還剩下張旭健沒有進行試跳。


    如果張旭健在這一跳中仍舊保持完美的一次性過杆率, 那麽賽場上的勝負趨勢就將徹底產生轉變。


    此時的場上, 張旭健當然明白關於這一場比賽扭轉戰局的關鍵性跳躍就在於他接下來的這一跳, 但即便如此, 張旭健也並沒有因為這一跳的壓力而感到過度的緊張。


    能夠在中國隊裏有孫宇航這個頂尖的天才跳高選手存在的情況下,仍舊被當做’保險’的存在, 張旭健本身的實力自不用說,他的穩健性格以及在關鍵賽事上的抗壓能力更是他能夠備受信任的重要原因。


    在過去的比賽中, 不乏孫宇航玩兒脫了需要在他後頭頂住的情況,在那樣的比賽壓力下,張旭健都能頂住, 更何況今天他的這一跳之前, 已經有江源提前扭轉了更關鍵的局點。


    因而在眼前的萬眾矚目之下, 張旭健的這一次試跳仍舊穩健得可怕,他的每一個助跑動作都仿佛用尺子測量過了一般,從助跑啟動到每一個步伐再到成功在橫杆前蹬地起跳、騰身扭身,然後在2.29米的高度上……


    成功地一次性過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不是天生冠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亡靈大菜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亡靈大菜菜並收藏我不是天生冠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