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漢和善的笑了笑,隨手拿過放在口裏咬了一塊,隨即便滿臉詫異的盯著肉塊看,撕下一點遞給了老黃牛吃,並不時的大量著白覃。一身糟爛的麻衣,鞋子看著像是野豬皮子製作的,手法很粗糙,雙手倒還幹淨,頭發用一根麻繩綁著散在腦後,一身的風塵仆仆。


    白覃感受到了老漢的疑惑的目光,從柳框裏拿出用麻布包裹著的鹽巴。


    “家裏以前也算殷實,靠著給管家製鹽略有家資,一場戰爭下來什麽都沒有了,家父知道食鹽的重要性,逃難時銅錢都沒來得及拿,給小子裝了一袋青鹽,小子靠著他才撐到這裏。”白覃一臉慶幸的說道,遂又把青鹽包好放進了框裏。


    老漢不疑有它,把手裏的熏肉放進懷裏用手拍了拍,抿了抿嘴巴咽了好大一口唾沫。老黃牛順著味道把頭伸了過來,老漢想了想又掏出來撕下一條填進了老牛的嘴裏。


    看不得這樣的場景,白覃把自己的一塊熏肉又給了老漢,老漢慌張的站了起來,開始不知道熏肉的價值,自己接了就接了,自己嚐了一口後,也不好再還迴去,正思索怎麽才能還禮,實在不行隻能把祖上留下的一塊玉佩賣了,不敢給錢,買點吃食好生招待一頓,沒想到又遞來一塊,這已經是他無法承受的範疇。


    “公子請收迴,老漢家徒四壁,唯有這一頭老黃牛支撐著,萬不可再受公子貴禮。”


    “不過一塊熏肉算什麽貴禮?”白覃疑惑的問道。


    “公子家境殷實,即使受難也僅僅是遭受點皮肉之苦,但生活的磨難如果僅僅是皮肉之苦,那天下該是如何的富足,盛世降臨也不過如此吧。”


    老漢的話有點詞不達意,但白覃卻聽懂了,以前父親每次從地裏迴來,都會從兜裏拿出采摘的小野果給他吃,布滿了黃色繭子的雙手充滿了力量,寬闊的肩膀卻經常佝僂著,終日裏在田地裏勞作,連街邊的小吃也不舍得吃上一口,想必這已經超越了老漢口裏的盛世,現在這個社會青鹽隻有官家在用,且不允許買賣,自己當乞丐那半個月,有一口糜子饃饃吃便已經知足,可以想象一塊用青鹽醃製的熏肉會是何等的價值,可能老漢一輩子也沒吃過用青鹽製作的食物。


    “老丈隻管接著便是,小子一路走來,這東西已經吃膩了,給你換兩個饃饃吃改善下口味,人並不是肉食動物,總是吃肉腸胃克化不了。”白覃從框裏拿出自己沿途醃製的野菜“饃饃夾野菜才是正經能飽人的東西。”


    老漢聽罷極力邀請白覃跟他迴家,拉著白覃喊上還在扶耬車的老伴向家敢去,老黃牛不用招唿,自己跟在後麵慢悠悠咀嚼著什麽,白沫子拉了老長。很寧靜的一片村莊,依山而建,石頭鋪就台階側麵長滿了綠色的苔蘚,顯得古樸而幽秘,一座座用籬笆圍起來的小院子分散在兩側,木質的房屋旁不時的有光屁股的孩童在旁邊玩耍,見有生人前來也不畏懼,停下來羞答答的看著,有膽大動的緊跟幾步伸長了脖子觀望。


    “他娘,去老劉家借一塊肉過來,前兩天見他在山裏打了一頭黃羊,待會把倉裏存著的麵粉拿出來蒸成饃饃招待貴客,讓毛娘去村頭打點酒迴來。”


    老伴看了看老漢欲言又止,最終什麽也沒說應了一聲,白覃難免的有點難為情,特別是到了老漢家裏後,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帶著一個七八歲的男孩正在推著石磨,嘎吱嘎吱的聲音很有韻律,見有生人前來,小姑娘一轉頭便進了屋子,卻又被母親喊住吩咐前去打酒,小男孩也停了下來,木盆裏打了水端了過來,農家的孩子就是這麽懂事,七八歲的孩童便開始為生計忙碌,然後窮其一生一複一日年複一年。


    “小朋友多大了?”白覃對懂事的孩子格外的欣賞,以前公司裏經常有領導帶著孩子去上班,十來歲的男孩狗都嫌棄,辦公室裏經常被擾的不得安寧,如果帶過去的是女生,則會被照顧的無微不至。


    “嗨,沒見過世麵,見了人也不知道說個啥,過了秋就八歲了。”老漢喊住了轉身欲走的孩子。從懷裏掏出一塊熏肉,撕下一小塊塞到他的手裏,拍了拍屁股才趕走了他。


    “孩子父母呢?怎麽村裏都是些老人和孩子?”


    “哎,青狀年都去打仗了,狗日的突厥人殺不幹淨,隔幾年便打一次,西邊也在打仗,聽說屠了一城的人,皇上一怒之下派遣二十萬甲士前去報仇,還聽說為了穩定北方戰局派了一個公主前去和親,賜了封號好像就叫義誠,就是為了增兵西線,沒想到義誠公主半路被人伏擊,到現在還生死不知,官府便開始征兵,家裏青壯年都走了,老漢也就是老了提不了刀,要不然也就跟著去了,一個國家的安危哪能讓一個女娃子去冒險,哎……”


    老漢的話語對白覃的衝擊很大,在他的印象中是李琿馬踏良田使他成為了難民,也是他像趕牲口一樣趕著他們背井離鄉;單純的義誠原來是為了國家被迫和親,義誠這個名字原來是為了紀念那一城的百姓,突然間他理解了李大將軍暴躁的脾氣為何而來,為什麽會在幾萬的甲士麵前生生咬開了敵人的脖子,用一位公主換取一年或兩年的和平,這是對每一個將軍最大的侮辱,連一個老漢都恨不能提刀去作戰,更不要說常年帶兵征戰的將軍。


    老漢的孫女迴來了,一竹筒酒漿掛在了柴門上,轉身向屋內走去,身上的衣服明顯是大人穿的改小的。


    “小姑娘你過來。”白覃喊住了她,雖然他看起來並不比她大多少。


    小姑娘看爺爺點了點頭便低著頭走了過來。


    “我有一技能改善生活,雖然不能令人大富大貴,但也可讓人衣食無憂,你可願學?”白覃摸了摸她的頭,讓她抬起頭看著他。


    “跪下!”老漢突然大聲喊道,自己也站了起來。


    小姑娘很聽話的雙膝跪在地上。


    白覃在柳筐中拿出自製的醃貨一一擺了開來,逐個介紹各種野菜,並一一讓她試吃。


    “好吃嗎?”


    “好吃!比肉還好吃!”


    “嗬嗬,傻孩子,這哪裏有肉好吃,想學嗎?”


    咚咚咚幾個響頭磕了下來,一門手藝可以養活一家人,傳承下去可以養活幾輩人,沒人願意把自己學到的手藝教給別人,這是人的通病,也是遏製社會進步的一個原因。


    “學了我這門技術需要承擔一項責任,莊戶裏沒有了勞力意味著今年收成一定不好,我需要你把村裏的老人孩子都照顧好,讓他們老有所依,幼有所養,你能辦到嗎?”


    “幼娘一定竭盡全力不負先生重托!”十一歲的孩子已經成熟的讓人心疼。


    “老漢代莊戶裏所有人叩謝公子大義”說完便拜了下去,白覃趕緊雙手把他扶了起來。


    “不敢受老者一拜,農家子弟知道家國為重便是這個國家的幸運,這種幸運不是隨便哪個國家都能擁有的,年輕人有這種精神是因為受了老一輩的影響,而老一輩或許也是受上一輩的影響,也或許是這個國家曾經善待過你們,讓你們願意為這個國家撒熱血,小子以為有了你們這個國家定會撐過這次劫難,盛世一定會降臨,小子一不能打二不能武,隻能略有小計盡自己一點心力而已。”


    老漢裂開大嘴哈哈的笑了,滿臉的褶子似乎都在訴說自己的傲氣


    “公子說到老漢的心裏去了,無論是突厥還是西邊的狄人,老漢都去打過,這裏三十畝的田地便是老漢的獎賞,官府上還免去了老漢五年的賦稅,前幾年沒仗打的時候我們也是一日三餐,皇上還來過我們莊子特意感謝我們這些老卒,怎敢不效死力!”


    白覃帶著小姑娘到後山認識各種野菜,講述了各種野菜的種植改良方法,又帶著老漢到山裏找到白覃發現的一處鹽礦,教會了老漢製鹽之法,停留了兩日白覃在老漢和小姑娘不舍的眼神中再次踏上南行的道路,他還有一個承諾需要去完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周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腿不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腿不二並收藏大周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