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水火鹽井
舅舅去造反,我科技種田 作者:愛吃芝士意麵的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見著城牆被炸塌,那黃錦玉趁著一師主力還未完成對瀘州城的包圍,帶著兩萬多人的殘兵敗將落荒而逃。
或許是一敗再敗,這一次他手下各部也都沒了頭鐵的勇氣。
於是乎上午開始攻城,下午司馬楓就帶著一師主力進駐到了瀘州城裏。
一進入瀘州城內,司馬楓就聞到了濃鬱的酒香。
話說這瀘州是一個以酒聞名的城市,它是巴蜀地區重要的白酒釀造和分銷點。
瀘州城裏有大大小小的酒坊數十個,有的酒窖已經使用了數百年。
酒業有句諺語:“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
而這瀘州據說有著很多的幾百年的老窖池。
瀘州的酒窖都是用獨特的弱酸性黃泥粘土建造的。這樣在酒的發酵過程中,窖池中會產生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微生物和香味物質慢慢地向泥窖周圍的泥土深處滲透,變成了豐富的天然香源。
因此窖齡越長,微生物和香味物質越多,酒香越濃。這就成為了很多老酒鬼的共識。
司馬楓站在瀘州城的城牆上,俯瞰著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然而,此時此刻,司馬楓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去品味這裏的美酒。
進入瀘州城後,司馬楓立即開始安排工作。他命令兩個乙等團負責肅清殘敵,接管瀘州城。而他自己則帶領一師主力,迅速追擊往榮州逃竄的黃錦玉。
盡管出發時間比敵軍晚了大半天,但司馬楓和他的部隊並沒有放棄。
他們一路緊追不舍,終於在第二天下午追上了瀘州出來的潰兵。在簡單的交戰後,這些朝軍紛紛舉手投降。
司馬楓下令主力部隊將俘虜盡快移交給跟隨的最後一個乙等團,然後他和於大江帶領主力,馬不停蹄地趕往榮州城。
黃錦玉帶領的殘兵一路沿著沱河北上,剛進入到了瀘州西邊100多裏的榮州城。
不過這些殘兵敗將屁股還沒坐熱,司馬楓帶領的一師主力就再次開始發起了對榮州城的攻擊。
這一次司馬楓帶領的一師攻城的情況,幾乎還是前兩天瀘州城的翻版。
一番的炮擊和短暫的交火後,黃錦玉帶著剩餘的不足1萬多人繼續棄城而逃。
隻是與前幾天在瀘州不同,進入榮州後,司馬楓下令停止了追擊。這一方麵是因為連續的作戰和俘獲,一師也已經變得疲憊不堪。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戰線已經拉得太長,後勤補給也成了新問題。
從瀘州到榮州的沱河隻能通行人力的木船,這近萬人的一師主力補給起來可沒那麽的容易。
當然更主要的還有司馬楓要停下來穩固剛剛到手的榮州、瀘州。
畢竟按著之前的推演,戰略目的已經達成,目前他們也還沒有一舉全盤控製巴蜀盆地的實力。
貪多了嚼不爛,穩紮穩打是現在司馬楓的策略。
因此進入榮州後,司馬楓安排於大江指揮著部隊打掃戰場,肅清殘敵。
而他自己則帶著警衛連,直奔城西南的鹽場而去。
*
司馬楓還沒出城,就看到不遠處的田地裏到處都是高高的井架。
這些木製的井架,是由數百根圓杉木用麻繩捆綁在一起組成的,足足有近百步高!
而在井口的不遠處,熬鹽的灶台星羅密布,煙霧蒸騰繚繞。
走近一看,鹽井井口接鹵水和天然氣的竹筧管密密麻麻,如同後世的雜亂無章的腳手架般。
夕陽的餘輝和井灶吐出的火焰,映得山麓一片紅燦燦的,真是美不勝收!
不過眼下整個鹽場,此刻卻顯得有些寂靜,隻有灶台下的火苗,還有沸騰的鹵水發出的“咕嘟,咕嘟”的聲響。
對此司馬楓也能理解,這些大小的鹽場數千的工匠和苦丁,都受到大濟官吏的管控。
戰事一來,這些人望風躲避也是自然。
不過司馬楓相信過個三兩天等局勢穩定下來,就有人開始迴來打探消息了。
因為鹽工裏麵大多數人,都還是要靠著鹽井養家糊口的。
現在鹽場所有的設施都還完好,隻要這些鹽工迴來,過個三五天恢複生產,自然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其實除了沿海地區依靠海水曬鹽外,在內陸地區有不少地方都有含鹽的鹵水可以製鹽。
榮州能成為名揚千裏的鹽都,除了地下有豐富的含鹽鹵水外,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這裏很多鹽井都是“水火井”。
所謂“水火井”就是一口鹽井,既能開采出鹵水,同時還能產出天然氣。
附近的山嶺裏有大量的竹子,把這些竹子的竹節捅開就製成了可以通氣或者輸水的竹筧。
其實在采集鹵水的同時收集天然氣,是極其危險的。
因為天然氣很容易與空氣混合之後發生爆炸;而且天然氣裏含有的有害氣體硫化氫,也可能悄無聲息之中將人毒死。
然而榮州聰明的工匠在數百年的實踐中,發明了“蓋盆”的工藝,地利用竹筧把“水火井”的鹵水和天然進行了分離。
如果把井壁比作台燈的柱子,那麽“蓋盆”就好比台燈的燈罩。
它是由井帽子、木樓板、輸氣溝道、大口、木竹、井眼、排氣煙囪等部分組成的一個杉木圓台。
圓台側麵的上端開有多個圓孔,銜接竹筧輸氣。
把天然氣用竹筧引入到灶台下,就成了最佳的煮鹵製鹽的火源。
既有鹵水又有天然氣作為燃料,這兩者的完美結合造就了一個鹽都。
***
司馬楓帶領的一師攻下榮州沒兩天,後方也傳來消息石天啟那邊也拿下了利州。
這樣藍營就拿下了巴蜀盆地的三分二,大濟朝軍僅僅占據著西邊錦城城附近的三分之一。
藍營主動發起的冬季攻勢,完全達到了目的。
拿下了榮州這個鹽都後,司馬楓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食鹽供應的問題。
以後食鹽不用再走私了,這多少也緩解了不少財物支出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為百姓提供廉價的食鹽,是司馬楓認為的基本政府服務。
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政府提供的基礎服務也應該越來越多。
原始社會不談,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政府一直都在為更大範圍的人提供基本的安全和秩序保障。
到了工業時代,政府提供的基礎服務就更多了,比如學校、醫院、公路、鐵路、水電氣和郵政通信等,甚至還包括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穩定。
在司馬楓看來,鹽是政府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因為鹽的生產成本很低,但又是生活必需品。
如果連鹽都無法保障供應,那麽其他的生活需求就更難滿足了。
或許是一敗再敗,這一次他手下各部也都沒了頭鐵的勇氣。
於是乎上午開始攻城,下午司馬楓就帶著一師主力進駐到了瀘州城裏。
一進入瀘州城內,司馬楓就聞到了濃鬱的酒香。
話說這瀘州是一個以酒聞名的城市,它是巴蜀地區重要的白酒釀造和分銷點。
瀘州城裏有大大小小的酒坊數十個,有的酒窖已經使用了數百年。
酒業有句諺語:“千年老窖萬年糟,酒好全憑窖池老。”
而這瀘州據說有著很多的幾百年的老窖池。
瀘州的酒窖都是用獨特的弱酸性黃泥粘土建造的。這樣在酒的發酵過程中,窖池中會產生種類繁多的微生物和香味物質。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微生物和香味物質慢慢地向泥窖周圍的泥土深處滲透,變成了豐富的天然香源。
因此窖齡越長,微生物和香味物質越多,酒香越濃。這就成為了很多老酒鬼的共識。
司馬楓站在瀘州城的城牆上,俯瞰著這座曆史悠久的城市。然而,此時此刻,司馬楓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去品味這裏的美酒。
進入瀘州城後,司馬楓立即開始安排工作。他命令兩個乙等團負責肅清殘敵,接管瀘州城。而他自己則帶領一師主力,迅速追擊往榮州逃竄的黃錦玉。
盡管出發時間比敵軍晚了大半天,但司馬楓和他的部隊並沒有放棄。
他們一路緊追不舍,終於在第二天下午追上了瀘州出來的潰兵。在簡單的交戰後,這些朝軍紛紛舉手投降。
司馬楓下令主力部隊將俘虜盡快移交給跟隨的最後一個乙等團,然後他和於大江帶領主力,馬不停蹄地趕往榮州城。
黃錦玉帶領的殘兵一路沿著沱河北上,剛進入到了瀘州西邊100多裏的榮州城。
不過這些殘兵敗將屁股還沒坐熱,司馬楓帶領的一師主力就再次開始發起了對榮州城的攻擊。
這一次司馬楓帶領的一師攻城的情況,幾乎還是前兩天瀘州城的翻版。
一番的炮擊和短暫的交火後,黃錦玉帶著剩餘的不足1萬多人繼續棄城而逃。
隻是與前幾天在瀘州不同,進入榮州後,司馬楓下令停止了追擊。這一方麵是因為連續的作戰和俘獲,一師也已經變得疲憊不堪。
另一方麵也是因為戰線已經拉得太長,後勤補給也成了新問題。
從瀘州到榮州的沱河隻能通行人力的木船,這近萬人的一師主力補給起來可沒那麽的容易。
當然更主要的還有司馬楓要停下來穩固剛剛到手的榮州、瀘州。
畢竟按著之前的推演,戰略目的已經達成,目前他們也還沒有一舉全盤控製巴蜀盆地的實力。
貪多了嚼不爛,穩紮穩打是現在司馬楓的策略。
因此進入榮州後,司馬楓安排於大江指揮著部隊打掃戰場,肅清殘敵。
而他自己則帶著警衛連,直奔城西南的鹽場而去。
*
司馬楓還沒出城,就看到不遠處的田地裏到處都是高高的井架。
這些木製的井架,是由數百根圓杉木用麻繩捆綁在一起組成的,足足有近百步高!
而在井口的不遠處,熬鹽的灶台星羅密布,煙霧蒸騰繚繞。
走近一看,鹽井井口接鹵水和天然氣的竹筧管密密麻麻,如同後世的雜亂無章的腳手架般。
夕陽的餘輝和井灶吐出的火焰,映得山麓一片紅燦燦的,真是美不勝收!
不過眼下整個鹽場,此刻卻顯得有些寂靜,隻有灶台下的火苗,還有沸騰的鹵水發出的“咕嘟,咕嘟”的聲響。
對此司馬楓也能理解,這些大小的鹽場數千的工匠和苦丁,都受到大濟官吏的管控。
戰事一來,這些人望風躲避也是自然。
不過司馬楓相信過個三兩天等局勢穩定下來,就有人開始迴來打探消息了。
因為鹽工裏麵大多數人,都還是要靠著鹽井養家糊口的。
現在鹽場所有的設施都還完好,隻要這些鹽工迴來,過個三五天恢複生產,自然也不是什麽大問題。
其實除了沿海地區依靠海水曬鹽外,在內陸地區有不少地方都有含鹽的鹵水可以製鹽。
榮州能成為名揚千裏的鹽都,除了地下有豐富的含鹽鹵水外,還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就是,這裏很多鹽井都是“水火井”。
所謂“水火井”就是一口鹽井,既能開采出鹵水,同時還能產出天然氣。
附近的山嶺裏有大量的竹子,把這些竹子的竹節捅開就製成了可以通氣或者輸水的竹筧。
其實在采集鹵水的同時收集天然氣,是極其危險的。
因為天然氣很容易與空氣混合之後發生爆炸;而且天然氣裏含有的有害氣體硫化氫,也可能悄無聲息之中將人毒死。
然而榮州聰明的工匠在數百年的實踐中,發明了“蓋盆”的工藝,地利用竹筧把“水火井”的鹵水和天然進行了分離。
如果把井壁比作台燈的柱子,那麽“蓋盆”就好比台燈的燈罩。
它是由井帽子、木樓板、輸氣溝道、大口、木竹、井眼、排氣煙囪等部分組成的一個杉木圓台。
圓台側麵的上端開有多個圓孔,銜接竹筧輸氣。
把天然氣用竹筧引入到灶台下,就成了最佳的煮鹵製鹽的火源。
既有鹵水又有天然氣作為燃料,這兩者的完美結合造就了一個鹽都。
***
司馬楓帶領的一師攻下榮州沒兩天,後方也傳來消息石天啟那邊也拿下了利州。
這樣藍營就拿下了巴蜀盆地的三分二,大濟朝軍僅僅占據著西邊錦城城附近的三分之一。
藍營主動發起的冬季攻勢,完全達到了目的。
拿下了榮州這個鹽都後,司馬楓就從根本上解決了食鹽供應的問題。
以後食鹽不用再走私了,這多少也緩解了不少財物支出的壓力。
更重要的是為百姓提供廉價的食鹽,是司馬楓認為的基本政府服務。
社會發展得越來越好,政府提供的基礎服務也應該越來越多。
原始社會不談,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政府一直都在為更大範圍的人提供基本的安全和秩序保障。
到了工業時代,政府提供的基礎服務就更多了,比如學校、醫院、公路、鐵路、水電氣和郵政通信等,甚至還包括基本生活物資的供應穩定。
在司馬楓看來,鹽是政府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因為鹽的生產成本很低,但又是生活必需品。
如果連鹽都無法保障供應,那麽其他的生活需求就更難滿足了。